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五洩

諸暨五洩

諸暨市風景區
五洩風景區位于諸暨市西20公裡,原名“五洩風景區”。[1]72峰、36坪、25崖、10石、5瀑、3谷、2溪、1湖,為五洩構成了天然的山水畫卷,素有“小雁蕩”之稱。當地人稱瀑布為洩,一水折為五級,所以叫“五洩”。五洩瀑布早在1400年前的北魏就聞名于世,郦道元的《水經注)裡,就有着詳細的記載。曆代的文人墨客如宋楊萬裡、王十朋,元楊鐵崖,明陳洪绶、徐渭、袁宏道、宋濂都曾來此遊覽,留下了畫稿、詩文。
  • 中文名:諸暨五洩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諸暨市西北23公裡處
  • 氣候條件:
  • 開放時間:
  • 門票價格:
  • 占地面積:
  • 著名景點:
  • 别稱:小雁蕩
  • 保護級别:國家AAAA級旅遊區
  • 特色景觀:五洩瀑布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概述

遊覽五洩,一般從青口進入,古人雲:“五洩名山青口鎖,到此看山山便可”。沿公路前行,路旁曲溪青流,遠處便是疊石岩。它壁立數十丈,層層疊疊如彩屏。再前便是稱作“五洩湖”的水庫,其彎彎曲曲,長2公裡許,猶似一條綠色的綢帶飄浮在群山之中,頗有富春山水的風采。在遊船中還可以觀賞許多奇特的山石景觀,夾岩洞為其中一景。當年夾岩洞下有夾岩寺,香火較旺,水庫建成後,寺廟成為水底龍宮。

夾岩洞恰好位于湖面之上,洞高16米,深20米,内曾供奉千手觀音,外觀幽暗莫測,頗具神秘色彩。沿湖還可以觀賞元寶峰、鹫鷹峰、仙桃峰、老僧峰等。遊人在天一碧碼頭登岩後,沿五洩溪北上,過遇龍橋,就是五洩禅寺。寺又稱永安禅寺,相傳為五台山靈默禅師在唐元和三年(808年)所建,至今還保存着明代畫家陳洪绶書寫的“三摩地”石刻門額,清大學士劉墉為官廳題寫的“雙龍湫室”匾額。寺左面的石壁上還刻有徐渭“七十二峰深處”的題詞,均為珍貴文物。寺内香火頗旺。

曆史

五洩景區山水久負盛名,東漢《越絕書》、北魏《水經注》、唐代《隋書》等書中都有描述。唐代五台山高僧靈默禅師慕名到此創建了五洩禅寺,佛教曹洞宗創始人良價在此出家。此後五洩景區名聲益盛,徐霞客、陸遊、白居易,徐渭、王冕、陳洪绶,劉墉、文征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等都曾到五洩景區遊覽賞景。

景觀介紹

遊覽五洩,一般從青口進入,古人雲:"五洩名山青口鎖,到此看山山便可"。沿公路前行,路旁曲溪青流,遠處便是疊石岩。它壁立數十丈,層層疊疊如彩屏。再前便是稱作"五洩湖"的水庫,其彎彎曲曲,長2公裡許,猶似一條綠色的綢帶飄浮在群山之中,頗有富春山水的風采。

"五條挂練玉龍奔,七十二峰鬼斧痕"。這是詩人形容五洩風景的兩句詩。現在五洩的五條"挂練"最後盛入五洩水庫中。

五洩湖建成于1973年7月,湖面廣達56.8萬平方米,長2800米,水深38米,整個湖面都在兩岸青山的環抱中。由紫藤長廊台階登上壩頂,眼前展現的是一湖碧水,綠波蕩漾,深不可測。與疊石岩相對的是青口五洩水庫大壩。大壩雄峙于兩壁陡峭的夾岩之中,壩長118米,高30餘米。大壩中部為溢流壩。大雨之後,溢流壩洩洪,在寬近20米,高約30米的壩坡上,形成人工瀑布,極為壯觀,傳說中的第六洩。

水面上疾駛的遊船,不時激起層層漣漪,把兩岸的元寶峰,鹫鷹峰,仙桃峰、杜鵑峰、老僧峰、仙掌峰等山峰的倒影彎折。泛舟湖上,水鳥在水面低飛,狹長的湖面見不到盡頭,大有"青山綠水景無盡"之感,又有"一折青山一扇屏,一彎綠水一古琴"的詩意。沿湖兩邊,蔥茏俊秀,美不勝收。春天萬木峥嵘,紅杜鵑從綠樹叢中透出;夏天滿山蔥郁,濃蔭蔽日;一到秋冬季節,蒼黃的銀杏葉和紅豔的楓葉,點綴在一片蕭瑟之中。

五洩(瀑布)五洩風景區最壯觀的景色當推五洩瀑布,它以神态奇特,變幻莫測的姿态聞名于世,在地殼劇烈變動時期,五洩涵湫峰與碧雲峰之間撕裂了一道口子,岩底逐段曲折下沉,造成長334米,落差80餘米,寬窄不一的峽谷。從高1000餘米的天堂崗下流,經十幾公裡的長途跋涉,将涓涓細流,彙集成浩浩蕩蕩的溪水,經紫阆、張家,穿陡岩,劈溪流,跌入峽谷曲折奔放而下成為五級瀑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