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

铠甲

防護裝具
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護裝具。甲又名铠,《釋名·釋兵》:“铠,猶铠也。堅重之言也,或渭之甲。”中國先秦時,主要用皮革制造,稱甲、介、函等;戰國後期,出現用鐵制造的铠,皮質的仍稱甲;唐宋以後,不分質料,或稱甲,或稱铠,或铠甲連稱。[1]
    中文名:铠甲 外文名:Armor 用途: 使用者:古代将士 材質:皮革,鐵 作用:防護 拼音:kai jia

發展

相傳甲是蚩尤發明的。铠甲起源于原始社會時以藤、木、皮革等原料制造的簡陋的護體裝具。

商周時期,人們已将原始的整片皮甲改制成可以部分活動的皮甲,即按照護體部位的不同,将皮革裁制成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皮革片,并把兩層或多層的皮革片合在一起,表面塗漆,制成牢固、美觀、耐用的甲片,然後在片上穿孔,用繩編聯成甲。皮甲在車戰中與盾相配合,可以有效地防禦青銅兵器的攻擊。在使用皮甲的同時,也開始在甲上使用一些青銅鑄件,但并不普遍。

戰國後期,鋒利的鋼鐵兵器逐漸用于實戰,促使防護裝具發生變革,鐵铠開始出現。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鐵铠甲片,是在河北省易縣燕下都遺址出土的。但直到漢朝,鐵铠才逐漸取代了皮甲。

西漢時期的鐵铠經曆了由粗至精的發展過程,從用較大的長條形的甲片(又稱甲劄)編的劄甲,逐漸發展為用較小的甲片編的魚鱗甲;由僅保護胸、背的形式,發展到加有保護肩臂的“披膊”及保護腰胯的“垂緣”。

随着鋼鐵加工技術的提高,铠甲的精堅程度日益提高,類型也日益繁多,其防護身軀的部位逐漸加大,功能日益完備。到三國時已出現了一些新型铠甲。

在曹植的《先帝賜臣铠表》中,列有黑光铠、明光铠、兩當铠、環鎖铠和馬铠等五種。

南北朝時期,随着重甲騎兵的發展,适于騎兵裝備的兩當铠極為盛行。北魏以後,明光铠日益盛行,逐漸成為铠甲中最重要的類型,直到隋唐時期仍是如此。至北宋初年,铠甲發展得更加完善,形成一定的制式。

火器的出現,使有效地抗禦冷兵器的古代铠甲,開始趨于衰落。

直到20世紀初,清朝編練用近代槍炮裝備的“新軍”時,古代铠甲的使用才終止。

中國古代铠甲

中國古代铠甲,由于材料、保存上的問題,能夠完整保存至今的很少,大部分隻能根據史籍和出土的零碎來推測研究。中國古代基本使用劄甲,年代久一點,連接铠甲的麻繩或皮條就會腐爛,造成保存不易。而歐洲铠甲除了本身材料特點易于保存外,還因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保存的,所以流傳下來的也不少,再加上現在盔甲成為高檔裝飾品,更加深了現代西方人對盔甲的興趣。

從出土的實物來看,古代戰甲,多以犀牛、鲨魚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繪;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組成;甲片的編綴方法,橫向均左片壓右片,縱向均為下排壓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編綴起來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時期的戰甲還有“練甲”和“鐵甲”。練甲時間較早,大多以缣帛夾厚綿制作,屬布甲範疇。鐵甲出現于戰國中期,它的前身為青銅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獸面壯胸甲。戰國時期的鐵甲通常以鐵片制成魚鱗或柳葉形狀的甲片,經過穿組聯綴而成。

商代铠甲

商代的铠甲多為皮甲和布甲,覆蓋身體的重要部位,就防禦力來說是比較差的。衣、裳、舄是根據廣漢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銅像和石邊璋線刻人像複原,胄采用江西薪幹縣商墓出土。

秦代铠甲

這種铠甲為臨陣指揮的将官所穿。胸前、背後未綴甲片,皆繪幾何形彩色花紋,似以一種質地堅硬的織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後繪上圖案。甲衣的形狀,前胸下擺呈尖角形,後背下擺呈平直形,周圍留有寬邊,也用織錦或皮革制成,上有幾何形花紋。整件甲衣前長97厘米,後長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後腰等處,都綴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狀為四方形,每邊寬大處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條或牛筋穿組,呈“V”字形并釘有鉚釘。另在兩肩裝有類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處還露出彩帶結頭。

秦代兵士铠甲:這是秦兵俑中最為常見的铠甲樣式,是普通戰士的裝束,這類铠甲有如下特點,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壓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壓上片,以便于活動。從胸腹正中的中線來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間向兩側疊壓,肩部甲片的組合與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頸下周圍的甲片都用連甲帶連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釘,其數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者不超過六枚。甲衣的長度,前後相等。皆為64厘米,其下擺一般多呈圓形,周圍不另施邊緣。

南北朝時期明光铠

魏晉北朝時期的铠甲主要有筩袖铠兩、裆铠和明光铠。

“明光铠”一詞的來源,據說與胸前和背後的圓護有關。因為這種圓護大多以銅鐵等金屬制成,并且打磨的極光,頗似鏡子。在戰場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陽的照射,将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故名。這種铠甲的樣式很多,而且繁簡不一:有的隻是在裲裆的基礎上前後各加兩塊圓護,有的則裝有護肩、護膝,複雜的還有數重護肩。身甲大多長至臀部,腰間用皮帶系束。左面陶俑是戴兜鍪、穿明光铠的武将;右面是明光铠穿戴展示。

隋甲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為兩裆垲和明光垲。兩裆垲的結構比前代有所進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變化。一般身甲全魚鱗等形狀的小甲片編制,長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來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擺為彎月形、荷葉形甲片,用以保護小腹。這些改進大大增強了腰部以下的防禦。明光垲的形制基本上與南北朝時期相同,隻是腿裙變得更長,更為華麗。

唐甲

唐代胄甲,用于實戰的,主要是鐵甲和皮甲。除鐵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铠甲中比較常用的,還有絹布甲。絹布甲是用絹布一類紡織品制成的铠甲,它結構比較輕巧,外形美觀,但沒有防禦能力,故不能用于實戰隻能作為武将平時服飾或儀仗用的裝束。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可見,鎖子與山文是并列的兩種铠甲。魚鱗甲、羅圈甲、山文甲,這些甲都屬于一種範疇,它們不是全身甲。但是,它們的某些防護能力是不同的,象山文甲,它的“倒丫”甲片中間凸兩邊凹,由多片甲片相互扣合成整片甲,這樣甲表面形成無數的凹凸面,非常利于防箭。宋明兩朝多裝備此甲,甚至影響了民畫藝術,民畫中的武士都披此甲。

五代十國铠甲

五代時期在服飾方面基本沿襲唐末制度,明光甲已基本退出曆史舞台,铠甲重又全用甲片編制,形制上變成兩件套裝。披膊與護肩聯成一件;胸背甲與護腿連成另一件,以兩根肩帶前後系接,套于披膊護肩之上。另外五代繼續使用皮甲,用大塊皮革制成,并佩兜鍪及護項。

遼武士铠甲

據《遼史》記載,遼在契丹國時,軍隊就已使用铠甲,主要采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樣式,以宋為主。铠甲的上部結構與宋代完全相同,隻有腿裙明顯比宋代的短,前後兩塊方形的鹘尾甲覆蓋于腿裙之上,則保持了唐末五代的特點。铠甲護腹好象都用皮帶吊挂在腹前,然後用腰帶固定,這一點與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型圓護,是遼代特有的。遼代除用鐵甲外也使用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裝分為公服和常服兩種,樣式沒有明顯不同,都是盤領、窄袖長袍,與一般男子服飾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緊身一些。這兩種都可作戎服。

金武士铠甲

早期的铠甲隻有半身,下面是護膝;中期前後,铠甲很快完備起來,铠甲都有長而寬大的腿裙,其防護面積已與宋朝的相差無幾,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響。金代戎服袍為盤領、窄袖,衣長至腳面;戎服袍還可以罩袍穿在铠甲外面。

西夏武士铠甲

武士所穿铠甲為全身披挂,盔、披膊與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兩裆甲,長及膝上,還是以短甲為主說明铠甲的制造畢竟比中原地區落後一些。西夏的官服為也可作戎服,如遼代的契丹服一樣,兩者五明顯差别。由于西夏社會的封建程度不是很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是比較平等,以此在服飾上的等級觀念不那麼強。

元武士铠甲

元代铠甲有柳葉甲、有鐵羅圈甲等。鐵羅圈甲内層用牛皮制成,外層為鐵網甲,甲片相連如魚鱗,箭不能穿透,制作極為精巧。另外還有皮甲、布面甲等。

戎服隻有一種本民族的服飾,即質孫服,樣式為緊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領和方領、長和短兩種,長的至膝下,短的僅及膝。還有一種辮線襖與質孫服完全相同,隻是下擺寬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縫以辮線制成的寬闊圍腰,有的還釘有鈕扣,俗稱“辮線襖子”,或稱“腰線襖子”。這種服裝也是元代的蒙古戎服,軍隊的将校和宮廷的侍衛、武士都可服用。

清甲

清代一般的盔帽,無論是用鐵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後左右各有一梁,額前正中突出一塊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盤,盔盤中間豎有一根插纓槍、雕翎或獺尾用的鐵或銅管。後垂石青等色的絲綢護領,護頸及護耳,上繡有紋樣,并綴以銅或鐵泡釘。铠甲分甲衣和圍裳。甲衣肩上裝有護肩,護肩下有護腋;另在胸前和背後個佩一塊金屬的護心鏡,鏡下前襟的接縫處另佩一塊梯形護腹,名叫“前擋”。腰間左側佩“左擋”,右側不佩擋,留作佩弓箭囊等用。

圍裳分為左、右兩幅,穿時用帶系于腰間。在兩幅圍裳之間正中處,覆有質料相同的虎頭蔽膝。清朝時,大量使用的铠甲是綿甲,是在堅厚的綿或絹的布料上鑲嵌有鐵片,并用銅釘固定的一鐘铠甲。看上去,就像一件綿大衣一樣。綿甲具有一定的防寒性,适合中國北方步騎兵使用,厚實的布料中密嵌着鐵甲葉,對冷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護能力。

古代歐洲铠甲

古代歐洲的服飾和當時不斷變暖的歐洲氣候有很大的關係,早期的歐洲服飾很厚可以抵禦嚴寒,後來他們的衣服不斷的變薄。從羅馬時期的服飾就可以看的很明顯了,另外法蘭克人和維京人的服飾,他們服裝的用途也越來越多。甚至可以區别職業了。東羅馬帝國時期的服飾越來越重視藝術性,和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服飾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也說明了歐洲的社會生産力不斷的進步。

古希臘铠甲,注意其手上的科林斯頭盔,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帶遮面甲的頭盔,不過與科林斯柱式一樣都不是科林斯人發明的。古羅馬铠甲,左邊穿魚鱗甲,右邊則是着名的環甲。環甲是魚鱗甲向整體甲過渡的産物,環甲實際上可以看成把魚鱗甲的甲葉放大後形成的,其環行甲片的佈置方式也是層層覆蓋的。全身甲,尖尖的靴子在馬上,就成為兩把前刺的利刃。槍術比賽用的铠甲,這是1500年意大利制造的。中型騎兵的盔甲和裝備,17世紀早期波蘭軍隊發展較慢,但三十年戰争的沖擊使它重又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所以才有後來弗拉迪斯拉夫的軍事改革。哥特式盔甲,哥特式外形簡潔,所以常能在遊戲動漫中見到它的身影。

歐洲“水桶盔”

13到14世紀非常流行的水桶盔,比起之前的頭盔,防護要嚴密得多,但是很不靈活。水桶盔還有其他一些形式,如尖頂的,但基本結構都一樣。水桶盔和鎖甲構成了13世紀騎士的主要防護裝具。

日本铠甲

日本是一個奇特的民族,到現在為止,各處神社、博物館,甚至于私人收藏家家中,都藏有豐富的古代各個時期的铠甲和武器,其數量和保存完好度,可謂世界之最。有人說,這是武士道精神的體現,但陳舜臣先生在他的《中國人和日本人》一書中,對日本的民族性的分析結論,才是形成這一獨特現象的主要原因。

日本铠甲形制是非常獨特的,而日本人對其傳統铠甲各分解部分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和細緻——不過,必須要了解其産生和發展過程,才能比較全面地把握其特點。

日本大铠

大铠是日本所特有的盔甲形制,也是日本人引以為傲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藝術價值的文化遺産。它大約誕生于平安中期,到鐮倉末和室町初達到大成。室町幕府後期,因為戰争的頻繁化和平民化,火藥武器的引進等種種原因,大铠的地位逐漸被胴丸、腹卷和具足等所代替。

上一篇:版本管理

下一篇:楚漢争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