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婦與鹜

農婦與鹜

寓言故事
《農婦與鹜》是一篇文言文寓言,講述的是農婦救了一隻受傷的野鴨,後引來數十隻鴨子,家中變富裕的故事。通過這篇寓言說明有付出就有回報。[1]
  • 作品名稱:
  • 作者:
  • 創作年代:
  • 作品出處:
  • 作品體裁:
  • 中文名:農婦與鹜
  • 類别:文言文
  • 性質:寓言故事
  • 寓意:有付出就有回報

原文

昔皖南有一農婦,于河邊拾薪,微聞禽聲,似哀鳴。熟視之,乃鹜也。婦就之,見其兩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創也。婦奉之歸,治之旬日,創愈。臨去,頻頻颔之,似謝。月餘,有鹜數十來農婦園中栖,且日産蛋甚多。婦不忍市之,即孵,得雛成群。二年,農婦家小裕焉,蓋創鹜之報也。

翻譯

過去皖南有一個農婦,在河邊拾柴,隐隐約約聽到了鳥的叫聲,好像在哀鳴,仔細一看,是一隻野鴨。農婦走近它,看見它的兩個翅膀上血迹斑斑,懷疑是受傷了。農婦捧着野鴨回家,治療了十天左右,傷口慢慢痊愈,(野鴨)臨行之時,頻頻點頭,好像是在感謝。過了一個多月,有幾十隻野鴨來到了農婦的園中栖息,并且每天産很多的蛋,農婦不忍心拿去賣,就孵化了他們,孵出的小鴨成群。又過了兩年,農婦家生活小康,大概就是受傷的野鴨報答的結果呀。

詞語解釋

1.于河邊拾薪薪:柴火;

2.熟視之熟視:仔細看;

3.婦就之就:靠近;

4.婦奉之歸奉:通“捧”,捧着;

5.治之旬日旬日:十天左右,古代一旬為十天。

6.頻頻颔之颔:名詞作動詞,點頭;

7.婦不忍市之市:賣;

8.得雛成群雛:雛(chú)生下不久的;幼小的(多指鳥類):~雞、~燕;

9.鹜:(wù)野鴨子。

10.蓋:通“概",大概。

11.治:治療。

12.臨去:即将離開,臨走。

13.疑其受創也創:傷口。

道理

1.有付出就有回報!

2.人為善終有善報,不應以善小而不為,以惡小而為之。

3.要有博愛的心去看待事物,不要去追求回報。

4.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5.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上一篇:李清照詞

下一篇:泰戈爾的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