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

阖闾

春秋末期吳國君主
吳王阖闾(?―公元前496年),一作阖廬,姬姓,名光,又稱公子光,吳王諸樊之子(《左傳》、《世本》作吳王餘眛之子),春秋末期吳國君主,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在位。[1]公元前515年,吳王阖闾派專諸刺殺吳王僚,奪取吳國王位。吳王阖闾執政時期,以楚國舊臣伍子胥為相,以齊人孫武為将軍,使國勢日益強盛。公元前506年,吳軍在孫武、伍子胥率領下,從淮水流域西攻到漢水,五戰五勝,攻克楚國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後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師,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複國。公元前496年,吳王阖闾在與越國的槜李之戰中,被越大夫靈姑浮揮斬落他的腳趾,重傷而死,後葬于蘇州虎丘山。
    本名:阖闾 别名:公子光、阖廬、姬光 民族族群:華夏族 主要成就:設計刺殺吳王僚,興盛吳國、大破楚國、稱霸一時 性别:男 國籍:吳國 在位時間: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

人物生平

率兵伐楚

阖闾,原稱公子光,是吳王諸樊之子(《左傳》、《世本》作吳王餘眛之子)。吳國在吳王壽夢在位時期開始強盛。吳王壽夢死後,四個兒子,前三個兒子諸樊、馀祭、馀昧相繼即位,四子季劄德能最高卻無心王位,屢辭王位而不授。馀昧病故,馀昧的兒子僚即位,是為吳王僚。公子光心有不甘,常常認為自己的父親兄弟四人,應當傳位給叔父季子。季子既不接受國家,而自己的父親最先繼位。既然沒有傳位給季子,自己就應當繼位。于是暗中招納賢能之士,準備襲擊吳王僚,奪回王位。

公元前525年(吳王僚二年),吳王僚派公子光率軍攻打楚國,公子光戰敗而且丢失先王的船。公子光懼怕獲罪,便偷襲楚軍,奪回王船後才回軍。

公元前522年(吳王僚五年),楚國逃亡之臣伍子胥前來投奔,公子光以賓客之禮接待他。

公元前519年(吳王僚八年),吳國派公子光攻打楚國,擊敗楚軍,将楚國的前太子建的母親從居巢迎接到吳國。借勢北伐,擊敗陳國和蔡國的軍隊。

殺僚奪位

公元前518年(吳王僚九年),當時,楚國邊邑卑梁氏的少女與吳國邊邑的女子争采桑葉,兩個女子的家人發怒而互相攻殺,兩國邊邑長官聽說後,也發怒而互相攻打,楚國滅掉吳國的邊邑。吳王僚大怒,于是派公子光讨伐楚國,奪取楚國的居巢和鐘離二城凱旋而歸。

當初伍子胥投奔吳國,勸說吳王僚:“楚國可攻破,希望再派公子光去。”公子光對吳王僚說:“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殺害,勸大王讨伐楚國是為了報私仇罷了。攻打楚國未必能攻破。”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有野心,想殺吳王僚而自立為王,又不能說穿此事,于是就将勇士專諸推薦給公子光。公子光大喜,便以伍子胥為賓客。伍子胥退隐鄉下從事耕作,以等待專諸的行動。

公元前514年(吳王僚十三年),吳王僚趁楚平王駕崩,國内動蕩之時,興兵伐楚。由于國内空虛,阖闾加大了策動政變的步伐,并在吳王僚班師回朝的慶功宴上派專諸将劍藏在魚腹中,趁上菜之機刺殺了吳王僚,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專諸刺王僚”的故事。由此阖闾奪得吳國王位,史稱吳王阖闾。

強兵興國

當時的吳國雖已強大起來,但仍有不少困難:譬如常受江河海水的侵害,軍事防禦設施尚不完備,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沒有保障;國家糧倉還未建立,荒地也未充分開墾;西邊的楚國已成為雄踞中南的泱泱大國,南邊的越國也有很強的實力,對吳國構成威脅。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具有政治膽識的吳王阖闾大力搜羅人才,任賢使能,采納良策,聽取民聲。

他任用了楚國舊臣伍子胥,聽取其振興吳國的建議。吳王阖闾任用伍子胥為行人(外交官),伯嚭為大夫,共同參議國事。經伍子胥推薦,吳王阖闾親自召見軍事家孫武,與孫武讨論晉國六卿強弱,孫武獻出了自己的軍事著作兵法十三篇。當時正是吳國振興霸業之機,吳王阖闾讀了很感興趣,拜孫為将軍。

吳王阖闾命伍子胥主持修築的阖闾大城(今江蘇蘇州),于是名城蘇州(姑蘇)開始建立。吳王阖闾還設置守備,積聚糧食,充實兵庫,為稱霸諸侯作準備。經過幾年的努力,吳國不斷發展壯大,百姓豐衣足食,樂于為國家而獻身。為了給楚國點顔色看,他一舉滅亡了楚的附庸徐國,楚國對此也無可奈何,眼睜睜地看着他在徐國稱王。

吳國經過吳王阖闾的一系列改革,具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吳王阖闾開始把重點轉向軍事上的發展。他訓練吳國的士卒,以适應與中原諸侯國作戰的需要。又重用軍事家孫武,提高戰術素養。加緊制作鋒利的寶劍,以供戰争之用。一切準備就緒,吳王阖闾首先把矛頭指向了強大的楚國。

攻入郢都

公元前512年(吳王阖闾三年),吳王阖闾與伍子胥、伯嚭率軍攻打楚國,奪取楚國的舒邑,誅殺吳王僚之弟、逃亡投降楚國的燭庸、掩餘二公子。吳王阖闾謀劃攻入楚國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将軍孫武說:“民衆疲勞,不能攻打郢都,要等待時機。”

公元前511年(吳王阖闾四年),再次攻打楚國,奪取了楚國的六邑和灊邑。

公元前510年(吳王阖闾五年),攻打越國,擊敗越軍。

公元前509年(吳王阖闾六年),楚國派子常、囊瓦率軍攻打吳國。吳軍迎頭還擊,在豫章大敗楚軍,奪取楚國的居巢然後撤回。

公元前506年(吳王阖闾九年),吳王阖闾詢問伍子胥和孫武說:“當初你們說不能攻打郢都,現在情況如何?”二人回答說:“楚國大将子常貪婪,唐國、蔡國都恨他。大王您如一定大舉伐楚,必須聯合唐、蔡二國才能成功。”于是吳王阖闾聽從他們的計策,出動全部軍隊,與唐國、蔡國一道西進伐楚,來到漢水邊上。楚國也發兵抵拒,雙方隔水列陣。

吳王阖闾的弟弟夫概欲戰,吳王阖闾不許。夫概說:“大王已把軍隊委托于我,作戰要抓住有利時機才是上策,還等什麼!”夫概于是帶領其部五千人突襲楚軍,楚軍大敗奔逃。吳王阖闾縱兵追擊,追至楚國都城郢都,與楚軍交戰五次,五戰都把楚軍打敗。楚昭王逃出郢都,跑到鄖縣。鄖公之弟想殺死楚昭王,楚昭王又與鄖公逃到随國。吳軍進入郢都,創造了春秋時期攻占大國都城的先例。

夫概反叛

公元前505年(吳王阖闾十年),越王允常聽說吳王阖闾在郢都,吳國國内空虛,于是率軍攻打吳國。吳國另派軍隊迎擊越軍。楚國向秦國告急求救,秦國派軍隊救楚擊吳,吳軍被擊敗。吳王阖闾的弟弟夫概見秦軍、越軍接連擊敗吳軍,而吳王阖闾滞留楚國不撤離,夫概便逃回吳國而自立為吳王。吳王阖闾聞知此事,便率軍返回吳國,攻擊夫概。夫概兵敗投奔楚國。同年九月,楚昭王才得以回到郢都,而将夫概封于堂溪,稱為堂溪氏。

公元前504年(吳王阖闾十一年),吳王阖闾派太子夫差率軍再次讨伐楚國,攻取了楚國的番邑,迫使楚國遷都于鄀(今湖北宜城東南)。從此吳國威震華夏。

傷重去世

公元前496年(吳王阖闾十九年)夏,吳王阖闾興師伐越,越王勾踐帶兵在欈李(今浙江嘉興南)抗擊(史稱“槜李之戰“)。越軍派遣敢死隊挑戰,三次沖向吳陣,全部失敗。最後越王讓犯死罪的囚徒走到吳軍陣前,舉劍自盡。吳軍隻顧觀看這種奇怪的現象而放松防備,越軍趁勢攻擊,在姑蘇(今江蘇蘇州)大敗吳軍。

越國大夫靈姑浮用戈攻擊吳王阖闾,斬落吳王阖闾腳拇指。吳王阖闾被迫還師,軍隊退卻七裡,吳王阖闾因傷重死于陉,後葬今天的蘇州虎丘山。

臨死前吳王阖闾命立太子夫差為吳王,對夫差說,你能忘記勾踐殺死了你的父親嗎?夫差回答說不敢忘。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二年),吳王夫差在夫椒(在太湖之中)擊敗越國,攻入越國都城會稽(今浙江紹興),終于為父親吳王阖闾報複了越國。越王勾踐派人向吳國求和,伍子胥認為不能答應,要求滅掉越國以除後患,但吳王夫差志得意滿,答應越國的求和,并着越王為之服役。後來伍子胥屢谏,吳王夫差卻聽信讒言,将伍子胥賜殺。伍子胥臨死前說:“必取吾眼置吳東門,以觀越兵入地”,後來果如其所料,吳王被越國所滅。

轶事典故

為女殉葬

吳王阖闾的女兒滕玉因對他有怨氣而自殺,吳王阖闾非常悲痛,在阊門外為女兒大造墳墓,又制作雕刻精美的石椁,并用金鼎、銀樽、珠玉待珍寶作為随葬品。到了為女兒送葬那一天,吳王阖闾令人一路舞着白鶴,吸引成千上萬的市民跟随觀看,到了墓地,吳王阖闾下令将跟随觀看的男女全部趕進地宮,然後塞上墓門。這些觀鶴的百姓就這樣被埋進墳墓,成了吳王阖闾女兒的殉葬品。

愛吃鹹魚

吳王阖闾帶兵渡海攻打越國時,船上沒糧了。正張皇的時候,無數金色大魚遊了過來,它們自投羅網,成了吳軍的口糧,而且數目如此之多,直到吳軍班師,還沒吃完。吳王阖闾回來問那些魚還在麼?身邊的人回答說都腌成了魚幹。于是吳王阖闾就大吃特吃起來,不覺得鹹,反而覺得味美,還當場寫下了一個字,上面是美,下面是魚,這字後來演變成了“鲞”,專指魚幹。

曆史評價

司馬遷:“阖廬弑僚,賓服荊楚。”

王充:“孫武、阖廬,世之善用兵者也。知或學其法者,戰必勝;不曉什伯之陳,不知擊刺之術者,強使之軍,軍覆師敗,無其法也。”

趙晔:“始任賢使能,施恩行惠,以仁義聞于諸侯。”

司馬貞:“光既篡位,是稱阖闾。王僚見殺,賊由專諸。”

史籍記載

《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

《吳越春秋·阖闾内傳第四》

人際關系

父祖

祖父:吳王壽夢

父親:吳王諸樊

叔父:吳王餘祭、吳王餘眛(夷昧)、季劄

弟弟

夫概,公元前505年,趁吳國被秦軍、越軍擊敗之機,自立為王,後兵敗投奔楚國。

子女

兒子

吳王夫差

公子波

公子山

女兒

叔姬寺籲

滕玉

阖闾墓

阖闾墓,位于江蘇省蘇州市阊門外虎丘山下劍池水中。其子吳王夫差為營造阖闾墓,征調十萬民工使大象運土石,穿土鑿池,積壤為丘,曆時三年竣工。因阖闾愛劍,下葬時以“專諸”、“魚腸”等劍三千殉葬。陵墓上方劍池為清泉一泓,深可二丈,峭壁如削,景色幽深。相傳秦始皇和東吳孫權都曾派人來此鑿石求劍,但無所獲,惟鑿處成為深池,故稱劍池。一說劍池為冶煉寶劍淬火之處。

阖闾墓所在的虎丘山劍池,唐代大書法家顔真卿曾在此書寫“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每一筆畫都有二尺多長,筆力遒勁。經風霜侵蝕,“虎丘二字段落湮沒,于是在明代萬曆年間照原樣鈎摹重刻。所以蘇州人稱為“假虎丘,真劍池”,也有人說這句話暗指阖闾墓的秘密。

據方志記載,劍池下面是吳王阖闾埋葬的地方,因入葬時把他生前喜愛的三千寶劍作為殉葬品埋在墓中,故名“劍池”。曆史上不少淘金者想挖掘阖闾墓。劍池的外側有一塊南北傾向的大盤石,面積有一二畝。傳說阖闾墓築成後,吳王夫差擔心工匠們洩露墓中的秘密,便将全部工匠邀來飲酒看鶴舞。白鶴也會跳舞,多麼稀罕!他們興高采烈地伸長頸脖,等待着仙鶴降臨,但是等到的卻是一把把寒光閃閃的利刃。據說,當年千餘名工匠喋血石上,至今石頭還是紫褐色的,名曰“千人石”。吳王夫差以這種欺騙伎倆殘殺無辜,手段十分卑劣。

影視形象

1996年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李慶祥飾演吳王阖闾;

2006年電視劇《卧薪嘗膽》楊在葆飾演吳王阖闾;

2010年電視劇《孫子大傳》尤勇飾演吳王阖闾。

上一篇:伯仁

下一篇:華君武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