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特産

貴州特産

貴州省的地方特産
貴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漢族外,還居住着48個民族,各民族曆史悠久,形成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習俗。每年五彩缤紛的民族節日達1000多個。貴州少數民族粗犷豪放、熱情質樸、豐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為貴州民族風情和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奇葩。當地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它那旖旎的自然風光富有誘人的魅力,它那濃郁的民族風情猶如甘醇的美酒令人心醉。由于多民族、多文化、多特色的特殊環境下,孕育了許許多多的地方特産。
  • 中文名:貴州特産
  • 英文名:Guizhou specialty
  • 屬性:地方特色食品
  • 種類:酒,豆腐,茶葉等

基本介紹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地處西南腹地,世界知名山地旅遊目的地和山地旅遊大省,與重慶、四川、雲南、廣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樞紐。轄貴陽市、遵義市、六盤水市、安順市、銅仁市、畢節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

    貴州自然資源豐富,産品類别多,尤其是原生态的産品,不論數量還是質量在國内都獨樹一幟,然而由于缺乏資金、技術開發,宣傳跟不上,導緻很多産品都還處于待開發狀态。

貴州名酒

茅台

    茅台酒,素有中國“國酒”之稱。曾在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被評為世界第二名酒,榮獲金質獎。它具有色清

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綿、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點,人們把茅台酒獨有的香味稱為“茅香”,名甲天下,成為國内外市場的“酒中名珠”。

    中國的茅台酒,産于貴州仁杯縣的茅台鎮(原為村),迄今已有270多年的曆史,享有“風來隔壁千家醉, 雨過開瓶十裡香”之美名。這種“特殊的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凡盛過茅台酒的杯子,瓶子隔了多天仍然芳香馥郁,被譽為“空杯香”、“瓶瓶香”。由于茅台酒因郁而不猛、柔和芬芳,故清代詩人鄭珍對其曾賦予“酒冠黔人國”的美稱。位于赤水河畔的茅台,自古以釀酒出名。清人曾有詠句為“集靈泉于一身,彙秀水東下”贊美赤水河,而茅台酒的出名,這或許與當地水質優良有關,據有關文獻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仁懷 附近的酒曾以“甘美”而受漢武帝的贊賞。北宋時在茅台鎮附近便生産出優質大曲酒,宋人張能臣的《酒名記》以它質量佳美載入酒史。至清康熙四十三年經反複試驗,無數次改進和提高,終于摸索出一套獨特的釀造技術,制造出别具一格的茅台酒來。《黔語》雲:“尋常沽貫,皆燒春也”,時稱“茅台春”。茅台酒經過不斷釀制提高,便成了名滿天下的中國名酒。

董酒

董酒産于貴州遵義董公寺鎮,是董香型白酒的代表,以獨特的工藝、典型的風格、優良的品質馳名中外,在中國名酒中獨樹一幟。董酒在第二、三、四、五次全國評酒會上四次蟬聯國家名酒稱号及金質獎。董酒的工藝和配方曾三次被國家權威部門列為“國家機密”,國密董酒由此得名。董酒是串香工藝的鼻祖,其獨特工藝簡稱為“兩小、兩大、雙醅串香”——采用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雙醅串香而成。由于采用了特殊的工藝和配方,董酒既有大曲酒的濃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綿醇和與回甜,被行家們評價為“酒液清澈透明,香氣幽雅舒适,入口醇和濃郁,飲後甘爽味長”。

各地美食

貴陽

花溪牛肉粉,腸旺面,青岩豆腐,鹵味,串串香,絲娃娃,洋芋粑,青岩鹵豬腳,青岩雞辣角,清鎮黃粑,青岩玫瑰糖,息烽陽朗辣子雞,豆腐圓子,糕粑稀飯,戀愛豆腐果,酸辣燙,叉燒圓子粉,香酥鴨等。

遵義

羊肉粉,豆花面,豆腐皮火鍋,赤水竹筍,綏陽空心面條,遵義雞蛋糕等。

興義

刷把頭,興義雞肉湯圓,安龍涼剪粉,貞豐糯米飯,興仁盒子粑等。

畢節

畢節臭豆腐幹、威甯荞、威甯炒荞飯、畢節湯圓、畢節酸菜、王傻子燒雞、曾三興家鹵牛等

安順

 鎮甯波波糖、沖沖糕、水晶涼粉、油炸粑稀飯、油炸雞蛋糕、腸旺面、荞涼粉、燒烤香豬等

銅仁

薯粉、卷粉、鍋巴粉、米豆腐、油粑粑、銅仁鹵菜、涼粉,青辣童子雞、爆焖羔羊肉、社飯、臘肉、腌肉等

黔南州

 惠水牛肉幹、凱裡酸菜肉、羅甸荷葉粑、羅甸梭梭粉、鐵闆燒、菜葉豆腐乳、波波糖、黃糕耙、獨山鹽酸、蝦酸、臭酸、牛肉幹、腌肉、腌魚、盤江狗肉、香酥辣、龍裡辣子雞等

六盤水

烙鍋洋芋、荷葉糯米雞、羊肉粉、蘭家牛肉粉、沓哨馄饨、蘋果酥、雞火鍋等

貴州名茶

都勻毛尖

都勻毛尖由毛澤東于1956年親筆命名,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鈎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産于貴州都勻市,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區。都勻位于貴州省的南部,市區東南東山屹立,西面蟒山對峙。

都勻毛尖“三綠透黃色”的特色,即幹茶色澤綠中帶黃,湯色綠中透黃,葉底綠中顯黃。成品都勻毛尖色澤翠綠、外形勻整、白毫顯露、條索卷曲、香氣清嫩、滋味鮮濃、回味甘甜、湯色清澈、葉底明亮、芽頭肥壯。其品質優佳,形可與太湖碧螺春并提,質能同信陽毛尖媲美。主民茶界前輩莊晚芳先生曾寫詩贊曰:“雪芽芳香都勻生,不亞龍井碧螺春。飲罷浮花清爽味,心曠神怡功關靈!”

都勻為外界所熟知,除了其獨具魅力的旅遊名勝、民族風情、土特産品以及飲食文化外,其“毛尖茶都——魅力都勻”的美名更是越傳越遠。

湄江茶

因産于湄江河畔而得名,創制于1943年,至今已有60多年曆史,為貴州省的扁形名茶。主銷貴陽、遵義,也銷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作為饋贈親友,招待國際友人的禮品茶。

湄江茶是肩形高級綠茶,有40年曆史。早在抗日戰争時期,設于湄潭境内的中農所相茶試驗場,以湄潭苔茶群體品種為原料,仿照龍井工藝試制而成。1954年将湄江河名與茶名融在一起正式定名。江河美,茶葉香,更加令人神往。湄江茶雖與龍井工藝相似,但由于所用湄潭苦茶品種生長旺盛,節間較長,葉質肥嫩,芽葉肥壯,采摘細嫩勻齊,經過攤晾的鮮葉按殺青、攤晾、二炒、再攤晾,而後低溫烘幹的工序,手工操作,制作精湛,茶葉品質别具一格。沖泡後一片片扁平秀直的茶條,頃刻變成一朵朵、一芽一葉的小花在杯中怒放,散發出一股股清香嫩爽的茶香。它既是一種高雅的藝術珍品,又給人們以美的享受。湄江茶因能與獅峰極品龍井媲美而暢銷省内外。

貴定雲霧茶

屹立貴陽南面八十公裡的雲霧山,居住着勤勞智慧的苗族同胞,群衆有種茶的曆史習慣。這就是遠近馳名的貴定雲霧茶産地——貴定縣仰望鄉和雲霧鄉。雲霧山是苗嶺山脈的主峰,海拔高達1500米。産區的兩鄉各寨土壤疏松。呈酸性、山峰重疊,山上終年雲霧缭繞;既有雲霧籠罩,又有陽光照射,晝夜溫差大,山間溪澗縱橫,是古老茶區之一,所産茶葉品質極為優異。民國《貴定通志》記述:“黔省各屬皆産茶,貴定雲霧最有名,惜産量大少,得之極不易……昔皆為貢品。”

貴州三寶

天麻

天麻。 為蘭科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藥用其幹燥塊莖。天麻原系野生,生長于1000米以上高海拔的山谷林地。目前人工栽培天麻已獲得成功。 天麻作為珍貴名産,身價可與茅台酒齊名;作為地道藥材,名氣堪與人參媲美。日本藥學博士難波恒雄在其《漢方藥人門》專著中,斷言“天麻佳品出貴州”。天麻“神奇”之處,從它的别名中可見一斑。例如,天麻地上莖全株不含葉綠素,單一直立,宛如箭杆,藥諺雲:“赤箭鑽天,有風不動能定風,無風自動可驅風。因此又名赤箭、定風草、獨搖、神草;天麻的種子細微如粉狀,體輕似絨毛,成熟種子多随風飄去,不易收植,所以藥農有“天麻、天麻,天生之麻,神仙播種,凡人采挖”的傳說。因此,又稱鬼督郵、白龍皮等。天麻是著名中藥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入藥。據《神農本草經》記載,天麻(當時名稱赤箭),味甘,性平,有醫治驚風、平肝息風、神志昏迷、提氣益神的功能。善治頭暈目眩、眼花、肢體麻木、神經衰弱、風寒濕痹、小兒驚風、癫痛、高血壓病、耳源性眩暈等症。臨床應用證明,對血管神經性頭痛,腦震蕩後遺症等有顯著療效。貴州著名的“人參再造丸”、“大活絡丹”等中成藥都用天麻作主料。近年一些卷煙和飲料酒也往以天麻配料,運用範圍越來越廣。 貴州是我國天麻的主産地,所産天麻個大、肥厚、色黃白、半透明狀、飽滿、體重質堅實、無空心,為野生中之佳品。

杜仲

杜仲。為杜仲科杜仲屬的多年生落葉喬木植物,藥用其幹燥樹皮。 在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兩千多年來,它一直是醫家推崇的主要常用中藥之一。杜仲盛産于貴州婁山山脈,貴州大部分地區都産杜仲,在《藥物生産辨》中就有"杜仲産四川、貴州者最佳"的記載。杜仲味甘,微辛,性溫。入藥功用多,尤以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血壓見長。專用于治療腎虛腰痛,腰膝無力,胎動不安,先兆流産,高血壓等病症,為常用的助陽藥物。

靈芝

靈芝。又名“仙草”、“靈芝草”。主要産于貴州高原深山臨水之間,在貴州得天獨厚的原始環境下,生長的野生靈芝品質優良、營養豐富,是國内最好的野生靈芝品種,在海内外享有極高的聲譽。 靈芝的主要成分是有機鍺(germanium)、高分子多糖體 (polysaccharide), 三萜類靈芝酸,甘露醇、麥角甾醇、腺苷、多種酶類等,此外還含有完全配合的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靈芝具有抗血栓、防止動脈硬化、調節血壓、改善高血脂症、雙向調節人體機能平衡、延緩機體衰老、提高自身免疫力,促使全部的内髒或器官機能正常化等作用,因此被國家批準為新資源食品,靈芝當之無愧的譽為“健康食品之冠”!

其它特産

貴州織金石硯

織金石硯産于中國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是貴州大理石的一種(晶墨玉、殘雪大理石),石質堅實,細密油潤,極善

發墨。研墨細緻勻,不沾不澀,凝鬥生輝,墨香經久不散;儲墨久不揮發,不吸灰塵,隔日不生怪味;用于書寫,豐潤飽滿,極富立體感。石硯加蓋以後,抗熱耐寒,夏日不幹,寒冬不凍,所以帶蓋硯成為織金硯最突出的特點。石色有青、紅兩種,色彩豔潤,花紋秀麗。 

貴州苗繡

貴州苗族刺繡産于黔東南、黔南兩個民族自治州和安順、畢節、水城等地區的苗族聚居村寨,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曆史。苗族婦女心靈手巧,她們非常喜愛挑花、編織和刺繡。刺繡是她們 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一個組成部分。每逢秋收過後農閑季節她們就開始繡花和挑花,通常反面繡花正面看,既不打樣,也不畫線,随手繡來,花樣百出,栩栩如生。

貴州苗族刺繡有羊繡、結繡、辮繡、打糅、牽紅繡、織花、抽紗等。花樣大緻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幾何圖案,以果綠、翠綠為主體,用鮮豔的紅色調配,構圖簡練,美觀大方;二是 自然形态圖案,色調以綠色為主,間配其他相稱顔色;三是繪畫形圖案,以山水、花草、龍魚等構圖,形象生動。

苗繡是指中國苗族婦女的刺繡品。它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藝術技藝,以針法精巧,古秀文雅、色彩豐富而聞名省内外,花紋布置嚴密,色彩對比強烈,圖案花紋各種多樣。

荔波涼

産于貴州荔波。

荔波涼席始于清朝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荔波縣的洞塘、九安、永康、堯所等鄉盛産綿竹,是編織涼席的優質原料。

相傳很早以前,當地有一個叫姚煥奎的人,他上山砍柴,忘記了帶繩子,正在發愁無法捆柴 的時候,看到對面山上有一片綿竹林,于是他去砍了一根綿竹,破成若幹細蔑絲,扭成繩用以捆柴,這時他發現細篾絲柔軟如麻,堅韌不斷。從此,姚煥奎經常用綿竹捆柴或捆綁别的 東西。後來,當地不少人知道了綿竹的這種用途,也去砍竹破篾扭繩使用。經過逐漸發展,人們又用它編織草鞋,竹籃等。

荔波涼席利用竹青和竹簧的自然花紋和天然光澤精心編制而成,它最大特點是精緻美觀,樸素大方,光滑柔軟,能夠折叠,便于随身攜帶。

大方漆器

聞名海内外的大方漆器,是貴州省大方縣(原名大定)出産的富有民族風格的傳統工藝美術制品。大方漆器的特點是,圖案幽雅逼真,造型樸實,漆色光亮可照人影,色澤豔麗,經久耐用,并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用作食具,不導熱,不串味,不漏水,不生蟲,耐酸、堿,不易腐朽,不褪色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