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李橋鎮

趙李橋鎮

湖北省鹹甯市赤壁市轄鎮
趙李橋鎮地處鄂南邊陲,與湖南省臨湘市接壤,素有“一腳踏兩省,雞鳴聞三鎮”之稱。東靠崇陽縣城40公裡,南距湖南嶽陽市80公裡,西臨長江赤壁深水碼頭45公裡,北倚武漢市160公裡,扼湘、鄂兩省咽喉。[1]
  • 中文名:趙李橋鎮
  • 外文名:
  • 别名:
  • 行政區劃代碼:
  • 行政區類别:鄉鎮
  • 所屬地區:
  • 地理位置:與湖南省臨湘市接壤
  • 面積:124.7平方公裡
  • 下轄地區:羊樓司村
  • 政府駐地:趙李橋
  • 電話區号:0715
  • 郵政區碼:437318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
  • 著名景點:羊樓洞明清古街
  • 機場:
  • 火車站:趙李橋客運站
  • 車牌代碼:鄂L
  • 地區生産總值:
  • 人口:3.3萬人(2008年)
  • 主要民族:漢族

簡介

轄8個村、2個居委會,8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3萬人(其中非農人口1.64萬人)。全鎮國土面積124.7平方公裡,其中耕地面積11789.3畝(水田10271.4畝,旱地1457.9畝),有茶園面積5056畝,林業用地面積111634畝。趙李橋素有“茶葉之鄉”、“楠竹之鄉”、“礦石之鄉”的美譽。主産稻、油、姜,盛産竹、木、茶,“金屬藏地,石材擎天”。現活立木積蓄11萬立方米,楠竹立杆880萬株;境内有含鈣量為98%的鈣石礦藏量20多億立方米;新建黃姜基地4000多畝。

到2006年,趙李橋鎮依托資源、區位、交通優勢,興辦有25家規模企業,已形成建材化工、冶煉沖壓、激光雕刻、紙箱印刷、飲料飲品、竹木工藝、精制茶葉等7大支柱、43個門類的新型工業體系。利用“激光”高新技術加工的仿古竹簡系列工藝品被譽為“激光彩虹”,欣錦萌竹木制品公司的工藝産品已成為出口創彙的産業基地。

旅遊文化

羊樓洞明清古街

鎮區内的洋樓洞,曆史極盛時茶莊二百餘家,人口近四萬,“洞茶”遠銷海内外,成為“中國大茶市”,譽稱“小漢口”。如今洋樓洞還保存着一條湖北省内最長、最為完好的明、清石闆街。這條以明清建築為主的古街,随松峰港曲折逶迤,寬4米,長千餘米,伴有數條丁字小巷。兩邊80餘處古店鋪,深宅大院,石柱木門,青磚青瓦,雕梁畫棟。街面全部以青石鋪設。通向鎮外的青石闆路面上可清晰看到條條深槽,這是當年運茶的獨輪“雞公車”留下的車行印迹,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年羊樓洞茶業發展的興盛景況,見證着昔日的喧鬧與繁華。街東南松峰山下,有觀音名泉,水質清澈甘醇,是曆代精制名茶的水源。

将軍寺

從唐至今,将軍寺代有興廢,屢毀屢建,毀時斷壁殘垣,滿目瘡痍;興時雄偉壯觀,香火鼎盛。乾隆年間将軍寺廢;道光、鹹豐年間,将軍寺又馳名中外;1949年,将軍寺計有三重巍峨大殿,廊柱排列,規模宏大,莊嚴無比;然十年文革之亂,又毀之而蕩然無存。時至今天,趙李橋鎮重修将軍寺,再現曆史輝煌。新建的将軍寺,距原廟址500米,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大雄寶殿、天王殿、将軍殿和說法堂皆巍峨莊嚴,鐘鼓再鳴,香火重光。

文化保護

赤壁市羊樓洞明清古街,位于赤壁市西南羊樓洞鎮松峰山下,始建于明萬曆年間,曆史上曾是茶葉種植、生産加工、商業貿易的中心,文化内涵豐富、品味較高,是鄂南地區少有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群。

為了更好保護好曆史文物,充分的挖掘鄂南獨具特色的地方民俗風情資源使其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竹林欣賞娛樂、生态探險、自然山水遊覽、農業觀光等主要功能的生态旅遊區對赤壁市羊樓洞、新店明清古街進行全面修複。

社會榮譽

近年來,趙李橋鎮黨委、政府站在“建好南大門,不丢湖北人”的戰略高度,堅持“産業興鎮、作風興鎮、和諧興鎮”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務實發展,先後獲取上級組織頒發授予的各種榮譽逾百次,主要榮譽有:全國村鎮建設文明集鎮,全國億萬健身活動先進鄉鎮,湖北省文明鄉鎮,湖北省鄉鎮黨委十面紅旗,湖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楚天明星鄉鎮,湖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