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龍

鄭曉龍

中國内地男導演
鄭曉龍,1952年11月30日出生于北京,中國内地導演、編劇、出品人。[1]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七屆理事,曾策劃組織了多部在中國引起強烈轟動效應的電視劇。2015年8月憑借執導的年代劇《紅高粱》獲得了第17屆華鼎獎中國百強電視劇最佳導演獎。在中國電視劇事業發展史上創下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第一”,是中國電視劇事業的第一批拓荒人。
    中文名:鄭曉龍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漢族 出生地:北京 身高: 體重: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中文系 職業:導演、編劇、出品人 經紀公司: 代表作品:《無悔追蹤》《罪證》《一場風花雪月的事》《藍色三環》《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甄嬛傳》 主要成就: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2年11月30日

早年經曆

1975年鄭曉龍結束了軍旅生涯,被分配到北京人民廣播電台農村部當記者。1978年他和電台裡的幾個朋友一起參加了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學分校中文系。大學期間,鄭曉龍發表了第一篇小說《輕輕的敲門聲》和第一個電影文學劇本《兩航歸夢》。1982年他大學畢業後加入了電視制片廠。

演藝經曆

個人履曆

1991年,鄭曉龍赴美創辦華藝影視錄像節目有限公司,在北美地區發行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生産制作的電視劇,并獨家代理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節目代理公司在北美地區的錄像節目發行業務,這是中國在海外開辟的第一個電視節目發行陣地,為中國的外宣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1993年,鄭曉龍親自執導的21集電視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播出後在中國引起巨大反響,

創收視率最高紀錄。

1995年,鄭曉龍與中國28家省級電視台簽約開辦了中國首家國産電視劇精品劇場《長青藤劇場》,年播出量達300多集。為探索中國電視劇市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2000年六月初,鄭曉龍應邀作為故事片評委前往捷克共和國參加第40屆國際兒童青年電影節。

2012年,古裝電視劇《後宮甄嬛傳》在兩岸三地播出造成熱潮,其播映版權更銷售至日本等國并獲得好評。2013年,劇中女主角孫俪以此劇入圍國際艾美獎最佳女主角。

編劇經曆

1981年,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問世,轟動一時,這部電視劇也“震撼”了鄭曉龍。作為1978年恢複高考後的第一撥大學生,鄭曉龍畢業後義無反顧地投身電視圈。1982年底,他加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當時還稱做北京電視制片廠。剛開始是當編劇,1984年,拍了第一部長篇電視劇《四世同堂》。

渴望》播出後(1990年首播),萬人空巷,據說還降低了北京市當年的犯罪率。因此,《渴望》劇組得到公安部門的表彰。這部苦情大戲的開播,當年還與北京三環路開通一起被列入北京市三件大事之一。1990年和1991年,鄭曉龍網羅王朔馮小剛等人在友誼賓館策劃組織了《編輯部的故事》。

1992年,《編輯部的故事》播出,成為中國情景喜劇的開山之作。不過這部電視劇的播出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當時有些領導認為這題材太玩世不恭。正當這部取材于社會熱門話題的作品面臨被“斃”風險時,劇組意外得到了中央領導李瑞環的支持。該年元旦,李瑞環視察“中心”時,馮小剛“鬥膽”向李瑞環提問:“您看沒看過《編輯部的故事》這個戲?”結果李瑞環表示了肯定。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興起“出國熱”。因為妻子出國,鄭曉龍“有感而發”在1992年籌劃了《北京人在紐約》,而此劇也讓鄭曉龍他們“賺錢”了。央視以5分鐘貼片廣告的形式,買斷了它的國内版權和海外版權,鄭曉龍他們将這5分鐘的廣告全拉滿了,總計1000多萬元,為北京電視藝術中心赢利70萬元。而央視通過首輪播映收入高達4000萬元。

1995年,鄭曉龍又“嘗”天下鮮,與中國28家省級電視台簽約開辦了中國首個國産電視劇精品劇場——“常青藤劇場”,推出了《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無悔追蹤》等名劇,當時有不少公司效仿,但都失敗了。“常青藤”一開始也是通過銀行貸款籌集拍攝資金,銀行要求一年還錢,鄭曉龍8個月就還了。

個人生活

家庭

1952年出生在北京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上海人,母親是東北人。

婚姻

1985年4月在第三屆中短篇小說頒獎會上,鄭曉龍結識了王小平。他在北京電視制片廠(後更名為北京電視台藝術中心)工作,王小平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因為工作關系,鄭曉龍和王小平的接觸越來越多。1992年夏天鄭曉龍與王小平在美國完婚。1994年11月兩人的兒子出生。

主要貢獻

當時幾乎所有電視台都陷于“糧荒”中,一般電視劇就是上下集,今天播了上集,下個星期才能播下集。當時飛天獎裡有一個獎項叫“豐收獎”,獎給一年能生産12集以上電視劇的單位,可見“糧荒”程度,而且當時拍電視還“挺不招人待見”。“就像電視台拉不到廣告也得工作一樣,那時候拍劇就是工作任務。

1987年,《紅樓夢》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時,35歲的鄭曉龍已經是北京電視藝術中心主管生産的副主任。他與中心主任李牧正在考慮,拍電視劇如何發揮生産力的優勢,降低成本,提高質量。他們想到了拍“室内劇”,然而“拍什麼”是個問題。1988年,鄭曉龍和李牧、陳昌本、李曉明住進薊門飯店,他們一邊吃着餃子,一邊琢磨講一個女人的故事,傳統的美德在這個女人身上都要有,再将各種磨難放到她身上……每個人發揮想象,讨論完,李曉明寫了個17萬字的大綱,後來成為《渴望》的劇本。

“拍什麼”想好了,大家又對“怎麼拍”發愁。當時電視台沒有攝影棚,鄭曉龍隻好向軍隊借了兩個非常簡陋的籃球館開拍。因為是同期錄音,每天早晨全體人員都要齊心協力地“趕鳥”。雖然預算也就100多萬元,但中心沒這“閑錢”,

于是鄭曉龍他們拉起了贊助,潔廁靈、礦泉壺等都拉過,通過“打個名字”、“給點鏡頭”種種形式做軟性廣告。可以這麼說,《渴望》除了是中國第一部室内長劇外,也是國内電視劇“置入性廣告”的始祖。鄭曉龍說:“《渴望》播出後(1990年首播),萬人空巷,據說還降低了北京市當年的犯罪率。”因此,《渴望》劇組得到公安部門的表彰。這部苦情大戲的開播,當年還與北京三環路開通一起被列入北京市三件大事之一。

也許是《渴望》太“苦”,同題材的苦情戲很難再超越它的高度,鄭曉龍決定另起山頭,改換題材搞喜劇。1990年和1991年,鄭曉龍網羅王朔、馮小剛等人在友誼賓館策劃組織了《編輯部的故事》。1992年,《編輯部的故事》播出,成為中國情景喜劇的開山之作。

經曆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輝煌的上世紀90年代,鄭曉龍在21世紀突然沉寂下來,“有人說我隻會當領導,不會拍電視劇了。”但在2007年,鄭曉龍“為了養家糊口”,僅花了4個月零8天就拍出了50集的《金婚》,再創收視率新高。鄭曉龍不無自豪地說,有人又評價《金婚》讓整個社會的離婚率下降了。《金婚》播出後反響強烈,被譽為21世紀《渴望》,單集收視突破20點。

人物評價

鄭曉龍是中國電視劇事業的第一批拓荒人。他制作的電視劇《渴望》帶動了中國通俗生活劇的全面開花;他策劃的《編輯部的故事》以幽默诙諧的語言開創了情景喜劇的先河;他執導的《甄嬛傳》以嚴謹真實的細節表現開創了宮鬥劇的風格(搜狐網、《煙台晚報》、新浪網、網易網評)。

鄭曉龍堅持做平民導演,保持一顆熱情感知生活的心。雖然他執導的作品在題材上千變萬化,但是現實主義的創作思路卻是他不變的藝術追求。無論是還原中國人海外真實生存狀态的《北京人在紐約》,還是講述夫妻五十年風雨曆程的《金婚》,鄭曉龍的作品始終葆有生活的溫度(新浪網評)。

鄭曉龍是一個文化底蘊很深厚的導演。他涉獵的知識面特别廣,他會在作品中分析一些很少有人會去分析的東西。他在處理人物情感時很細膩,他拍的每部劇都有一個承載價值觀的主題。他非常苛刻,在拍攝細節上嚴格把關。然而,生活中的他很和藹、真誠,是一個性情中人(王小平、楊梅、黃軒、秦海璐、中國廣播影視、北方網評)。

社會活動

2013年4月22日,導演鄭曉龍攜《新編輯部故事》劇組通過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為雅安災區人民捐款50萬元人民币,祈福雅安,為雅安加油。

2016年5月28日晚,2016中美國際電視節在洛杉矶比弗利山莊希爾頓大酒店盛大舉行,中美國際電視節的舉辦旨在增進中美兩國影視文化藝術交流,進一步增強中美兩國影視藝術家的溝通往來,鄭曉龍、楊亞洲、董勇、劉金山、李小冉、郭曉東、姜鴻波、李雪健等衆多影視明星、導演和制片人參與此次盛會。

上一篇:逢坂良太

下一篇:周柏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