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景和

郎景和

中國工程院院士
郎景和(1940.4.18-)吉林人,1964年畢業于白求恩醫科大學。後在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工作至今。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1964年畢業于白求恩醫科大學。1984、1985年赴挪威、加拿大研修婦科腫瘤及婦科顯微外科。1986~1993年任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後在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工作至今。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郎景和長期緻力于婦産科醫療、教學、科研,臨床經驗豐富,技術全面。
    中文名:郎景和 民族:漢族 出生地:吉林 畢業院校:白求恩醫科大學 學位/學曆:教授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專業方向:婦産科 主要成就:中國工程院院士(2011年) 性别:男

人物經曆

1964年畢業于白求恩醫科大學醫療系,即到北京協和醫院從事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

1980年任中華醫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常委。

1985年曾到挪威研修婦科腫瘤。

1986年到加拿大研修婦科腫癌。主要研究課題是婦科癌瘤診治及顯微外科。1986—1993年任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

1985年被選為中華醫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0年起任第三、四屆中國科普作協副理事長。

1993年任婦産科主任。

2011年12月,郎景和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是繼林巧稚、宋鴻钊教授後,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第3位當選為院士的專家。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治療體系的建立和推廣,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主要完成人。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郎景和從事婦産科醫療、教學、科研近五十年,臨床經驗豐富,技術全面。對子宮内膜異位症發病機制進行研究,提出“在位内膜決定論”和“源頭治療說”;對于卵巢癌淋巴轉移的研究及對婦科内鏡手術、子宮頸癌防治、女性盆底障礙性疾病的診治及基礎研究均有突出貢獻。

從1982年起,他和吳葆桢教授一起在國内最早施行卵巢癌腫瘤細胞減滅術,把手術的各關鍵步驟、手術徹底性評價以及再次減滅術、分期手術等概念和操作推向全國。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郎景和擔當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子宮内膜異位症發病機制的研究”。他提出抗黏附、抗侵襲、抗血管形成以及卵巢抑制或孕激素對抗等的内異症治療的理論。

科研成果獎勵

獲國家科技進步獎、衛生部、教育部、中華科技進步獎及北京科技獎等8項,并榮獲2004年度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學術著作

郎景和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主編(譯)著作30部,個人專著10部。

70年代初,開始協助林巧稚大夫從事科普活動,後發表個人署名文章,并熱心為多種報刊開辟科普園地盡力,組織發展科普作者。

榮譽表彰

2005年北京市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及全國高校教學名師稱号等。

小品集《婦女健康漫談》1987年獲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二等獎,《青年向導》(主要作者之一)1986年獲全國首屆優秀青年讀物一等獎。

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社會任職

第五、第六屆中國婦産科腫瘤學組執行主席,中華醫學會婦産科學會第一副主任委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科普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主任委員,中國婦科内鏡學組組長,美國紐約科學院會員,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

《中華婦産科雜志》總編輯、《健康世界》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上一篇:海玉

下一篇:侶皓吉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