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戲

道情戲

中國傳統曲藝品種的類别
道情是中國傳統曲藝品種的一個類别。淵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漁鼓、筒闆伴奏,故又稱道情漁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如太康道情、洪洞道情、陝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漁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
  • 中文名:道情戲
  • 非遺級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 非遺編号:
  • 申報地區:右玉縣、太康縣、萊州市等
  • 地理标志:中國黃河流域
  • 遺産類别:傳統戲劇
  • 遺産編号:Ⅳ-71
  • 起始時間:唐代

發展曆史

道情戲是中國黃河流域流行的一種民間小戲,它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經韻”,宋代發展成為唱白相間的曲藝形式道情鼓子詞。清代乾隆年間,流傳于晉北的說唱道情被搬上戲曲舞台,成為深受當地觀衆喜愛的一個戲曲品種。在晉北道情登上戲曲舞台前後,流行于晉西的臨縣道情也登上了戲曲舞台,流行于晉南的洪洞道情也曾在鹹豐年間和宣統年間兩度搬上舞台,但沒有能繼續下來。新中國成立以後,流行于山西晉南的河東道情和河南周口道情、山東的藍關戲等道情戲也相繼發展成為舞台劇。

表演形式

道情音樂比較豐富,據傳說原有七十二個套曲和一百來種曲調,現在隻能夠收集起十三種套曲和九十六種曲調,其唱腔為聯曲體。它是利用諸宮調的某些曲子互相聯綴起來,組成有層次的大型唱段。每種套曲又有“正、反、平、苦、搶、緊”六種不同的曲子,唱腔是根據需要來臨時組合的。例如:“耍孩兒”的結構就包括“正耍孩兒”、“反耍孩兒”、“平耍孩兒”、“苦耍孩兒”、“搶耍孩兒”、“緊要孩兒”六個曲子。這“正、反、平、苦、搶、緊”各有不同内容:“正”表示用正調演唱,一般用正調演唱的曲調為“商”字調;“反”表示用反調演唱,一般用反調演唱的曲調為“徽”字調;“平”表示一般正常的情緒,“苦”表示愁苦、凄涼的情緒,二者皆用正調演唱;“緊”表示唱腔結構緊湊,“搶”表示唱腔結構喜悅、輕快、類似“搶”一般地速度。另外,道情又巧妙地借鑒了“晉劇”中的“介闆”、“流水”、“滾白”以及昆曲唱腔,彌補了本身的不足。音樂伴奏中的“漁鼓”為道情特定樂器,其文武場樂器與梆子劇種大緻相同。傳統戲代表劇目有:“韓湘子出家”、“張良辭朝”、“莊周夢”、“曹莊殺狗”、“郭巨埋兒”、“王祥卧魚”、“老少換妻”、“打碗罐”等八十多個劇目。

代表曲目

道情的早期劇目内容多反映道家生活和宣揚道教教義,《經堂會》、《二度林英》、《高樓莊》等。中期劇目内容多為道家修賢勸善故事。代表性劇目有《王祥卧冰》、《郭巨埋兒》、《小桃研磨》等。中後期劇目内容反映民間生活的故事,代表性劇目有《老少換妻》、《打竈君》、《頂燈》、《打刀》等。各地道情戲都有唱腔曲牌,晉北道情有《耍孩兒》、《西江月》、《浪淘沙》等,臨縣道情有《七字調》、《十字調》、《終南調》、《羅頭紗》、《一枝梅》、《太平年》、《燕子飛》等。道情戲的伴奏樂器文場有笛子、四胡、大闆胡、小闆胡,武場除漁鼓、簡闆外,其他樂器與梆子相同。角色則分紅(須生)、黑(淨角)、生、旦、醜五行,表演重文輕武,以唱功取勝。道情戲傳統劇目共有近百本,如《劉公案》、《金镯玉環記》、《大紅袍》、《洗衣記》、《蜜蜂記》、《小昆山》、《三進士》、《呂布中狀元》等。整理改編上演的傳統劇目有《打萬監生》、《勸鄰》、《王金豆借糧》、《站花牆》等。移植演的劇目有《三看禦妹》、《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假婿乘龍》、《三哭殿》、《跪洞房》等。上演的現代戲有《父女倆》、《母女趕會》、《誇媳婦》、《劉胡蘭》、《江姐》、《遊擊隊員》、《郭大娘買魚》、《前進路上》、《兩鄰居》、《兒女親事》、《登攀》等。

傳承流派

晉北道情戲

晉北道情戲流行于晉北二十餘縣及内蒙古南部、陝北東部、河北西北部,分神池、代縣、應縣三個藝術流派。道情音樂約于金代流入晉北一帶,以曲牌體說唱形式廣泛活動于民間,主要演唱道教故事,宣傳教義。清代中葉,搬上舞台,以代言體演述故事,内容廣泛觸及社會生活。其音樂體制主要為曲牌連綴體,同時也吸收了北路梆子的音樂元素。清末民初,職業班社林立,著名藝人輩出,為蓬勃興起和迅速發展的時期。著名的職業班社有楊侉子班、武為周班等,名藝人有李艾疙瘩、石六十八等。 晉北道情的代表劇目,主要是宗教故事和勸善故事,如《韓湘子出家全圖》、《莊周夢》、《郭巨埋兒》等,還有一些生活小戲和移植劇目如《老少換妻》、《八義圖》等。其唱腔曲調,相傳有72大調,若幹小調,今存套曲13種96曲,如《大紅袍》、《皂羅袍》等。其伴奏樂器文場有笛子、四胡等,武場有漁鼓、簡闆、單皮鼓、大鑼等。表演重文輕武,重唱輕做。均為男演員扮戲,建國後始有女演員登台演出。 晉北道情是我國北方道情的縮影,是研究民間宗教音樂和戲劇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如今晉北道情隻有右玉縣的一個劇團在勉強度日,舉步維艱,其生存與發展面臨十分嚴峻的局面,幾乎臨近消亡狀态。

臨縣道情戲

簡介

臨縣道情是一種地方戲曲劇種,它是集文學、表演、音樂、唱腔、歌舞、美術等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形式。由音樂和劇目兩大部分組成。它的音樂比較古老,基本由五聲音階組成,輕快、活潑、開朗、優美。伴奏樂器頗具特色,有粗犷、豪放、低沉的蘆葦稈制作的八眼開孔管子,唱腔豐富,有着道情九彎十八調,幾個調調一大套。套套裡頭有彎彎,彎彎裡頭有調調的特征,襯字虛腔利用得當,避免了襯字虛腔淹沒唱詞的缺陷,唱來明快熱烈,巧奪天工。劇目豐富、古老,貼近人民群衆。

曆史溯源

臨縣地處黃河中遊、晉西黃土高原呂梁山西側,隔黃河,與陝西省佳縣、吳堡縣相望。臨縣道情是呂梁地區惟一的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被群衆譽為呂梁山上一枝花。主要盛行于地處呂梁山區的臨縣,分布于方山、離石、柳林及陝北佳縣、米脂、吳堡等地。 臨縣道情起源于道教文化,由唐代道歌中的主曲牌“藍關腔 ”( 也叫“終南調 ” 或“耍孩兒 ”) 、“皂羅袍 ” 等吸收臨縣地域的民歌及周邊地區其它劇種的優秀成份發展而來。在元末雛形已成,明末清初已具規模,清中已極為興盛。 臨縣道情的唱腔、曲牌,是由起于唐代的道教音樂,吸收臨縣民歌、其它劇種以及少量牍的優秀成分形成的。至今保持着唐代時期道情的兩個主曲牌《皂羅袍》和《藍關腔》,完整的原汁原味的由道情“一經”時期的兩種詩贊曲聯體形成的《藍關腔》即終南調牍是它的主要唱腔,而且至今保持着隻用“五聲音階”的唱法,這些事實,充分說明臨縣道情的音樂是古老的。臨縣道情的特色樂器有:漁鼓、簡闆、水水、管子及高、低胡呼。臨縣道情的樂隊建制是“文八仙”和“武八仙”十六人組成。這種音樂元素、特色樂器、樂隊建制是其它道情或劇種所沒有的。由這些樂器奏出來的以“廟堂音樂”中的“誘音”牗笙、箫、笛、管牍為主的音樂,輕快、活潑、開朗、優美。有着濃厚的中國廟堂古典音樂的味道,有着濃郁的晉西地方風味。這種音樂是臨縣道情獨有的音樂。

藝術特色

臨縣道情傳統唱腔為曲牌體,分為平調(由道歌演變成型的唱腔)和小調(當地民歌同道歌結合形成的唱腔)兩大類。平調唱腔是早期說唱道情時所用的曲牌,主要有《耍孩兒》(稱《終南調》)、《浪淘沙》等;小調唱腔主要是明清俗曲和地方小曲,主要有《太平調》、《五更調》、《小放牛》等。近現代以來借鑒了闆腔體唱腔的結構方式,使唱腔向闆腔化發展。 臨縣道情伴奏樂器在說唱道情階段有文八仙和武八仙,即文場四大件(管子、四胡、竹笛、笙)和武場四大件(漁鼓、簡闆、小钗、木魚)組成。臨縣道情兼具北道情的清揚激越和南道情的溫柔蘊藉之美。該劇種表演行當以小生、小旦、小醜為主,旦角多行快步、碎步,須生的表演則以穩健的坐唱為主的特點使其藝術風格柔美而典雅、浪漫而抒情,充盈了濃郁的鄉野生活氣息,鼓蕩着強勁的生命活力。如果我們将臨縣道情的音樂唱腔與别地的道情音樂唱腔作比,就不難發現,臨縣道情的唱腔曲調要相對豐富得多。其中來自道教音樂的傳承大抵相同,差别主要表現與臨縣道情對民間藝術及其它姐妹藝術各種營養的廣泛吸納上,于是,一些老腔老調發生了自然而然的變異,一些新的曲調自然而然産生了,正如老藝人們所說:道情九彎十八調,幾個調調一大套。套套裡頭有彎彎,彎彎裡頭有調調。其多姿多彩的風韻略見一斑。臨縣道情的這一審美特征是她永葆生命活力的根本保證。 臨縣道情由民間說唱演變成為戲曲劇種,其演變方式和過程對認識戲曲的形成和發展、戲曲音樂的嬗變有着重要的價值。

太康道情戲

太康縣道情屬民間戲曲藝術,分布在太康及周邊地區。它稀有珍貴,曆史悠久,清末至民初,是道情戲曲成熟期,新中國成立後是道情由班社到劇團的發展期。太康道情體裁種類繁多,劇目豐富,據普查統計有三十多個曲牌、曲調,包括三大類五大品種。三大類别是唱腔、表演、音樂;五大品種是聲腔派系、表演程式、音樂體系、曲牌子曲調、打擊樂。太康道情這些類系的形成,既有沿襲下來的民間藝術,也有姐妹藝術穿插,最後形成太康道情的獨自特色。 據普查統計,道情劇目中古裝傳統戲一百六十多部(不包括移植劇目),現代戲六十多部(不包括移植劇目),這些劇目在長時期的流傳中,有很多已失傳。現僅存太康道情傳統劇目七十多部,現代劇目四十多部。 道情戲音樂分四大類。弦樂:道情胡、二胡、大胡、中胡;管樂:唢呐、笙、橫笛;撥彈樂:瑟瑟、棕軟、三弦、筝;打擊樂:堂鼓、大掌鼓、小鼓子、鑼(中、高、低)、钹、鉸、镲、魚鼓(即道情簡)、木梆、碰鈴等。 太康道情譜系,有四個班,六代傳承人,再加道情音樂調式和配器的傳承人分為四個部分。現有健在名老藝人31人是道情的第四代傳承人,第五代、第六代是現太康道情劇團的主要骨幹力量。 榮譽滿載的太康道情由于種種客觀原因而陷入困境,黨和政府給予很多支持,做了許多發掘、搶救、繼承、弘揚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

道情藍關戲

簡介

藍關戲是流傳于膠東半島的萊州及招遠等地的一個古老的高腔劇種,是弋陽腔在膠東的後裔。據有關典籍記載、著述表明及曆代藝人的口碑資料,藍關戲始于明末,興于清初。明代末年,弋陽腔在其風靡全國之時傳至萊州,成為早期藍關戲發生的重要契機,促使了它的孕育和萌生。藍關戲即是以錯用鄉語的音調特征沿襲和模仿弋陽腔,其節以鼓,其調喧的表現形式和吸收了膠東的民間曲調及其他成分。 關于藍關戲的名稱,也還有幾種說法。有說藍關戲主要劇目是唱韓湘子的故事為多,其叔父韓愈,處處過難關,取了難關的諧音,故名藍關;又有說藍關戲幫腔用弋陽腔(高腔),來自南方故稱南官腔,因而叫南官戲(官腔之稱,見張次溪《戲劇漫話》);還有說藍關戲叫連字戲,取其連續不斷的意思。

曆史溯源

藍關戲的班社形成,大約在清後期,戲班出名的村是萊州市的季家、馬回溝,招遠縣的小河頭。每當年節來臨,三台藍關戲和京劇對台而演。季家代表藝人季希奎,小河頭代表藝人王振德,後來的王仕學較有名。演出每班人員約40餘人,武戲白天演,因為場面熱鬧;文戲黑夜演,因晚上能坐下靜靜地觀賞,一年四季都有演出和排練活動。新中國成立之後,藍關戲也經常有活動。60年代初,還有演出。70年代後期,掖縣(今萊州市)還編排藍關現代戲《燕子迷路》上演。但自1965年以後基本上已終止傳統藍關戲的演出活動了。近幾年,小河頭及龍埠的老藝人把幾出戲整理演唱,群衆歡喜地說:從南京到北京,也沒聽見這一聲。

藝術特色

藍關戲幫、打、唱三位一體,交映生輝,成為該劇種音樂的三大支柱,當地群衆會唱者,頗入耳,素有藍關開了台,婆娘跑掉鞋之說。藍關戲上演的劇目有近百出,主要為《東遊記》與《西遊記》兩部大型連台本戲。 藍關戲的劇目,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八仙傳說故事,藝人稱為《東遊記》,劇目有《湘子出家》、《湘子回家》、《貶朝》、《燒海》、《八仙過海》等;另一類也是演道教神仙八仙故事,但劇中出現孫行者、豬八戒等人物,被統稱為《西遊記》,劇目有《打潮陽》、《燒潮陽》等。這些故事引人入勝,劇中人物繁多,文武俱全。内容多宣揚道教的出世、修道、飛升思想,宗教色彩濃重。藍關戲的音樂唱腔有藍關腔、老藍關腔、高腔、贊片子、小曲等。其腔調曲體短小,音調明快上口,有幾種不同幫腔(亦稱湊腔)應對。沒有管弦樂,隻有打擊樂器伴奏,常常是台上演員唱,台下觀衆哼,人們稱此為滿台響。唱詞在藍關戲中,為八句三段的段體,這種傳統與八仙戲的耍孩兒的句幅如出一轍-本文所談其傳統性在此可又見一斑

傳承價值

藍關戲的曆史是一部聲腔劇種的發展史,藍關戲的衍變和傳承,是我們探索藍關戲古老文化内涵的向導,具有突出的學術價值和曆史資料價值。發掘、搶救和保護這一古老劇種對豐富完善中國戲曲史和發展民族音樂事業大有裨益。

隴劇道情戲

簡介

隴劇是甘肅獨有地方戲曲,原名隴東道情。隴東道情起源于漢代的道情說唱,唐宋時期由宮廷走向民間。紮根于隴東的漁鼓道情,逐漸吸收了當地民間音樂營養,增加二股弦等樂器,衍化為皮影唱腔音樂。

曆史溯源

隴劇是甘肅省一個新興的地方戲曲劇種。它的前身是流傳在甘肅環縣環江地帶的隴東道情。隴東道情産生的具體年代,現已無法考察。據老藝人的記憶,首先把道情曲調用于皮影演唱的,是環縣耿灣的皮影藝人解長春(1843-1916年)。隴劇發源于甘肅慶陽、環縣一帶,約在一百多年前,由民間藝人趕着毛驢,馱着鑼鼓樂器,用皮影藝術表演。後經系統挖掘、搜集、整理、改造,于一九五九年搬上舞台,并正式定名為隴劇,《楓洛池》晉京為國慶十周年獻禮演出,被譽為隴上奇葩,接着巡回演出于大江南北十幾個大城市,深受觀衆喜愛。

藝術特色

隴劇表演藝術講求真實,重視從生活出發,以細膩的手法刻畫人物的内心世界。隴劇表演動作吸收了部分皮影的側身造型,如侍衛警戒多用大側身剪影姿勢,特别是啼哭動作更為别緻,人物左袖垂射,右手以袖掩面,大側身晃動腰肢,前俯後搖,抽搐而泣。舞台美術借鑒皮影镂空、彩繪、裝飾手法及旦角高髻燕尾頭飾等,形成獨特風格。 隴劇音樂屬于闆腔體式,分傷音和花音兩大類,傷音曲調深沉委婉,适于抒發哀怨的情感,因此又稱苦音或哭音;花音曲調活潑跳躍,善于表達喜悅的情感,故又稱歡音。隴劇唱腔沒有嚴格的節拍,比較自由明快,說唱性較強。彈闆是隴劇音樂的主要闆式之一,闆頭、大過門規整、四方,唱腔由多種節拍型混合組成,有特定規律。小過門的第一拍,一般都重疊在唱句的末尾一字上。彈闆簧舒展、流暢、優美動聽,最有特色。 速度一般是中速,稍慢,更适于抒情和叙事。飛闆唱腔和彈闆有共同之處,也是由多種節拍型有規律的進行。小過門的第一拍重疊在唱句的最後一個字上。簧簡短而有特色。飛闆的速度稍快,唱腔更富于說唱、叙事性。伴奏樂器,管弦樂有四胡、二胡、琵琶、揚琴、笛子、唢呐等;打擊樂有漁鼓、簡闆、水梆子、大羅、小鑼、大擦、鉸子、堂鼓、戰鼓、闆鼓、牙子等。 隴劇的演唱方式比較自由,曲調流暢,節奏明快,近似說唱。曲調尾首的拖腔叫做簧,唱時稱嘛簧,嘛簧悠長婉轉,韻味濃厚,富有地方色彩,它是構成隴劇音樂獨特風格的重要成分。隴劇使用的樂器也有較大的發展,增加了琵琶、二胡、笙、闆胡、揚琴、提琴和一些銅管、木管樂器,豐富了隴劇音樂的表現力。 隴劇十分重視創作和積累自己的演出劇目。已經積累了一些為群衆歡迎的、《旌表記》、《草原初春》、《謝瑤環》、《假婿乘龍》等保留節目。

傳承價值

在現代文化的強烈沖擊之下,隴劇也陷入了瀕臨衰亡的困境,演出團體及演出場次銳減,傳承鍊幾乎中斷,處于被大劇種和時尚文化所取代的困境,如不加關注與保護,勢必越來越邊緣化乃至面臨衰滞、消失。

江西道情戲

江西道情也稱漁鼓戲或小曲漁鼓,湖北漁鼓也與此相近。在江西尚有南昌道情、撫州道情、上饒漁鼓等。甯都道情唱腔來源于乞讨者所唱小調“過街溜”和算命腔調。湖口漁鼓吸收了當地的漁歌和小調,具有濃厚的水鄉風味。鄱陽漁鼓吸收了當地的大鼓書、山歌、漁歌、小調等旋律,别具一格。江西道情有兩種演唱形式。一種是演唱者左手持漁鼓,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拍擊鼓面;另一種則不用漁鼓而以二胡伴奏,但均為一人坐唱。道情曲目以神話故事及當地史事為多。

上一篇:皮影戲

下一篇:幫主夫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