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片

賀歲片

在元旦、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
所謂賀歲片,是指在元旦、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尋求歡樂和放松,是觀衆在逢年過節、尤其是春節期間普遍的心理需求,這就決定了賀歲片的風格:輕松,幽默,具有強烈的觀賞性和娛樂性。[1]
    中文名:賀歲片 外文名: 其他譯名: 類型: 出品公司: 制片地區: 拍攝地點: 發行公司: 導演: 編劇: 制片人: 主演: 片長: 票房: 對白語言: 色彩: 電影分級: imdb編碼: 主要獎項: 在線播放平台: 來源: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區] 時間:元旦、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 代表作:《泰囧》《爸爸去哪兒》 節奏:輕松

簡介

“賀歲片”這一說法是由素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傳入内地的。所謂賀歲片,是指在元旦、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尋求歡樂和放松,是觀衆在逢年過節、尤其是春節期間普遍的心理需求,這就決定了賀歲片的風格:輕松,幽默,具有強烈的觀賞性和娛樂性,因此其題材多與百姓節日期間喜慶、祝福的生活與習俗相關,形式多是娛樂性、消遣性較強的喜劇片和動作片。賀歲電影在走完十年曆程中,雖有不斷的探索創新,卻正在偏離着了以往的軌道。賀歲電影應該是大餐後的一道甜點,是帶給觀衆愉悅享受的體驗,而随着時間的推移,賀歲片已經失去了他的本質。

發展過程

香港

賀歲片最早起源并流行于香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每到歲末香港演藝圈内的一些明星都會自發地湊到一起,不計片酬地拍幾部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影片獻給觀衆。

這些影片大多以“恭喜發财”、“家有喜事”、“福祿壽喜”等象征吉祥如意的詞來命名,内容上也基本滿足以下兩點:首先是喜劇,其次有一個相對圓滿的大團圓結局.1995年成龍的《紅番區》是第一部以“賀歲片”的名義引進内地的影片,當年的全國票房收入僅次于好萊塢大片《真實的謊言》。1998年著名導演馮小剛拍出了中國内地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開啟了中國内地的賀歲片市場。該片獲得當年“百花獎”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故事片三項大獎。《甲方乙方》在票房上的成功引出此後幾年的賀歲片大戰:投拍的賀歲電影一年多過一年,越來越多的知名導演加入執導賀歲片的行列。

其中影響最大、票房最高的要屬1999年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特邀馮小剛赴美拍攝的《不見不散》。

在中國,香港是最會制造娛樂神話的地方。賀歲片在香港的出現和成長不僅在意義上創造了一個中國人自己的檔期,更讓中國電影有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現在,細細回味香港賀歲片形成和發展,不少電影大腕也都是與“香港賀歲”一起成長。80年代初,是香港賀歲檔的形成時期。雖然一開始賀歲的概念還比較朦胧,但是1981年許冠文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摩登保镖》的成功,無疑讓後來的“賀歲片”立了一個标榜,于是大家便把其賣點集中到了喜劇這一類型上。

從上世紀80年代的賀歲片演員陣容可以看出,這一時期參與演出的,基本是一些擅長演繹喜劇的本色藝人。比如《富貴逼人》系列裡的董骠、沈殿霞,還有内地觀衆最早接觸到的由香港導演洪金寶執導的賀歲片《福星高照》裡的吳耀漢、曾志偉等。這個時期的香港賀歲片賣點完全是搞笑的内容和演員的演技,而非藝人的人氣。80年代末期,開始出現由當紅人氣偶像擔綱的賀歲片。像周潤發所主演的《八星報喜》、《吉星拱照》、《花旗少年》等。張曼玉曾參與《富貴吉祥》、《家有喜事》、《東方三俠》、《東成西就》等賀歲片的演出,那幾年也正是她在香港影壇漸入佳境的時期。

到了90年代,是香港賀歲片的成熟和鼎盛時期,賀歲片幾乎成了可以一窺藝人當年人氣的試金石。賀歲片的演員陣容,不僅可預期影片的票房,甚至成為港産賀歲片運作的潛在規則。而說到90年代的香港賀歲片,不得不提兩個人,一個是無厘頭之王周星馳,另一個是動作喜劇之神成龍。90年代的香港賀歲市場是周星馳的天下。那會無厘頭喜劇迅速走紅,周星馳自然也成為賀歲片的常客,幾乎每年農曆新年期間都有作品問世。那些我們現在還津津樂道的影片,像1993年獲4000萬票房的《唐伯虎點秋香》,1995年4500萬的《大話西遊》,1996年3600萬的《大内密探零零發》,1997年4800萬的《家有喜事》,1999年3000萬的《喜劇之王》等等,都是星爺為觀衆獻上的新年賀禮,而且每部都是堪稱當年最賣座的香港影片之一。

一直是香港電影頂梁柱的成龍大哥介入賀歲檔領域的時間比星爺要晚一些,但是他的介入,卻讓賀歲片出現了一個新轉機。1995年歲末,成龍大哥的《紅番區》成為第一次被正式引進内地的“賀歲片”。8000萬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讓一直以來票房低迷的内地電影市場為之一振。1996年、1997年,成龍借着《紅番區》的成功,在内地接連推出了《白金龍》、《義膽廚星》等賀歲片,也頻頻得手。這都給内地電影人極大的啟示。 

賀歲片幾乎已成為華人地區的一種新年習俗。但是進入21世紀的香港賀歲片卻失去了一人獨大的優勢,内地、好萊塢都從混沌中清醒過來,于是,三者在賀歲檔拉開了電影的又一個戰場。香港影人一直都把“賀歲”進行到底,但新世紀的賀歲檔卻已經不是一個人的市場。

内地

1998年,馮小剛導演的首部賀歲片《甲方乙方》問世,使内地賀歲片開始有了屬于它自己的生命與靈性。好萊塢也意識到賀歲檔的優良商業時機。這時的香港賀歲有點無奈,大場面、大制作不敵好萊塢,其一貫的喜劇風格又受到“馮氏幽默”的挑戰,盡管有不少可以立志不倒香港影人出産了《功夫》、《無間道》之類的好片,但是由于像《喜馬拉雅星》一類的爛片頻頻出現,幾部好片實在難保香港的的絕對主力位置。那麼新世紀的擂主是誰,好萊塢不能很好地把握賀歲檔中國們的口味,所以21世紀賀歲檔的擂主是新生崛起的内地的,更準确地說是馮小剛的。

也許馮小剛也不曾想到,他的一部影片《甲方乙方》會給中國電影帶來這麼大的變化,作為内地賀歲電影的開創者,馮小剛在自己開墾的土地上堅守了13年,雖然這期間偶有撂荒之時,但是他對賀歲片的情有獨鐘一如觀衆對他的“馮氏幽默”一樣。隻是曾經帶有鮮明的賀歲文化符号的賀歲電影和賀歲檔,如今成了電影市場的時間表,跨度甚至從歲末延續到春節。已經走過一個輪回的賀歲電影,經過陽光雨露的“滋潤”,越發壯大了。

特點

内容上也基本滿足以下兩點:

首先賀歲片一般是喜劇。

其次,一般有一個相對圓滿的大團圓結局。

随後題材更加廣泛,故事性增強。

影響廣泛的賀歲片一般為前一年攝制并上映,但稱呼為下一年新年的賀歲片。

賀歲電影在走完十年曆程中,雖有不斷的探索創新,卻正在偏離着了以往的軌道。賀歲電影應該是大餐後的一道甜點,是帶給觀衆愉悅享受的體驗。歐美國家也不乏“賀歲”形式的電影,像美國,也有許多在聖誕節期間上映的主打溫情招牌的生活類影片,很受歡迎。尋求快樂、放松,是觀衆春節前後的普遍心态,輕松、幽默的喜劇片和動作片一度成了人們的摯愛。自1998年導演馮小剛拍攝内地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之後,内地賀歲片市場異常活躍。盡管很多觀衆“年年看賀歲、歲歲罵不停”,但賀歲片市場卻越來越紅火。2008年的賀歲市場不同往年:賀歲片多了,題材也更加多樣了:有周星馳以科幻為題材的《長江7号》;有馮小剛以戰争為題材的《集結号》;有陳可辛的古裝片《投名狀》。除了這些主打影片之外,其他各類賀歲片和搭車賀歲檔期的影片更是多于往年。

現狀

大家都認為賀歲檔是有票房的時期,而且覺得賀歲檔是一個吉利的檔期,所以很多人都想通過這個時間段推出自己的作品。但是片子太多,市場空間也随之變小,加上現在大家又都特别注重宣傳,這樣就使得賀歲檔期比較火爆。

賀歲片本身來自于中國本民族的文化,在沒有電影以前,逢年過節總要唱堂會,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文化現象。應該說賀歲片隻是一種特殊時期的文化種類,但如果說哪部賀歲片有特殊的文化品位,恐怕找不出來。一句話,賀歲片本身就是一種世俗的品種,處在轉型期的電影創作出現紮堆兒現象不足為奇。因為它的幕後都是投資方在操縱着市場,是他們在追求着利益的最大化。賀歲片被劃分為時令性作品,賀歲片在本地已經不像當年那樣風光,或者說賀歲片在香港已經越來越不重要了,也不再是大家街談巷議的話題了。他認為就今天我們内地所呈現的賀歲片火爆的市場景象,從某種意義上說同樣不會太長久,因為賀歲片畢竟是商業片。還有,把賀歲片作為重磅推出的作品,這本身就是一種本末倒置的的做法。從這個意義上說,現在的賀歲片市場是一個畸形市場,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市場。

觀點

社會學家、民俗學家艾君認為,在演藝界所說“賀歲”實際傳承的是西方“賀歲理念”。他們把賀歲片歸納于三種類型,即“類型說”、“檔期說”和“模糊說”。所謂類型說,就是認為“賀歲片是一種喜劇類型片”的觀點。所謂檔期說,就是認為“賀歲片沒有什麼特别之處,不過是在春節檔期放映的影片而已”的觀點。所謂模糊說,就是既不完全贊成類型說,也不完全贊成檔期說,也沒有明确反對這兩種觀點提出自己觀點。他們更注重時間性和娛樂性,似乎把在春節前後推出的娛樂性作品統稱為“賀歲作品”,不注重賀歲内涵、忽略傳統民俗理念、以自我為中心靠炒作追求效益的“賀歲”品牌效益。

對于打“賀歲”文化品牌問題,他指出,“賀歲”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特殊文化品牌,但“賀歲”不是金字招牌,不能“挂羊頭賣狗肉”。炒作“賀歲”可以,不過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把春節的作品都堪稱“賀歲”,如果盲目在作品創作、制作上有投機心理,不去考慮民俗性、民族性、鄉土文化的存在規律,隻顧打出“賀歲”的牌子,其實并不具備賀歲的品質,将有損“賀歲”的品牌,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蔑視,這是一種很不健康的文化理念,不利于整個“賀歲”文化市場的發展。

文化品牌

對于打“賀歲”文化品牌問題,他指出,“賀歲”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特殊文化品牌,但“賀歲”不是金字招牌,不能“挂羊頭賣狗肉”。炒作“賀歲”可以,不過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把春節的作品都堪稱“賀歲”,如果盲目在作品創作、制作上有投機心理,不去考慮民俗性、民族性、鄉土文化的存在規律,隻顧打出“賀歲”的牌子,其實并不具備賀歲的品質,将有損“賀歲”的品牌,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蔑視,這是一種很不健康的文化理念,不利于整個“賀歲”文化市場的發展。

艾君認為,從我國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去理解賀歲作品,那麼他的内容和故事一定與祝賀新年、春節等有關。中國的賀歲文化是春節文化的特有産物,不容盲目更改其固有的賀歲内涵。他強調,“賀歲”作品也是必須具備以下标準:一是主題以喜慶吉祥為主,為節日裡圖個吉利;二是内容與過年有關;三是目的主要是酬謝觀衆厚愛。

意義

賀歲片已經蔚為大觀,不僅具有類型性狀研究的價值,更具有觀念形态研究的價值。在國産電影數據蓬勃發展的時候,探索改革實際效果與推而廣之,是賀歲片研究的價值所在。

一、賀歲電影确立了電影的社會文化新觀念---文化不是簡單的藝術理論歸納,而是和社會環境、人心期盼、經濟時潮相互呼應。

二、賀歲确立了電影的市場文化新觀念---市場不是看不着的虛拟物,而是和實實在在的票房獲取、投資回報、影院銀幕塊數相關聯。

三、賀歲片确立了電影的傳播文化新觀念---電影在現代背景下不能不靠傳播來擴展影響吸引大衆。

四、賀歲确立了電影的藝術文化新觀念---電影既是作品也是産品,藝術片内涵的優秀當之無愧但沒有時代大衆的心理呼應,創作的意義難以得到體現。

五、賀歲确立了電影的國家文化新觀念---多元、寬容、健康文化代替了自我、單一執迷、陰暗色調的國家精神産品。

上一篇:風起雲湧之情迷香江

下一篇:美國動畫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