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手冊

質量手冊

企業質量管理文件
國際标準中對質量手冊(quality manual)的規定是:對質量體系作概括表述、闡述及指導質量體系實踐的主要文件,是企業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活動應長期遵循的綱領性文件。質量手冊是規定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文件,闡明一個組織的質量方針,并描述過其質量體系的文件。質量手冊是證明或描述質量體系的主要文件。質量手冊規定了質量基本結構,是實施和保持質量體系應長期遵循的文件。
    中文名:質量手冊 外文名:quality manual 定義: 規定:概括表述、闡述及指導 屬于:主要文件 作用:三方面 是:證明或描述質量體系的主要文件 對象:特定設施、職能、過程

釋義

質量手冊至少應包含組織的質量方針和對所采用的質量體系标準的全部适用要素的描述。

質量手冊可以是:質量體系程序文件的直接彙編;

一組或一部分質量體系程序文件;

針對特定設施、職能、過程或合同要求所選擇的一系列程序件;

多份文件或多層次的文件;

剪裁掉附錄隻含有通用性内容的文件;

可獨立應用的或是其他形式的文件;

基于組織所需其他多種可能的派生文件。

質量手冊有三方面作用:一,在企業内部,它是由企業最高領導人批準發布的、有權威的、實施各項質量管理活動的基本法規和行動準則;

二,對外部實行質量保證時,它是證明企業質量體系存在,并具有質量保證能力的文字表征和書面證據,是取得用戶和第三方信任的手段;

三,質量手冊不僅為協調質量體系有效運行提供了有效手段,也為質量體系的評價和審核提供了依據。

⑴就最高管理者确定的質量方針和目标與他的職員、顧客和賣主相互溝通。

⑵樹立公司最佳形象,赢得客戶的信任并滿足合同規定的要求。

⑶對供應商施加影響,使之對所提供的産品施以有效的質量保證。

⑷為貫徹質量體系,按授權的引用标準行事。

⑸規定各功能團組以及與質量活動相關的各部門的組織結構和職責。

⑹保證工作有序和有效。

⑺就質量體系的各要素對全體員工進行培訓,使他們認識其工作對最終産品質量的影響,幫助員工提高自身素質。

⑻作為質量審核的依據。

注:為了适應組織的規模和複雜程度,質量手冊在其詳略程度和編排格式方面可以不同。

沒有國際标準出現時,不同國家對手冊的表述。

1、國标<>;:質量手冊是質量體系建立和實施中所用的主要文件。質量手冊的主要目的是對質量體系作充分的闡述,因而是實施質量體系時應長期遵循的文件。

2、美國《ANSI/ASQC--Z1.15--79》:應采用适當形式,把質量方針和質量體系形成書面文件。例如:一本質量手冊或一套手冊。但都應該包括以下幾個關鍵項目:

⑴總的質量方針;

⑵質量體系的描述;

⑶可能時,對各類産品的質量控制活動作原則性的描述。

3、英國《BS 47798-1979》:陳述企業總的質量方針、程序和實施文件。在英國,質量手冊有可對外,供需方或第三方評價用的;和企業内部實行質量控制用的(一般不對外公開)的兩種類型。

4、法國《NFX50-113-86》:是闡述NFX50-110-80《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指南》所規定的質量體系文件。一般規定以下幾個方面的條款:企業的結構;

與質量有關的技術和管理部門及職責;

質量保證的一般程序;

企業内部和外部聯系。

概述部分

質量手冊是組織質量管理的綱領性文件,應納入組織标準體系内,質量手冊的封面應按組織管理标準的統一封面格式編制。一般應包括文件編号、手冊名稱、組織名稱、發布及實施日期等。

質量手冊的編号應按組織管理标準的統一編号辦法進行。通常編号由組織代号、部門代号、标準性質代号、标準順序号和年代号等五個部分組成。

批準頁為質量手冊的發布令,一般由組織最高管理者簽字發布,其内容包括簡要說明質量手冊的重要性及各部門的實施要求,以及何年何月何日起實施。

由于質量手冊篇幅較長,為了查閱方便,必須編寫目錄。目錄應列出手冊所含各章節的題目和頁碼。各章節及前言、附錄等的編排應清楚、合理。

在這一部分應标出手冊的适用領域,包括關于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内容的增加及剪裁情況,以及質量手冊不适于哪些場合、不涉及什麼内容等。這部分内容也可以放在前言中一并闡述。

前言内容主要有組織基本情況,如組織名稱、地址、規模、通訊方式等,另外還有組織發展概況,尤其是質量管理曆史及在質量方面所獲得的榮譽,實施ISO9000的動機、目的等。

說明質量手冊由哪個部門負責編制,誰負責審批、更改、發放、保管、作廢等如何控制。

關于質量管理方面的術語,應采用ISO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中的定義,其他可能引起業主、職員及使用者誤解或難于理解的專門用語,應予以解釋和定義。

縮寫,是指對質量手冊中反複出現而又較長的詞彙,為了節省篇幅、使用方便而用其簡稱。如将“全面質量管理辦公室”簡記為“全質辦”,将質量管理縮寫成“QM”,“質量管理小組”縮寫為“QM小組”等。

正文部分

在這部分要明确本單位的機構設置,分條款地闡明影響到質量的各管理、執行和驗證的職能部門的職責、權限以及隸屬和工作關系。該部分一般可先畫出組織總的結構圖,再進一步畫出質量管理組織結構圖,然後分條款闡述與質量有關的主要部門的職責、職權等關系。

附加說明一般包括:質量手冊的起草單位、起草人等需要說明的事項。

該部分以職能分工表的形式,将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分配到各個部門,使各要求的質量保證得到落實。編寫方法是将選定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進行分解,展開為一項項的具體質量活動,然後針對每一項質量活動,确定負責部門和配合部門,這樣就可以将各個要求落實到各個部門,避免無人負責和相互推诿。

這是正文中的主要部分。要對所依據标準的各條要求,就如何進行管理和控制一一予以闡述,手冊中各項内容的先後順序盡可能與标準内容順序一緻,便于對照。編制手冊時必須注意複蓋标準要求,不能随意取舍或不加任何說明。

補充部分

附錄部分在于補充說明正文的内容。如組織結構圖、質量職能展開表以及質量手冊涉及的其他圖表等,均可放在附錄中。

編制

作為商品包裝上唯一需要機器識别的印刷部分,條碼符号的印刷質量尤為重要,編制并嚴格執行一份完整、标準的《條碼印刷質量保證手冊》,是保證條碼符号質量的前提和關鍵。

1、從企業的自身需要出發編制質量手冊。

2、從總結該企業質量管理經驗的角度出發編制質量手冊。

⑴理論基礎一緻。

⑵目的基本一緻。

⑶全面性要求一緻。

⑷預防為主的思想一緻。

⑸強調領導是關鍵。

⑺重視統計方法的應用,TQC系統而深入地講述統計方法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⑻強調質量改進。

3、從利用現有管理标準和工作标準角度出發編制質量手冊。

4、從讓職工積極參與的角度出發編制質量手冊。

5、從使用符合該國文化傳統語言的角度出發編制質量手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