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蘆葦

野蘆葦

1994年在法國上映的劇情片
《野蘆葦》是由安德烈·泰西内執導的青春電影,艾洛迪·布歇,蓋爾·莫雷爾,斯戴芬·裡多等主演。于1994年6月1日在法國上映。該片1995年獲得第20屆法國凱撒獎最佳影片獎。影片講述了一所寄宿中學裡三個男生和一個女生之間懵懂而又複雜矛盾的戀情。弗朗索瓦蓋爾·莫雷爾他家境優裕,教養良好,天生一種憂郁氣質。心髒病讓他不能劇烈運動。起初,他與瑪麗相戀,弗朗索瓦在與塞爾傑的一次接觸中意識到了自己的性取向。從此,他就陷入對愛情和同性戀身份的深深憂郁中。瑪依泰艾洛迪·布歇她的心中充滿着成長為一個成熟女人的深切渴慕。她曾對塞爾傑說:“我真希望明天就能長大十歲,這樣,我就能自己做主了。”塞爾傑喜歡她,而她愛的是弗朗索瓦。
  • 中文名:野蘆葦
  • 外文名:Les roseaux sauvages
  • 導演安德列·泰西内主演:艾洛迪·布歇蓋爾·莫雷爾斯戴芬·裡多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名

演員名

配音

備注

蓋爾·莫雷爾

弗朗索瓦

艾洛迪·布歇

瑪依泰

斯戴芬·裡多

賽爾傑

弗雷德裡克·戈尼

恩利

簡介 法語Henri的H不發音,故不是“亨利”

Michèle Moretti

Madame Alvarez

展開表格

職員表

導演

安德列·泰西内

副導演

Denis Bergonhe、Anne-Isabelle Estrada、讓-帕斯卡·哈圖

制片人

阿蘭·薩德

制作人

阿蘭·薩德/Alain Sarde、Georges Benayoun、Chantal Poupaud、Paul Rozenberg

編劇

Gilles Taurand

藝術指導

Pierre Soula

展開表格

劇情簡介

劇照

1962年,原本平靜的法國西南小鎮受到了阿爾及利亞革命風暴的影響。一所寄宿中學裡,羞澀的男孩弗朗索瓦(蓋爾·莫雷爾 飾)與女孩瑪依泰(艾洛迪·布歇飾)是一對精神戀人。弗朗索瓦對來自意大利的英俊少年賽爾傑(斯戴芬·裡多 飾)産生了強烈的情感,并誘惑他與自己發生了關系。而賽爾傑卻表示自己愛上了瑪依泰,但瑪依泰因喜歡弗朗索瓦而拒絕了他。

阿爾及利亞戰争爆發了,賽爾傑的哥哥皮埃爾面臨上前線的困境,瑪依泰的母親本來可以幫助皮埃爾逃脫兵役,但她拒絕給予幫助,導緻皮埃爾戰死在阿爾及利亞。被迫離開阿爾及利亞的恩利(弗雷德裡克·戈尼飾)來到了寄宿中學,他偏激和強烈的政治觀點與大夥格格不入,他強迫弗朗索瓦直面自己的性取向而招來賽爾傑的憎恨。恩利得知阿爾及利亞革命成功,他憤恨不已,在去鎮上抗議的路上遇到了瑪依泰,對她産生了感情。四人在混亂的情感糾紛中迎來了畢業會考成績的公布。

角色介紹

弗朗索瓦

演員蓋爾·莫雷爾

他家境優裕,教養良好,天生一種憂郁氣質。心髒病讓他不能劇烈運動。起初,他與瑪麗相戀,弗朗索瓦在與塞爾傑的一次接觸中意識到了自己的性取向。從此,他就陷入對愛情和同性戀身份的深深憂郁中。

瑪依泰

演員艾洛迪·布歇

她的心中充滿着成長為一個成熟女人的深切渴慕。她曾對塞爾傑說:“我真希望明天就能長大十歲,這樣,我就能自己做主了。”塞爾傑喜歡她,而她愛的是弗朗索瓦。

幕後制作

穿幫鏡頭

時代錯誤:時間設置在1962年,有些海報是關于The Beach Boys“Barbara Ann”的,發行于1965年。劇照

獲得榮譽

時間

影節名稱

獎項

獲獎者

獲獎情況

1994

戛納國際電影節

“一種關注”單元獎

-

提名 

1995

法國電影凱撒獎

最佳導演

安德烈·泰西内

(André Téchiné)

獲獎 

最佳影片

最佳劇本(原創或改編)

安德烈·泰西内、

Olivier Massart、

Gilles Taurand

最佳新人女演員

艾洛迪·布歇

展開表格

播出信息

制作公司

公司名稱

國家/地區

Ima Films

——

Les Films Alain Sarde

法國

法國第4電視台

法國

IMA Productions

法國

La Sept-Arte

法國

展開表格

劇照

發行公司

公司名稱

國家/地區

Pan Européenne Distribution

法國

Studio Canal

法國

Prooptiki

希臘

Strand Releasing

美國

Fox Lorber Home Video

美國

展開表格

上映日期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1994年6月1日

法國

1994年10月

美國

1994年10月7日

美國

1994年11月18日

加拿大

1995年2月16日

德國

展開表格

作品評價

影片截圖

該片反映了1960年代法國殖民帝國的崩潰對法蘭西民族形成巨大沖擊的野史。顯然,該片觸及到了法國人骨子裡的那種幽微情感,所以在上映後第二年就捧得四項凱撒大獎。《野蘆葦》的青春故事固然憂傷但并不殘酷,情感雖複雜但并不另類,換句話說,“青春”與“同性戀”隻是泰西内設定的視角與立足點,他的真實意圖是用身份各異的青少年來為法蘭西的民族 性樹碑立傳。就《野蘆葦》而言,唯有經曆過六零年代的法國人才能真正懂得泰西内在說什麼,當然,他們亦不會拒絕重溫青春的傷感與恬美。(東方網評論)

片名“野蘆葦”來自于拉封丹著名的寓言《橡樹與蘆葦》,在片中甚至有一段法文課上的朗讀。蘆葦是這樣一種看似脆弱實際卻異常堅韌的植物。就像這些青春期的年輕人,即使處于社會的大變革時代,即使性取向模糊而混亂,他們還是在被政治和性所侵入的青春裡經曆了成長的喜悅和磨難。無論如何,那是他們一生都不可替代的燦爛青春。(新浪網評論)[1]

參考資料

[1] 亂世中的燦爛青春_影音娛樂_新浪網 ·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02-23]

上一篇:隻要耶稣

下一篇:野獸之尾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