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牧民族

遊牧民族

以遊牧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
遊牧指在草原上形成的一種人類生産生活方式,現代考古發掘逐漸證明,遊牧誕生的時間不會早于公元前1000年。有史可查的最早的遊牧民族是公元前8世紀中葉,分布于阿爾泰山以西西徐亞人,被稱為斯基泰人。農耕民族的統一是在秦朝,遊牧民族的統一是在元朝。[1]中國北方遊牧民為了适應高寒幹旱的氣候條件,終年實施嚴格的集體遊動放牧的畜牧業經營方式,這種生産生活方式基于保護稀缺的水資源和可持續輪換使用不同的草場形成的生活方式。遊牧民族指的是以遊牧為主要生産生活方式的民族,但是遊牧民族也并不是居無定所,從中外的史集來看遊牧民族是有隐秘的定居據點的。。
  • 中文名:遊牧民族
  • 外文名:nomad
  • 主要分布地區:幹旱草原
  • 生活方式:畜牧
  • 民族:匈奴、鮮卑、突厥、蒙古等

起源

關于遊牧民族的起源,國内外學者衆說紛纭,争論的主要觀點可歸納為人口壓力說、遊牧出于遊獵說、馴化地理說、遊牧與農耕并立說、遊牧與農業分離說、氣候變遷說等。

遊牧經濟是一種流動的經濟類型,對農耕社會存在着依賴性,它不能完全脫離種植業,需以整個社會生産和交換的相當發展并産生一定的剩餘産品為前提。

這就要求種植技術和遊牧技術都有相當的進步,從而決定了遊牧經濟隻有在較晚的時候才能形成。

以種植業為主的農耕、畜牧相結合的混合經濟是人類賴以進入文明時代的最主要的經濟類型。中國北方遊牧業的興起是在青銅文化的背景下展開的。馬被認為是草原遊牧的象征,馬的馴化和傳播是歐亞草原遊牧興起的關鍵。

錢穆先生雲:“大體文明文化,皆指人類群體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屬物質方面。文化偏在内,屬精神方面。

故文明可以向外傳播與接受,文化則必由其群體内部精神累積而産生。

人類文化,由源頭處看,大别不外三型。一、農耕文化,二、遊牧文化,三、商業文化。……遊牧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則需向外尋求,因此而為流動的。農耕可以自給,無事外求,并繼續一地,反複不舍,因此而為安定的,平穩的。”

遊牧與農耕在人類曆史發展的很長時期内曾相互對立、相互依存。戰争、掠奪、互市等所有的曆史現象似乎在說明一個主題:生存與财富是遊牧國家興起的原因。

有的學者認為,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并不是遊牧與農業部落的分離,而是人類從攫取經濟——采集和漁獵向生産經濟的發展過渡。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有些部落向農業經濟發展,有些部落向遊牧經濟發展。恩格斯所說的正是後一種情形。

直接從攫取經濟向農業生産過渡也是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的形式之一,而且世界上幾個文明古國都是沿着這一道路發展的。

因此,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發生在距今約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持反對意見的學者則指出,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從新石器時代起一直以農業為主,沒有遊牧部落從“其餘的野蠻人群”中分離出來,也就沒有農業和遊牧業的社會大分工。

有的學者認為,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發生于新石器時代末到銅石并用時代,遊牧部落的形成标志着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的實現。

也有人基于考古發現指出,中國整個新石器時代原始畜牧業和鋤耕農業結合在一起,到了青銅時代,适宜農業發展的地區形成了灌溉農業,而适宜放牧的地區在鋤耕農業的基礎上發展成遊牧業,從而實現了第一次社會大分工。

在前述研究的基礎上,關于遊牧起源問題的探讨進一步深入,如有學者認為,畜牧民的出現才是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的标志,而畜牧民是從既種植谷物、又馴養家畜的人群中發展來的。

因此,最早出現的不是遊牧部落,而是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的畜牧民;随後由于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為進一步擴大分工創造了條件,才出現專以畜牧為業、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

然而,恩格斯“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理論的指導意義即在于此。在紛繁複雜的曆史蹤迹中遊牧業從畜牧業中分離出來,而從事遊牧業的人群由部族、部落發展到民族、國家。

遊牧從起源到遊牧國家的形成、演化,對于中國乃至世界曆史的發展産生了強烈的沖擊與影響。

遊牧民族定居點

遊牧民族人口是少則幾千多則幾萬人的部落,加上牛馬畜生,必要要居住在水草豐美的草場,特别在貧瘠的漠北,這樣的草場是有數的。

這些部落雖然遊牧,但也不是沒有地盤概念,哪片草場屬于哪個部落的,都是有劃分的,部落不可能經常做大規模遷徙。而且部落與部落間,各部落與單于汗庭間也都是有勢力範圍的。

如鐵木真經曆合蘭真沙陀之戰後隻剩下4千6百餘人。他逃到貝爾湖以東才避過一劫。

并在當年秋天突襲王汗駐地,三天後完全消滅克烈部。成吉思汗之所以成功是把蒙古高原上所有不同族源的遊牧部落統一。

現在人看嶺北曆史的問題是把曆史上的蒙古人想象成一個統一的實體,用現代民族主義概念下來想象15、16世紀的曆史這是錯誤的。

正如雍正皇帝所說:“中國(漢族)之一統,始于秦;塞外之一統,始于元;而極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員極廣,未有如我朝者也”。

成吉思汗統一遊牧民族後草場采用了和親拉攏、諸王分封制賞賜有功勞的部将與部落,不再是以往牧場部落之間的互相兼并。  

遊牧文明

主要分類

匈奴

北匈奴在東漢時期被漢朝消滅,南匈奴内附漢朝,逐漸被其他民族同化;羯人為匈奴的一部分(也有說法為為匈奴的奴仆),公元4世紀滅亡。

東胡

秦時被匈奴滅亡,之後分成兩大部分:烏桓和鮮卑,烏桓被曹魏消滅,鮮卑拓跋部後逐漸漢化,其餘部分演化為吐谷渾和柔然;柔然建立汗國,後被突厥擊敗,主體向西遷移,餘下的化為契丹;

契丹建立遼,其後被女真族同化,剩餘的西逃到中亞建立西遼,與當地人融合,成為中亞人的一部分。

突厥

有可能是匈奴的一個分支,曾歸柔然統領,後滅亡了柔然,建立了國家。在國家被回鹘人和漢人所滅,部分向西遷移。

回鹘

主體由丁零人構成,融入了鐵勒和高車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時期,将突厥主體滅亡。之後回鹘汗國與唐帝國關系良好。

回鹘國内衰敗後,向四周遷移,後來分别歸降西夏和西遼,在與南疆的居民融合後,形成今天的維吾爾族。

發展曆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制王朝——秦帝國。

公元前202年劉邦推翻秦帝國建立西漢王朝。自從西漢立國開始,崛起于北方的匈奴就不斷對中原王朝施加軍事侵略與政治壓力。

這是北方遊牧政權與中原政權第一次大規模的軍事對峙。剛結束内戰尚處于劣勢的漢朝為了休養生息,積蓄力量采取的“和親”政策以安撫匈奴。

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劉徹登基執政。漢初經過多年休養生息,國力空前強大,漢武帝為消除匈奴對漢的威脅,對匈奴發動了大規模的征戰,通過一系列戰争打擊匈奴,将其驅逐到大漠以北,從此 “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後來霍去病深入漠北至狼居胥山(蒙古國的肯特山脈)。

公元89年(東漢永元元年)夏六月開始,窦憲、耿秉率軍隊在涿邪山(今蒙古國滿達勒戈壁附近),與北單于戰于稽落山(今蒙古國額布根山),北單于大敗逃走,漢軍追擊,俘殺一萬三千餘人,北匈奴先後有二十餘萬人歸降。

窦憲、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由班固撰寫《封燕然山銘》文,刻石紀功而還。

公元207年,東漢末年丞相曹操北破烏桓,将東胡各少數民族遷徙到河北地區;公元216年,又将附漢的南匈奴安置在并州,分五部加以統治。

五胡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相繼建立的許多政權。隋朝滅亡後,唐朝曾經控制整個蒙古高原和西域,從出土的突厥碑文記載唐朝統治整個蒙古高原僅有60多年,嶺北先後被突厥、回纥(回鹘)、黠戛斯統治,西南吐蕃國也與唐朝有過戰争 ,但也有交流。

公元907年,契丹族建立遼政權,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

公元986年,宋太宗發動第二次北伐,要奪回幽燕,徹底統一中國,但是北宋在與契丹人建立的遼朝、黨項人建立的西夏的戰争中互有勝負。遼朝、北宋被東北女真人所建立的金朝攻滅。遼朝剩餘勢力在西北建立西遼,宋朝勢力則在長江以南建立南宋,延續國祚。而西夏則在蒙古人的進攻下徹底滅亡。。

公元1206年,在蒙古高原上以鐵木真為首的蒙古部落強大起來,建立了蒙古帝國。

公元1234年,金帝國在蒙古與南宋聯合進攻下滅亡,長江以北的廣大區域都處在蒙古帝國的統治之下。

1276年,攻占南宋統治中心臨安,南宋正統王朝滅亡。

1279年3月19日,南宋軍隊在崖山海戰中被元軍消滅,宋朝徹底滅亡,這是少數民族第一次建立大一統的王朝。

元朝時期,由于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雙重激化,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的元朝在統了中國98年後,便在席卷全國的元末農民起義的狂潮中滅亡。元末義軍領袖之一朱元璋在與群雄及元廷的戰争中取得最終勝利,建立明朝。

明初洪武時期明軍把元廷驅趕至嶺北地區,史稱“北元”、“殘元”。朱元璋在漠南地區先後設置了衛所40多處分别為九大塞王統禦。後朱棣撤消諸衛所,把諸賽王以及衛所的兵力大部分劃歸自己麾下,朱棣在永樂八年第一次北征時對金幼孜等人說:“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甯夏、甘肅、大甯、遼東,則邊境可永無事矣。”其認為撤漠南諸衛集中兵力消滅北元才是一勞永逸,何福曾請求朱棣複置東勝衛,但朱棣不以為然,隻在此年九月給何福的批複中寫道:“爾奏欲立東勝衛,此策甚喜,須俟鎮虜、定邊,諸衛皆定然後立之,則永遠無虞。”   朱棣認為設置衛所是要等到明軍消滅嶺北行省的殘元政權并繼承确定元朝的北方邊界後再辦的事情。

朱棣也在東北設立奴爾幹都司,以治理東北各民族,擴大了明朝版圖。由于明成祖在北伐途中病逝,當年洪武帝在漠南設置的諸衛所尚未恢複。

宣德時,北方蒙古族通過衛所舊地對明朝的威脅日增,土木堡之變甚至使明朝的皇帝被瓦刺首領也先俘獲,但在其後的交戰、談判中,北方蒙古族逐漸和明朝恢複了交流。

西北的蒙古人也建立了亦力把裡、葉爾羌等割據政權。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大軍攻占北京,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檢自殺,明朝滅亡。同年,已由漁獵轉變為農耕的滿族建立的清朝乘機入關。

清朝軍隊在數年後攻滅南明各政權和大順、大西等農民軍政權,奪取全國政權。

1678年,葛爾丹(蒙古人)正式建立準噶爾汗國,并開始向塔裡木,蒙古高原和西藏擴張,與清朝發生沖突。1755年,清朝趁準噶爾内亂之機出兵,逐漸攻占新疆。1760年冬天,準噶爾汗國滅亡。

産生背景

現代考古發掘逐漸證明,遊牧誕生的時間不會早于公元前1000年,遠晚于農耕的誕生。

世界上第一個遊牧民族是斯基泰人。

最早的原始初民,按一般的考古學觀點起源于非洲大陸,在漫長的地質史時期,由于氣候的改變引起生存環境的變更以及由于生産力的提高,人口壓力的逐漸增加而逐步遷移到其他的大陸,并且由于地理隔絕而逐漸形成了不同的種族和亞人種。

這些原始初民所屬的就是原始采集狩獵文明,在生存壓力并不大的情況下,他們往往随着季節的變更而進行或長或短的遷移,以獲得更豐厚的食物,這從對非洲一些原始部族的人類學研究中可以得到比較推論。

但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和雖然緩慢但仍然不斷增長的人口,生存壓力變大,許多物産并不那麼豐富地區的部族不得不采取強度更大的勞動,而對于草原地區來說,采集的基礎原本非常薄弱,部族的主要食物來源依靠捕獵,不得不跟随着獸群的遷徙而遷徙,以便獲得足夠的肉食。

在這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蓄養動物比起單純地追獵野生動物來說更有保障,養畜業便慢慢發展起來。對野生動物的馴化,也許發生在更早的時候,但在生存壓力不那麼大的時期,花費那麼多的精力去發展畜業并不怎麼合算,于是畜業的産生隻有在憑采集狩獵無法獲得足夠豐厚的回報之後了。

馬的馴化則更為遊牧文明的産生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支持,對于放牧的畜群能夠更加便捷、省力地控制。

遊牧民族使用的牧業生産的主要工具為套馬竿,又稱 “套竿”。蒙古語稱“兀兀兒合”。據《元朝秘史》載,早在13世紀初蒙古汗國建立前,就已出現了這種工具,一直沿用至今。

套馬竿木質堅韌,總長約300厘米,頂端拴有套形皮繩。它既可用于套馬,也可用于狩獵時套其他動物。每逢捕捉馬匹時,牧民持竿跨馬,沖入馬群,看準馬匹,抖開繩套,将馬頸套住勒緊,随馬奔馳,直至馬匹力竭馴服為止。

主要影響

傳統觀點和西方學術界觀點一般認為,對環境的破壞是連年的征戰造成的。比如,農耕文明在對抗遊牧民族侵擾中,曾經有對遊牧民族賴以生存的草場采用焦土、灑鹽等破壞性戰術的記錄;而遊牧民族對農牧交集區域的劫掠破壞則更為嚴重,比如《西洋世界軍事史》中描述,“有人認為中亞的氣候在公元後的最初幾個世紀突然變得幹燥起來,到了公元500年到了頂點,有人認為是遊牧性的侵入破壞了水道之所緻。

派希克(T.Peisker)說:為了使一個水草田的擁有者,不敢不向他們納貢,他們隻要攻占主要的水道即可。而這些遊牧民族又常常的盲目的搶劫和毀滅一切東西。

一次侵擾就可以使幾百個水草田化為灰燼和沙漠。

進一步說,遊牧民族不僅使中亞的無數城市和鄉村變成了廢墟,更使草原變成了赤地,因為無意識的取火而濫伐樹木,終于使流沙擴大了範圍。”

上一篇:蘇州軌道交通1号線

下一篇:清涼一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