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漢語文字
鐘(拼音:zhōng),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鐘”是由多個繁體字合并簡化的字,其繁體有“〔釒童〕”“〔釒重〕”兩個,“〔釒童〕”始見于西周金文,古字形從金、童聲,本義為一種打擊樂器。古時以鐘〔釒童〕報時,引申指計時器,又引申為鐘點、時間。“〔釒重〕”始見于春秋金文,古字形從金、重聲。“〔釒重〕”本義指一種酒器,泛指酒杯或茶杯,此義後寫作“盅”。“〔釒重〕”由本義又引申指古代的一種量器,再引申指聚到一起。後來“〔釒童〕”和“〔釒重〕”都簡化作“鐘”。
  • 中文名:鐘
  • 拼音:zhōng
  • 繁體:鍾、鐘
  • 五筆:QKHH
  • 倉颉:OPL
  • 鄭碼:PJI
  • 筆順:撇、橫、橫、橫、豎提、豎、橫折、橫、豎
  • 字級:一級(編号:1528)
  • 平水韻:上平聲·二冬
  • 總筆畫:5 4
  • 四角碼:8570₆
  • 統一碼:949F
  • 注音字母:ㄓㄨㄥ
  • 造字法:形聲字
  • 字形結構:合體字,左右結構
  • 異體字:?、螤

字源演變

簡化字“鐘”對應的是兩個繁體字,分别是“〔釒童〕”和“〔釒重〕”。二字甲骨文字形均缺失,能夠看到的最早的書寫形态是金文,其字形發展均沒有太大的變化。

“〔釒童〕”是古代的一種用鐵或青銅制成的樂器。金文的“〔釒童〕”(甲組圖1-5)是一個形聲字,由“童”和“金”兩部分組成,“金”指金屬,作意符,說明“〔釒童〕”是一種金屬制品;“童”作聲旁,指示讀音。“童”在《說文解字》的解釋是:“男有辠曰奴,奴曰童,女曰妾。”意思是被刺瞎雙目無法奔跑的奴隸,所以有人認為“鐘”字可能仿拟的是古代有錢人家的奴仆敲打或使用的一種金屬報時器。

“〔釒重〕”為古代的一種多用青銅制的酒器。金文的“〔釒重〕”(乙組圖1)同樣是形聲字,“金”作形旁表義,“重”作聲旁表音。

現代漢字簡化後“,〔釒童〕”和“〔釒重〕”都簡化成了“鐘”。就使用頻率而言,一般第一個“〔釒童〕”字比較常見,就是運用于平時使用的“時鐘”“鐘表”中,而第二個〔釒重〕相對而言使用頻率較低,往往就會被使用者忽略。此二字在古漢語中,讀音完全相同,也同屬一部,意義比較類似,源流也相近,确實不太容易區分。在随後的漢字發展中,才慢慢分化出相互區别的意義,用法也發生了一定改變。

“〔釒童〕”,首先根據其本義可知,就是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如:《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後由這種發聲的樂器引申為佛寺懸挂的鐘,用以報時、報警、集合的信号音,如:晨鐘暮鼓、“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在佛寺之中已有用鐘來報時的習慣,由此再次引申為計時器、報時器之義,如:時鐘、挂鐘、鐘表。随後,再由名詞“鐘〔釒童〕”引申為抽象的時間名詞,就指時間、鐘點,至此,“鐘”字全部用法均為名詞。

“〔釒重〕”,根據其本義得知,就是一種盛酒的容器,因此其名詞用法多與酒器相關,如:《論衡·語增》:“文王飲酒千锺。”由酒器引申為一種計量單位,量詞,六石(或斛)四鬥為一锺,如:《莊子·人間世》:“則受三锺與十束薪。”《孟子·告子章句上》:“萬锺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锺于我何加焉?”也指代古代的用槌叩擊發聲的一種樂器,如:《詩經·小雅·白華》:“鼓锺于宮,聲聞于外。”

王力先生認為,當作樂器講時,“〔釒童〕”和“〔釒重〕”可互通,《正字通·金部》也解釋了這一點:“〔釒重〕,《漢志》黃鐘〔釒童〕,《周禮》作〔釒重〕,《詩》锺〔釒重〕鼓,亦作〔釒童〕。古二字通用。”

真正将此二字區分開來的是,“〔釒重〕”字本身比“〔釒童〕”字多了一個動詞詞性,分别有兩個意思,其一是彙聚、集中,如杜甫《望嶽》:“造化锺神秀,陰陽割昏曉。”其二是指情感的專一專注,如:锺靈毓秀,情有獨锺。由于“〔釒重〕”有此美好專一之義,很多人也将此字用于人名地名之中,如現代學者錢鐘書先生名字裡面的“鐘”字其實就是“〔釒重〕”而不是“〔釒童〕”,“〔釒重〕”取鐘情于書籍之義。很多人取名用“鐘”字,其實都是取“〔釒重〕”之義,而很少有人去強調此“锺”非彼“鐘”了。

“〔釒童〕”和“〔釒重〕”二字字義本就差異甚微,但是仍值得分析研究,總的來說,“〔釒重〕”字比“〔釒童〕”字多了一個動詞詞性,用法更為廣泛,含義更為豐富,隻要明白這個區别,就不會在使用中出現錯誤。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金屬制成的響器,中空,敲時發聲:警~。編~(古代樂器。把一系列銅制的鐘挂在木架上組成,用小木槌擊奏。各時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數也不同)。~鼎(古銅器總稱,上面銘刻文字)。

計時的器具:~表(鐘和表的總稱)。座~。~鳴漏盡(晨鐘已鳴,夜漏将盡。喻年屆遲幕)。

指某個一定的時間,小時:~頭(小時,如“開了一個~~的會”)。杯子。

集中,專一:~情(感情專注)。~愛(特别愛)。~靈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環境産生優秀的人物)。

古代器名,一種圓形銅壺。

◎中國古代計量單位,春秋時齊國以十釜為“鐘”(标準不一)。

姓。

◎古代指一種似襯衫的衣服。

繁體字意

先說“鐘”,解釋如下:

1.金屬制成的響器,中空,敲時發聲:警鐘。編鐘(古代樂器。把一系列銅制的“鐘”挂在木架上組成,用小木槌擊奏。各時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數也不同)。鐘鼎(古銅器總稱,上面銘刻文字)。

2.計時的器具:鐘表(“鐘”和表的總稱)。座鐘。鐘鳴漏盡(晨鐘已鳴,夜漏将盡。喻年屆遲幕)。

3.指某個一定的時間,小時:鐘頭(小時,如“開了一個鐘頭的會“)。

從以上解釋來看,“鐘”的意義已相當清晰,主要與古代樂器及時間有關。

再說“锺”,解釋如下:

1.杯子:聚酒千“锺”。

2.集中,專一:锺情(感情專注)。锺愛(特别愛)。”锺靈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環境産生優秀的人物)。

3.量詞。古容量單位:釜十則锺。

4.姓。

可見“锺”,作為名詞解釋,主要是容器的意思。

詳細釋義

〈名〉

(1)(形聲。左形,右聲。鐘:本義:古代打擊樂器,青銅制)

(2)同本義鐘,樂鐘也。——東漢·許慎《說文》。楊樹達曰:“鐘者,可捶之物。”

鐘,鈴也。——《廣雅·釋器》

垂之和鐘。——《禮記·明堂位》

鐘音之器也。——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大鐘鼎。——《淮南子·本經》

細鈞有樂,鐘兌音也。——《國語·周語》

聲如洪鐘。——宋·蘇轼《石鐘山記》

喤喤考鐘,坎坎擊鼓。——明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

(3)鐘磬置水中。

(4)獨以此鐘名。

(5)如鐘鼓不絕。

(6)又如:鐘磬(兩種古代樂器);鐘鼎之家(宴享時列鼎、擊鐘奏樂的古代貴族家庭);鐘石(指樂器中的鐘和磬);鐘闆(鐘和雲闆);鐘乳(古鐘面隆起的飾物。在鐘帶間,形似乳,故叫鐘乳);鐘室(懸鐘之室);鐘師(古官名。掌擊鐘奏樂);鐘鼓(鐘和鼓,兩種樂器名。指演奏音樂);鐘呂(樂鐘);鐘鼎(鐘和鼎。上面多銘刻記事表功的文字);鐘鼓之色(歡欣喜樂的面色);鐘銘(鐘上的銘文)

(7)專指佛寺懸挂的鐘。用以作報時、報警、集合的信号。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張繼《楓橋夜泊》

[pre]客枕依然半夜鐘——明人唐寅“客船夜半鐘聲渡”、清人王士鎮“疏鐘夜火寒山寺”。

(8)又如:鐘定(寺廟在一日既終以後,鐘聲止息不再敲打);鐘魚(形同鲸魚的撞鐘大木);鐘梵(寺院的鐘聲和誦經聲)

(9)泛指一般報時的鐘。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唐·李商隐《無題》

(10)又如:時鐘;石英鐘;警鐘;挂鐘;擺鐘;鐘漏(古代報時的漏刻和鐘聲)

(11)指時間、鐘點。如:早晨七點鐘

(12)鐘,是佛教叢林寺院裡的号令,清晨的鐘聲是先急後緩,警醒大衆,長夜已過,勿再放逸沈睡。而夜晚的鐘聲是先緩後急,提醒大衆覺昏衢,疏昏昧!故叢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鐘聲,止于鐘聲。

(13)現代“鐘”代表着話語權,文化主導權。

詞性變化

鐘〈名〉

(1)(形聲。從金,重聲。本義:古時盛酒的器皿。現也稱“盅”)

(2)同本義锺,酒器也。——《說文》

受同異同。——《書·顧命》。按,皆以同為(锺)之。段氏謂古貯酒大器,自锺而注入尊。

堯舜千鐘,孔子百觚。——《孔從子·儒服》

有玻璃鐘。——《晉書·崔洪傳》

小龍接過壺來,将酒斟在他盞中,酒比鐘高出三五分來,更不漫出。——《西遊記》

(3)大酒杯琉璃鐘,琥珀濃。——李賀《将進酒》

二間夾锺。——《禮記·明堂位》

二間夾锺。——《國語·周語》

(4)姓。如:鐘牙(鐘子期、俞伯牙的并稱);鐘子(指鐘子期)

鐘〈量〉

(1)酒杯、茶杯,與“盅”通

堯舜千鐘。——《孔叢子·儒服》

胡飲後,到酒一舉三鐘。——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2)古容量單位,春秋時齊國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鬥。之後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

齊舊四量:豆、區、釜、鐘…釜十則鐘。——《左傳·昭公三年》

(3)又如:鐘石(容量單位。一鐘受六斛四鬥,一石受十鬥);鐘庾(鐘和庾。兩種容量單位);鐘斛(鐘和斛。兩種古容量單位)

鐘〈動〉

(1)集聚澤,水之鐘也。——《國語·周語》

(2)又如:鐘萃(彙集);鐘聚(彙集,集聚);鐘洩(蓄洪和放水);鐘美(集美);鐘秀(聚集靈秀之氣)

(3)介詞。适逢,當;方今鐘百王之季,當陽九之會。——劉越石《勸進表》

(4)又如:鐘禍(惹禍,遭禍);鐘值(遭逢)

(5)寄托;經危履險阻,未知命所鐘。——《磐石篇》

(6)又如:鐘心(鐘情,感情專注);鐘念(鐘愛)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四】【金部】職茸切(zhōng)

〔釒童〕,樂鐘也。秋分之音,物穜成。從金童聲。古者垂作鐘。

銿,鐘或從甬。

【卷十四】【金部】職容切(zhōng)

〔釒重〕,酒器也。從金重聲。

說文解字注

【卷十四】【金部】

〔釒童〕,樂鐘也。當作金樂也。

秋分之音,萬物穜成,故謂之鐘。萬故謂之鐘五字今補。猶鼓者“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笙者“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管者“十二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也。鐘與穜疊韻。

從金,童聲。職茸切,九部。經傳多作“锺”,叚借酒器字。

古者垂作鐘。蓋出《世本·作篇》。

銿,鐘或從甬。鐘柄曰甬,故取以成字。甬亦聲。

【卷十四】【金部】

〔釒重〕,酒器也。古者,此器蓋用以甯酒,故大其下,小其頸。自锺傾之而入於尊,自尊勺之而入於觯,故量之大者亦曰锺。引申之義為锺聚。

從金,重聲。職容切,九部。

廣韻

職容切,平锺章‖重聲東部(zhōng)

〔釒重〕,當也。酒器也。又量名。《左傳》曰:“釜十則锺。”亦姓,出颍川。又漢複姓,有锺離氏,《丗本》雲:“與秦同祖,其後因封為姓。”職容切。十八。

職容切,平锺章‖重聲東部(zhōng)

〔釒童〕,樂器也。《呂氏春秋》雲:“黃帝命伶倫鑄十二器。”《世本》曰:“垂作鐘。”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部】〔釒童〕;康熙筆畫:20;部外筆畫:12

(zhōng)《唐韻》職容切。《集韻》《韻會》諸容切,并音锺。《說文》:樂鐘也。《廣韻》:世本曰:垂作鐘。《釋名》:鐘,空也。内空受氣多,故聲大也。《詩·周南》:鐘鼓樂之。

又《韻會》:律名,黃鐘十一月,夾鐘二月,林鐘六月,應鐘十月。◎按《周禮》皆作锺,古字通用。互詳前锺字注。

又地名。《春秋·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鐘。注:夫鐘,郕地。

又山名。《廣輿記》:鐘山屬金陵。

《集韻》:或作銿。

【戌集上】【金部】〔釒重〕;康熙筆畫:17;部外筆畫:9

(zhōng)《唐韻》職容切。《集韻》《韻會》諸容切,并音鐘。《說文》:酒器也。《孔叢子·儒服篇》:堯舜千锺,孔子百觚。《正字通》:壺屬。漢大官銅锺,即壺也。俗謂酒巵。《晉書·崔洪傳》:洪性儉,屏遠珠玉,汝南王亮以琉璃锺行酒,洪不執。

又《玉篇》:聚也。《左傳·昭二十一年》:天子省風以作樂,器以锺之。注:锺,聚也。以器聚音。又《二十八年》:天锺美於是。《晉書·王戎傳》:然則情之所锺,正在我輩。

又《正字通》:天所賦予亦曰锺。曹植詩:經危履險阻,未知命所锺。鮑照詩:去來今何道,未知生所锺。

又《廣韻》:當也。

又重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锺氏染羽。注:锺,重也。染色欲其深重,羽以飾王後之車及旌旂也。

又量名。《左傳·襄二十九年》:饩國人粟,戶一锺。注:六斛四鬥曰锺。《前漢·食貨志》:谷籴千锺。又《小爾雅》:二缶謂之锺。注:八斛也。又《淮南子·要略篇》:一朝用三千锺贛。注:锺,十斛。

又地名。《春秋·成十四年》:會吳于锺離。注:锺離,楚邑淮南縣。《左傳·昭六年》:吳人敗其師于房锺。注:房锺,吳地。《史記·王子侯者年表》:千锺侯劉搖。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江夏郡锺武縣。

又國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吳公子燭庸奔锺吾。注:锺吾,小國。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官,有锺官令丞。注:锺官,主鑄錢官也。《後漢·隗嚣傳》:坐挾銅炭,沒入锺官。

又姓。《左傳·定四年》:锺建負季芉。注:锺建,楚大夫。又锺離,複姓。《五音集韻》:《世本》雲:與秦同祖,其後因封為姓。

又琴名。《前漢·王褒傳》:雖伯牙操遞锺。注:臣瓒曰:《楚辭·九思》雲:奏伯牙之号锺。号锺,琴名也。馬融長笛賦曰:号锺高調。伯牙以善鼓琴,不聞說能擊锺也。晉灼曰:遞音遞送之遞,二十四锺,各有節奏,擊之不常,故曰遞。師古曰:琴名是也。字既作遞,則與楚辭不同,不得即讀為号,當依晉音耳。

又龍锺。竹名。産羅浮山。韓愈詩:東野不得官,白首誇龍锺。《丹鉛錄》:龍锺,似竹搖曳不自持也。《杜弼·為侯景檄梁文》:龍锺稚子。《蘇氏演義》:龍锺,謂不翹舉,如䰐鬖拉搭之類。《荀子·議兵篇》:隴種而退。注:遺失貌如隴之種物。《正字通》:龍锺卽隴種二字聲之轉。或又作儱偅。盧仝詩作躘蹱。

又垂淚貌。《琴操·退怨歌》:空山欷歔涕龍锺。

又與鐘通。《正字通》:《說文》:锺,酒器。從金重聲,職容切。鐘,樂器,秋分之音,物穜成,童聲,職茸切。分為二,泥。漢志黃鐘,《周禮》作锺。《詩》鐘鼓亦作锺。古二字通用。

(zhòng)又《集韻》朱用切,音種。《字林》:酒器也。一曰樂器。

又《韻補》葉諸良切,音章。《蜀昭烈帝贊》:皇帝遺植,爰茲八方。别自中山,靈精是锺。

上一篇:inn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