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卑

超越自卑

2011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自卑與超越》一書,作者A·阿德勒(Alfred Adler),成書于A·阿德勒思想最為成熟的時期。在該書裡,作者以平易輕松的筆調,描寫了自卑感的形象、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以及個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轉變為對優越地位的追求,以獲取光輝燦爛的成就。
  • 作品名稱:超越自卑
  • 外文名:what life sould mean to me
  • 作品别名:自卑與超越
  • 作者:阿德勒
  • 創作年代:1927年
  • 作品出處:長島
  • 文學體裁:通俗讀本
  • 中文名:超越自卑
  • ISBN:978-7-210-04777-3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譯者:黃光國

内容簡介

《超越自卑》主要内容是作者告訴我們,理解一個人,就要從他的過去入手,而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則是與他對于過去經驗的認識和理解相一緻的。自卑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怎樣認識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難,超越自我。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是并駕齊驅、等量齊觀的。

創作背景

A·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出生于維也納郊外一個米谷商人的家庭中,排第二。他的家庭富裕,全家都熱愛音樂,但是他卻認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樂,不快樂的原因來自他的哥哥,他覺得自己不管怎樣努力都趕不上哥哥的成就。他自小患有駝背,行動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躍使他自慚形穢,而覺得自己又小又醜,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盡管如此,他卻是個友善而又随和的孩子。五歲那年,他患了一場幾乎使他緻命的病,痊愈之後,他便決心要當醫師。以後,他說他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兒童時期對死亡的恐懼,他的許多心理學上的觀點都可以從他童年的記憶中,尋出其蛛絲馬迹。

後來,A·阿德勒進了維也納大學,1895年得到了醫藥學位,兩年後,他和來自俄國的留學生蒂諾菲佳娃娜(Raissa Tinofejewna)結了婚。蒂諾菲佳娃娜是個飛揚跋扈、能言善辯的女性,最關心她祖國的社會革命。她特立獨行的性格和A·阿德勒所處階級的保守風氣并不十分協和,A·阿德勒在他的回憶錄裡說:男女平等這件事,說比做容易得多。由此可見,他們的婚姻生活最初可能有些小摩擦,不過後來兩人倒也能相敬如賓,白首偕老。A·阿德勒在維也納居住期間,也象維也納人一樣,經常到咖啡館和朋友及學生們一起飲酒作樂,談天說笑。他友善謙和,不拘小節,因此和三教九流的人都能交上朋友。

A·阿德勒曾經熟讀弗洛伊德所著的《夢的解析》一書,他認為它對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貢獻。有一度,他曾在維也納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寫文章辯護弗洛伊德的觀點,結果弗氏寫信給他,邀請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讨論會――有人因此認為A·阿德勒是弗學生,其實大謬不然,他們是并駕齊驅,等量齊觀的。雖然他的觀點與弗氏迥然不同,但是,他仍然在1902年加入了弗氏的集團。此後,他即成為這一集團的領導人之一,飽受弗氏的贊譽,并繼承弗氏之後,成為維也納心理分析學會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學刊的編輯。

1907年,A·阿德勒發表了有關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補償的論文,而使其名聲大噪。他認為:由身體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僅能摧毀一個人,使人自甘堕落或發生精神病,在另一方面,它還能使人發憤圖強,力求振作,以補償自己的弱點。例如。古代希臘的戴蒙斯賽因斯(Demosthenes)原先患有口吃,經過數年苦練竟成為著名演說家;美國羅斯福總統,患有小兒麻痹症,其奮鬥事迹,更是家喻戶曉之事。有時候,一方面的缺陷也會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補償,例如尼采身體羸弱,可是他卻棄劍就筆,寫下了不朽的權力哲學。諸如此類的例子,在曆史上或文學上真是多得不勝枚舉。

早先,弗洛伊德已經主張:補償作用是由于要彌補性的發展失調所引起的的缺憾。受了弗氏的影響,A·阿德勒遂提出男性欽羨(masculine protest)的概念,認為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有一種要求強壯有力的願望,以補補償自己不夠男性化之感。以後,A·阿德勒更體會到:不管有無器官上的缺陷,兒童的自卑感總是一種普遍存在事實;因為他們身體弱小,必須信賴成人生活,而且一舉一動都要受成人的控制之故。當兒童們利用這種自卑感作為逃避他們能夠做的事情的借口時,他們便會發展出神經病的傾向。如果這種自卑感在以後的生活中繼續存在的下去,它便會構成“自卑情結”。因此,自卑感并不是變态的象征,而是個人在追求優越地位時一種正常的發展過程。

此時,弗洛伊德将A·阿德勒的觀點認為是對自我心理學的一大貢獻,可是卻覺得它未談及本我和超我等部分,而且所謂的補償作用也隻是自我一種功能而已。這時候,A·阿德勒的觀點尚未自成一個獨立的系統,然而,當A·阿德勒主張補償作用是其中心思想時,兩人便勢同水火了。起初,兩人還彼此容忍對方,可是當弗氏要求A·阿德勒登在其學刊上的文章要先受楊格(Jung)的檢查時,他們便正式鬧翻了。弗氏緻書給心理分析學刊發行人:要把他學刊封底裡的A·阿德勒的名字除掉,否則就把自己的名字去掉!維也納心理學會為了A·阿德勒的觀點曾經開了許多次會,由于弗洛伊德和其它許多人都堅持A·阿德勒的觀點無法見容于心理分析學派,A·阿德勒便率領他的一群跟随者退出心理分析學會,而另組“自由心理分析研究學會”并稱其為“個體心理學”。

在和弗洛伊德決裂之後,A·阿德勒便摒棄了弗氏泛性論的心理觀點,他譏之為對性的迷信,并以社會的概念來解釋男性欽羨。他并不否認潛意識動機的實在性,但是他比弗氏更重視自我的功能。他也不否認夢的解釋有其重要性,不過他卻認為夢是解決個人問題的一種方法,而不是象弗氏那樣,事事都以性來解釋。例如奧迪帕斯情結的發生,他也認為史是被寵壞孩子對母親的依賴而已。當然,性欲是存在的,不過它和饑餓或口渴一樣,這種生物上的因素隻有在追求優越地位時,才能進入心理學的領域。

1911年有一位德國哲學家懷亨格(Hans Vaihinger)出版了一本書,叫做《‘虛假’的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As If’),它對A·阿德勒的思想立刻産生了重大的影響。懷亨特主張:人類都是憑借一些在一些現實上不存在的虛假目标而生活着的。我們認為宇宙是一個井井有條的實體,并以此種虛假的觀念為基礎,作出種種行為,其實宇宙是紊亂不堪的。我們造出了虛假的上帝,并且裝模作樣,仿佛他是真有其人一般,基實哪裡有什麼客觀存在的神?盡管這些東西在經驗上都是虛假的,我們卻不懷疑其真實性,我們的思想和行為都受其影響。A·阿德勒把這種概念引用到心理學上,尤其是因果關系的問題。

弗氏把因果關系當做是心理學的一項基本定律,但是A·阿德勒卻在懷亨特概念中看到足以打倒弗氏觀點之物。他認為:促使人類作出種種行為的,是人類對未來的期望,而不是其過去的經驗。這種目标雖然是虛假的,它們卻能使人類按照其期待,作出各種行為。個人不僅常常無法了解其目标的用意為何,有時他甚至不知其目标何在,因此,這種目标經常是屬于潛意識的。A·阿德勒把這種虛假的目标之一稱為“自我的理想”,個人能借之獲得優越感,并能維護自我尊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A·阿德勒曾在奧國軍隊服役,充當醫生。以後,他又曾在維也納的教育機構從事兒童的輔導的工作。此時,他發現:他的觀點不僅适合于父母和子女間的關系,更可涵蓋師生關系。他對教師們的影響既深且遠,有許多個體心理學家都是出身自将其觀點用于教育上的教師。

在1920年左右,A·阿德勒便已經聲名遠播了。在維也納,有許多學生和跟從者包圍着他,他和他們一起度過了許多時光。然後,他便周遊各國,到處講學。1926年,他初抵美國,受到熱烈歡迎。1927年,他受聘為長島醫學院教授。同年,他出版了《自卑與超越》,全書主要有生活的意義、心靈與肉體、自卑感與優越感、早期的記憶、夢、家庭的影響、學校的影響、青春期、犯罪及其預防、職業、人及同伴和愛情與婚姻等十二個主要論點。原書名為《生活對你的意義》(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1934年,A·阿德勒決定在美國定居。次年,他創辦了國際個體心理學刊。1937年,A·阿德勒受聘赴兩個城市演講。由于過分勞累的結果,他終于因心髒病突發,而死于蘇格蘭亞伯丁市的街道上。

A·阿德勒一著作豐富。《自卑與超越》一書,成書于A·阿德勒思想最為成熟的時期。自從心理分析大師弗洛伊德以泛性論為基礎,主張人類的一切行為均可溯源于“性”以來,便有許多繼起的精神分析家紛紛提出不同的意見,對弗氏的泛性論作種種修正。這些新的觀念統稱為“新心理分析學派”,A·阿德勒卻以“自卑情結”為中心思想,創立了“個體心理學”,并成為一個學派的創始人。他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出于自卑感及對自卑感的克服與超越。這就是《超越自卑》的主要思想内容。在該書裡,作者以平易輕松的筆調,描寫了自卑感的形象、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以及個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轉變為對優越地位的追求,以獲取光輝燦爛的成就。

作品鑒賞

阿德勒生于維也納近郊的一個米商家庭,早年曾在維也納大學學醫,獲得博士學位。初期追随弗洛伊德,後分道揚镳,自創了一個以“自卑情結”為中心的個體心理學,認為人類的一切都是出于“自卑”以及對“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強調個人與生存環境間互動對行為的影響。據說“此書被西方人視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教科書,起到了《聖經》起不到的作用”,是其最具影響力的一部作品,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超越自卑》主要介紹了生活的意義、心靈與肉體、自卑感與優越感、早期的記憶、夢、家庭的影響、學校的影響、青春期、犯罪及其預防、職業、人及同伴和愛情與婚姻等十二個主要論點,共十二章。

在這本書裡,阿德勒以平易輕松的筆調,描寫了自卑感的形象、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以及個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轉變為對優越地位的追求,以獲取光輝燦爛的成就。任何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最初都是以感覺來判斷是非好惡。剛出生的嬰兒到幼年階段,接收到任何負面的信息,印象都會特别深刻。容貌、身材的高矮胖瘦、課業成績的好壞、家庭背景的差異等等,都有可能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種下自卑的因子。因此應該以坦然的态度面對自我内心中的自卑情結,使自己在生活、工作、處事上,避免走入自暴自棄或是驕傲自大的偏鋒,才能夠超越自己。

出版信息

《自卑與超越》——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超越自卑》——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于維也納郊區一個中産階級猶太人家庭,但富裕的家庭條件并沒有給他帶來快樂的童年。在他的記憶中,他的童年生活是不幸與多災多難的。他自己曾說他的童年生活籠罩着對死的恐懼和對自己的虛弱而感到的憤怒。他在弟兄中排行第二,長相既矮又醜,幼年時患軟骨病,身體活動不便。他四歲才會走路;又患佝偻病,無法進行體育活動。在身體健康的哥哥面前他總感到自慚形穢,覺得自己又小有醜,樣樣不如别人。

他還被汽車軋傷過兩次。5歲時,他患了嚴重的肺炎,甚至連他的家庭醫生也對他絕望了。然而,幾天後病情卻意外地好轉。從此他想當一名醫生。在後來的回憶中,他曾說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兒童時期對死亡的恐懼。進學校讀書以後,開始他的成績很差,以至老師覺得他明顯不具備從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因而向他的父母建議及早訓練他做個鞋匠才是明智之舉。

不過在一些小事上,我們還是能看到他的不甘人後的一面。他曾自述過一件小事:“我記得走往學校的小路上要經過一座公墓。每次走過公墓我都很驚恐,每走一步都覺得心驚膽顫,然而看到别的孩子走過公墓卻毫不在意,自己感到十分困惑不解。我常因自己比别人膽小而苦惱。一天,我決心要克服這種怕死的恐懼,采用了一種使自己堅強起來的辦法。我在放學時故意落在别的同學後面而間隔了一段距離,把書包放在公墓牆壁附近的草地上,然後多次地來回穿過公墓,直到我感到克服了恐懼為止。”另外,阿德勒一直是一個合群的孩子,與同伴玩時被人所接受的感覺使他感到高興和滿足。

阿德勒的觀點對後來心理學的發展影響頗大。許多著名心理學家如阿爾伯特、勒溫、馬斯洛都對他與他的觀點表示了好感。1970年,馬斯洛曾說:“在我看來,阿德勒一年比一年顯得正确。随着事實的積累,這些事實對他關于人的形象的看法給以越來越強有力的支持。”事實上,阿德勒被認為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者之一。

作品評價

這本書開篇帶來了很重要的觀點是“自卑感是進步的動力”。n以前的自身經曆讓我覺得自己還是能夠做成一些事的,但依然認為是自卑一種非常糟糕的情緒,非常想擺脫掉它。以正面的角度來看自卑感,我認為這是超越的起點。個體心理學将人類所有問題歸為:職業、社會、性三類。我不确定這種分類是否嚴謹,但認同美好的愛情(或婚姻),工作出色,社交融洽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在社交中獲得一些自信,我才開始初步建立自己的安全感的。這是要阿德勒給出的要超越的内容

除了通過家庭、學校教育、婚姻、早期記憶等篇章改變認知外,阿德勒還提供了超越的具體建議,

1心理上:改變關注點,抓住問題的根本原因:n如果我們把興趣放在自己的那些不足上,我們就無法将前進路上的阻礙看成一個個要清除的障礙

2行為上:隻一味的躲避是沒有意義的,隻有不斷的嘗試、練習才能提升n最後,作者還對人有這樣一段的描寫:n如果有這樣一個人,他愛情生活豐富且融洽,工作成績出色,朋友非常多,經常交遊并且戰果累累。n我們可以判斷,此人賦予生命以創造性,使生命充滿機遇,而且越挫越勇。在生活中出現各供問題的時候,他充滿了力量n這段描述可以作為超越的最終目标。

簡介

A·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出生于維也納郊外一個米谷商人的家庭中,排第二。他的家庭富裕,全家都熱愛音樂,但是他卻認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樂,不快樂的原因來自他的哥哥,他覺得自己不管怎樣努力都趕不上哥哥的成就。他自小患有駝背,行動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躍使他自慚形穢,而覺得自己又小又醜,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盡管如此,他卻是個友善而又随和的孩子。五歲那年,他患了一場幾乎使他緻命的病,痊愈之後,他便決心要當醫師。以後,他說他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兒童時期對死亡的恐懼,他的許多心理學上的觀點都可以從他童年的記憶中,尋出其蛛絲馬迹。

後來,A·阿德勒進了維也納大學,1895年得到了醫藥學位,兩年後,他和來自俄國的留學生蒂諾菲佳娃娜(Raissa Tinofejewna)結了婚。蒂諾菲佳娃娜是個飛揚跋扈、能言善辯的女性,最關心她祖國的社會革命。她特立獨行的性格和A·阿德勒所處階級的保守風氣并不十分協和,A·阿德勒在他的回憶錄裡說:男女平等這件事,說比做容易得多。由此可見,他們的婚姻生活最初可能有些小摩擦,不過後來兩人倒也能相敬如賓,白首偕老。

A·阿德勒在維也納居住期間,也象維也納人一樣,經常到咖啡館和朋友及學生們一起飲酒作樂,談天說笑。他友善謙和,不拘小節,因此和三教九流的人都能交上朋友。

A·阿德勒曾經熟讀弗洛伊德所着的《夢的解析》一書,他認為它對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貢獻。有一度,他曾在維也納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寫文章辯護弗洛伊德的觀點,結果弗氏寫信給他,邀請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讨論會――有人因此認為A·阿德勒是弗學生,其實大謬不然,他們是并駕齊驅,等量齊觀的。雖然他的觀點與弗氏迥然不同,但是,他仍然在1902年加入了弗氏的集團。此後,他即成為這一集團的領導人之一,飽受弗氏的贊譽,并繼承弗氏之後,成為維也納心理分析學會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學刊的編輯。

1907年,A·阿德勒發表了有關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補償的論文,而使其名聲大噪。他認為:由身體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僅能摧毀一個人,使人自甘堕落或發生精神病,在另一方面,它還能使人發憤圖強,力求振作,以補償自己的弱點。例如。古代希臘的戴蒙斯賽因斯(Demosthenes)原先患有口吃,經過數年苦練竟成為著名演說家;美國羅斯福總統,患有小兒麻痹症,其奮鬥事迹,更是家喻戶曉之事。有時候,一方面的缺陷也會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補償,例如尼采身體羸弱,可是他卻棄劍就筆,寫下了不朽的權力哲學。諸如此類的例子,在曆史上或文學上真是多得不勝枚舉。

早先,弗洛伊德已經主張:補償作用是由于要彌補性的發展失調所引起的的缺憾。受了弗氏的影響,A·阿德勒遂提出男性欽羨(masculine protest)的概念,認為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有一種要求強壯有力的願望,以補補償自己不夠男性化之感。

以後,A·阿德勒更體會到:不管有無器官上的缺陷,兒童的自卑感總是一種普遍存在事實;因為他們身體弱小,必須信賴成人生活,而且一舉一動都要受成人的控制之故。當兒童們利用這種自卑感作為逃避他們能夠做的事情的借口時,他們便會發展出神經病的傾向。如果這種自卑感在以後的生活中繼續存在的下去,它便會構成“自卑情結”。因此,自卑感并不是變态的象征,而是個人在追求優越地位時一種正常的發展過程。

此時,弗洛伊德将A·阿德勒的觀點認為是對自我心理學的一大貢獻,可是卻覺得它未談及本我和超我等部分,而且所謂的補償作用也隻是自我一種功能而已。這時候,A·阿德勒的觀點尚未自成一個獨立的系統,然而,當A·阿德勒主張補償作用是其中心思想時,兩人便勢同水火了。

起初,兩人還彼此容忍對方,可是當弗氏要求A·阿德勒登在其學刊上的文章要先受楊格(Jung)的檢查時,他們便正式鬧翻了。弗氏緻書給心理分析學刊發行人:要把他學刊封底裡的A·阿德勒的名字除掉,否則就把自己的名字去掉!維也納心理學會為了A·阿德勒的觀點曾經開了許多次會,由于弗洛伊德和其它許多人都堅持A·阿德勒的觀點無法見容于心理分析學派,A·阿德勒便率領他的一群跟随者退出心理分析學會,而另組“自由心理分析研究學會”并稱其為“個體心理學”。

在和弗洛伊德決裂之後,A·阿德勒便摒棄了弗氏泛性論的心理觀點,他譏之為對性的迷信,并以社會的概念來解釋男性欽羨。他并不否認潛意識動機的實在性,但是他比弗氏更重視自我的功能。他也不否認夢的解釋有其重要性,不過他卻認為夢是解決個人問題的一種方法,而不是象弗氏那樣,事事都以性來解釋。例如奧迪帕斯情結的發生,他也認為史是被寵壞孩子對母親的依賴而已。當然,性欲是存在的,不過它和饑餓或口渴一樣,這種生物上的因素隻有在追求優越地位時,才能進入心理學的領域。

1911年有一位德國哲學家懷亨格(Hans Vaihinger)出版了一本書,叫做《‘虛假’的心理學》(The Psych ology of‘As If’),它對A·阿德勒的思想立刻産生了重大的影響。懷亨特主張:人類都是憑借一些在一些現實上不存在的虛假目标而生活着的。我們認為宇宙是一個井井有條的實體,并以此種虛假的觀念為基礎,作出種種行為,其實宇宙是紊亂不堪的。我們造出了虛假的上帝,并且裝模作樣,仿佛他是真有其人一般,基實哪裡有什麼客觀存在的神?盡管這些東西在經驗上都是虛假的,我們卻不懷疑其真實性,我們的思想和行為都受其影響。A·阿德勒把這種概念引用到心理學上,尤其是因果關系的問題。

弗氏把因果關系當做是心理學的一項基本定律,但是A·阿德勒卻在懷亨特概念中看到足以打倒弗氏觀點之物。他認為:促使人類作出種種行為的,是人類對未來的期望,而不是其過去的經驗。這種目标雖然是虛假的,它們卻能使人類按照其期待,作出各種行為。個人不僅常常無法了解其目标的用意為何,有時他甚至不知其目标何在,因此,這種目标經常是屬于潛意識的。A·阿德勒把這種虛假的目标之一稱為“自我的理想”,個人能借之獲得優越感,并能維護自我尊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A·阿德勒曾在奧國軍隊服役,充當醫生。以後,他又曾在維也納的教育機構從事兒童的輔導的工作。此時,他發現:他的觀點不僅适合于父母和子女間的關系,更可涵蓋師生關系。他對教師們的影響既深且遠,有許多個體心理學家都是出身自将其觀點用于教育上的教師。

在1920年左右,A·阿德勒便已經聲名遠播了。在維也納,有許多學生和跟從者包圍着他,他和他們一起度過了許多時光。然後,他便周遊各國,到處講學。1926年,他初抵美國,受到熱烈歡迎。1927年,他受聘為長島醫學院教授。同年,他出版了《自卑與超越》,全書主要有生活的意義、心靈與肉體、自卑感與優越感、早期的記憶、夢、家庭的影響、學校的影響、青春期、犯罪及其預防、職業、人及同伴和愛情與婚姻等十二個主要論點。原書名為《生活對你的意義》(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1934年,A·阿德勒決定在美國定居。次年,他創辦了國際個體心理學刊。1937年,A·阿德勒受聘赴兩個城市演講。由于過分勞累的結果,他終于因心髒病突發,而死于蘇格蘭亞伯丁市的街道上。

A·阿德勒一着作豐富。《自卑與超越》一書,成書于A·阿德勒思想最為成熟的時期。自從心理分析大師弗洛伊德以泛性論為基礎,主張人類的一切行為均可溯源于“性”以來,便有許多繼起的精神分析家紛紛提出不同的意見,對弗氏的泛性論作種種修正。這些新的觀念統稱為“新心理分析學派”,A·阿德勒卻以“自卑情結”為中心思想,創立了“個體心理學”,并成為一個學派的創始人。他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出于自卑感及對自卑感的克服與超越。這就是《自卑與超越》的主要思想内容。在該書裡,作者以平易輕松的筆調,描寫了自卑感的形象、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以及個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轉變為對優越地位的追求,以獲取光輝燦爛的成就。

因之,凡是想克服自卑感,在生活和事業上獲取成就的人,《自卑與超越》無疑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我想,于此介紹該人該書,應當對于活躍于這個網頁的人們無疑也有着重大現實的意義吧。

目錄

“道”與生命意義的追求

譯者序

一生活的意義

生活中的三種聯系

生活的意義

童年生活情境

最初的記憶和夢

學會合作之道

二心靈與肉體

心靈與肉體的互動

情感的角色

精神特征與身體類型

三自卑感和優越感

自卑情結

優越感目标

四早期的記憶

人格的關鍵點

早期的記憶與生活方式

透析早期記憶

五夢

解夢舊觀點

弗洛伊德學派的觀點

個體心理學派的觀點

解析典型的夢

個案詳解

六家庭的影響

母親的角色

父親的角色

偏愛與平等對待孩子

長子、次子、最小的兒子、獨生子

七學校的影響

教育形式的變遷

教師的職責

班級内的合作與競争

學生成長評估

天賦與習得

區分孩子的類型

顧問會議的功用

八青春期

青春期的心理和身體特征

常見青春期問題

青春期的性認知

九犯罪及其預防

了解犯罪心理

典型個案分析

合作的重要性

矯治罪犯

十職業

平衡三條系帶

早期訓練

兒童時代的興趣影響職業

影響職業選擇的其他因素

解決辦法

十一人及其同伴

人們努力增進合作

社會興趣缺失與溝通失敗

社會興趣與社會公平

十二愛情與婚姻

愛情、婚姻是平等的合作關系

婚前準備

婚姻中的合作之道

婚姻和諧之道

婚姻與男女平等

附錄 阿德勒年譜

編輯推薦

《超越自卑》是人文譯叢之一。

文摘

可是絕大多數器官或内分泌腺有缺陷的兒童,都沒有被引向正途.他們的困難也不曾被别人了解,結果他們大多變得隻對自己有興趣。因此,我們在早年生活曾經因為器官缺陷而感受到壓力的兒童之中,便發現了許許多多的失敗者。

第二種常見的在賦予生活的意義中造成錯誤的情境,是把兒童嬌縱壞的情境。被嬌寵的兒童大多會希望别人依從他的願望,就像依從至高無上的法律.他希望自己不必付出就會成為天之驕子,通常他還會認為與衆不同是上天賦予他的權利。結果,當他進入另一種情境——群體不以他為注意的中心,也不以體貼他的感覺為主要目的時,他就會若有所失地覺得世界虧待了他。因為他一向是被訓練成隻取不予的,從未學會用别的方式來處理問題。别人總是服侍他,使得他喪失了獨立性,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能做些事情的。當他面臨困難時,他隻有一種方法來應付,那就是乞求别人的幫助。他或許以為,假如他能再獲得突出的地位,假如他能強迫别人承認他是特殊人物,那麼他的情況就能大為改善了。

被寵壞的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會成為我們社會中最危險的一群。他們有些人會嚴重地破壞善良意志,他們會裝出“媚世”的表象,以博取擅權的機會。可是暗中卻打擊平常人在日常事務上所表現的合作精神。還有些人會公開施行他的叛逆行為,當他們不再擁有往日所習慣的谄媚和順從時,他們即會覺得自己被出賣了。他們會錯誤地認為社會對他們充滿敵意,因而想要對他們所有同類施加報複。假如社會真的讓他們認為表示敵意的生活方式經常發生,他們會把這種敵意作為自己被虧待的新證據。懲罰為什麼總是沒有效果的原因在于:它們除了強化“别人都反對我”的信念外,就别無他用了。被寵壞的孩子無論是暗中破壞或是公開反叛,無論是以柔術駕馭别人,或是以暴力施加報複,在本質上他們都犯着同樣的錯誤。事實上,我們發現,有許多被寵壞的人他們先後使用着這兩種不同的方法,但是他們的目标卻始終沒變。他們認為,“生活的意義是——獨占鳌頭,被認為是最重要人物,并獲取心中想要的每樣東西”。

序言

中國乃一文明古國,而人文精神又于其間特見其長。“周文”已燦然可觀,而孔孟老莊荀韓等先秦諸子更大略厘定此後二千年中華文化發展基本格局,且時有奇葩競放,異彩紛呈。然近代以來遇強勁歐風美雨,不免花果凋零。究其因,既有外來文明之橫決,亦有自身後繼之乏力。

今日世界一體,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能孤立發展乃至生存,古老的華夏文化更有從域外接引各種源頭活水之亟須。百年來國人譯事多多,今不揣淺陋,亦立此一“人文譯叢”,名稱不憚其大,俾使各種有價值譯着多能收入其中,且有願為中華人文複興略盡綿薄之意焉。

譯叢取材選目則不吝其小,且力求主題相對集中,現約略勒成數專輯:一日西方古典思想與人物,尤以古希臘為要。二日西方政治理論與實踐,特重近代以來作為西方思想制度主流之自由民主的發展。三日知識分子與自由市場,全球化使我們皆卷入市場經濟,而人文知識分子對此的态度尤可玩味。四日基督精神與人文,此種超越性大概正是較現實的中華人文所需特别留意處。五日陀思妥耶夫斯基與俄羅斯思想,借此希望國人眼光也能注意我們近鄰心靈的深邃。六日《學術思想評論》,由賀君照田主編,其中有譯有評,最近幾輯尤注意中西曆史交叉延入“現代性”的曲折與展開。

媒體推薦

“個體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标是對自我的接受和認可。這樣才不會出現自負和自卑心理。”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傑克•伊格勒

上一篇:前仆後繼

下一篇:president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