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經濟學術語
⑴經濟危機通常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性爆發的社會經濟的大混亂.[1]⑵經濟危機的表現是: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大量生産資料被閑置,大批生産企業、商店、銀行破産,大批工人失業,生産迅速下降,信用關系破壞,整個社會生活陷入混亂。⑶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産相對過剩。⑷在資本主義以前的簡單商品經濟時期就已經存在經濟危機的可能,但這僅僅一種可能,經濟危機并沒有變為現實。⑸資本主義再生産的周期性。
    中文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外文名: 發生地點: 主要人員: 實質:生産相對過剩、工人失業 可能性理論:消費不足;工資壓縮理論 表現:大量商品賣不出去

定義

隻有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即社會化生産與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才使這種可能變為現實。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直接表現為個别企業生産的有組織性、有計劃性和整個社會生産無政府狀态之間的矛盾;表現為資本主義生産有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即生産和消費之間的矛盾。這兩個矛盾激化,必然引起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地發生,使資本主義再生産具有周期性。典型的資本主義再生産周期,包括危機、蕭條、複蘇、高漲四個階段。危機是上一個周期的終點,又是下一個周期的起點。在蕭條階段,生産處于停滞狀态,同時為複蘇階段做準備。在複蘇階段,生産和消費的矛盾進一步緩和,社會生産逐漸恢複,并進一步發展,使經濟出現繁榮景象,形成高漲。高漲又使資本主義經濟各種矛盾加以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又爆發新一輪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再生産周期性的物質基礎,是固定資本更新。大規模的固定資本更新,會擴張生産能力,引起生産高漲,為下一次生産過剩危機奠定物質基礎。

曆史事件

1825年

英國的第一次經濟危機

世界上第一次經濟危機是1825年發生在英國的經濟危機.1825年7月,英國爆發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産過剩的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是從貨币危機開始的。當時,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初,股票跌價造成的損失約達一千四百萬英鎊。信用關系破壞,銀行紛紛倒閉。1825~1826年間,英國有七十多家銀行破産。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從1824年底的1070萬鎊降至120萬鎊。1826年工業危機達到高潮,大量商品賣不出去,物價暴跌,大量工商企業破産。

據統計,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産的工商企業達到三千五百多家。1824~1826年間,英國當時重要的出口産品棉布出口從3.45億碼降為2.67億碼,即減少了23%。機器制造業、建築業以及其他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遭到了危機的沉重打擊。整個社會經濟處于極度的恐慌和混亂之中。資本主義經濟的生産過剩,隻是相對過剩,指相對于勞動人民的支付能力而言是過剩了。

當時,一方面,市場上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業,在職的工人工資也大幅度降低,工人無錢購買商品。此後,平均大約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發生一次經濟危機,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不同程度地爆發了經濟危機。

1847年

蔓延歐洲的工商業危機

1843年到1847年,英國啟動了新一輪繁榮。這一輪繁榮的主要成因是冶金和機械制造技術的飛速進步。由此,鐵路建設和運營成本大大降低,新一輪鐵路建設熱潮興起。紡織機械制造技術的進步使紡織業成本進一步降低,從而擴大了需求,增加了利潤。此外,英國拼命開拓國外市場。為進一步打開主要貿易對象的市場,英國提倡"自由貿易"。其主要舉動是廢除本國征收農産品進口關稅的《谷物法》,從而一方面降低糧價,擴大市場需求,另一方面要求其他各國開放市場。第二,則是尋找新的出口對象,特别是擴大對亞洲和非洲的出口。

1840年英國用炮艦開打中國大門,1842年強迫中國開放五個通商口岸,并對英國商品豁免關稅。英國對中國的出口額1840年為50萬英鎊,1845年即增加了4倍。40年代,英國棉布出口增加了56700萬碼,其中歐洲2200萬碼,美國7200萬碼,而亞洲和非洲卻占了36200萬碼,為增加額的64%。這樣,從1842年起,英國經濟漸漸轉入繁榮。與此同時,以往曾經延長并加深繁榮的投機手段也在起作用,那便是貸款給美、德等國,使它們有能力購買英國的鐵軌、機車。1825年到1840年,英國建成鐵路不到1300公裡,1841年到1848年則建成鐵路6900公裡。同一時期,世界鐵路網從8600公裡擴大到38000公裡。

1839年至1847年間,德國生鐵淨進口量增加了8倍,達114000噸,相當于德國産量的42%,1841年到1845年間,美國每年進口10萬噸以上的生鐵、鋼和鐵軌。進口絕大部分來自英國。法國冶金工業得到高關稅保護,沒有受到英國鋼鐵制品的沖擊。由于這一政策,法國冶金工業迅速發展。就蒸汽機馬力數而言,至1847年,法國躍居世界第二。然而,紡織工業很快面臨生産過剩,1845年出口額即達到最高峰。對中國和印度出口首先下降,接着,由于農業歉收,對歐洲的出口也下降了。1846年,對美洲和非洲的出口跟着下降。

1846年,美國棉花歉收,棉價價格上漲達一倍,進一步使紡織品的消費量萎縮。事實上,1845年底危機已初露端倪。除國外市場飽和外,對于鐵路的投機也開始破滅。1845年10月股票價格下跌達30%-40%,許多公司垮台。由于政府要求各股份公司将部分資金存入國庫以證明其可靠,許多資金不足的公司跟着破産。但是,因禍得福,那些交出保證金的公司反而赢得了公衆的信任,結果1846年獲得議會批準的鐵路設計方案增加了一倍,鐵路建築被推向高潮。

事實證明,這是危機前最後的掙紮。在其他部門物價下跌之際,鐵路通車後缺乏相應的運輸量,收入遠低于預期;相反,建設鐵路的各項費用卻迅速膨脹。1847年秋,鐵路投機終告破産,英國第九次經濟危機開始了。許多線路停目鋪設,幹線鐵路的工程進展大大放慢。恰在鐵路危機爆發之際,又出現英國和中歐、南歐地區農業嚴重歉收,1847年5月底,糧食價格比1845年上漲一倍,進一步縮小了工業品市場。由于繁榮被投機因素延長,危機爆發的烈度和持續的時間也超乎尋常。鐵路工程量連續5年下降,到1852年時,從事鐵路建設的工人數目比1847年少了五分之四以上。

相應地,鐵價下跌一半,冶金和煤炭工業遭到沉重打擊。斯塔福德郡137座煉鐵爐中,58座停産。生鐵産量在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内減少了三分之一。棉紡織業本來已經在下降中,随着鐵路投機的破滅和糧價飛漲,進一步落入低谷。1947年11月,在紡織工業中心之一蘭開夏地區,920家棉紡織工廠中,有200家完全停業,其餘的多半一周開工2-4天。70%以上的工人遭受失業或半失業的打擊。英國的危機很快傳遞到其他國家。法國的情況與英國很相似,紡織工業早在1845年就出現随着英國紡織品的傾銷而出現危機,鐵路建設狂潮也終于在1847年下半年退潮。

随着英國工業陷入危機,法國工業遭受着英國貨的更嚴重的沖擊,從而危機也就更加嚴重。1848年,法國工業生産總共下降了50%。在危機的沖擊下,法國再次爆發革命。德國工業由于保護較弱,受英國危機的影響更大。1847年冬,克萊費爾德8000台織機中有3000台停工,1848年上半年科隆14家工廠中隻有3家開工,埃爾富特的工業幾乎完全停頓。由于德國本國就靠更殘酷的剝削抵抗着英國貨的傾銷,危機到來後,工人處境更加惡化。1847年就多次爆發反饑餓的暴動。1848年2月法國巴黎爆發革命,3月德國柏林也爆發了革命。美國的冶金業受英國危機影響最嚴重。

1846年生鐵進口量隻相當于美國産量的十分之一強,1851年進口量幾乎與産量持平,本國産量大幅減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美國追随英國《谷物法》的廢除,将金屬進口稅從75%-110%下調至30%。結果,英國鋼鐵潮水般湧入美國,在新稅則實施三年内美國鋼鐵産量下降了33%。其他經濟部門的情況卻比較緩和。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歐洲農業歉收成了美國農産品出口的好機會。1845年到1847年,谷物和面粉出口值增加了6倍,棉花出口量減價增,總收入還有所增長。

因此農村地區對工業品的需求繼續旺盛。第二,1847年以前美國銀行系統還停留在上次金融危機的陰影中,存貸款數量都很有限,因此繁榮中的投機成份較少,危機也就比較淺。第三,1848年1月加利福尼亞發現大金礦,淘金熱潮刺激了美國鐵路的大發展;第四,1848年初對墨西哥作戰産生了大量軍事訂貨;第五,歐洲革命使資金大量外逃,流入美國(以及英國),增加了美國的資金供給。

美國經濟的相對獨立對于英國擺脫危機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使英國的冶金工業的衰退相對減緩。危機帶來大量破産,工資及原材料成本下降,技術革新速度加快,壟斷程度提高,例如,1846年英國還有200家鐵路公司,到1848年即減少到20家大公司和幾家小公司,從而為走出危機鋪平了道路。

原因概括

1825年,第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在英國爆發。1837年,由于對美國出口大幅減少,導緻英國爆發二次經濟危機。1845年--1846年英國出口額下降,同時農業歉收引起糧食投機并引發了1847年經濟危機。狂熱的生産投機所導緻的投機猖獗,使法、德和美國于1856年和1857年先後爆發金融危機,并迅速發展成為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1866年英國爆發了同樣具有世界性質的經濟危機。1872年,美國的鐵路投資狂潮開始減速并迅速引發了以維也納交易所危機為開端的1872年世界經濟危機。1882年再次爆發由美國引發的經濟危機。1890、1900年德國的交易所危機和俄國的金融危機分别引發了新一輪世界經濟危機。

1907年美國的交易所危機使其重新成為世界經濟危機的策源地。1927年底,還是首先由美國開始,爆發了空前的大危機。在此之前和之後,還分别有1920年、1937年兩次短時間的經濟危機。1967-1968年,新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結束了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長達20年的黃金時期。而在石油危機的沖擊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分别于1973、1980、1989年連續爆發了經濟危機。1987年,以墨西哥債務危機為發端,拉美國家爆發了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債務危機和經濟危機。

1994年底,墨西哥再次爆發金融危機。1997年,始于泰國的亞洲金融危機席卷東南亞,并波及其它地區的多個國家。俄羅斯在其影響下也于1998年爆發金融危機。1999年巴西爆發金融危機。2000年土耳基爆發金融危機。2001年阿根廷爆發金融與經濟社會危機,并且波及烏拉圭與巴西,使二者在2002年也出現了金融動蕩。2008年再次由美國次信貸危機的爆發,有可能會波及全世界,導緻新一輪世界性經濟危機。

在探讨危機理論時,必須把總危機同局部危機和經濟周期區别開來;總危機是指再生産的經濟和政治的關系的全面崩潰,而局部危機和經濟周期則是資本主義曆史的正常現象。在資本主義生産中,追求利潤的個人願望會同社會分工的客觀必然性周期性地發生沖突。局部危機和經濟周期僅僅是該制度把上述個人願望與客觀必然重新結合起來的固有的方法。當制度健全時,它會很快地從其固有的失調動亂中恢複過來。

但如果制度不健全,則恢複期越長,恢複就越沒有生氣,其進入長期蕭條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比如,在美國,從1834年到現在的150年中雖然出現過35次經濟周期和危機,但隻有兩次——1873-1893年和1929-1941年的大蕭條——稱得上是總危機。當前資本主義世界所面臨的問題是:在這一統計表中會不會有一天再增加1980年的大蕭條這一次(見“參考書目”10和3)。

在分析資本主義制度時,馬克思常常提到它的“運動規律”。比如,他認為利潤率趨于下降就是一個一般規律,但同時又指出“阻撓和抵銷這個一般規律的作用”(《資本論》第3卷,第258頁,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的起反作用的趨勢。因此,人們自然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即“規律”怎麼會從趨勢和相反的趨勢中産生呢?

回答這個問題有兩個基該方法。一方面,可能是從概念上把各種趨勢看作是基于同等基礎起作用的趨勢。資本主義導緻一系列的沖突的趨勢,而某個特定曆史的“緊要關頭”的各種力量的平衡則決定制度的最終方向。從這個角度來說,結構性改革和國家幹預似乎具有很大的潛力,因為在正常的情況下它們能夠左右各種力量的平衡,從而實際上支配其後果。後面将可以看到,這一總的見解是大多數現代馬克思主義危機理論的基礎,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另一方面,馬克思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則不同。他認為,重要的是區分占有支配地位的趨勢和各種起抵銷作用的次要趨勢,因為後種趨勢是在前者所規定的範圍内起作用的,由于占支配地位的趨勢起因于制度本身的性質并賦予制度以強大的推動力,所以次要的趨勢實際上是在原動力的範圍内起作用的,或者說被納入一定的導向的(在這些範圍内,次要的趨勢也可以隻作為基于同等基礎的沖突的趨勢而起作用)。從這一高度出發,那些結構性的改革、國家的幹預以至未能觸動制度的基本實質的階級鬥争,隻具有有限的潛力,這正是因為它們最終将會從屬于該制度的内在的動态。

現在可以劃分出兩種主要的危機理論,這種劃分同探讨資本主義曆史的兩種不同的方法是一緻的。一是可能性理論,它基于這樣一種看法,即認為規律是各種沖突趨勢的産物;根據這種理論,每當曆史的決定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相結合時就會出現總的危機。另一是必然性理論,它基于這樣的看法,即認為規律是使各種抵銷的趨勢處于從屬地位的、内在的占支配地位的趨勢的表現;按照這種理論,定期出現總危機的特定形式和發生的時間,在一定範圍内是由曆史和制度的因素所決定的)。下面将考察一下現代的馬克思主義危機理論是如何具體解釋上述兩種理論的。

相關理論

可能性理論

這種理論可以分為兩大類:消費不足——停滞論;工資壓縮理論。

第一,消費不足——停滞理論。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它的純産量的貨币價值等于支付工人的全部工資加上資本家所得的利潤。由于工人的所得少于純産量的總值,因此他們的消費永遠不足以把純産量的總值購買回來,工人的消費産生了“需求缺口”。而且利潤對工資的比率在增殖的價值中所占的份額越大,這種需求缺口也越大。當然資本家也消費其部分利潤,這有助于填補一部分缺口。但是資本家的大部分利潤不是消費掉而是儲備起來的;按照凱恩斯的說法,這些儲備被看作是需求的“滲漏”,其最終的基礎依然是限制大衆的收入和消費。

如果相當于資本家儲備的這部分需求缺口不填補上的話,那末部分産品就銷售不出去,或至少不能按正常價格進行銷售,結果整個體系就要收縮,直到利潤降低到使資本家被迫消耗其全部收入——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有(純)投資從而也就談不上增長。因此,資本主義經濟的内在經濟邏輯易于使資本主義經濟趨向于停滞。

當然,需求的缺口不僅可以通過消費,而且也可以通過投資需求(工廠和設備的需求)來填補。投資需求越大,該體系的生産水平和就業水平越高,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也就越快。因此,該體系的最終運動,歸根到底将取決于資本家的儲蓄計劃所導緻的停滞趨勢與資本家的投資計劃所導緻的起抵銷作用的發展趨勢之間的相互作用。資本家所以儲備,是因為作為個體的資本家他們必須為生存而努力發展。

但是隻有具備客觀可能性時,他們才會投資,而且這些又取決于兩個因素。具體地說,就是當某個特定的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的英國和20世紀的美國)的霸權能使它對國際政治經濟的穩定性加以協調并鞏固時,也就具備了發展大規模商業貿易活動的基礎;當大批新産品、新市場和新技術同時出現時,要具備為大規模投資所需要的動力。隻有基礎和動力同時具備,發展的因素才會蒸蒸日上。

然而,随着動力的耗盡和資本家之間的競争對基礎的不斷損害,各種對立的因素在某些方面會重新表現出來,而停滞就會成為一種趨勢——當然,這種局面将一直延續到新的統治秩序(也許通過世界戰争來促成)和許多新的發現能開創出另一個發展時代為止。

壟斷權力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在現代資本主義中,據說少數實力強大的企業能支配各自的行業,通過限制産出和擡高價格它們能夠靠犧牲工人和小資本家的利益而使收入的再分配有利于自己。鑒于大資本家把較大份額的收入儲備起來,所以總的儲蓄額将增加;另一方面,為維持價格和利潤,大企業将隻限于在本行業中進行投資,從而減少了可利用投資的出路,由于加大了需求缺口并同時減少了投資的機會,因此,從理論上講,壟斷将使停滞實際上成為不可避免的事。

當然,實際上戰後的“壟斷資本主義”直到最後“一直享有長期的繁榮……在許多方面超過了它先前的曆史”(見“參考書目”14)。所以,由于存在着非常強有力的抵銷因素,諸如戰後的美國霸權、新産品、新技術和軍事費用等等,這一切又足以說明實際上并不存在停滞現象。

在這樣一種框架内,任何可以加強和指導發展因素的經濟幹預,顯然在原則上都可排除停滞的威脅。比如,凱恩斯經濟學就宣稱國家不管是通過本身的開支還是通過刺激私人消費,均可使産出和就業達到社會期望的水平,從而最終決定資本主義經濟的運動規律(參看凱恩斯和馬克思條目)。消費不足論者也并不否認這種可能性。他們隻是認為,由于現代資本主義的特征是壟斷而不是競争,因而這種幹預并不是普遍可行的。

壟斷會加劇資本主義停滞的趨勢,而當停滞出現時,國家就會通過刺激總需求來抵銷這種趨勢。但接着壟斷者将以擡高價格而不是以擴大生産和就業來與之對抗(就象各競争的企業所做的那樣)。因此,國家力量與壟斷力量之間形成的對峙局面将導緻停滞加通貨膨脹即“滞脹”(見“參考書目”14、5和13)。如果國家退出這場鬥争并采取緊縮措施,那就會處于衰退甚至是蕭條的局面。

從這一觀點來看,由于國家不願同壟斷集團對抗,所以危機的出現本質上是一種政治事件。凱恩斯理論認為國家有駕馭資本主義制度的經濟能力,而一旦認可這一前提,則危機的形成和擺脫就成了運用這一能力去實現政治目标的問題。因此,人們将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即一項通過價格控制、調節和有力的經濟計劃來削弱壟斷勢力的政治方案,将擊中通貨膨脹的要害,而增加社會福利費用和提高工資則不僅使工人階級而且也會使整個資本主義制度獲益(通過縮小需求缺口)。因此,假如能對國家施加足夠的壓力,那末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經濟矛盾就可以移置到政治領域并在政治領域内解決。

斯威齊本人故意避開了他論證中所固有的政治結論,雖然他警告說資本家本身也許會找到支配資本主義制度的新方法(見“參考書目”14第31期,第12—13頁)。但其他人就很少有什麼保留了。(參看哈林頓着《社會主義》,1972年英文版,第12章;又同一作者所着《民主社會主義組織委員會與左派》,1979年英文版,第29頁;以及《金元與理性》雜志各有關争論文章,特别是1979年10月和1981年7月—8月各期;此外還可參看哥登等人合着的《改變公司的四種辦法》一文,載《民族》雜志,1982年5月15日英文版,第589—591頁)。

第二,工資壓縮理論。

工資壓縮理論企圖把總危機同利潤率持續下降的趨勢聯系在一起(參看利潤率趨于下降條目)。其出發點是承認假定其它條件相同,實際工資增長或工作日的長度縮短和工作日的強度減少時,潛在的利潤率就下降。按照馬克思的看法,假使其它情況均保持不變,剩餘價值率的下降将導緻一般利潤率的下降。然而,這不過是說實際工資的增加(為工作日的長度和勞動強度所作的調整)從趨勢上看将減低利潤率。

如果利潤率趨于下降與這種情況無關,那末(調整的)實際工資的增加僅僅隻是促進先前存在的利潤率的下降。這正是馬克思所論證的,将在下一節裡看到。但如果利潤率趨于上升的話,那未隻有實際工資有足夠迅速的增長,才能表現出利潤率的實際下降。這就是工資壓縮理論者的典型主張。他們假定實際工資不變,技術改造也有助于提高利潤率和提高利潤對工資的比率。

這一理論的一種看法認為,這種利潤率的一升将直接刺激投資高漲;該理論的另一種看法則認為,利潤對工資的比率的提高以及壟斷力量的不斷增長将擴大需求缺口,從而導緻該制度的停滞的趨勢,但國家能夠抵銷這一點從而維持繁榮;這實際上是消費不足或停滞理論的發展。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如果繁榮期持續到足以使勞動市場變得緊張起來,而同時工人又如此富有鬥争精神,以緻他們的工資需求導緻實際利潤率持續下降,那末最終就會爆發危機。從典型的意義來說,工資壓縮理論力圖把實際工資增長快于生産力的增長看作是這樣一種證據,即在危機背後起作用的是勞動力。

比如,通常處理所謂技術選擇的數理方法就認為,利潤率是趨于上升的,除非實際工資的增長逆轉了利潤率上升的進程(見“參考書目”12,第242—247頁)。大多數現代支持工資壓縮理論的人如羅默(見“參考書目”11)、鮑爾斯(見“參考書目”2)、以及阿姆斯特朗和格林(見“參考書目”1)都引證這一點。其他人,比如霍格遜(見“參考書目”7,第75—76頁),隻是把有機構成的經驗穩定作為現代資本主義的特征。

最後,卡萊斯基(見“參考書目”9)則通常被看作是提出下述論點的人,即國家幹預将把消費不足的趨勢變成工資壓縮的現象。應當指出的是,甚至在傳統的關于技術選擇的文獻中,實際工資高于生産率的增長,既不是不可避免的也不足以導緻利潤率的下降。這從沙克的圖解中可以很容易看出來(見“參考書目”12,第236頁),在這個圖解中,最大限度的工資率(縱截線)就是每個工人的純産量。

這裡要指出的重要一點是,因為危機隻有當工人的工資增加得“過多”時才會出現,所以這一理論在看待資本主義時是留有充分餘地的,它既可以使工人的實際工資提高又可以使資本家的利潤率有所提高。從這一觀點來看,如果工人和資本家都作出充分的讓步,國家在原則上就可以設法複蘇,而如果工人和資本家雙方都表現出某種克制,則國家就能進一步阻止危機。

一般來說,可能必的理論的特征就在于:由于工人和資本家都承認國家有決定資本主義運動規律的權力,所以這種理論的支持者們的期望和前提都主要取決于這樣一種觀念,即甚至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政治也可能控制制度。如果這一前提不正确,那末圍繞着它而制定的戰略和策略無論如何也會導緻嚴重問題。在下面将會看到,這恰恰是必然性的危機理論所包含的内容。

必然性理論

現代最主要的必然性理論,就是馬克思的利潤率趨于下降的理論。過去,甚至把某些消費不足論的變種(如盧森堡的主張)也都列為必然性理論,但一般都認為這主要是由于對這些主張本身論證的邏輯作了錯誤的理解而造成的。利潤率趨于下降的規律試圖說明,資本主義為什麼在經過長期的加速發展後必然會出現相應的減速發展時期并導緻危機。對于消費不足論顯然是通過外在的因素(比如突然湧現的許多發現)來說明的東西,馬克思則是通過立足于潛在的利潤率的變化的内在因素來加以說明。

一切資本主義行動的動力都是利潤,而剩餘價值則是其隐藏的基礎。為盡可能多地榨取剩餘價值,資本家必須增加勞動日的長度或增大勞動日的強度,而最重要的是提高勞動生産率。而為了同其他資本家有效地進行競争,他們必須同時降低單位生産的成本。增加固定資本就是要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簡單地說,相對于勞動力的固定資本的增加(生産的機械化)是提高勞動生産率的主要手段,而相對于産出的固定資本的增長(生産的資本化)則是降低單位生産成本的主要手段。然而,可以看到,在采用較先進的生産方法的基礎上,固定資本的增長也往往會引起利潤率的降低(參看利潤率趨于下降條目所引用的參考材料)。

對首先采用這些規模較大、資本集約程度較高的方法個體資本家來說,較低的單位成本使他們得以降低價格、擊敗競争對手而進行發展,從而以更大份額的銷售來抵銷利潤率的下降。但是,對整個資本主義制度來說,這将導緻平均利潤率下降。雖然有各種因素可暫時抵銷這一下降趨勢,但這些因素隻能在有限的範圍内起作用,所以利潤率的持續下降将成為一種主要的趨勢。

在一個長的曆史時期内,利潤率的這種下降趨勢對投資的影響,将造成總潛在利潤量的“長期波動”,即先是增加,接着便是降低和停滞。在後面這個階段,投資需求下降、生産能力過剩将成為普遍現象,而新的投資不足則會使生産率的增長放慢,因此實際工資在一個時期内就可能相對于生産率的緩慢增長而增長。換言之,無論是消費不足還是工資壓縮這類現象,都表現為盈利能力的危機效應。但是它們并不會導緻總的危機,因為在資本主義積累範圍内存在着各種固有的機制,這些機制使能力适應有效需求,并使工資的增長維持在生産能力增長的限度之内(參看《資本論》第1卷,法文版中譯本,第25章;“參考書目”4)。

每一次的總的危機都會使弱小的資本受到巨大的破壞,使工人遭到沉重的打擊,而這些破壞和打擊,則又有助于通過加強集中和積累、通過提高全面的盈利能力來恢複積累。這些就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天然的”恢複機制。但由于利潤率的持續下降,因而每一次随後出現的高漲都具有這樣的特征,即長期的利潤率和增長率一般都比較低,因此,在資本主義統治的世界裡,停滞和世界範圍的失業問題在整個時期内将變得更為嚴重。

因為這些問題是資本主義積累本身所導緻,而不是由不充分的競争或工資過多而造成的,所以國有幹預不管其意圖多麼好,也不可能完全“解決”上述問題。政治不可能也不會支配制度,除非它願意承認資本主義解決危機的方法需要損害工人階級的利益,而社會主義的解決辦法則必須摧毀資本主義制度本身。正如耶費(見“參考書目”15)所指出的,可能性理論所特有的對國家權力的依賴性,也許是一種危險的錯誤觀念(參看資本主義社會的危機條目)。

本質特征

1)生産相對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特征,相對過剩是指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産聽商品顯得過剩,而不是與人民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絕對過剩。

2)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是由貨币作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3)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的個别企業内部生産的基本矛盾,具體表現:一是:生産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二是:個别企業内部生産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産的無政府狀态之間的矛盾。

4)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具有周期性,這是由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的階段性決定的。

5)經濟危機使企業倒閉,生産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緩解,随着資本主義經濟的恢複和高漲,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這必然再一次導緻經濟危機的爆發。

6)社會資本再生産呈現出周期性特點,一般包括四個階段危機,蕭條,複蘇和高漲。

參考書目

1P.阿姆斯特朗和A.格林:《利潤率趨于下降的規律與寡頭制——對沙克的評論》,1980年英文版。

2S.鮑爾斯:《技術變革與利潤率——對置鹽信雄定理的簡單證明》,1981年英文版。

3A.F.伯恩斯:《變化世界中的經濟周期》,1969年英文版,表11,第16—17頁。

4P.加雷納尼:《關于消費、投資及有效需求的筆記——答瓊·魯賓遜》,1978年英文版。

5C.哈曼:《危機的理論》,1980年英文版。

6魯道夫·希法亭:《金融資本》(1910),1981年英文版,第4部分。

7G.霍格遜:《托洛茨基與宿命論的馬克思主義》,1975年英文版。

8羅塞爾·雅科比:《危機論的政治——對機械的馬克思主義批判之二》,1975年英文版。

9M.卡萊斯基:“充分就業的政治特征”,載《論文選集》(1943),1971年英文版。

1010)E.曼德爾:《晚期資本主義》(1972),1975年英文版。

11J.E.羅默:《關于利潤率下降的持續争論——固定資本和其它問題》,1979年英文版。

12A.沙克:“危機理論史導言”,載《危機中的美國資本主義》,1978年英文版。

13同上作者:《政治經濟學和資本主義》,1978年英文版。

14保·斯威齊:1979—1982年發表在《每月評論》第31(3.6)、32⑸、33(5.7)和34⑵期上的主要文章。

15D.耶費:《霍格遜與能動改良主義》,1976年英文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