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世界的革命事件
阿拉伯之春是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革命浪潮。2010年發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個“阿拉伯之春”運動的導火索,埃及總統塞西表示,阿拉伯世界發生的“革命”導緻100多萬人死亡,并給基礎設施造成近1萬億美元的損失,他表示“叙利亞、伊拉克、利比亞和也門等國發生的事件造成巨大損失。一些國際評估結果顯示,基礎設施損失達到9000億美元,這些事件還造成超過140萬人死亡,1500多萬人淪為難民。”在此前被認為是“阿拉伯之春”成功典範的突尼斯,年輕人的失業率約為35%。雖然突尼斯推翻了獨裁、建立了民選政府,但從經濟上看,該國GDP增長自2010年以來一直停滞不前,人均GDP甚至從每年4000美元下降到3600美元。中東是世界石油和天然氣儲量、産量和出口的最重要地區,中東産油國也長期執掌石油定價和改變能源結構之牛耳。“阿拉伯之春”的沖擊也必然在石油領域産生後果,并在世界範圍内解構部分地區地緣政治格局。[1]
    中文名:阿拉伯之春 外文名:الربيع العربي 發生地點: 主要人員: 主題:民主和經濟 時間:2010年12月 地區:北非和阿拉伯

導火索

發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個“阿拉伯之春”運動的導火索。2010年12月17日,26歲年輕人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因經濟不景氣而無法找到工作,在家庭經濟負擔的重壓下,無奈做起小販,期間遭受當地警察的粗暴對待,抗議自焚,不治身亡。

這個事件博得了突尼斯普通大衆的同情,也激起了突尼斯人長期以來對失業率高漲、物價上漲以及政府腐敗潛藏的怒火,緻使當地居民與突尼斯國民衛隊發生沖突,随後沖突蔓延到全國多處,形成全國範圍内的大規模社會騷亂,并造成多人傷亡。

原因

造成這些動蕩的主要原因包括:國家的專制統治、政治體制僵化、人權的侵犯、政府貪污腐敗、國民經濟衰退、失業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貧困;領導人長期執政,不思改革,政治經濟分配不透明等等。2008全球金融危機加劇了阿拉伯世界的經濟困難,推動了革命運動的爆發。另外,人口結構中大量受過一定教育、熟谙網絡且對現狀不滿的年輕人成為了這次運動中的主要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運動中,現代移動通訊技術和互聯網社交媒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事态發展

茉莉花革命

在小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自焚後的第29天,在國内騷亂愈演愈烈的情況下,總統本·阿裡不得不放棄突尼斯這個自己獨裁統治了23年的國家,在2011年1月14日深夜飛往沙特。

突尼斯是“阿拉伯之春”運動的起點。由于茉莉花是突尼斯的國花,因此發生在突尼斯的這次政權更叠被稱為“茉莉花革命”。

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語言環境及社會狀況使得突尼斯的動亂迅速蔓延其他阿拉伯國家,茉莉花革命的成功激發了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叙利亞等國的抗議運動,并逐漸呈星火燎原之勢,席卷阿拉伯世界。

埃及革命

一馬當先的就是埃及。在本·阿裡離開突尼斯11天之後,也就是2011年1月25日,埃及民衆爆發了一系列街頭示威、遊行、集會、騷亂、罷工等反政府活動。抗議示威活動波及埃及國内多座城市,其中尤以首都開羅和亞曆山大最為激烈,據稱有超過一百萬人參與了此次抗議。

示威者提出埃及總統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下台、軍隊結束戒嚴,終止緊急狀态法,獲得自由和正義的權利等要求。2月11日,埃及副總統奧馬爾·蘇萊曼通過國家電視台宣布,穆巴拉克已經辭去總統職務并将權力移交給埃及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

利比亞戰争

繼突尼斯和埃及革命成功之後,同樣位于北非的阿拉伯國家利比亞在2011年2月16日開始爆發反政府抗議活動。

2月18日,反對派控制了該國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的大部分地區,政府派出精銳部隊和雇傭軍,但反對派被擊退到的黎波裡,導緻前利比亞最高領導人奧馬爾·穆阿邁爾·卡紮菲在電視台警告示威者,宣稱要開槍嚴懲示威者。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以保護利比亞抗議人民的安全。3月19日,十餘國家開始軍事幹預利比亞,利比亞戰争正式打響,從此持續了半年之久。

7月15日,美國、北約等39國承認利反對派政權。8月22日晚,反對派武裝已全面控制的黎波裡及清除市内卡紮菲殘餘部隊。8月23日傍晚,反對派宣布占領象征卡紮菲政權的阿齊齊亞兵營,從此利比亞開始正式進入後卡紮菲時代,同日埃及政府宣布承認利比亞反對派。9月25日,利比亞執政當局部隊攻入卡紮菲老家蘇爾特。10月20日,執政當局占領卡紮菲殘餘的最後一個據點蘇爾特,卡紮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死于槍殺。10月31日,北約宣布結束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

也門起義

同樣在突尼斯和埃及之後,在2011年1月—2月,位于阿拉伯半島南端的也門也爆發了示威抗議活動,要求總統薩利赫下台,此後也門局勢一直動蕩不安,抗議示威遊行不斷,4月23日,迫于國内反政府示威的壓力,也門總統薩利赫同意接受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的調停方案,将在30日内辭去總統職務。但後來,薩利赫本人拒絕簽署該協議,反對派也拒絕了由政府高官作為代表簽署協議的提議,于是導緻協議被毀。

2011年6月3日,也門總統府内一座清真寺遭到炮擊,造成總統薩利赫和議會發言人受傷,随後薩利赫被送到沙特進行療傷;9月4日,數十萬名民衆在首都薩那的變革廣場和第六十大街進行了大型的示威遊行,以及包括塔伊茲、荷台達、哈賈、伊蔔、阿姆朗等省份都發生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要求薩利赫立即下台,成為也門發生的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9月23日,薩利赫回國,25日發表電視講話說:“我拒絕權力,并将在未來數天内放棄權力。”11月19日,薩利赫在視察共和國衛隊時表示他辭職後将把權力移交給軍方。

2011年11月23日晚,薩利赫在沙特簽署協議,将權利和平移交給副總統,也門長達33年之久的“薩利赫時代”就此落下了帷幕。

巴林示威

位于海灣的巴林王國從2011年2月14日開始發生示威活動,運動初期示威者提出政府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和政治自由、賦予什葉派平等權利地位等要求,示威人群中甚至有人提出了推翻王室的口号。

2月17日,巴林開始出動軍隊鎮壓示威者;3月14日,在海合會組織的支持下,由沙特和阿聯酋的1500名軍警組成的海灣大軍“半島之盾”通過連接巴林和沙特之間的跨海大橋進入巴林平息内亂,此舉是海合會成立30年來首次調動其安全部隊,哈馬德國王宣布全國進入三個月的緊急狀态。

巴林的示威活動在“半島之盾”的鎮壓下最終得以平息。

叙利亞内戰

2011年3月6日,叙利亞安全部隊在德拉市逮捕了15名兒童,這些兒童因在牆壁上書寫反對政府的言辭而被捕,受到殘酷虐待。消息不胫而走,3月15日,大馬士革、阿勒頗、哈塞克、德拉以及哈馬等城市的街頭爆發了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活動,報道稱有數千人被捕;4月18日,約10萬示威者在霍姆斯廣場靜坐,要求巴沙爾下台。

下半年的叙利亞被困在動蕩不安的狀态下,國際社會的幹預逐漸增多,包括全國委員會、革命委員會和自由叙利亞軍等等許多組織的叙利亞反對派逐漸形成。

2012年5月25日,叙利亞中部霍姆斯省的胡拉鎮發生了震驚世界、慘絕人寰的屠殺案,其中包括49名兒童,現場慘烈。反對派指責這是政府軍所為,政府軍則予以否認。6月6日,多個地區再次爆發暴力沖突,造成至少129人死亡。稍微有些趨緩的叙利亞局勢再一次走向内戰的邊緣,外部呼聲不斷。叙利亞會不會成為“阿拉伯之春”運動中又一塊倒下的骨牌,還有待于進一步的觀察和等待。

從2011年3月到2012年5月,在叙利亞動蕩中的遇難人數已經超過了15000人。

其他國家

除了埃及、突尼斯、利比亞、也門和叙利亞之外,其餘的阿拉伯國家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爆發了一定規模的示威遊行,最終以多國政府的讓步而逐漸平息。其中:

阿爾及利亞結束了實行了19年的緊急狀态;

黎巴嫩則承諾提高40%的薪金;

約旦國王解散首相裡法伊并任命新政府;

蘇丹總統承諾不謀求連任到2015年;

阿曼解散了所有部長,并宣布實行選舉以産生立法機關;

沙特國王進行了經濟方面的讓步,并批準婦女在未來2015年的舒拉議會和市政府選舉投票;

巴林釋放了部分政治犯并解散所有部長;

科威特内閣宣布辭職,首相納賽爾下台;

摩洛哥國王準許公投進行憲法改革,并作出政治讓步。

中東以外

“阿拉伯之春”也影響到了中東世界以外,東亞、西歐、北美無不涉及,其中尤以希臘的反政府示威遊行、2011年8月發生在英國的騷亂和在美國持續數月并一度影響全球七十多個國家的“占領華爾街”運動最為典型,這些活動的方式包含溫和的網絡号召、小型公開聚會、大型遊行、其他創意活動等,以敦促政府主動實行援助措施或改革。

這些運動的性質并不完全等同于阿拉伯世界的革命,二者政治訴求更是迥然不同,但因幾乎同步的時間段、相似的網絡号召和活動方式而被部分人認作“阿拉伯之春”運動在阿拉伯世界以外某種意義上的延續。

大事記

突尼斯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西迪布吉德一名擺攤販賣水果蔬菜的青年因受到執法人員暴力對待,在當地政府門口自焚。這種極端做法迅速引起民衆的共鳴。由于對生活水平,警察暴力行為,高失業率和人權狀況糟糕等問題不滿,大批民衆在當天就走上街頭。遊行迅速擴展到突尼斯全國。

2010年12月28日,突尼斯總統本·阿裡(Zine El Abidine Ben Ali)發表電視講話,譴責反對者。他聲稱街頭暴力是少數極端分子所為,并警告示威人群,他們會受到“法律的嚴懲”。

2011年1月10日,突尼斯政府宣布關閉該國所有學校和大學。本·阿裡在電視講話中宣布,将努力在2012年前創造30萬個就業位。

2011年1月13日,本·阿裡在電視講話中表示不會參加2014年的大選,并承諾進行國家體制改革,調查遊行中的死傷人數,宣布解禁部分網站。

2011年1月14日,本·阿裡宣布解散政府,并在六個月内進行合法大選。總理加努希(Mohamed Ghannouchi)宣布擔任臨時統。

2011年1月15日,沙特阿拉伯宣布接受本·阿裡的政治避難。突尼斯最大的伊斯蘭黨派Ennahdha主席Rached Ghannouchi宣結束在倫敦的流亡生涯返回突尼斯。

2011年1月17日,突尼斯總理加努希宣布組建新的聯合政府,但是政府中仍然包括多名本·阿裡的親信。突尼斯民衆對新政府表示不滿,繼續上街遊行。

2011年1月26日,突尼斯請求國際刑警組織幫助捉拿逃亡的本·阿裡、其妻子以及其他家庭成員,并對本·阿裡夫婦下達了國際逮捕令。

2011年6月20日,突尼斯首都一家法庭以挪用公款罪缺席判處本·阿裡及其妻子35年徒刑。

埃及

2011年1月25日,埃及發生大規模遊行示威活動。首都開羅的互聯網服務和手機通信中斷。反對者呼籲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立即辭職,并要求政府進行改革,解決高失業率等問題。

2011年1月29日,穆巴拉克任命情報總局局長奧馬爾·蘇萊曼(Omar Suleiman)為副總統。這是埃及近三十年來的首位副總統。

2011年1月29日,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稱,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的兩個兒子賈邁勒和阿萊都已逃往倫敦。

2011年1月31日,由總理沙菲克(Ahmed Mohamed Shafik)領導的新政府成員,在穆巴拉克的見證下宣誓就職。

2011年2月2日,穆巴拉克表示不會參加下屆總統選舉。

2011年2月3日,穆巴拉克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願意辭去總統職位,但無法立即卸任。

2011年2月5日,埃及向以色列輸送天然氣的管道被炸起火。埃及對以色列和約旦兩國的天然氣供應中斷。

2011年2月11日,穆巴拉克宣布辭職,并将權力移交給軍方。随後,穆巴拉克和家人離開首都開羅,抵達位于埃及西奈半島的紅海海濱旅遊城市沙姆沙伊赫。

2011年5月5日,埃及一家法院裁定,穆巴拉克時期政府高官、前内政部部長阿德利(Habib Ibrahim Ardley)貪污及洗錢罪名成立,判其入獄12年。

2011年5月24日,埃及總檢察長決定将穆巴拉克及其兩個兒子送交刑事法庭審判,指控他們蓄意謀殺抗議者并濫用權力謀取私利。

2011年6月29日,埃及首都開羅解放廣場再次爆發流血沖突,遊行的群衆向警察和安全部隊士兵投擲石塊,後者則以警棍、催淚瓦斯、眩暈彈和橡皮子彈等加以還擊,造成25人受傷,其中不少人傷勢嚴重。

2011年8月3日,對穆巴拉克的審判正式開始,使其成為本次阿拉伯國家民主化運動中首位站上被告席的國家最高領導人。對穆巴拉克的審判仍在進行。

利比亞

2011年2月16日開始爆發反政府示威,但活動遭到政府軍的武力鎮壓後引發起義,進而爆發的反政府勢力的武裝力量同利比亞政府軍之間的激烈軍事沖突。卡紮菲發表全國電視講話,表明不會辭職和離開國家,甯願犧牲性命,并表示會強硬對付示威者。

2011年2月18日,反對派控制了該國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的大部分地區,政府派出精銳部隊和雇傭軍,但反對派被擊退的黎波裡,導緻前利比亞最高領導人奧馬爾·穆阿邁爾·卡紮菲在電視台警告示威者,宣稱要開槍嚴懲示威者。

2011年2月19日,利比亞使用雇傭兵和軍隊向示威者發射了迫擊炮彈并用機槍進行掃射,并動用迫擊炮。截至2月20日,已造成300人死亡、逾1000人受傷。

2011年2月21日,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稱卡紮菲已離開利比亞,前往南美洲國家委内瑞拉,而被廣泛認為是卡紮菲的接班人的卡紮菲的兒子賽義夫,則現身電視講話辟謠稱他們不會離開利比亞,會戰鬥到最後一個人。

2011年2月22日,利比亞駐外大使紛紛請辭,并切斷與利比亞政府的關系;強烈譴責利比亞政府野蠻的、屠殺無辜人民的罪行,表示卡紮菲已經失去所有的正當性。

2011年2月23日,在利比亞東部,示威者與政府軍交戰四天後,奪取了貝達機場,緻使東部基本脫離了利比亞政府的控制。聯合國安理會于同日就爆發反對卡紮菲政權的騷亂舉行閉門會議,會後十五個成員國發表聲明,一緻譴責利比亞武力鎮壓反政府示威。

2011年2月24日,卡紮菲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繼續實行強硬措施。與此同時,東部脫離利比亞的地區已開始建立初級政府。同日晚上,卡紮菲再發表演說,指責以拉登為首的基地組織是現在利比亞危機的幕後策劃者,其目的是想在利比亞建立伊斯蘭王國。

2011年2月25日,歐盟外交官表示,将對利比亞采取武器禁運及旅遊禁令。同時歐盟将凍結所有利比亞的财産。聯合國發出警告,稱利比亞國内食物供應鍊頻臨瓦解,數千平民可能遭到屠殺。當日,繼續有利比亞高級官員辭去職務,卡紮菲政府也公布新政:每戶利比亞家庭将獲得400美元,部分公務員将提薪150%。

2011年2月26日,聯合國安理會一緻通過決議制裁利比亞,包括凍結卡紮菲家族财産,對其本人及其親屬實行全球旅遊禁令。

2011年2月27日,利比亞反抗者似乎控制了首都的黎波裡附近的紮維耶地區,造成了對卡紮維政權的包圍。另據反抗者稱,卡紮菲也已集合部隊,準備反攻該城市。

2011年2月28日,美國稱卡紮菲六子賽義夫·阿拉伯·卡紮菲倒戈支持反政府軍,二子賽義夫·伊斯拉姆·卡紮菲為警察發放大量武器,同時反政府軍己包圍首都的黎波裡,準備攻入首都。但官方否認了這一說法。

2011年3月1日,聯合國大會召開全體會議通過了由博茨瓦納、加蓬、約旦等國提出的有關暫時取消利比亞在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的決議草案。

2011年3月5日,卡紮菲精銳部隊哈米斯旅對石油重鎮紮維耶發動猛攻,叛軍不甘示弱反擊,雙方交戰六小時後,重奪回濱地中海石化工業港拉斯拉努夫的煉油廠。

2011年3月7日,由卡紮菲的兒子哈米斯率領的精銳部隊哈米斯旅,上午用迫擊炮、重機槍、坦克和防空武器,從紮維耶西側發動攻勢,入夜時也在城東打開陣線。利比亞國家電視台宣稱政府軍已收複紮維耶。

2011年3月9日,指揮官哈米斯·卡紮菲所指揮的哈米斯旅擊潰叛軍,進駐紮維耶,反政府軍東逃,政府軍控制紮維耶與周邊大部分地區。

2011年3月10日,法國正式承認利比亞反對派成立的全國委員會為代表利比亞民衆利益的合法政府,并計劃同這個新成立的機構互換大使。

2011年3月12日,阿拉伯聯盟在開羅舉行會議,與會各方投票結果支持聯合國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隻有叙利亞和阿爾及利亞兩國對此投了反對票。

2011年3月14日,政府軍憑借武力優勢,擊退反叛軍收複東部産油重鎮布雷加(又譯蔔雷加),并持續朝反叛軍大本營班加西前進,先鋒偵查兵挺進至距離該城僅十公裡外的郊區。

2011年3月15日,利比亞政府軍持續推進,收複距班加西僅100多餘公裡的艾季達比耶市,并完成對班加西外圍的戰略控制。

2011年3月17日,在阿拉伯國家、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國的推動下,聯合國安理會以10票贊成,5票棄權的結果通過第1973号決議,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

2011年3月19日,法國率先空襲利比亞,美國海軍于深夜通過其部署在地中海上多艘軍艦,向利比亞北部防空系統發動了導彈攻擊并派出多架戰機參與随後的空襲。

2011年3月21日,美英再向利比亞發射12枚“戰斧”巡航導彈,并竭力将禁飛區向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以南及以西方向推進。戰機共出動約七八十次,多國部隊艦船對利比亞實行海上封鎖。

2011年3月27日,利比亞反政府武裝重新奪回了4座城鎮,并快速向卡紮菲的腹地蘇爾特挺進,卡紮菲由攻轉守。北約将全面接管行動指揮權。

2011年3月28日,借助多國部隊戰機轟炸,利比亞反政府武裝快速向西部推進,連克石油重鎮。政府軍控制米蘇拉塔,卡紮菲之子薩阿迪親自領軍布防。

2011年3月29日,反政府軍在靠近卡紮菲出生地蘇爾特時受到強烈抵抗。被迫朝着東部城鎮本—賈瓦德方向撤退。北約宣布接管在利比亞軍事行動。

2011年3月30日,卡紮菲支持者繼續向反對派武裝發起猛攻,先後從對方手中奪回了兩座石油城,徹底解除了卡紮菲故鄉的危機。西方聯軍加大對政府軍的空襲力度,并暗示将為反對派提供軍事裝備。

2011年4月1日,反對派領袖稱隻要政府軍停止對反對派控制城鎮的進攻,反對派将準備停火。利比亞政府稱其毫無誠意,拒絕停火條件。北約接管在利軍事行動指揮權。

2011年4月3日,北約在布雷加(又譯蔔雷加)轟炸時,誤炸了反政府武裝目标,打死至少10人。

2011年4月4日,“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發言人阿蔔杜拉哈菲茲·古賈說:“這是一個可怕的錯誤,我們表示道歉。我們不會讓這種錯誤再次發生。

2011年4月6日,中國外交部批評西方國家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

2011年4月9日,利比亞敵對兩派繼續激戰,政府軍仍占據優勢,北約當天加緊空襲利比亞。而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當天也恢複公開露面,态度強硬如故。

2011年4月10日,利比亞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的戰鬥仍在多座城市進行,北約繼續空襲利比亞政府軍,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再次公開露面,非洲聯盟(非盟)高級代表團抵達利比亞展開新一輪斡旋。

2011年4月11日,卡紮菲同意但反對派拒絕停火,因為停火路線沒有卡紮菲下台。

2011年4月12日,利比亞政府軍和反政府武裝力量繼續在米蘇拉塔和布雷加(又譯蔔雷加)展開激戰。北約則繼續空襲利比亞政府軍,在多處地方摧毀利政府軍的5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

2011年4月13日,“利比亞聯絡小組”首次會議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英國、美國、德國、西班牙以及歐盟、北約、阿盟和非盟等國際組織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利比亞政府沒有派代表與會。

2011年4月14日,阿拉伯國家媒體普遍質疑日前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利比亞聯絡小組會議對解決利比亞危機的作用。

2011年4月18日,利比亞政府軍同反政府武裝繼續在西部的米蘇拉塔和東部的艾季達比耶等地展開激戰。

2011年4月20日,利比亞政府軍和反政府武裝繼續在米蘇拉塔交火。

2011年4月22日,戰争進入僵持階段。卡紮菲政府與反對派和談。他們磋商協議解決問題,但和談基本已經失敗。

2011年4月23日,戰局鎖定米蘇拉塔,布雷加(又譯蔔雷加)港口被反對派控制。激戰已打死美英攝影者許多名,造成5人受傷,傷者已送往醫院搶救。

2011年4月24日,美國等空襲利比亞,利比亞副外長稱政府軍撤出。米蘇拉塔已完全被反對派控制。利比亞已基本分裂,原來統一的國家不複存在。

2011年4月26日,意大利對利比亞宣戰。但由于殖民史,不會直接轟炸利比亞。

2011年4月27日,美國再次空襲利比亞,政府軍向俄羅斯求援。61個部落首領或代表呼籲卡紮菲下台。

2011年4月29日,卡紮菲說要石油可以,下台不行。“我們堅持信仰革命,不會向反對派和西方殖民主義者屈服。”這句話一出,西方國家宣布再次制裁利比亞。北約拒絕停火,說除非卡紮菲采取行動下令停止進攻。

2011年4月30日,卡紮菲六子賽義夫·阿拉伯·卡紮菲和他的三個孫子在空襲中喪生,卡紮菲當時也在他身旁。美法企圖暗殺卡紮菲,在班加西反對派已經慶賀此次勝利。卡紮菲強調,要讓一個從1977年起執政的領導人放權是一件可笑的事情,放權意味着放棄他一直深愛的祖國,意味着出賣革命、出賣國家,意味着出賣人民。

2011年5月1日,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安全局勢惡化,英國和意大利駐利比亞使館相繼遭人縱火,聯合國方面當天決定撤出其在的黎波裡的國際工作人員。

2011年5月3日,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召集利比亞被占領區少數叛變官員,向卡紮菲施壓。

2011年5月4日,西方國家開會商讨決議:資助利比亞反對派。

2011年5月7日,全國部落大會正式閉幕,800多部落支持政府,反對反政府軍。西方國家聞訊後商讨對策,共同向卡紮菲施壓,政府發言人穆薩·易蔔拉欣表示不會放棄革命。

2011年5月8日,利比亞政府軍大規模武裝進攻邊境,為重奪邊境線控制權,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使用了火器。北約宣稱将繼續制裁利比亞。利比亞邊境激戰中,不時有炮彈飛向突尼斯境内,導緻突尼斯邊境學校停課,人們驚恐萬分不敢出門。突尼斯政府向利比亞官方提出了嚴正抗議,譴責利比亞政府軍侵犯了突尼斯領土主權。利比亞政府發言人穆薩·易蔔拉欣表示,他們不是有意進攻突尼斯。官方發布新聞發布會,說同意非盟停火計劃,同時強調卡紮菲早在1997年放棄了權力成為國家象征。反對派稱政府軍大規模進攻石油重鎮米蘇拉塔。油罐被炸毀,會削弱反政府軍在米蘇拉塔與政府軍對抗能力。

2011年5月9日晚至10日淩晨,北約部隊再次出動戰機對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市區進行了連續低空轟炸,并且有多次爆炸聲來自卡紮菲官邸附近。

2011年5月15日,利比亞反對派宣稱已擊潰部落兵,完全奪取第三大城市米蘇拉塔的控制權。

2011年5月16日,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申請針對利比亞領導人穆阿邁爾·卡紮菲等3人發布國際逮捕令。

2011年5月27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同美歐領導人一起呼籲卡紮菲下台,這表明對卡紮菲的外交窗口即将關閉。

2011年6月4日,英國外交大臣黑格訪問利

2011年6月5日,北約戰機繼續對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等地進行了猛烈轟炸。當天,利比亞政府組織國際媒體前往據稱之前

2011年6月6日,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在位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表示,針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取得重要進展。當天,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再遭多輪轟炸。

2011年6月8日淩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再度遭到北約空襲,而就在此前一天,北約對的黎波裡發動了自3月19日實施軍事打擊以來最大規模的空襲。

2011年6月8日,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國防部長會議上說,将繼續推進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他呼籲更多成員國為軍事行動提供支持。

2011年6月9日,利比亞問題聯絡小組第三次會議在阿聯酋首都阿布紮比舉行,議會各方就向利比亞反對派提供财政援助,以及為後卡紮菲時代做準備進行了磋商。

2011年6月11日,北約繼續對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及周邊地區進行轟炸,利比亞反對派表示,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的一位高級助手在當天的轟炸中受傷。與此同時,利比亞沖突雙方都在宣傳方面投入更大力量,雙方媒體戰升級。

2011年6月12日,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再次在電視節目中露面。與此同時,利比亞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在多條站線繼續鏖戰,雙方傷亡慘重。

2011年6月13日,利比亞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在米蘇拉塔等多地的交火仍在繼續。

2011年6月14日,國際象棋聯合會主席、俄羅斯人伊柳姆日諾夫向媒體轉達了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的口信。

2011年6月16日,俄羅斯總統利比亞事務特别代表馬爾格洛夫在的黎波裡透露,利比亞政府與反對派的代表正在直接接觸,但利比亞政府仍不願提及卡紮菲下台的可能性。

2011年6月17日,利比亞國家電視台播出了一段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的音頻講話,他誓言挫敗北約的軍事行動。當天,利比亞反對派領導人否認同意政府方面談判。

2011年6月22日晚,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通過國家電視台發表講話,譴責北約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造成利比亞平民死傷。而随着利比亞戰事持續膠着,北約内部關于何時停火也出現了分歧。

2011年6月24日,美國衆議院就兩項在利比亞開展軍事行動的議案進行了投票表決。

2011年7月14日,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再次通過廣播号召支持者向反對派控制區發起反攻,有俄羅斯媒體報道說,利比亞政府早已準備了自殺方案,利比亞政府當天己予否認。

2011年7月15日,利比亞問題聯絡小組第四次會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會上承認利比亞反對派“全國過渡委員會”為利比亞人民的合法代表,利比亞反對派随後發表聲明表示歡迎。同一天,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号召支持者抵制承認反對派為利比亞合法代表的行為。

2011年7月16日,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向支持者發表廣播講話,否認外界有關他将下台,并流亡到美國夏威夷的傳言,這是利比亞方面連續第三天播放卡紮菲的講話。

2011年7月27日,英國外交大臣黑格宣布,英國将驅逐所有利比亞駐英國大使館人員,并正式承認利比亞反對派“全國過渡委會”為合法政府。利比亞副外長卡伊姆當天回應說,英國此舉将導緻和平解決利比亞危機變得遙遙無期。

2011年7月28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在反對派大本營班加西宣布,反對派武裝指揮官阿蔔杜勒—法塔赫·尤尼斯及兩名随從已經死亡。

2011年7月29日,利比亞政府發言人易蔔拉欣表示,反對派武裝指揮官阿蔔杜勒—法塔赫·尤尼斯是被反對派内的基地組織成員殺死的。

2011年7月30日,利比亞政府重申,尤尼斯是被反對派内的基地組織成員所殺,卡紮菲則諷刺反對派自食其果。對此,反對派方面予以否認。

2011年8月5日,意大利外交部發表聲明稱,外長弗拉蒂尼4日要求北約船隻協助救援一艘遇險的利比亞難民船,但北約沒有行動,弗拉蒂尼呼籲北約就接連發生的多起救援利比亞難民船不力的事件展開調查。

2011年8月7日淩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再遭北約多次轟炸,持續數月的戰事讓全國大部分地區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的黎波裡近來更是陷入電荒。

2011年8月7日,利比亞反對派軍方發言人艾哈邁德·巴尼在東部城市班加西說,反對派武裝在西部戰線取得進展,已控制西部城市茲利坦周邊地區。

2011年8月8日晚,北約戰機轟炸了利比亞西部城市茲利坦附近的一處目标,利比亞政府稱轟炸造成85名無辜平民死亡,另有大量人員受傷。北約則強調,空襲對象為軍事目标。

2011年8月10日,利比亞反對派”全國過渡委員會“公布了過渡時期憲法宣言,就後卡紮菲時期的政治過渡列出時間表。

2011年8月12日,利比亞反對派一名軍隊官員稱,反對派武裝已于11日攻入石油重鎮布雷加市東部的第三居民區,9名反對派士兵死亡,40人受傷。目前反對派武裝正在對該地區進行全面清理,以繼續向工業區進發。

2011年8月15日淩晨,利比亞國家電視台播出了一段據稱是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的直播錄音講話,這是卡紮菲自從8月1日齋月開始以來,首次公開講話。與此同時,利比亞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繼續在石油重鎮紮維耶展開激戰。

2011年8月15日,利比亞反對派的一名發言人說,他們已經拿下了首都的黎波裡南面的門戶蓋爾揚。

2011年8月16日,利比亞政府發言人易蔔拉欣在的黎波裡說,東部石油重鎮布雷加(又譯蔔雷加)等戰略城市仍處于政府軍的完全控制下。與此同時,反對派“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否認了與卡紮菲政權進行和談的說法。

2011年8月17日,由利比亞反對派“全國過渡委員會”設立的利比亞駐美國大使館在華盛頓開館。與此同時,在利比亞國内,首都的黎波裡正面臨着三面被圍的危險境地。

2011年8月19日,利比亞反對派與政府軍在東西戰線的激戰仍在繼續,随着反對派逐步逼近首都的黎波裡,卡紮菲的去留也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2011年8月21日晚,利比亞反對派武裝攻入首都的黎波裡。截止目前,卡紮菲長子穆罕默德·卡紮菲已被軟禁,次子賽義夫·卡紮菲被捕,卡紮菲本人去向不明。在反對派武裝逼近的黎波裡的時候,外國媒體記者被反對派武裝圍困在酒店裡,身臨險境。

2011年8月22日,利比亞反對派宣布,控制了首都的黎波裡大部分地區。當天,利比亞政府方面又宣稱,奪回了的黎波裡的大部分地區的控制權。

2011年8月23日淩晨,卡紮菲次子賽義夫突然現身,擊碎了之前利比亞反對派有關賽義夫已經被捕的說法。與此同時,據半島電視台報道,卡紮菲的長子穆罕默德也被政府軍成功解救,利比亞局勢變得撲朔迷離。

2011年8月23日傍晚,利比亞反對派武裝攻占了阿齊齊亞兵營,但沒有發現卡紮菲及其家人。

2011年8月24日,利比亞反對派軍隊占領阿齊齊亞兵營後,與政府軍仍有激烈交火。利比亞反對派“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表示,利比亞将在8個月内舉行選舉。

2011年8月24日,利比亞政府軍放棄了對的黎波裡裡克索斯酒店的控制,包括5名中國記者在内的30多名各國記者從酒店撤離。經中國駐利比亞使館和中方赴班加西臨時工作組的不懈努力,包括兩名中央電視台記者在内的5名中國記者安全抵達中國駐利比亞使館,并得到妥善安置。

2011年8月25日,利比亞反對派“全國過渡委員會”經濟和石油事務負責人阿裡·塔爾胡尼在的黎波裡表示,“全國過渡委員會”正式遷入首都開始執政。同一天,卡紮菲再次錄音,号召民衆與反對派武裝戰鬥到底。

2011年8月26日,利比亞反對派武裝繼續與忠于卡紮菲的部隊在首都的黎波裡以及薩巴哈等地區交戰,卡紮菲及其家人仍然下落不明。

2011年8月27日,利比亞反對派武裝人員繼續在首都的黎波裡清除忠于卡紮菲的部隊,市區幾乎已完全被反對派控制。反對派當天還控制了利比亞與突尼斯交界處的拉斯傑迪爾口岸。與此同時,持續戰亂導緻的黎波裡許多地區停水斷電,食品、燃油等價格飛漲,衛生狀況惡化,百姓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2011年8月29日,阿爾及利亞外交部宣布,卡紮菲妻子和子女等人當天已進入阿爾及利亞境内。與此同時,根據各方消息,卡紮菲很可能仍在利比亞境内。

2011年8月30日,在卡紮菲的老家利比亞蘇爾特附近,卡紮菲支持者與反對派的激戰仍在繼續。同一天,利比亞反對派“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對據守蘇爾特的卡紮菲支持者發出了最後通牒。

2011年9月1日,有關利比亞重建的國際會議在法國巴黎召開,議會代表團就解凍利比亞政府資産等問題達成共識。同一天,卡紮菲在幾小時内接連兩次發表錄音講話,呼籲支持者戰鬥到底。

2011年9月2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在班加西表示,委員會将在下周前往的黎波裡。與此同時,北約方面表示,隻要有需要,北約就不會停止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

2011年9月3日,反對派”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向卡紮菲的最後四個據點城市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在9月10日前投降。

2011年9月4日,利比亞反對派“全國過渡委員會”表示,已經确定卡紮菲下落,但沒有公開具地點。

2011年9月6日,利比亞反對派“全國過渡委員會”負責政治和國際事務的官員巴賈,在接受路透社電話采訪時說,一支攜帶黃金和現金的小型車隊,5日晚抵達尼日爾,引發了人們對卡紮菲家人是否在車隊中的猜測。

2011年9月8日,卡紮菲發表錄音講話,駁斥有關他打算逃到鄰國尼日爾的報道。

2011年9月9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的二号人物執行委員會主席賈布裡勒首次在首都的黎波裡召開新聞發布會,在會上,賈布裡勒呼籲反對派内部保持團結,同時拒絕透露卡紮菲的下落。

2011年9月10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飛抵首都的黎波裡,進行象征性視察,這是賈利勒作為”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首次視察的黎波裡。

2011年9月11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賈布裡勒宣布,目前有關方面正在就組建全國性的臨時政府進行協商,有關組建計劃1周到10天内公布。

2011年9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表示,中方當日向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通報了中方對其承認的決定。

2011年9月15日,據利比亞執政當局“全國過渡委員會”在米蘇拉塔的軍事委員會說,執政當局武裝已經從南部和西部兩個方向攻入卡紮菲的家鄉、其殘餘部隊控制的東部重鎮蘇爾特。

2011年9月16日,第66屆聯合國大會投票通過決議,同意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成為利比亞在聯合國的合法代表。

2011年9月17日,利比亞執政當局“國家過渡委員會”軍方發言人巴尼在的黎波裡表示,未來幾天,拜尼沃利德、蘇爾特等地的戰事将取得新進展,執政當局将很快掌控利比亞全部領土。

2011年9月18日,利比亞執政當局“國家過渡委員會”經過近4個小時的協商,未能就組建新政府達成最終一緻。與此同時,執政當局武裝與卡紮菲支持者的交戰依然膠着。

2011年9月21日,利比亞執政當局稱其部隊已經攻占了南部地區重要城市薩哈。薩哈是被忠于卡紮菲的部隊占領的最後幾個城市之一。

2011年9月21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宣布,執政當局部隊已經占領了逃亡前領導人卡紮菲位于撒哈拉沙漠中最後據點之一的朱夫拉,并在那裡找到化學武器。

2011年9月21日,利比亞執政當局“國家過渡委員會”表示,執政當局已經攻破了卡紮菲支持者3處據點之一的賽蔔哈,而另外的兩處據點蘇爾特和拜尼沃利德的戰事仍然在繼續。

2011年9月24日,在北約戰機的支援之下,利比亞執政當局武裝突然攻入卡紮菲的家鄉蘇爾特。但是在城内,遭遇到了狙擊手的激烈抵抗。

2011年9月25日,北約戰機連續第二天對卡紮菲的老家蘇爾特發動空襲。與此同時,利比亞執政當局“國家過渡委員會”武裝在蘇爾特城外休整待命,随時準備發起攻城之戰。

2011年9月28日,利比亞執政當局軍方發言人巴尼當地時間在的黎波裡說,目前已發現卡紮菲次子賽義夫和四子穆塔西姆的蹤迹,但仍不知曉卡紮菲的行蹤。

2011年9月29日,利比亞電視台報道,卡紮菲政權發言人穆薩·易蔔拉欣已于28日被捕,易蔔拉欣被捕時身穿婦女的服裝,臉上蒙着面紗,混在逃離蘇爾特的平民當中。目前,這家電視台還沒有公布易蔔拉欣被捕的畫面。

2011年10月1日,叙利亞輿論電視台播放了據稱是來自卡紮菲政權發言人易蔔拉欣的錄音講話。此外,利比亞執政當局武裝和卡紮菲殘餘勢力當天在蘇爾特展開激戰。

2011年10月6日,總部設在叙利亞的輿論電視台播放了一段據稱來自卡紮菲的最新錄音講話。

2011年10月7日,利比亞執政當局對卡紮菲的家鄉蘇爾特發動了數周來最大規模的攻勢。執政當局武裝表示,這是他們為奪取蘇爾特發起的最後總攻。

2011年10月8日,利比亞執政當局“國家過渡委員會”的部隊繼續對蘇爾特展開猛攻,利比亞一些指揮官說,伴随戰事推進,卡紮菲殘餘部隊的活動範圍已收縮至市中心周邊區域。

2011年10月9日,利比亞執政當局武裝加強了對卡紮菲家鄉蘇爾特的攻勢,與此同時,在拜尼沃利德的戰鬥也進入最後階段。

2011年10月11日,中國援助利比亞的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運抵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救援物資包括大米、食用油和藥品等共計43噸。

2011年10月12日,比亞執政當局“全國過渡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國防部副部長穆罕默德·提那茲向新華社記者證實,當局武裝人員當天在蘇爾特抓獲了卡紮菲四子穆塔西姆。

2011年10月13日,利比亞執政當局武裝在蘇爾特遭到了卡紮菲殘餘武裝的抵抗,進攻受阻,執政當局稱已經控制了蘇爾特大部分地區。

2011年10月14日,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街頭爆發激烈槍戰,這是利比亞執政當局宣布控制首都後,當局武裝與卡紮菲支持者第一次正面交火。

2011年10月16日,利比亞執政當局武裝對拜尼沃利德市發動了近一周以來最大的一次進攻。

2011年10月17日,利比亞執政當局軍方發言人巴尼在的黎波裡說,當局武裝目前已控制拜尼沃利德90%以上地區。但在卡紮菲的家鄉蘇爾特,戰鬥仍在繼續,卡紮菲的重要支持者可能藏身在那裡。

2011年10月18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乘美軍飛機抵達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進行事先沒有宣布的訪問。

2011年10月19日,利比亞執政當局稱在拜尼沃利德市發現了一個由30輛汽車組成的車隊,卡紮菲次子賽義夫可能藏身其中。

2011年10月20日,執政當局占領卡紮菲殘餘的最後一個據點蘇爾特,卡紮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死于槍殺。

叙利亞

2011年3月15日,叙利亞大馬士革市爆發反政府遊行示威,政府出動軍警。

2011年3月16日至25日,示威遊行擴展到叙利亞全國多個城市,安全部隊與民衆發生流血沖突。“大赦國際”在英國的發言人稱,過去一周,至少有55人被殺。

2011年3月30日,叙利亞總統阿薩德(Bashar Assad)發表了自抗議開始後的第一次講話。他指責國外勢力的陰謀造成了叙利亞動蕩,但是拒絕透露有關重要改革的信息。

2011年4月14日,阿薩德簽署法令,宣布組成新一屆内閣。新任政府總理為前農業部部長阿迪爾·薩法利(Adell Savaril)。

2011年4月19日,叙利亞宣布廢除已經實行了48年的國家緊急狀态法,結束國家緊急狀态。此舉意味着叙利亞民衆将擁有舉行和平示威遊行的權力。

2011年4月28日,叙利亞執政黨“阿拉伯複興社會黨”的203名黨員宣布退黨,以此對政府暴力驅逐示威者表示不滿。

2011年4月29日,聯合國通過了叙利亞問題的有關決議。這份決議譴責了叙利亞對抗議者使用暴力,還将向叙利亞派遣一個調查小組。當日美國宣布對叙利亞進行“人權制裁”。

2011年4月30日,叙利亞政府宣布,為響應公民的要求,将在未來幾周内制訂全面改革計劃。

2011年7月31日,叙利亞軍隊進入“動亂”城市哈馬市,清除反對派設置的路障,并同反對派進行槍戰。叙利亞人權組織說,至少54名平民被打死,另有數十人受傷。

2011年8月4日,阿薩德簽署法令,宣布叙利亞實行多黨制,并承諾最快在半個月内提出具體的改革方案,但是這一做法遭到了反對派和西方國家的質疑。

2011年8月11日,阿薩德承認叙利亞武裝力量在對待示威民衆方面确實犯了許多錯誤,指出要進行政治改革,承諾完成憲法修訂工作。

2011年8月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總統令,宣布立即凍結叙利亞政府在美國管轄範圍内的所有資産,加強針對叙利亞的出口禁令,禁止美國公民到叙利亞投資。英國、法國、葡萄牙與德國均已在聯合國表示,将開始拟定一項針對叙利亞的安理會制裁決議草案。

2011年12月2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日内瓦召開叙利亞問題特别會議,以37票贊成,4票(俄羅斯、厄瓜多爾、古巴、中國)反對,6票棄權通過一項由歐盟提出有關叙利亞人權形勢的決議。

2011年12月3日晚,阿盟召開部長級會議,對叙利亞的經濟制裁正式生效,并禁止阿拉伯國各國家的武器流入叙利亞。

2012年2月4日,聯合國安理會就叙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否決了由摩洛哥提交的、西方國家及有關阿拉伯國家等共同起草的涉叙決議草案。除俄羅斯和中國投了反對票,安理會其餘13個理事國投了贊成票。

2012年2月21日至24日,由突尼斯主持召開,歐盟、美國和阿盟主導的“叙利亞人民之友”會議,是将叙利亞國内問題進行國際化解決的協調立場的會議;它是把叙利亞現政權總統排除在外,中國、俄羅斯拒絕參加的會議;會議承諾支持叙利亞反對派。

也門

2011年1月15日起,也門各大城市陸續爆發了大規模針對政府的遊行。

2011年2月13日,約3000名示威者在也門首都薩那聚集,并向總統府行進,與軍警發生沖突,一些示威者受傷,另有約120人被捕。

2011年3月19日,在也門首都薩那“變革廣場”舉行的大規模示威遊行中,39人被身着便裝的武裝分子打死,200多人受傷。事發後,也門總統薩利赫(Abdullah Saleh)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态。

2011年3月22日,薩利赫通過發言人表示,願意在2011年年底或2012年年初舉行議會大選之後交出總統權力。這是也門出現反政府示威遊行之後,薩利赫首次表示将會提前交權。不過也門反對派已經對此表示拒絕,要求薩利赫立即下台。

2011年5月22日,也門數百名總統支持者持械出現在薩那的街道上,威脅各國外交人員,不讓他們參加薩利赫的簽字儀式。随後總統拒絕簽署調解協議。

2011年5月26日,薩利赫下令以叛國和組織武裝叛亂等罪名逮捕反對派領導人艾哈邁爾(Sadik Ahmar)。

2011年6月3日,薩利赫在總統官邸遭來源不明的炮火襲擊而被炸傷,随後赴沙特阿拉伯治療。

2011年7月8日,薩利赫通過也門國家電視台發表電視講話,表示“歡迎與反對黨派建立夥伴關系和多元化的政治格局”。總統支持者在也門多地朝天鳴槍以示慶賀,結果造成至少8人死亡,100多人受傷。

2011年8月9日,也門反對黨聯盟宣布成立“全國執政委員會”,以期推動政治改革,并在過渡時期統治國家。

2011年8月19日,也門反對派宣布成立“全國和平變革力量委員會”,繼續向薩利赫施壓。

2012年2月25日,也門最高選舉委員會宣布哈迪當選也門新一任總統。

巴林

2011年2月14日,巴林發生反政府抗議示威,警方與示威民衆爆發沖突,多人死傷。據悉,巴林人口中占多數的什葉派穆斯林對掌握政權的遜尼派政策感到不滿,示威者要求實行民主改革。

2011年2月16日,約1000人在首都麥納麥參加了在15日沖突中喪生的一名男子的葬禮,他們呼喊着要求政府下台的口号。

2011年3月15日,巴林宣布進入為期三個月的緊急狀态,同時請求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出兵協助穩定局勢。

2011年3月21日,巴林國防軍司令稱,科威特已向巴林派駐一支海軍部隊,加入海合會為幫助巴林穩定局勢而組成的部隊。沙特阿拉伯向巴林派駐了1000名士兵,阿聯酋派出了500名警察。卡塔爾也表示将向巴林派兵。

2011年5月8日,巴林國王阿勒薩利赫(Ali Bin Saleh Al Saleh)下令于6月1日撤銷先前實施的緊急狀态法令,比原定結束日期提前兩個星期。

2011年6月29日,阿勒薩利赫宣布将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2011年2月和3月巴林發生動亂的真相。

君主制

穩定之錨

這場規模空前的暴力運動在短短的時間内便橫掃中東,所有阿拉伯國家幾乎無一幸免,但是,除了突尼斯、埃及、利比亞、也門、叙利亞的動蕩和更叠比較激烈之外,位于海灣和西非的君主制阿拉伯國家,如巴林、卡塔爾、沙特、摩洛哥等國,則在短暫的混亂後平穩過關。于是,評論家将阿拉伯君主制國家稱為“阿拉伯世界的穩定之錨”。君主制阿拉伯國家能夠在這場政治風暴中獨善其身,的确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一、政治合法性

共和制阿拉伯國家之所以群體性陷入動亂,根本原因是這些國家政權喪失了政治合法性。

無論突尼斯、埃及,還是利比亞,前政權的政治合法性被統治國家數十年之久的領導人,以及僵化的體制損耗殆盡。民生凋敝、意識形态和發展道路的迷失、領導人企圖父業子承引發的政治繼承危機。

反觀阿拉伯君主制國家,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礎尚存,其中源于宗教的合法性最為重要。倭馬亞王朝以來,宗教一直是伊斯蘭國家政權利用的工具。“統治者是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等忠君思想成為伊斯蘭政治思想的主流。叙利亞伊斯蘭現代主義者凱瓦基比指出,“伊斯蘭國家的威權統治建立在一種宗教心理結構之上,在這個結構中統治者體現安拉的意志,安拉和蘇丹(部分伊斯蘭教國家君主的稱謂)之間沒有區别”。

為了給統治賦予宗教合法性,摩洛哥阿拉維王朝的國王将家譜追溯到了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以凸顯其聖裔的身份。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國王為自己選擇了“穆民的首領”的稱号,并恢複了哈裡發國家的“拜阿”(意為宣誓效忠)儀式。

沙特國王法赫德為自己選擇了“兩聖寺的仆人”的稱号,顯示其伊斯蘭盟主的地位。

約旦王室在國名上加上“哈希姆”(先知穆罕默德的家族名)一詞,以彰顯其聖裔身份。

在沙特等君主制國家,國王或埃米爾至今被認為是“主事人”,說明“敬主→忠君→秩序”的政治文化至今仍是阿拉伯君主國的主流價值。

二、破财免災

阿拉伯君主國獨特的經濟模式構成王室統治的經濟基礎。

在海灣産油國,石油收入由國家控制,政府擁有足夠的财政資源而無需依靠稅收維持政府運轉,也無需接受公民監督和質詢。不僅如此,政府還有能力向公民提供高福利,扮演“施與者”的角色。阿拉伯君主國基本上都屬于分配型國家,即使摩洛哥、約旦等石油資源貧乏的國家,也依賴磷酸鹽、旅遊、僑彙等同樣具有地租性的收入。大量的石油收入使中東産油國無需依賴稅收便可維持政府運轉。許多産油的阿拉伯君主國不對公民征稅,甚至根本不設稅務部門,形成“不納稅,無代表”的現象。

在這次動亂中,富裕的海灣君主國在應對民衆要求方面,顯得底氣十足。作為“分配型國家”,高漲的油價使它們可以拿出大筆石油美元分配給民衆,平息民怨。科威特是第一個“破财免災”的國家,王室拿出2.3億第納爾(約合8.4億美元),向全體國民免費發放14個月的食品供應券。巴林王室向每戶居民發放1000第納爾(約合2650美元)。

最大的禮包是沙特王室送出的,2月18日,在國外治病歸來的阿蔔杜拉國王發表電視講話,向國民送出總額達1300億美元的“大禮包”。國王在講話中不無自豪地表示,沙特政府擁有4500億美元的可支配現金,拟将其用于改善民生。

王室之危

盡管此次動亂并未在阿拉伯君主制國家引發傷筋動骨的叛亂和領導人的更替,但是洶湧的革命浪潮仍舊令阿拉伯王室坐立不安。阿拉伯的各個王室雖然具備相當程度的合法性,但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這種合法性顯然并不能萬古長青,而向國民贈送“大禮包”的做法隻能算是權宜之計,“抱團取暖”也隻是消極自保的無奈之舉,日益壯大的中産階級不斷提出更高的政治訴求,因而各個王室不得不開始考慮如何延續各自數百年的家族基業,隻要有一個阿拉伯王室倒下,就将成為第一塊骨牌,動亂将不可避免地波及其他君主國。

約旦,摩洛哥,阿聯酋,阿曼,沙特,科威特,巴林和卡塔爾是當今阿拉伯世界仍舊保留君主制政體的八個國家,盡管近些年來這些國家在現代化建設方面卓有成效,但始終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君主立憲,國王和王室依舊大權在握。

此次巨變之前,除海合會(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之間“一體化”進程頗有成效之外,阿拉伯君主國之間并不存在特殊的關系和十分緊密的合作,相反,它們相互之間因領土等問題甚至存在着争端,約旦與卡塔爾就曾多年交惡,巴林與卡塔爾也一度不和。此外,阿拉伯王室之間也鮮有歐洲王室那樣的通婚現象。

“阿拉伯之春”爆發後,在巴林王國引發的動亂挑動了君主制國家的敏感神經。巴林王室哈利法家族屬遜尼派,但什葉派占巴林人口的約70%,這便形成了“小馬拉大車”的畸形政治結構,因此,什葉派長期受到壓制,處于無權地位,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遠不如遜尼派,甚至被剝奪了參軍的資格,擔任政府高官者也寥寥無幾。動亂波及巴林之時,大批的巴林民衆擁向首都麥納麥市中心的珍珠廣場,要求建國以來一直擔任首相的國王的叔父哈利法下台,更有部分示威者甚至地喊出了“推翻王室”的口号。

形勢愈演愈烈,哈利法家族統治風雨飄搖,最終,巴林王室選擇向海灣合作委員會求援。2011年3月14日,海灣大軍“半島之盾”通過連接巴林和沙特之間的跨海大橋進入巴林,拯救了哈利法家族。此舉是海合會成立30年來首次調動其安全部隊。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海合會共同防禦條例,“半島之盾”的目的是抵禦外敵侵略。然而,這支部隊首次出征的使命卻是應對成員國的民衆抗議。巴林是沙特的“後花園”,而沙特則是阿拉伯世界乃至整個伊斯蘭世界的神經中樞,維護沙特的穩定對于阿拉伯君主國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同為産油國,利比亞的結局已經給海灣王室敲響了警種,顯然,“石油美元”并不能确保家族統治的千秋萬代。阿拉伯共和制國家所面臨的問題在君主國同樣存在,約旦、摩洛哥,巴林、阿曼乃至沙特,都面臨不同程度的民生問題。這些國家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年齡低于30歲年輕群體,都将為就業和社會穩定帶來巨大挑戰。

原因剖析

阿拉伯複興之路在何方

曾經強盛過的民族不會甘于沉淪。阿拉伯民族曾在公元7世紀到9世紀時期(中國隋唐時期)達到文化繁榮的頂峰,随着伊斯蘭教的創建和阿拉伯帝國的統一,阿拉伯人的勢力範圍一度橫跨亞歐非三洲,全球的貿易都操縱在阿拉伯商人手中,阿巴斯王朝在巴格達設立的文化機構“智慧宮”曾經聚集大批資深學者,開創了轟轟烈烈的“百年翻譯運動”,波斯、希臘、印度、羅馬乃至中國的大量文獻被翻譯為阿拉伯文,阿拉伯民族迎來曆史上的鼎盛時期,阿拉伯人随之成為最受歡迎的先進文明的傳播者和傳承者,阿拉伯半島也成為世界科學文化的中心。

然而,後來發源于西歐的十字軍東征造成了阿拉伯文明的衰弱;公元13世紀,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最終滅了阿拉伯帝國,阿拉伯民族從此一蹶不振。

對于有着曆史自豪感的阿拉伯人來說,西方近現代的殖民,冷戰後美國對中東頤指氣使的主導,都是他們深刻的傷痛。阿拉伯人探求民族複興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止。二戰結束以來,這樣的努力和嘗試曾經有過兩次。

第一次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埃及納賽爾革命為代表的民族民主革命,以推翻由西方扶植和委任的封建政府為主要方式,一時間“打得皇冠落滿地”。在這期間,納賽爾曾尋求統一和複興阿拉伯之路。埃及曾先後與叙利亞和利比亞合并,而開羅一度被譽為“中東的首都”。但這次努力最終随着納賽爾的去世和此後諸多中東領袖接班人之間的争權而告失敗。

第二次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盛極一時的伊斯蘭複興運動,受到賈邁勒丁·阿富汗尼的原教旨主義理論影響,一批阿拉伯政治家開始号召“從宗教中找出路”,來實現民族複興。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是這一輪民族複興嘗試達到的高點,所謂“阿拉伯人伊斯蘭複興運動之花的果實結在了波斯人的伊朗”。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李紹先認為,後來出現的“基地現象”、“拉登現象”都是這一波阿拉伯民族複興浪潮最終走向異常極端的産物。

眼下所謂“阿拉伯之春”運動應被視為二戰後阿拉伯人探求民族複興的第三次浪潮。與前兩次嘗試都是由社會精英階層發起并組織不同,這次探求民族複興的嘗試是由草根民衆自覺發起的,因此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和不可阻擋的特質。另外,這次嘗試并不偏激,與很多預測不同,在此次變局中幾乎看不到伊斯蘭極端勢力的影子,埃及穆斯林兄弟會也明顯降低了“姿态”,以迎合這次以非宗教性色彩為主流的運動。

網絡因素

在這次大規模示威中,由于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體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國家(如埃及和利比亞)對該國部分地區或全國網絡進行了封鎖,導緻該國網絡與世界隔絕。

倫敦暴動後英國首相卡梅倫提出解決方案:“如果被用來當做‘制造暴力、滋擾和犯罪行為的工具’,他認為應該關閉Facebook、Twitter和黑莓手機的通訊功能。而黑莓手機制造商RIM已表示同意完全配合英國政府要求。

阿拉伯之冬

“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

——法國大革命期間羅蘭夫人臨刑前留下這句名言

當也門總統哈迪被驅逐出也門逃往沙特,中國艦隊則正在炮火紛飛中,帶着各國僑民撤離這個憂患重重的國家。

時間退回到2012年2月、哈迪當選為也門總統時,幾乎整個國家都“覺得形勢在好轉”,無人預料到3年後的悲劇。

那時“阿拉伯之春”正孕育着充盈的希望,卷過北非與中東這片動蕩的熱土。

這場始于2010年的政治飓風先後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亞、也門和叙利亞登陸,還撼動了其他阿拉伯國家。人們懷着對民主的熱望走上街頭,目睹着頻仍的政權更換。舊政府是被推翻了,但革命勝利了嗎?

但如今,動蕩更多,暴力愈烈,自由益少。

早在去年底,觀察者網就整理各國數據,制作圖說《阿拉伯之春四周年祭》。也門局勢惡化後,CNN也制作圖文專題反思:“看看阿拉伯革命曾波及的幾個國家,看看革命給它們帶了什麼來吧。”專題梳理了也門、突尼斯、埃及、利比亞和叙利亞這五個國家革命前後的境況。

那麼這五個國家到底怎麼樣?我們且一一來看:

但也許所有喧騰的畫面都敵不過一串串冷冰冰的數目字。也門革命當年,其GDP增長率下降到了有史以來最低值,經濟停滞、物價飛漲,失業的人們一次次走上街頭。權力一次次更叠,經濟停滞、物價飛漲……這個惡性循環到現在都無法停止。

上一篇:聶樹斌案

下一篇:摩托羅拉對講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