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縣

賀蘭縣

甯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轄縣
賀蘭縣位于銀川市北,南與銀川市興慶區毗鄰,東臨黃河與石嘴山市平羅縣陶樂鎮隔河相望,西倚賀蘭山分水嶺與内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接壤,北接石嘴山市平羅縣,縣城距銀川市中心10千米。轄區總面積1204.71平方公裡。共轄4鎮1鄉2個農牧場,66個行政村,1個街道辦事處,15個社區居委會。[1]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賀蘭縣常住人口為341507人。2020年,賀蘭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43.29億元,同比增長1.0%,低于上年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1.29億元,增長2.0%;第二産業增加值37.56億元,下降15.5%;第三産業增加值84.44億元,增長10.8%。[2]
    中文名:賀蘭縣 外文名:Helan County 别名:甯夏縣 行政區劃代碼:640122 行政區類别:市轄縣 所屬地區:甯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地理位置:甯夏回族自治區北部 面積:1599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4個鎮、1個鄉、3個場、1個管委會 政府駐地:習崗街道 電話區号:0951 郵政區碼:750200 氣候條件:中溫帶幹旱氣候區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西夏王陵、鎮北堡西部影視城等 機場:河東機場 火車站:銀川火車站 車牌代碼:甯A 地區生産總值: 方言:銀川話 人口數量:341507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地區生産總值:143.29 億元(2020年)

建制沿革

西漢時置廉縣。

唐、隋時屬 懷遠縣。

西夏、元時屬 定州。

明為甯夏衛地。

清為甘肅省甯夏府之首縣,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 甯夏縣,縣治位于甯夏府城内。

民國初期(1912年至1927年)屬甯夏道。

1928年,甯夏道改建為甯夏省,屬 甯夏省。

1935年,縣駐地遷至謝崗堡(原名謝保堡)。

1941年,因甯夏縣與 甯夏省重名,更名為賀蘭縣。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仍屬 甯夏省。

1954年甯夏省撤銷并入 甘肅省,屬甘肅省銀川專區。

1958年,甯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建立,銀川專區撤銷,屬甯夏回族自治區。

1972年,設置銀北地區,賀蘭縣劃屬 銀北地區。

1975年,劃歸 銀川市管轄。

行政區劃

區劃詳情

賀蘭縣轄4個鎮、1個鄉、2個農牧場和1個街道辦事處,2個工業園區。

類别

政區

街道

習崗街道

金貴鎮、立崗鎮、洪廣鎮、習崗鎮

常信鄉

農牧場

南梁台子農牧場、京星農牧場

工業園區

賀蘭工業園區、銀川軍民融合産業園

賀蘭縣下轄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賀蘭縣位于中國黃土高原西北内陸,地處甯夏回族自治區北部,在銀川平原青銅峽引黃灌溉區中部,地理坐标在東經105°53’~106°36’,北緯38°26’~38°48’之間,東臨黃河,隔河與陶樂縣相望,西倚賀蘭山,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以賀蘭山主峰分界;南與甯夏首府銀川市郊區為鄰,北與平羅縣接壤。縣城習崗鎮距銀川市14千米。轄區總面積1204.71平方千米,土地總面積一般統計為1208平方千米,按1987年土地調查為1254.6平方千米,約占甯夏回族自治區總面積2.33%。

地質地貌

賀蘭縣位于中國黃土高原西北内陸,地處甯夏回族自治區北部,在銀川平原青銅峽引黃灌溉區中部。

地理坐标在東經105°53’~106°36’,北緯38°26’~38°48’之間,東臨黃河,隔河與陶樂縣相望西倚賀蘭山,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以賀蘭山主峰分界;南與甯夏首府銀川市郊區為鄰,北與平羅縣接壤。縣城習崗鎮距銀川市14公司。

賀蘭縣地勢趨向的基本特點為西南高東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呈扭曲面傾斜,整個地域主要由西部山地和東部平原組成。西部賀蘭山海拔1400米以上,其最高峰海拔3566米;賀蘭山東麓海拔1122~1400米,為山前洪積傾斜增原;東部處于銀川盆地的黃河近代沖積平原,海拔1102~1122米,賀蘭山地和銀川盆地直接過渡,形成鮮明的對比。

按照全面三大地勢階梯劃分,賀蘭屬第二階梯。全縣地貌自西向東依次為5個部分;賀蘭山地,山前洪積傾斜平原,河成老階地,黃河近代沖積平原,河漫灘地。

賀蘭山屬陰山支脈,是聳立在賀蘭縣西側的天然屏障。山勢的西南向東北延伸,山地總面積32.7 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7.4%。賀蘭山作為重要的地理界限,不但是中國外流區與流區的分水嶺,也是季風氣候和非季風氣候、荒漠草原與荒漠的分界線。它削弱了西北高寒氣流的侵襲,阻止潮濕的東南季風西進,擋住了騰格裡沙漠的莽莽流沙,對賀蘭縣農林牧業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賀蘭山主體層巒疊嶂,峭壁聳立,林木蔥郁,雄偉壯觀。山地陽坡日照長,比較幹燥,山地陰坡日照少,土層厚,雨量充沛,年降水量達420毫米,為林木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成為甯夏三大林區之一。

山前洪積平原由賀蘭山洪積沖積而成。西至賀蘭山山腳,東至西幹渠約15公裡,由西向東傾斜,海拔1122~1400米,面積約32.4萬畝,占全縣土地面積的17.2%。沿山一帶為洪積扇地,扇頂部位礫石累累,地面坎坷不平,草木罕見,洪積扇地以東與沖積平原相接為洪積高階地,地勢較為平緩,土質以砂及砂質粘土為主,間有湖沼及窪地,有的呈龜裂狀鹽堿灘。現大部分已被金山鄉和國有暖泉農場開發利用。

賀蘭縣西起西幹渠,東到黃河邊的整個東半部,屬于黃河近代沖積平原,分别由黃河積和沖積湖沖積而形成。地勢開闊,地形平坦,海拔在1102~1122米之間,由西南向東北緩慢傾斜,坡降約為1/4000,面積為116.1萬畝,占全縣總土地面積的61.7%。沖積平原地區溝渠縱橫錯落,排灌暢通,草木豐盛,盛産麥稻,是賀蘭縣的農業生産基地。

水文

賀蘭縣地年銀川平原中部,黃河入境而過,溝渠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對幹旱的西北高原上這塊綠洲來說,比較豐富的水資源是其一大特點。

黃河從賀蘭縣東南方的金貴鎮入境,由南向北,至東北方的通義鄉出境。境内全長21.25公裡,河寬約1200~1600米,水深一般2~6米,最深達成2米,年均徑流量為286.5億立方米,平均洪峰流量為3505立方米/秒。水量充沛,水質良好,平均含沙量為6.54公斤/立方米,最大礦化度每升含762.5毫克。賀蘭縣降水少,年均隆水量約15766萬立方米,形成地表徑流量為零。但地表水比較豐富,由南向北穿過縣境的唐徕渠、漢延渠、惠農渠、第二農場渠和西幹渠五大幹渠,全長112.3公裡,年入境總水量13.7億立方米,年灌溉引水量5.6億方,灌溉賀蘭縣幾十萬畝農田。

由于賀蘭山區降水較為豐富,因此位于賀蘭山腳下的金山鄉境内的幾條溝口,均有山泉引入溝口蓄水池,用于灌溉。由于長期灌溉、耕作,古老渠道沿線的地勢較兩側明顯隆起,在脊狀高地之間形成了槽型封閉的窪池,成為水鹽彙集區,形成了串珠似的幾十個大小源泊和下邊堿沼澤。80年代以來,由于水産養殖業的迅速發展,不少源泊已被改造利用,變湖為塘,建池養魚。賀蘭縣的地下水儲量豐富,潛水調節儲量約為1.28億噸。地下水主要來源于引流灌溉及大氣降雨補給。總體說來,賀蘭縣的地下水埋藏較淺,其埋深又因地形及排灌情況而不同

引黃灌區地下水埋藏較淺,有的地區埋深小于50厘米;金山洪積扇地下水最大埋深達26米。據觀察,影響地下水埋深動态的主要因素是灌溉。春灌開始後,地下水位随之急劇上升,5、6月達到高峰。秋灌、冬灌停止後,地下水位下降。每年4月上旬,地下水位處于最低點。

氣候環境

賀蘭縣為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溫9.7℃,極端最高氣溫36.90C,極端最低氣溫-24℃,年降水量138.8毫米。

賀蘭縣地處内陸,遠離海洋,屬大陸性氣候,按中國氣候分區指标劃分,屬中溫帶幹旱氣候區。由于經常受到來自西伯利亞冷空氣的侵入,以及賀蘭山地形條件的影響,四季氣溫變化大,冬春季常因冷空氣的入侵而帶來大風和強烈降溫,形成幹冷漫長的嚴冬;夏秋受到東南季風暖溫空氣的影響,形成雨水較多的季節。根據賀蘭縣的氣候特點,這裡習慣将3~5月劃為春季,6~8月劃分夏季,9~11月劃分秋季,12月至次年2月劃為冬季。

由于具體地形條件影響,賀蘭縣又可分為3個氣候小區,即賀蘭山寒溫帶氣候區、賀蘭山山前洪積扇氣候區和唐惠漢平原溫帶氣候區。賀蘭縣因地區類型不同而形成氣象之差異。

根據賀蘭縣氣象站的記錄資料分析,春季升溫快,平均氣溫在10℃左右;夏季氣溫較穩定,平均氣溫在22℃左右,極端最高氣溫達到36.7℃;秋季降溫較快,平均氣溫8~9℃之間;冬季氣溫持續寒冷,平均氣溫在-9~-6℃之間,極端最低溫度曾達到-27.7℃。溫差大是賀蘭縣氣溫的一個顯著特點:①年溫差大,氣溫年較差平均為32.4℃。②晝夜溫差大,氣溫日較差平均為13.4℃,最大達到29.9℃。③地區溫差較明顯,賀蘭山氣候區氣溫偏低,山頂部全年無夏季,冬季長達10個月,年均氣溫偏低,山頂部全年無夏季,冬季長達10個月,年均氣溫在-0.8℃以下;平原氣候較為溫和,年均氣溫在7.9~8.6℃之間。

賀蘭縣的熱量資源比較豐富。大于或等于0℃的積溫為3753.2℃,大于或等于5℃的積溫為3619.6℃,大于或等于10℃的積溫為3281.6℃,大于或等于15℃的積溫為2629.9℃。主要作物生長期所需熱量基本上均能得到滿足。

賀蘭縣屬溫帶幹旱地區,一年四季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量大。根據曆年資料統計,賀蘭縣年均日照為2935.5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66%,太陽輻射總量全年為140.9千卡/厘米,6、7月太陽輻射最強,月均17千卡/厘米。4~9月為各種農作物生長期,此間太陽輻射總量達91.6千卡/厘米,占全年總輻射量的63%。氣溫高于10℃時的太陽總輻射量為85.4千卡/厘米,占全年總輻射量的58.7%。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森林是賀蘭縣的主要生物資源之一。賀蘭縣森林覆蓋總面積為19.87萬畝,覆蓋率為10.5%,其中賀蘭山林地生長着天然林11萬畝。除賀蘭山林地外,賀蘭縣1988年有林業用地13.9萬畝。賀蘭人民曆年來在賀蘭山東麓和引黃灌區累計營造農田防護林、防風固沙林、黃河護岸林、草原防護林、水源涵養林、護路林,以及用材林、經濟林等各種人工林總計約8.87萬畝,主要樹種有楊樹、柳樹、沙棗樹、刺槐、榆樹等。賀蘭縣有果園1.8萬畝,果樹類主要有蘋果、梨、葡萄、杏、李子、桃、棗等。漿果類中的枸杞子被稱為“紅寶”,為甯夏“三寶”之一。林業用地中,沿有1.38萬畝未成林和2.2畝無林地。

除森林外,賀蘭縣有28萬畝牧草地。賀蘭山共有野生維管植物665種,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藥用植物有308種,沙草青、野大豆、蒙古扁桃、賀蘭山丁香、四合木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賀蘭縣野生動物主要集中在賀蘭山區,種類多,數量大。據考察,賀蘭山共有鳥類115種,比較珍貴的動物有鹿、獐子、狐狸、青羊、藍馬雞等,有的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在灌區縱橫交錯的溝渠内及黃河中,生長繁衍着多種魚類。

森林資源

森林是賀蘭縣的主要生物資源之一。全縣森林複蓋總面積為19.87萬畝,複蓋率為10.5%,其中賀蘭山林地生長着天然林11萬畝。除賀蘭山林地外,賀蘭縣1988年有林業用地13.9萬畝。賀蘭人民曆年來在賀蘭山東麓和引黃灌區累計營造農田防護林、防風固沙林、黃河護岸林、草原防護林、水源涵養林、護路林,以及用材林、經濟林等各種人工林總計約8.87萬畝,主要樹種有楊樹、柳樹、沙棗樹、刺槐、榆樹等。

全縣有果園1.8萬畝,果樹類主要有蘋果、梨、葡萄、杏、李子、桃、棗等。漿果類中的枸杞子被稱為“紅寶”,為甯夏“三寶”之一。林業用地中,沿有1.38萬畝未成林和2.2畝無林地。除森林外,賀蘭縣有28萬畝牧草地。據調查,賀蘭山共有野生維管植物665種,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藥用植物有308種,沙草青、野大豆、蒙古扁桃、賀蘭山丁香、四合木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土地資源

賀蘭縣總土地面積按統計局的統計資料為181.2萬畝,按1986年土地詳查資料為188.2萬畝。其中,黃河近代沖積平原有116.1萬畝,占全縣土地面積的61.7%;賀蘭山面積約32.7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17.4%;山前洪積平原面積約為32.4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17.2%;沿未利用的荒地7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3.7%。

礦産資源

賀蘭縣的礦産資源主要有煤炭、磷礦石、白雲岩、石灰岩、芒硝、池鹽和賀蘭石等。

煤炭主要産于賀蘭山蘇峪口溝内,行政區劃屬該縣金山鄉,謂蘇峪口煤礦。該礦床原煤變質程度高,屬中高灰分無煙煤,迄今已有200年的開采曆史。該礦煤層分布面積約25平方公裡,估計遠景儲量為2.3億噸。加上另外2處煤層,賀蘭縣煤的遠景儲量總計約4億噸。

磷礦石是生産農用肥料的原料,礦訂地處賀蘭山蘇峪口溝内,已建礦開采。

礦石可劃分為磷礫岩、砂質磷塊岩、鈣質磷塊岩3種類型。經可選性試驗表明,該礦性低品位膠磷礦,但可選性較好,以制鈣鎂肥及磷铵為宜。礦區已控明工業儲量185.1萬噸,遠景儲量可達1204.7萬噸。蘇峪口溝内還搖籃有建材礦産資源白雲岩礦慶和石來岩礦慶。白雲岩礦石可供生産耐火材料之用,也是生産鈣鎂磷肥的良好材料。該礦儲量大,出露好,易于開采。石灰岩可作水泥原料及治金輔縣原料,也可燒制石灰。礦體規模大,儲量豐富,露頭好,便天露天開采。賀蘭縣豐登鄉馬家灘鹽湖年産芒硝200~300噸,池鹽30~40噸,鹽湖長320米,寬160米,夏季産石鹽,冬季出芒硝,如此延續數十年而不衰,地方土法開采已有數十年曆史。但因鹽湖面積小,礦層薄,不具工業開采價值。

賀蘭石是賀蘭山上一種經區域變質作用而生成的紫紅色夾灰綠色、灰藍色不規劃斑點及條帶的闆岩,色澤典雅,質地細膩,硬度适中,可雕性強,是工藝雕刻的上乘原料。用其雕刻的“賀蘭硯”,因藝術性高、實用性強而久負盛譽。賀蘭縣境内之拜寺口溝内有賀蘭石礦層。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賀蘭縣總人口(常住人口)255995人,比上年增加2666人,其中城鎮人口135037人,比上年增加11539人;鄉村人口120958人,比上年減少8873。城鎮化率52.75%,同比提高4.00個百分點,比全區平均水平低3.54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12.93‰,比上年提高0.65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4.55‰,比上年降低1.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8.38‰,比上年提高2.05‰。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賀蘭縣常住人口為341507人。 

民族

有漢、回、滿等15個民族,其中回族人口占24.9%。

政治

縣委書記:劉甲鋒

副書記:馬金龍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白建斌

縣委常委、武裝部長:潘建國

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劉勇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濤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吳靜

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秦建忠

縣委常委、金貴鎮黨委書記:黃自愛

經濟

綜述

2016年全年全縣實現生産總值134.2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0.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6.39億元,同比增長5.8%;第二産業增加值75.65億元,同比增長12.2%;第三産業增加值42.19億元,同比增長9.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産總值52432元。三次産業構成由2015年的13.1:55.8:31.1調整為12.2:56.4:31.4。三次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7.2%、64.6%、28.2%,分别拉動經濟增長0.8、6.8和3.0%。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7%,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7%,衣着類上漲2.6%,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1.1%,居住類和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指數均上漲0.7%,醫療保健類上漲2.4%,交通和通信類下降0.9%。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下降1.1%,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指數下降3.6%,新建住宅價格指數下降0.2%,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8%。 

2020年,賀蘭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43.29億元,同比增長1.0%,低于上年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1.29億元,增長2.0%;第二産業增加值37.56億元,下降15.5%;第三産業增加值84.44億元,增長10.8%。

第一産業

2016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32.66億元,同比增長6.3%,實現增加值17.02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農業産值12.86億元,增長4.2%;林業産值0.01億元,下降9.8%;牧業産值2.0億元,增長11.7%;漁業産值1.51億元,下降12.7%。農林牧漁業所占的比重分别為農業75.6%,林業0.1%,牧業11.7%,漁業8.9%。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0.52萬畝,其中夏糧播種面積10.18萬畝,秋糧播種面積30.34萬畝;全年設施蔬菜6.48萬畝,瓜菜類種植面積1.51萬畝。全年糧食總産量20.91萬噸,增産2.6%。其中,夏糧産量3.95萬噸,增産0.9萬噸,秋糧産量16.96萬噸,減産0.38萬噸。

全年肉類總産量8258噸,其中,豬肉産量1884噸,下降5.6%;牛肉産量3637噸,增長20.2%;羊肉産量1745噸,增長15.6%。生豬年末存欄1.87萬頭,增長18.4%;生豬出欄2.42萬頭,下降5.2%。牛奶産量15.16萬噸,增長9.9%。全年水産品産量4.14萬噸,增長4.8%。年末農機機械總動力為38.88萬千瓦時;農用大中型拖拉機4338台,小型拖拉機11669台;農村用電量4609萬千瓦時,同比下降0.1%,農用化肥施用量(實物量)5.99萬噸,下降1.5%。

2020年8月,入選農業農村部“互聯網+”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名單。 

第二産業

2016年,全縣12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産值253.08億元,同比增長18.7%。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6.25億元,同比增長17.2%。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0.59億元,同比下降4.5%;股份制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42.34億元,同比增長11.4%;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4.23億元,同比下降11.5%。全縣規模以上非公有制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52.87億元,增長16.7%。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完成增加值28.16億元,同比增長27.6%;重工業完成增加值28.09億元,同比增長8.6%。

按行業分,八大行業中,紡織業完成增加值9.63億元,增長101.9%;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完成增加值8.89億元,增長40.9%;非金屬礦物質制品業完成增加值6.85億元,下降11.7%;醫藥制造業完成增加值3.12億元,增長48.4%;金屬制品業完成增加值3.84億元,增長17.0%;農副食品加工業完成增加值4.0億元,增長7.0%;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完成增加值3.79億元,下降7.4%;食品制造業完成增加值3.36億元,增長7.4%。

2016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銷售産值231.89億元,同比增長19.2%;産銷率為91.6%,同比增長0.4個百分點。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5.31億元,同比增長49.7%。工業企業利潤總額6.06億元,下降23.1%;稅金總額2.88億元,下降25%。虧損企業虧損額2.25億元,企業虧損面19.0%,應收賬款淨額31.6億元,資産負債率59.9%。規模以上工業生産電力消費7.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6%。

2016年全縣具有資質等級建築業企業24個,實現建築業總産值33.2億元,下降32%;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産值26.1億元,下降25.8%。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81.73萬平方米,下降18.9%;房屋建築竣工面積35.29萬平方米,下降56.8%。

第三産業

2016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01億元,同比增長8.2%。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128.31億元,增長8.3%;農村消費品零售總額4.7億元,增長6.6%。按行業分,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和餐飲業分别實現零售總額10.85、117.09、0.35、4.72億元,分别增長37.3%、6.2%、21.5%、6%。按經濟注冊類型分,國有經濟實現零售163.5萬元,增長6.6%;集體經濟實現零售額883萬元,增長6.6%;私營經濟實現零售額81.82億元,增長9.7%;個體經濟實現零售額24.63億元,增長5%;股份制經濟實現零售額17.74億元,增長4.8%;其他各種經濟實現零售額8.73億元,增長12%。汽車銷售實現零售額91.62億元,增長9.1%,占全縣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68.9%。汽車銷售業企業達106家,其中4S店65家,限額以上汽車銷售企業57家,比上年減少5家。

全年完成縣級财政總收入18.47億元,比上年增長2.2%,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預算收入15.08億元,同口徑比較同比增長12.3%,其中稅收收入8.83億元,同比下降13.5%,稅收占公共财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58.6%。稅收收入中:增值稅增長72.9%、營業稅下降49.6%、企業所得稅下降19.3%、個人所得稅下降0.5%、契稅增長68.9%。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36.56億元,同比增長17.5%,公共财政預算支出32.26億元,增長18.7%。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30.3%、公共安全支出增長27.8%、教育支出增長28.1%、科學技術支出下降6.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30.3%、醫療衛生支出增長19.0%、節能環保支出增長15.8%、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增長45%。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39.72億元,同比增長17.4%,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00.2億元,增長9.8%;各項貸款餘額114.3億元,增長2.5%;貸存比為81.8:100。

全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4.87億元,同比增長17.9%,占第三産業比重11.5%,對第三産業增長的貢獻率為20.2%。

全年實現保費收入1547.95萬元,比上年增長24.7%。全年支付各項賠款及給付額7471.96萬元,增長48.6%。

全年共接待各類旅遊310萬人次,同比增長158%,實現旅遊總收入6.2億元,增長121%。全縣共有旅行社11家。四星級酒店2家,三星級酒店1家。

全年完成郵政業營業收入1744.1萬元,全年訂銷報刊236.7萬份,完成郵政函件業務4982件。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5.74億元,同比增長0.7%。全年電信業務收入7777萬元,比上年增長90.6%;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2.37萬戶;移動手機用戶達33.44萬部;互聯網用戶數6.12萬戶。

交通運輸

境内通車裡程1167.174千米,其中國道69.083千米,高速35.356千米,省道114.871千米,縣道53.519千米,鄉道322.164千米,村道487.428千米,專用公路84.753千米。全年道路客運量98.69萬人次,乘客周轉量1777.13萬人千米。全縣營運汽車擁有量5063輛,其中載客汽車158輛,載貨汽車4905輛。

社會事業

教育

2016年,全縣有各級各類學校84所,在校學生46558人。其中:幼兒園38所,幼兒園、學前班學生9788人;小學39所,在校學生20899人;中學5所,在校學生13247人,中等職業學校2所,在校學生2624人。初中學齡人口毛入學率120.13%,小學六年鞏固率111.29%,初中三年鞏固率95.31%。 

科技

2016年縣本級财政共投入科技經費4209萬元,比上年下降6.1%;舉辦科普宣講活動122次,宣講活動受衆24100人次;開展實用技術培訓26場,培訓各類人員5300人次;推廣農業新技術21項、新品種8個。新增1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7家。新增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12家,累計達到38家。全縣共有學會10個,企業科協18個,街道科協1個,鄉鎮科協7個,農技協18個,科普活動站17個,科普示範街道(鄉鎮)6個,科普示範社區(村)8個,農村科普示範基地55個,科普示範戶1830個。 

文化

2016年末全縣擁有藝術表演團體25個(其中:2個為文化館館辦文藝團體,23個為群衆業餘文藝團隊),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廣場5處,公園4個。有線電視台1座,廣播電視台1座,縣城有限電視覆蓋率100%,并全部實現數字化。

體育

2016年共舉辦各類體育活動20場次,參加人數達90000人。全年在區、市比賽中獲得金牌64個,銀牌44個,銅牌39個。達到國家級一級運動員等級标準10人,二級12人,向自治區輸送優秀運動員6人。 

衛生

2016年末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26個,其中:縣級醫院:5個,鄉鎮衛生院7個,診所50個,次級衛生所和醫務室60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其他衛生機構1個,床位757張。衛生技術人員1021人,其中,執業醫師267人,執業助理醫師83人,注冊護士358人,藥師61人,技師(士)93人。全縣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6.74‰,新生兒死亡率1.69‰,嬰兒死亡率3.95‰,孕産婦死亡率1.69‰。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97.22%。城鄉居民醫療門診大病報銷病種28種。全縣定點零售藥店增加至100個。

社會保障

2016年底,全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7.6萬元,比上年增長3.2%;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7萬人,其中參保職工2.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2.41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94324人,其中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71278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3046人。

2016年末全縣擁有敬老院、老年公寓3個,共有床531張;全縣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3147人,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05.57萬元;農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188人,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26.26萬元。發放城鄉醫療救助金646.96萬元,接收城鄉醫療救助2555人次。建立城鄉社區服務站75個,建設城鎮居家養老服務站3個。全年直接接收捐贈270.2萬元。

全縣城鎮單位從業人員26276人,比2015年下降7.6%,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12.6億元,比2015年增長3.3%,單位從業人員人均勞動報酬50918元,比上年增加3279元,增長6.9%,其中,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60431元,比上年增加4669元,增長8.4%。

曆史文化

自古以來,各民族在這裡繁衍,留下了不少史前文化、遊牧文化、農耕文化遺産。西夏在甯夏立國,有大批西夏的皇陵。除此之外,有賀蘭山岩畫、滾鐘口寺廟建築群等文化遺迹。

賀蘭山也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标志。著名的宋詞《滿江紅》(疑為後人僞托嶽飛所作)有“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詞句。

風景名勝

拜寺口雙塔:矗立在賀蘭山東麓拜寺口溝口(金山鄉境内),始建于西夏,雙塔東西對峙,相距百米,高40餘米,結構相似。

賀蘭山岩畫風景名勝區

位于賀蘭縣境内,距銀川市40公裡。在山口内外分布着5000多幅古代遊牧民族的

摩崖石刻岩畫,其中人面像就有類人面像、巫術面具類人面像等。人體像有蛙形人體,“透視人體”、狩獵人體、放牧人體、舞蹈人體、争戰人體、祭祀人體等。距銀川40公裡的賀蘭口是參觀古代岩畫的最佳去處。在這裡你可看到“太陽神”、圖騰族徽、星辰、雲紋、水紋、圖畫、器物、田畝、建築車輛、“西夏文字”和手印等精美岩畫。

賀蘭山岩畫是研究遊牧民族習俗、宗教、狩獵、戰争和情感的文化寶庫。據專家考證,這些古代岩畫的創作年代可自明清上溯至5000年前的史前文明。它以其表現形式豐富、分布區域集中、文化内涵深厚、距離中心城市近而名冠世界岩畫之首。

拜寺口雙塔

位于賀蘭山東麓的拜寺口北坡廢寺内,東距賀蘭縣城50公裡。據考證,曾是西夏佛祖寺廟所在地。雙塔東西錯落對峙,相距百米,皆為八面十三層樓閣式磚塔,外型裝飾華麗。

東塔高約39米,塔身呈錐體。每層由疊澀棱角牙和疊澀磚構成腰檐,腰檐外挑。塔頂上砌八角形平座,平座中間為一圓形刹座,上承“十三天”寶刹。西塔高36米,塔體比例協調,比東塔較為粗壯高大。二層以上由數層疊澀棱角牙和疊澀磚構成腰檐,腰上砌成平座,外檐飾以圓形獸頭構件。雙塔建築綜合了中原佛塔傳統特點,又把繪畫和雕刻藝術結合起來,構成了兩座雄偉壯觀、絢麗多彩的藝術珍品。拜寺口雙塔是西夏時期的建築遺存,1988年被國家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

位于賀蘭縣境内西45公裡的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内,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甯夏金馬河生态旅遊區,位于賀蘭縣城東10公裡處金貴鎮火星村黃河岸邊,南距銀川市30公裡,東隔黃河與興慶區的黃沙古渡、馬蘭花大草原和兵溝漢墓群等旅遊景區相望,2003年,由甯夏雲升養殖實業有限公司投資開發建設,占地面積1萬餘畝,其中河灘地4500畝,黃河護岸林5000畝,奶牛養殖基地400畝,現有觀光休閑垂釣池100畝,大水面節水生态型養殖池塘850畝。2007年新開挖改造850畝,修建觀光休閑長廊5座,水上涼亭3座,種植觀賞荷花150畝,養殖各種家禽50000餘隻。水産養殖主要品種有草魚、鯉魚、鲫魚、鲶魚等,均嚴格按水産品無公害标準化技術操作規程進行養殖生産,可年産各類鮮魚30餘萬公斤。建有清真餐廳、洗浴中心、垂釣中心、休閑中心、黃河觀光區、農家樂服務中心和養殖基地。

園藝博覽園

占地面積200畝。一次性建設完成并于博覽會期間投入使用。主展廳20000平方米、特色展廳40000平方米,其餘用于相關配套服務設施建設。

産業創意與孵化園

占地面積800畝。建設标準試驗日光溫室,用于日光溫室結構參數試驗,對照甯夏二代溫室,優化溫室結構參數。建設陰陽型日光溫室,研究參數配置。建設教學與實驗室綜合樓、專家公寓,用于教學和試驗,為區外專家長期或短期來園區工作提供生活和工作場所。

科技培訓與示範園

占地面積1000畝。在标準實驗日光溫室研究定型的基礎上,建設标準專用型生産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建設工廠化育苗溫室;配套建設組培室;建設标準化日光溫室。

城市榮譽

全國文明縣城

全國文化先進縣

國家園林縣城

國家衛生縣城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全國綠化模範縣  

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縣

全國縣域經濟科學發展特色縣

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全國首批21個現代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縣

全國農田水利建設先進縣

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縣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示範縣

中國西部四季鮮菜之鄉

西部漁業第一縣

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2019年重新确認國家衛生縣城

2020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百佳示範縣市 

第八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

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 

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

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賀蘭縣部分榮譽

上一篇:江蘇徐州

下一篇:精神損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