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超人

郭超人

原中國新華社秘書長、副社長
郭超人(1934年10月-2000年6月15日),曾用名藍汀,1980年3月加入中國共産黨。曾先後擔任新華社西藏分社、陝西分社、四川分社記者、副社長,新華社秘書長、副社長、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通訊社組織主席。青少年時期,他勤奮好學,追求進步。1952年他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2年至1956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學習期間,他熱心社會工作,學習成績優異,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等生。畢業後,他積極要求到最艱苦的環境去鍛煉,被分配到新華社西藏分社擔任記者,1970年春調新華社陝西分社任記者。[1]出版的新聞作品有《向頂峰沖刺》《西藏十年間》《時代的回聲》和《非洲筆記》等。
    中文名:郭超人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漢族 出生地:湖北省廣濟縣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職業:新聞工作者 代表作品:《向頂峰沖刺》《西藏十年間》《時代的回聲》等 主要成就:任新華社西藏分社、陝西分社、四川分社記者、副社長

人物經曆

1992年11月起任新華社社長。中共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50年代曾采寫大量新聞報道揭露西藏農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國登山隊完成攀登珠穆朗瑪峰和希夏邦馬峰的報道,70年代采寫的《馴水記》歌頌了中國人民與大自然作鬥争的偉大業績,在陝西采寫的《安康調查》揭露了“四人幫”在農村推行極“左”路線的弊端。郭超人生前與各國新聞界人士有過廣泛的接觸和交往,曾擔任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通訊社組織主席。已出版的新聞作品有《向頂峰沖刺》《西藏十年間》《時代的回聲》等。

高級記者;中共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

郭超人1956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後主動要求到西藏工作,在那裡工作了14年。作為新華社記者,他在44年的新聞生涯中,抒寫過西藏百萬農奴埋葬農奴制的翻天覆地的曆史巨變,報道過我國登山健兒第一次把五星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的壯舉,頌揚過億萬人民在馴水征戰中創造的可歌可泣的業績,記錄過“四人幫”一夥被押上曆史審判台的莊嚴一幕,讴歌過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他寫下的數百萬字的新聞作品結集出版為《向頂峰沖刺》《西藏十年間》《萬裡神州馴水記》《時代的回聲》、非洲筆記》等。他的新聞論著《喉舌論》,凝集着他走上新華社領導崗位後,對黨的新聞工作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世界性通訊社實踐的思考與探索。

其作品《登上地球之巅》(節選自《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新華社優秀新聞作品選集·體育新聞選1949——1999》,新華出版社1999年版。)被編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這篇文章還是體現出了登山隊員們堅強的精神。

曾用名藍汀,1934年10月31日出生于湖北省廣濟縣(現武穴市)。

1980年3月加入中國共産黨。青少年時期,他勤奮好學,追求進步。

1952年他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2年至1956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學習期間,他熱心社會工作,學習成績優異,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等生。畢業後,他積極要求到最艱苦的環境去鍛煉,被分配到新華社西藏分社擔任記者,1970年春調新華社陝西分社任記者。

1978年秋,到新華社四川分社任記者、副社長。

1983年1月調新華社總社任秘書長,随即任黨組成員。

1984年5月任新華社副社長。

1986年3月任新華社黨組副書記、副社長。

1992年11月起任新華社黨組書記、社長。他是中共第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郭超人同志為黨和人民的新聞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在44年的新聞實踐中,他堅定不移地遵循無産階級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自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觀察、分析問題,堅持不懈地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以“一顆熾熱的跳動着的赤子之心”記錄了時代前進的腳步,留下了許多脍炙人口、發人深省的新聞作品,不僅當時在國内外産生了重大影響,更為時代留下了珍貴的曆史實錄。

1956年,郭超人同志以到西藏參加百萬農奴埋葬人類曆史上最後一個農奴制度的鬥争,開始了他的新聞生涯。在西藏工作長達14年的時間裡,他同藏族人民一起揭露、控訴西藏農奴制度的黑暗和罪惡,一起歡慶繁榮幸福的新西藏的誕生。他關于西藏民主改革前後的大量報道如《血淚的控訴》、《拉薩的春雷》等,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1960年和1964年,他冒着生命危險,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跟随中國登山隊先後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和希夏邦馬峰,曾登抵海拔6600米高度,寫出了《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希夏邦馬峰征服記》等長篇通訊,通過登山勝利宣傳了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宣傳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無高不能攀的革命精神,歌頌了中國人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登山運動員們的壯舉,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在國内外産生了廣泛影響。他因此被國家體委記功,成為一位廣為人知的著名記者。

1962年中印邊界反擊戰中,他不顧個人安危,堅持到炮火紛飛的戰場采訪,以新聞特寫和現場目擊報道了事件的真相,向國際社會傳遞了正義之聲。郭超人同志在陝西工作期間,正值“文化大革命”後期,盡管身處逆境,但他仍堅持深入關中、陝北、陝南農村調研,表現出一個黨的新聞工作者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他采寫的《安康調查》一組稿件,受到鄧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

1974年他撰寫的全面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5年來水利建設成就的長篇通訊《馴水記》,對“四人幫”全盤否定“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倒行逆施作了有力的回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稱贊。

1978年,郭超人同志被派往新華社四川分社工作。面對即将到來的改革開放的嶄新時代,他掙脫精神枷鎖的束縛,全身心地投入到推動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他采寫的《掃除唯心的階級估量》等報道,大膽否定了“以階級鬥争為綱”的極左路線;他采寫的《成都市手工業調查》,引起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關注,有些建議被國務院制定政策時采納;他在這一時期采寫的《偉大的轉折》《中國農村的一角》等振聾發聩的作品,表現了他對這場偉大變革的極大熱情和深刻洞察。他與其他同志合作采寫的《曆史的審判》,高屋建瓴,筆鋒犀利,運用曆史唯物主義觀點對“文化大革命”現象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顯示了他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和駕馭重大題材的能力。

主要作品

他的主要新聞作品,結集在《向頂峰沖刺》、《西藏十年間》、《萬裡神州馴水記》、《時代的回聲》、《郭超人作品選》等書。他的記者生涯因他擔負新華社主要領導重任而擴展了新的領域,他的視野和筆觸逐步遍及全球。他于2000年出版的《非洲筆記》記錄了非洲大陸的進步、非洲人民的心聲和他對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深切關注。

人物評價

郭超人同志是深受我國新聞界敬重和新華社廣大幹部群衆信任的優秀領導幹部。他擔任黨組書記、社長期間,帶領黨組一班人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定不移地執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聞工作特别是對新華社的要求,堅定不移地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積極探索通訊社的客觀規律,科學地确定了新華社走向世界、建設世界性通訊社的戰略重點和實施步驟,為把新華社建設成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世界性通訊社進行了不懈努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郭超人同志是一位忠誠于馬克思主義的黨的新聞工作領導幹部。他時刻不忘新華社在全黨全國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堅定不移地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堅持無産階級新聞黨性原則與新聞工作改革創新的一緻性,自覺地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的優良傳統。他始終不渝地貫徹執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對新聞工作的總體要求,把堅持正确的輿論導向、堅持黨性原則、堅持實事求是,作為新華社的根本任務,不斷提高新華社正确引導國内輿論和積極影響國際輿論的有效性、影響力,引導和激勵廣大人民群衆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為實現黨的總目标、總任務而努力奮鬥。

在複雜的國内國際風雲變幻中,郭超人同志自覺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指導工作,堅持工作的原則性、預見性和創造性。他緊緊圍繞全黨全國的工作大局,努力運用鄧小平同志關于社會主義本質觀和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改革發展觀,正确認識、正确反映當代社會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新聞實踐,牢牢把握輿論的正确導向。他組織指揮了新華社一系列重大戰役性報道,直接組織修改審定了許多在社會上産生重大影響的稿件,确保新華社成為黨中央放心的耳目喉舌,在引導輿論上發揮重要作用。

後世紀念

人物紀念

2000年6月15日走完66年人生旅程的郭超人,直至逝世的前兩天,還抱病主持新華社社長辦公會議,為他畢生奮鬥的“建設更大更強的世界性通訊社”事業,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一支飽蘸激情、揮寫曆史風雲的筆,從此永遠停住;一顆愛黨愛國愛民的赤子心,仿佛仍在燃燒──各界人士于今天上午揮淚送别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新聞戰線的優秀領導幹部、著名記者、新華社社長郭超人。

上一篇:周長輝

下一篇:德克·諾維茨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