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誕

諸葛誕

三國時期曹魏将領
諸葛誕(?-258年),字公休,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後期曹魏的重要将領。諸葛豐之後,諸葛亮和諸葛瑾的堂弟,是青龍年間中原名士“四聰八達三豫”,與夏侯玄、鄧飏等人并列。曾與司馬師一同平定毌丘儉、文欽的叛亂。諸葛誕是諸葛豐的後人,與諸葛亮、諸葛瑾同族。初以尚書郎被任命為荥陽令。諸葛誕為尚書郎期間,曾與仆射杜畿于陶河試船的性能,遭遇大風浪,船被沉到河裡,諸葛誕和杜畿也同時被淹在水裡。虎贲駕小船來救諸葛誕,諸葛誕讓其先救杜畿,自己卻昏死過去,身體飄到河岸,後來被救活。[1]因與被誅的夏侯玄、鄧飏交厚,且見到王淩、毌丘儉等人的覆滅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并得到東吳的支援,于258年被鎮壓,諸葛誕被大将軍司馬胡奮所斬,夷三族。
    本名:諸葛誕 别名: 字:公休 号: 所處時代:曹魏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琅琊陽都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平定叛亂 抵抗東吳 讨伐司馬昭 官 職:征東大将軍 爵 位:高平侯

人物生平

宦海沉浮

諸葛誕是諸葛豐的後人,與諸葛亮、諸葛瑾同族。初以尚書郎,被任命為荥陽縣令。諸葛誕為尚書郎期間,曾與仆射杜畿于陶河試船的性能,遭遇大風浪,船被沉到河裡,諸葛誕和杜畿也同時被淹在水裡。虎贲駕小船來救諸葛誕,諸葛誕讓其先救杜畿,自己卻昏死過去,身體飄到河岸,後來被救活。

諸葛誕進入京都被任命為吏部郎,有人向諸葛誕請求一些事情,諸葛誕于是先把他說的話傳出來,然後才用,大家都以為,如果說話不當,會讓自己貶官。于是,百官都對諸葛誕舉薦的人謹慎對待。

後諸葛誕被遷升為禦史中丞、尚書,并與散騎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後來因為魏明帝厭惡夏侯玄和諸葛誕等人沽名釣譽,追求浮華而免官。魏明帝死後,齊王曹芳繼位,并由大将軍曹爽輔政專權,曹爽任用夏侯玄等人,又讓諸葛誕複職,并出任揚州刺史,加号昭武将軍。

東興之戰

嘉平三年(251年),太尉王淩計劃起兵推翻司馬懿,另立楚王曹彪為帝;事情被兖州刺史黃華揭發後,司馬懿領兵讨伐,并任命諸葛誕為鎮東将軍,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冊封山陽亭侯。

嘉平四年(252年),諸葛誕因着東吳興築新的東興大堤,修築兩城并留兵戍守,認為是入侵魏國的行為,于是提議分兵三路攻吳:由王昶進逼江陵、毌丘儉進攻武昌,以牽制上遊吳軍;再以精兵直攻東興二城。當時王昶、毌丘儉及胡遵都獻計伐吳,因着諸将的戰略都不同,司馬師最終決定由征南将軍王昶進攻南郡;鎮南将軍毌丘儉進攻武昌;鎮東将軍諸葛誕、征東将軍胡遵率軍七萬進攻東興,作浮橋渡水,攻打兩城。但是由于城池在高處,一時無法攻下,東吳太傅諸葛恪得知東興告急,親率四萬軍日夜兼程馳援東興。當時天降大雪,胡遵等人正在聚會飲酒,魏軍沒有戒備,丁奉率部輕裝突襲魏軍前部營壘,呂據和留贊等部也相繼趕到。魏軍驚恐潰逃,争渡浮橋,因超載橋斷,落水及自相踐踏而死者達數萬人,魏軍前部督韓綜、樂安太守桓嘉先後溺死。毌丘儉、王昶等以東興兵敗,皆燒營退走,此役為東吳太傅諸葛恪所擊敗。東興之戰敗後,司馬師将所有責任歸咎于自己,并說:“我不聽公休,以至于此。此我過也,諸将何罪?”最後,司馬昭因為是監軍所以降職,諸葛誕和毌丘儉等武将都有降職,但隻不過是防區對調,從鎮東将軍轉為鎮南将軍罷了。

平步青雲

正元二年(255年),毌丘儉與文欽在壽春起兵,列舉司馬師罪狀數重,并派使者聯絡諸葛誕,要他招引豫州士民。諸葛誕本身與文欽不睦,便斬殺他們的使者,并向全國宣布二人叛亂。司馬師讨伐毌丘儉時,諸葛誕亦率兵前往壽春。及後文欽兵敗,毌丘儉棄守逃亡,諸葛誕率先率兵進占叛軍的據點壽春,穩定戰局。諸葛誕因為長期在淮南駐守,于是被任命為鎮東大将軍、儀同三司、都督揚州諸軍事。此時東吳丞相孫峻率領呂據和留贊支援毌丘儉,知道毌丘儉和文欽兵敗和壽春被占後撤退,諸葛誕于是派部将蔣班追擊東吳軍,斬殺留贊。戰後諸葛誕獲封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戶,轉任征東大将軍。

舉兵壽春

諸葛誕見好友鄧飏、夏侯玄等先後被誅殺,而王淩和毌丘儉亦被夷滅三族,又不滿司馬氏兄弟擅權,心中十分不安,于是在當地收買人心,又蓄養數千死士自保。

甘露元年(256年),諸葛誕以東吳有意進攻為由,向朝廷要求增兵十萬和沿淮河築城抵禦。當時,司馬昭剛剛執掌朝政,長史賈充建議派遣部下去慰勞征東、征南、征西、征北四将軍,并觀察他們的志趣、動向。司馬昭派賈充到了淮南,賈充見到諸葛誕,一起談論時事,賈充說道:“洛中的諸位賢達之人,都希望實行禅讓,您認為如何?”諸葛誕嚴厲地說:“你不是賈豫州的兒子嗎?你家世代受到魏朝的恩惠,怎能想把國家轉送他人?如果洛中發生危難,我願為國家而死。”賈充默然無語。賈充從壽春回來後,知道諸葛誕不會支持司馬氏,而諸葛誕亦很得淮南民心;為免司馬氏奪權時諸葛誕領兵反抗,建議司馬昭征召他入朝,雖然認定他必定不會應命并反抗,但這對司馬氏的影響會最低,司馬昭聽從。

甘露二年(257年),下诏升諸葛誕為司空,并入朝任職。諸葛誕接得诏命後十分害怕,于是發動叛變,征集淮南将士和一年糧食據守壽春,又殺揚州刺史樂綝,派吳綱領兒子諸葛靓和牙門子弟到東吳請求援兵。曹髦親征至項縣,司馬昭則率軍征伐諸葛誕,并派王基與安東将軍陳骞領兵圍困壽春;同時,東吳派文欽與全怿、全端、唐咨和王祚等領兵救援,趁王基包圍圈未完成而領兵進入壽春城。

但随着外圍由朱異率領的東吳援兵兩度被石苞和胡質等擊退,孫綝已退回建業,壽春亦被重重包圍,文欽等多次試圖突圍亦失敗。在司馬昭圍困壽春的時候,諸葛誕哈哈大笑。因為壽春一帶每年都會下大雨,一下雨淮河就要漲水,一直淹到壽春城下。所以諸葛誕看見司馬昭在城下紮營非常高興,他說:“是固不攻而自敗也。”可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從司馬昭紮營開始,就一滴雨都沒下,是少有的大旱。等到城破,魏軍進入壽春,當天就下了一場暴雨,把城外魏軍的大營都給淹了。蔣班和焦彜于是勸諸葛誕不要再等東吳援兵,率全軍攻向一方突圍,但諸葛誕不聽,更意圖要斬殺二人,二人于是出城投降。不久,司馬昭亦聽從鐘會計謀,令全怿和全端等人率數千兵出降,壽春守軍因而震驚恐懼。

糧盡身死

甘露三年(258年)正月,城中糧食漸漸枯竭,諸葛誕與文欽和唐咨于是拼命突圍,傷亡慘重,被逼撤回城内。諸葛誕更因為與文欽以往的嫌隙、對盡釋北方人以節省糧食的分歧而殺死文欽,令其子文鴦和文虎向曹魏投降。司馬昭納降二人,更封為關内侯,并以二人降後的待遇,瓦解壽春軍民反抗之心,最終于二月成功攻克壽春,諸葛誕率領數騎逃出壽春,被大将軍胡奮手下士兵殺死。諸葛誕亦被誅滅三族。

諸葛誕麾下數百人于壽春被俘,堅決不降,更說:“為諸葛公死,不恨。”行刑時排成一列,每斬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始終無人投降。

主要影響

諸葛誕在仕途中幾經沉浮。嘉平三年(251年),遷鎮東将軍、揚州都督,受封山陽亭侯。帶兵攻打東吳,失利于東興之戰。後配合大将軍司馬師平定毌丘儉、文欽叛亂,進封高平侯,加号征東大将軍、司空,威名夙著,得人死力。他在得知夏侯玄、鄧飏被殺後,心不自安,起兵壽春,讨伐大将軍司馬昭,得到東吳權相孫綝的支援。甘露三年(258年4月10日)戰敗被殺,夷滅三族。其麾下數百人全部拒絕投降而被殺。

曆史評價

王沈:賞賜過度。有犯死者,虧制以活之。

賈充:在揚州,威名夙著,能得人死力。

陳壽:嚴毅威重,鐘會精練策數,鹹以顯名,緻茲榮任,而皆心大志迂,不慮禍難,變如發機,宗族塗地,豈不謬惑邪!

幹寶:數百人拱手為列,每斬一人,辄降之,竟不變,至盡,時人比之田橫。

伏滔:及至彥雲、仲恭、公休之徒,或憑宿名,或怙前功,握兵淮楚,力制東夏,屬當多難之世,仍值廢興之會,謀非所議,相系禍敗。

《世語》:是時,當世俊士散騎常侍夏侯玄、尚書諸葛誕、鄧飏之徒,共相題表,以玄、疇四人為四聰,誕、備八人為八達,中書監劉放子熙、孫資子密、吏部尚書衛臻子烈三人,鹹不及比,以父居勢位,容之為三豫,凡十五人。

《世說新語》: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并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服其弘量。(狗意指「功狗」,意指有功的戰将,後諸葛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狗意并不是諷刺。)

柳莊:昔袁紹、劉表、王淩、諸葛誕,皆一時雄傑,據要地,擁強兵。

鄭樵:晉史黨晉而不有魏,凡忠于魏者,目為叛臣,王淩、諸葛誕、毌丘儉之徒,抱屈黃壤。

韓臯:王淩都督揚州,謀立荊王彪;毌丘儉、文欽、諸葛誕前後相繼為揚州都督,鹹有匡複魏室之謀,皆為懿父子所殺。叔夜以揚州故廣陵之地,彼四人者,皆魏室文武大臣,鹹敗散于廣陵,《散》言魏氏散亡,自廣陵始也。

王夫之:誕遣其子靓稱臣于吳以起兵,則昭未篡而己先叛;以叛臨篡,篡者未形而叛者已著;其志悖,其名逆,授司馬昭以讨叛之名,而惡得不敗邪?使其成也,司馬昭之族甫糜,曹氏之社早屋矣。悲夫!借敵兵以讨賊者之亡人家國也,快一朝之忿而流禍無窮,誕實作俑,司馬楚之、劉昶、蕭寶寅相繼以逞,而可許之為忠乎?

蕭常:淩儉欽誕數子,不附司馬氏而甘于一死,可謂忠于所事者。

王應麟:然節義之臣,齾巨奸之铓,若王淩以壽春欲誅懿而不克,文欽、毌丘儉以淮南欲誅師而不遂,諸葛誕又以壽春欲誅昭而不成,千載猶有生氣,魏為有臣矣。

陳普:義旗照日映淮流,不為曹孤為夏侯。麾下諸君底心性,海中五百又揚州。

郝經:王淩之欲廢僣孽,立宗子,澄汰王室,大臣之節也。議者謂淩于齊王君臣分定,并儉誕等為淮南三叛。此晉之臣子尊晉之志也,淩欲廢而誅之,師遂廢之,昭又殺之而無為誅之。則淩知所廢而非叛也,儉誕繼起聲罪緻讨。聞雒中禅代之語,投袂緻死,有古義士之風。夫豈叛乎哉?誕之得士,至麾下數百人拱手待斬以盡,不為司馬氏屈,義烈挺然,未之前聞也。

李贽:諸葛公休,又一諸葛恪也,何諸葛之多人也,想為孔明拔盡秀氣耶?

納蘭性德:諸葛垂名各古今,三分鼎足勢浸淫。蜀龍吳虎真無愧,誰解公休事魏心。

姜宸英:諸葛誕以見疑謀叛,其死宜矣。若果忠于魏室,則不首發儉、欽之謀,坐成司馬之勢。

何焯:至于三賢,乃心王室,事連不就,而典午之勢益重,諸人之終即國之終也,故次于此焉。

毛宗崗:有毌丘儉之讨司馬師于前,又有諸葛誕之讨司馬昭于後,兩人皆魏之忠臣也。諸葛兄弟三人,分事三國。人謂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不知狗亦不易為矣。高帝以功臣比之功狗;蒯通曰:‘桀犬吠堯。’亦自比于狗;趙盾曰:‘君之獒不若臣之獒。’亦自比家将于狗。若後世無義之徒,正狗之不如耳。”“諸葛恪之進兵于新城,魏無釁之可窺;若孫綝之進兵于壽春,則乘魏之釁而動矣。毌丘儉之讨司馬昭,猶懼吳之襲其後;若諸葛誕之讨司馬昭,則吳且為之援矣。綝之事易于恪,誕之事易于儉,而迄無成功者,是綝之才不如恪,誕之才亦不如儉也。然吳有不降賊之将,則于诠一人為忠臣;魏有不降賊之兵,則諸葛誕數百人皆義士。君子謂吳之一人,可以愧吳之衆人;而誕之數百人,愈以重誕之一人雲。

餘嘉錫:諸葛三君,功名鼎盛,彪炳人寰,繼以瞻、恪、靓,皆有重名。故渡江之初,猶以王、葛并稱。

盧弼:儉、欽移書郡國,罪狀司馬,天下共知,非由公休露布之咎。當時勤王諸将,惟文欽父子,粗猛武夫,反複無常,彥雲、仲恭皆為儒将,懋著功勳,事之成否,豈可概論?公休謀定後動,子上至督中外諸軍二十六萬衆臨淮讨之,傾全國之力,挾兩宮以行,用兵十月之久,侭乃克之。公休力竭智窮,而麾下壯士數百人拱手為列,無一降者,田橫得士,何以加茲!此皆魏之忠臣義士,承祚合為一傳,有微旨焉。君子平情論事,不能以成敗相繩,不佞考訂事實,不為空論,偶因姜氏之說,特發其凡于此。

人際關系

先祖

諸葛豐

漢元帝時任司隸校尉,他以執法嚴格、性情剛直見稱。

堂兄

諸葛瑾

東吳官員,官至大将軍。

諸葛亮

蜀漢官員,官職丞相。

諸葛均

蜀漢官員,官至長水校尉。

兒子

諸葛靓

其父叛亂時被送往東吳當人質,後為東吳官員,官至右将軍。

女兒

諸葛氏

嫁司馬伷。

諸葛氏

嫁王廣。

孫子

諸葛頤

諸葛靓長子,東晉官員,官至太常。

諸葛恢

諸葛靓次子,東晉官員,官至尚書令,死後追贈左光祿大夫開府。

外孫

司馬觐

司馬伷長子,被封為琅琊王。

司馬澹

司馬伷次子。被封為武陵王。

司馬繇

司馬伷之子,被封為東安王。

曾外孫

司馬睿

司馬觐之子,東晉開國皇帝,史稱晉元帝。

藝術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司馬昭陰謀代魏,譴賈充試探諸葛誕态度。諸葛誕厲絕反對。賈充回京告變。司馬昭暗通揚州刺史樂綝準備讨伐。諸葛誕奪揚州、殺樂綝,譴子為質降吳,結外援。發檄文舉兵讨伐司馬昭。司馬昭分重兵圍困壽春城。諸葛誕城内糧絕,軍心散變。突圍逃走時,被胡奮所殺。諸葛誕麾下數百人,決意不降赴死。後人有詩贊曰:忠臣矢志不偷生,諸葛公休帳下兵,《薤露》歌聲應未斷,遺蹤直欲繼田橫!”

上一篇:唐小然

下一篇:趙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