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睛

貓眼睛

中藥名稱
貓眼睛,中藥名。為玄參科溝酸漿屬植物寬葉溝酸漿MimulustenellusBangevar.platyphllus(Franch.)Tsoong的全草。植物寬葉溝酸漿,分布于四川、雲南。具有收斂止瀉,止帶之功效。主治濕熱痢疾,脾虛洩瀉,白帶。
    中文名:貓眼睛 外文名: 别名: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管狀花目 科:玄參科 屬:溝酸漿屬 種:寬葉溝酸漿 分布區域:四川、雲南 采收時間:秋季 用 量:内服:煎湯,10-30g

植物學信息

形态特征

寬葉溝酸漿,别名南紅藤《中國植物志》。多年生草本,高20-40cm。莖鋪散狀,柔弱,無毛,多分枝,四方形,角處具窄翅。葉對生;具短柄;葉片卵形、卵狀三角形,長3-4cm,寬1-1.8cm,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全緣,葉脈為掌狀,質地較厚,中部以上具粗鋸齒。花單生于葉腋,花梗與葉柄近等長;花萼寬鐘形,萼口稍斜,萼齒後方的1枚有時較大;花冠較大,長可達3cm,漏鬥狀,黃色,喉部有紅色斑點,唇短,端圓形,沿喉部密被髯毛;雄蕊同花柱無毛,内藏。蒴果橢圓形,稍短于萼。種子卵圓形,具乳頭狀突起。花、果期6-9月。

分布範圍

廣布于全國(除黑龍江、吉林、内蒙古、廣東、海南、台灣、新疆、西藏外)。生于山溝、路旁、荒野和山坡,較常見。分布于歐亞大陸和北非。模式标本采自歐洲。

藥用價值

全草入藥,有清熱、祛痰、利尿消腫及殺蟲之效;種子含油量達30%,可供工業用。(《四川中藥志》)

别名

澤漆,為大戟科植物澤漆的全草。又名漆莖(《廣雅》),貓兒眼睛草、五鳳靈枝(《履巉岩本草》),五鳳草、綠葉綠花草(《綱目》),涼傘草(《質問本草》),五盞燈、五朵雲(《貴州民間方藥集》),白種乳草(《福建民間草藥》),五點草、五燈頭草、乳漿草(《江蘇植藥志》),腫手棵、馬虎眼(《山東中藥》),倒毒傘、一把傘(《四川中藥志》),乳草(《泉州本草》),龍虎草、鐵骨傘(江西《草藥手冊》),九頭獅子草(《湖南藥物志》),燈台草(《山西中草藥》),癬草(福建)。有行水消腫,化痰止咳,解毒殺蟲的功效。

來源

為玄參科植物寬葉溝酸漿的全草。

性味

性平,味澀,有毒。n

功能n

收斂止瀉,止帶。n

主治n

濕熱痢疾,脾虛洩瀉,白帶。n

用法用量n

内服:煎湯,10-30g。n

相關論述n

《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收斂止瀉止帶。用于洩瀉,白帶。”

臨床應用n

1、治濕熱洩瀉、白帶,貓眼睛30g,仙鶴草30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n

2、治脾虛洩瀉,白帶,貓眼睛30g,糯米草30g,夜關門30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