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靜

鄭曉靜

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曉靜,女,漢族,1958年5月出生于武漢市,祖籍浙江樂清,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常委,陝西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鄭曉靜于1978年6月—1982年1月在華中理工大學力學系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1982年3月—1984年6月在華中理工大學力學系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1984年9月—1987年12月在蘭州大學力學系學習(師從葉開沅教授),獲理學博士學位;1988年—1992年06月任蘭州大學力學系副教授;1992年6月—2012年7月,任蘭州大學力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數理學部);2010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工程學部);2012年6月—2017年11月,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2017年1月—2019年2月,任中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鄭曉靜主要研究領域為闆殼非線性力學、電磁固體力學、風沙環境力學。
    中文名:鄭曉靜 出生地:湖北省武漢 畢業院校:蘭州大學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數理學部),2010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工程學部)

人物經曆

早年經曆

1958年5月,鄭曉靜出生于武漢市。

1975年7月,從武漢市第二中學畢業。

1977年4月,在農村入黨,在農村參加高考。

1978年3月,被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錄取。

1978年06月—1982年01月,在華中理工大學力學系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2年03月—1984年06月,在華中理工大學力學系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

1984年09月—1987年12月,在蘭州大學力學系學習(師從葉開沅教授),獲理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曆

1987年12月—1988年,任蘭州大學力學系講師。

1988年—1992年06月,任蘭州大學力學系副教授。

1992年06月—2012年07月,任蘭州大學力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3年05月—1995年01月,在美國Kentucky大學、Clarkson大學從事合作研究。

1996年03月—1998年11月,任蘭州大學科研處處長。

1997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才稱号。

1997年底,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年輕學術帶頭人培養計劃”,榮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1998年11月—2007年12月,任蘭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02年07月—2002年10月,在美國Delaware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

2007年12月—2012年06月,任蘭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任蘭州大學研究生院院長。

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數理學部)。

2010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工程學部)。

2012年06月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2年06月—2017年11月,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2017年01月—2019年02月,任中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2018年12月起,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超限感知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

2019年5月起,任覓音計劃負責人。

2019年8月起,被聘為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

2020年4月起,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西省空間超限探測重點實驗室主任。

2020年4月起,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九屆學術委員會顧問。

2020年6月29日,鄭曉靜受聘為西北工業大學極端力學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高雷諾數兩相壁湍流:建成了大氣表面層湍流場野外觀測陣列,獲得壁湍流雷諾數目前最高且沙塵暴信息最齊全的同步實時觀測數據,揭示出大氣邊界層湍流超大尺度結構若幹新的特性和規律及其與顆粒的相互作用;提出的跨尺度方法成功實現了從單顆沙粒運動到數百平方公裡沙丘場形成的演化過程定量模拟和沙漠擴展速度的理論預測等。

電磁固體力學:對可變形鐵磁結構給出了一組新的磁力表征公式并揭示出其它已有模型所存在的缺陷;建立了超磁緻伸縮材料的一組新的力—磁—熱多場耦合非線性本構關系并從理論上揭示出原有本構關系所無法給出的此類材料的若幹典型特征和規律;從理論上發現了外加電場對納米線彈性模量的影響,定量給出了這種特性的變化規律等。

闆殼非線性固體力學:給出并嚴格論證了在任意軸對稱載荷(含奇異情形)下,卡門圓闆方程解的函數表征形式和确定系數的遞推公式,實現了級數解、高階攝動解等解析解的計算機求解;解決了大撓度圓薄闆精确求解和近似解析求解的收斂性證明等難題;實現了從圓薄闆小撓度線性變形經大撓度非線性變形過渡到強非線性變形的卡門方程的全域解析求解。

學術論著

據2021年3月北京大學官網顯示,鄭曉靜先後在《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Frontier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NANOTECHNOLOGY》等發表SCI論文180餘篇,出版著作4本;目前他引4000餘次。

學術論文:

Liu H Y, Wang G H, Zheng X J*, 2019. Amplitude modulation between multi-scale turbulent motions in high-Reynolds-number atmospheric surface layers.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861: 585-607.

Hu R F, Zheng X J*, 2018. Energy contributions by inner and outer motions in turbulent channel flows. Physical Review Fluids, 3(8): 084607.

Zhang Y Y, Hu R F, Zheng X J*, 2018. Large-scale coherent structures of suspended dust concentration in the neutral atmospheric surface layer: A large-eddy simulation study. Physics of Fluids, 30(4): 046601.

Liu H Y, Wang G H, Zheng X J*, 2017. Spatial length scales of large-scale structures in atmospheric surface layers. Physical Review Fluids, 2(6): 064606.

Wang G H, Zheng X J*, Tao J J*, 2017. Very large scale motions and PM10 concentration in a high-Re boundary layer. Physics of Fluids, 29(6): 061701.

Wang X N, Zheng X J*, Wang P, 2017.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article-laden plane turbulent wall jet and the influence of Stokes numb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92: 82-92.

Wang G H, Zheng X J*, 2016. Very large scale motions in the atmospheric surface layer: a field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802: 464-489.

Wang P, Zheng X J*, 2015. Unsteady saltation on Mars. Icarus, 260: 161-166.

Zheng X J*, 2013. Electrification of wind-blown sand: Recent advances and key issues.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E, 36: 138.

Zheng X J*, Zhang J H, Wang G H, Liu H Y, Zhu W, 2013. Investigation on Very Large Scale Motions (VLSMs) and their influence in a dust storm. Science China-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56(2): 306-314.

Duan S Z, Zhu W, Zheng X J*, 2013.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wo-grain-bed collisions in windblown sand transport. Powder Technology, 235: 431-436.

Ye X.Y, Wang D M, Zheng X J*, 2012. Influence of particle rotation on the oblique penetration in granular media. Physical Review E, 86(6): 061304. (IF: 2.366;

Li X C, Xie L, Zheng X J*, 2012.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ie theory and the rayleigh approximation to calculate the EM scattering by partially charged sand,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 Radiative Transfer, 113(3): 251-258.

Wang D M, Ye X Y, Zheng X J*, 2012. The scaling and dynamics of a projectile obliquely impacting a granular medium.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E, 35: 7.

Hu W W, Xie L, Zheng X J*, 2012. Contact charging of silica glass particles in a single collision.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01: 114105-114107.

Ma G S, Zheng X J*, 2011. The fluctuation property of blown sand particles and the wind-sand flow evolution studied by numerical method.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E, 34(5): 54.

Zheng X J*, Zhang J H, 2010. Characteristics of near-surface turbulence during a dust storm passing Minqin on March 19, 2010.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5(27-28): 3107-3112.( 鄭曉靜, 張靜紅. 2010年3月19日沙塵暴期間甘肅民勤地區近地表的湍流性質. 科學通報, 55(22): 2235-2240.)

Huang N, Yue G W, Zheng X J*, 2008.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a dust devil and the electric field in i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13(D20): D20203.

Zhu L L, Qiao L, Zheng X J*, 2007.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metal nanowires in a transverse electric field. Nanotechnology, 18(38): 385703.

Zheng X J, Huang N*, Zhou Y H, 2003. Laboratory measurement of electrification of wind-blown sands and simulation of its effect on and saltation movemen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08(D10): D104322. 

科研獎勵

據2021年3月北京大學官網顯示,鄭曉靜的研究成果先後獲2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2、2/3)、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10)、2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4/5、1/10)。

人才培養

主講課程

據2021年3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官網顯示,鄭曉靜先後主講過《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闆殼理論》和《力學與工程概論》等力學專業本科生的主幹基礎課和專業課。

教學成果獎勵

據2021年3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官網顯示,鄭曉靜先後獲寶鋼教育基金會“全國高校優秀教師特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所在的團隊先後入選為教育部創新團隊、國家級教學團隊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

1989年,鄭曉靜編寫由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圓薄闆大撓度理論及應用》的圖書獲第六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

榮譽表彰

1988年,首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99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委授予做出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

2009年,中國科學院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0年,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授予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工程學部院士。

2017年,周培源力學獎。

社會任職

2011年—2016年,《固體力學學報》主編。

2011年,“甘肅省荒漠化與風沙災害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學術委員會主任。

2013年—2015年,TWAS工程科學領域獨立專家委員會委員和評獎委員會委員。

2015年,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獎勵委員會工程學部主任。

2016年—2018年,TWAS工程科學領域獨立專家委員會委員和評獎委員會委員。

2020年6月29日,西北工業大學極端力學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

人物評價

幾十年來,鄭曉靜始終把中國需要與個人的命運聯系在一起,獻身中國的科學教育事業,努力攻克科學難題,精心培育人才,為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評)

鄭曉靜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堅持教書育人。在她的感召和推動下,蘭州大學力學學科教師大量流失的局面得到扭轉,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和擁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她作為一名高校校長,堅定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倡導教育以學生為本、辦學以教師為本、科研以解決問題為本的治校理念,促進學校快速發展。(中國力學學會評)

鄭曉靜為提升中國力學研究的影響力作出重要貢獻。(國家最高獎獲得者曾慶存院士評)

鄭曉靜為中家科技進步、國防事業發展和西工大發展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張炜評)

上一篇:張小蒙

下一篇:陳曉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