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門羅

詹姆斯·門羅

美國第五任總統
詹姆斯·門羅(英語:James Monroe;1758年4月28日—1831年7月4日),美國政治家,律師,外交官,第五任美國總統,第七任美國國務卿。門羅是最後一位擔任總統的美國開國元勳,同時也是建國之初出身弗吉尼亞王朝的最後一位總統。詹姆斯·門羅出生于弗吉尼亞殖民地威斯特摩蘭縣的一個農場主家庭,參加過美國獨立戰争,1783年開始擔任大陸會議代表。1790年成為參議員,并作為美國民主共和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794至1796年擔任美國駐法大使,1799年至1802年,以及1811年兩次擔任弗吉尼亞州州長。1811年至1817年擔任詹姆斯·麥迪遜内閣國務卿,其間于1814至1815年兼任美國戰争部部長。1817至1825年擔任美國總統。1831年于紐約去世。門羅在任期間提出了著名的“門羅主義”。即美國政府認為歐洲列強不應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國與墨西哥等美洲國家之主權相關事務。而對于歐洲各國之間的争端,或各國與其美洲殖民地之間的戰事,美國保持中立。直到19世紀末,門羅的聲明被視為定義美國基本外交政策的起始點,也是持續時間最長的意識形态之一。許多美國政治家都曾援引該聲明,其影響延續。[1]
  • 中文名:詹姆斯·門羅
  • 外文名:James Monroe
  • 别名:
  • 民族:蘇格蘭裔人
  • 籍貫:
  • 畢業院校:威廉與瑪麗學院
  • 職務:美國總統,國務卿
  • 政治面貌:
  • 代表作品:
  • 出生地:美國弗吉尼亞州威斯特摩蘭縣 
  • 主要成就:當選并連任美國總統,加強了行政權力的統一集中出台門羅主義,擴大美國影響力

人物生平

投筆從戎

1823年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國外交政策方針,世稱《門羅宣言》或“門羅主義”。門羅對内強調國家意識,對外大力開拓疆土,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1758年4月28日,門羅降生于弗吉尼亞州的韋斯特木蘭郡的門羅濱。門羅生活的年代,正值北美處于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動蕩時期。   童年時期,門羅在附近牧師辦的學堂裡上了四年學,拉丁語和法語都學得很好。   1774年,門羅16歲時進入了弗吉尼亞著名的學府——威廉與瑪麗學院讀書。  

1775年,門羅與該校的3名教員和25名學生一起,投筆從戎,參加到反英鬥争之中。   入伍後,9月28日,門羅在弗吉尼亞州陸軍第三團任少尉。1776年9月16日,參加哈勒姆高地戰役是第一次作戰。10月28日參加懷特普萊恩斯戰役,12月26日參加特倫頓戰役。   他在特倫頓戰役中擔任部隊的前鋒,因肩部負傷,被送進醫院。門羅傷愈後升任上尉,重返戰場。  

1777至1778年先後投入布蘭第萬、日耳曼鎮、蒙默思等重要戰役,屢立戰功。   華盛頓很賞識門羅的愛國熱情,于1779年任命他為弗吉尼亞州的軍事委員。就在此時,門羅結識了當時弗吉尼亞州的州長傑斐遜。傑斐遜立即提拔他為中校,委派他到南方去搜集軍事情報。  

1785年,27歲的門羅與17歲的伊麗莎白·科特萊特結婚,有一子二女。  

議員經曆

1780年,門羅在傑斐遜的指導下鑽研法律。   1782年,24歲的門羅被選為弗吉尼亞州的衆議員,并兼任州長行政會議的成員,參與州内重大事務的決策。  

1783至1786年,門羅當選為美國邦聯國會議員,先後參加第四、第五和第六次大陸會議,向大會提出促進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提案,成為國會内一個嶄露頭角的活躍人物。  

1784年3月,門羅代表弗吉尼亞州向國會提出了解決西部土地問題的提案。獨立戰争爆發後,各州對西部土地的權益紛争不己。門羅建議在西部地區成立臨時政府,統一管理西部土地。大陸會議接受了門羅以及其他州一些代表的意見,通過了相應的決議。邦聯政府相繼在1784、1785和1787年頒布3個土地法令,從而比較妥善地解決了西部的土地糾紛。  

1785年,門羅向國會提出了加強邦聯政府權力的提案。他建議由邦聯政府管理全國商業,以加強中央的邦聯政府。國會對這一提案曾進行“長期的、認真的”讨論。門羅的提案最後沒有被接受,但它“無疑促進了1787年美國聯邦政府的成立。”  

門羅還以議員身份越過美國西部的阿勒格尼山脈,視察西部地區,于1786年寫了一份調查報告,論證美國在密西西比河有自由通航的權利,向當時控制密西西比河航行權的西班牙提出公開挑戰。  

在國會任期滿後,門羅在弗吉尼亞州弗雷德裡克堡當律師,1787年被選為弗吉尼亞州衆議院議員,1788年當選為弗吉尼亞州批準聯邦憲法的州代表會議成員,1790年當選為美國參議院議員。  

門羅在讨論批準憲法的會議上,根據希臘和德國等國家的曆史經驗,反對聯邦政府權力的“過份的集中”。他說如果權力過份集中,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必然會發生尖銳矛盾。他堅決反對總統為終身職務,主張舉行定期選舉。  

從1787年起,美國就批準憲法問題分裂成兩個不同的政治派别。門羅積極支持以傑斐遜為首的、反對批準憲法的資産階級民主派,當時稱之為反聯邦黨,以抗衡漢密爾頓為首的、擁護批準憲法的資産階級保守派,當時稱之為美國聯邦黨。  

駐法公使

1794年,美法關系趨于緊張。華盛頓政府為對法國表示親善,任命門羅為駐法公使。門羅赴法後,門羅發表了反對暴政、支持法國革命的激昂慷慨的演說,其後并說服法國政府釋放了美國著名的革命家托馬斯·潘恩和法國革命家拉法耶特的夫人。  

門羅在法國的過激行動引起了國内聯邦派的不滿。聯邦政府指責他“超越職權”,1797年把他調回美國。  

擔任州長

1799年當選弗吉尼亞州長。在他擔任州長之後,1800年8月30日,門羅派兵鎮壓了在弗吉尼亞州亨瑞克郡爆發的、由加爾瑞爾領導的黑人起義。門羅平息了這場動亂,許多黑人遭到逮捕,35人被處死。  

外交風雲

1800至1801年的總統大選中,傑斐遜擊敗了屬于聯邦黨的前總統約翰·亞當斯,當選為美國總統。

1803年,門羅被傑斐遜任命為特使,前往法國,協助駐法公使羅伯特·利文斯頓向法國購買路易斯安那。

1803年4月30日,門羅和利文斯頓同法國簽訂了一個條約和兩個協定,其中規定法國将路易斯安那全部賣給美國。同年7月,門羅擔任美駐大不列颠常任公使。門羅在任内同英國進行關于強制征募美國海員和扣押美國船舶的談判。因為從1804年起,英國自恃海軍艦隊的強大,無理阻撓美國與歐洲大陸的貿易,經常攔截美國船隻,劫捕水手。

1806年,門羅同英國正式簽訂條約。但條約中沒有寫上關于禁止英國強制征募美國海員及扣押美國貨物和船舶賠款的規定,忽視了政府給他的訓令。傑斐遜聞訊後非常氣憤,1807年将他調回美國。

門羅回國後仍然積極從事政治活動,1810年春,他被選為弗吉尼亞州衆議院議員。是年冬,他再次當選為州長。11個月後即擔任麥迪遜政府的國務卿。在同英國進行第二次獨立戰争前夕和戰争進行期間,門羅承擔了指導美國外交事務的繁重任務。

1814年9月,麥迪遜任命門羅為陸軍部長,負責指揮對英戰争。門羅組織軍民,抵禦了英軍的侵犯。美國和英國終于在俄國的調停之下,于1814年聖誕節前夕簽訂了《根特條約》。

當選總統

第二次獨立戰争後,門羅的政治威望大為提高。在1816年的總統競選中,門羅擊敗了聯邦黨候選人魯弗斯·金,當選為總統。

1819年通過簽訂《拉什-巴戈特條約》使美國獲得佛羅裡達。

1820年簽署“密蘇裡妥協案”。1820年出任弗吉尼亞大學董事。

1821年,門羅再度當選總統。

1823年提出“門羅主義“。

1823年12月2日,門羅根據國務卿約翰·昆西·亞當斯草拟的要點,向國會提出咨文,詳述美國對于歐洲列強幹涉美洲事務的立場和态度,這就是“門羅宣言”。

卸任之後

1825年3月3日,門羅第二次總統任期屆滿,卸任後偕夫人回弗吉尼亞故鄉定居。

1829年出席為修改“門羅宣言”而召開的國民大會。

1830年9月23日,門羅夫人因中風逝世,給門羅以極大打擊。安葬完夫人之後,他幾乎一文不名,他的所有資産都耗費殆盡。隻得搬到二女兒在紐約的家中,依靠女兒生活。當時的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任命他的二女婿為紐約郵政局局長,這份薪俸保證了他一家的生活。

為了掙錢,他隻得寫書換取稿費。他的貧困狀态終于感動了美國國會,他們批準給予他在任總統期間的補償費3萬美元,連同他的賣地進賬隻夠還清門羅的舊債,卻無法彌補他清貧的生活。

1831年,最後的家——橡樹莊園被他賣掉了,到此,他成為地道的無家可歸者。

1831年7月4日,詹姆斯·門羅在紐約去世。他在女兒家因心髒衰竭離開了人世,終年73歲,成為死于獨立日的第三位前總統。

為政舉措

政治

緩和矛盾

内政門羅就任總統後,首先物色一批國内最有影響的人物組成一個強有力的内閣班子,并與他們和睦相處,曆經8年之久,共同制訂和推行了美國政府的國内外政策。

門羅在政治上堅持推行折衷調和的方針。在第二次獨立戰争中,聯邦黨由于反戰投降,不得人心。但少數聯邦黨人并不甘心自己的失敗,煽動新英格蘭各州的一部分聯邦分子要求脫離聯邦。門羅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團結聯邦派,曾周遊南北,同各派政治頭目交換意見,陳述聯合之利,分裂之害。經他奔波遊說,兩派沒有公開決裂,并在一定範圍内趨于合作,開創了美國曆史上的“和睦時期”。爾後,門羅又以同樣的方針處理了美國南部和北部各州的矛盾。

1819年,南部和北部各州為增加參議員的代表名額,在密蘇裡州加入聯邦問題上發生争吵。南部各州主張密蘇裡州以蓄奴州加入聯邦,北部各州主張密蘇裡州以自由州加入聯邦。

擴大聯邦

在門羅的敦促下,南北兩方在1820年達成了“密蘇裡妥協案”,即規定密蘇裡作為蓄奴州加入聯邦,同時讓馬薩諸塞州劃出緬因州作為自由州加入聯邦。以此為例,規定今後凡有一個自由州加入聯邦,必須同時有一個蓄奴州加入聯邦。法案還進一步規定,今後西部土地在北緯36度30分以南為蓄奴州;該線以北則為自由州。這是一次南北兩種社會制度沖突明朗化的表現,同時,它也使北方資産階級和南部種植園奴隸主達到了暫時的妥協和休戰。

經濟

門羅在經濟上執行保護和發展國内資本主義的政策,他堅決執行1816年通過的新稅法,提高進口稅,防止外國特别是英國工業品湧入國内市場。同時,他鼓勵推廣先進技術,大量發行科普刊物,各大城市建立科學講座制度,加速了工場手工業向大機器工業發展的進程。

他還撥出巨款擴建橫貫俄亥俄州和印第安納州、直達伊利諾斯州的坎伯蘭國家公路;開鑿連接哈得遜河、大西洋與大湖的阿瑞運河,溝通東部工業區和西部農業區,促進了向西部的大規模移民。  

軍事

擴張版圖

門羅進一步擴大了美國的版圖。1818年初,門羅緻函美軍将領安德魯·傑克遜出兵東佛羅裡達。傑克遜立即派兵從西班牙手裡奪取了這一地區。翌年2月,西班牙被迫簽訂《亞當斯—奧尼斯條約》。

國防思想

美國雖然取得獨立戰争的勝利,建立了共和制的政治制度,但是美國人民也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而西方列強無時不在尋找機會對美國及美洲國家進行軍事幹涉,妄圖恢複昔日的殖民體系。

曆史的教訓和現實的危險使門羅充分認識到建立一支強大軍隊的必要性,尤其是對于從事商業、漁業和航海業的美國人民,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要有必要。“我們也不能對外來的危險掉以輕心。就對他國命運的經驗而言,美國可能再度卷入戰争”。“為了保證我們免受外來的侵略,我們要加強沿海和内陸邊境的防禦”。“我們陸海軍力量的發展要适度,但要在必要時足以擔當重任——陸軍要守護我們的要塞……在戰時,随着戰事的擴大,國家的海軍力量就能對戰事造成影響,因而,在和平期間就應加以适當的訓練和培養。實際上,海軍的貢獻不僅在于是國防的輔助力量,而且也是困擾敵方的有力工具,能夠迅速結束戰争”。

詹姆斯·門羅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指出:人民是抗擊外敵入侵的堅強後盾。“敵人的侵犯可能難以應付,陸海軍即使願意符合政府的原則,或維持美國的局勢,也無法阻擋得住。在此情況下,我們就得求助于廣大群衆。因此,将人民組織訓練起來,以備一時戰亂之需,這才是最重要的”。“有了這樣的組織,美國将對外來侵犯無所畏懼”。依靠廣大人民來增強國防力量,并借此提高美國的外交強度,是門羅為美國的武力外交開了先河。

外交

門羅主義

門羅在擴大美國版圖後,随着美國國力的增長,制定了新的拉丁美洲政策,向歐洲各國列強提出了全面挑戰。十九世紀二十年代,拉丁美洲地區掀起了民族獨立的風暴。西班牙帝國日暮途窮,已無法控制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墨西哥、秘魯、委内瑞拉、阿根廷等國家相繼獨立。“神聖同盟”企圖幹涉拉丁美洲的革命運動,俄羅斯帝國想擴張它在北美西北海岸的殖民勢力,而英國則出于在拉美的巨大商業利益,圖謀在中南美地區擴張。

1823年,英國外交大臣喬治·坎甯緻函門羅,提議英美結盟,聯合幹預拉丁美洲事務,反對“神聖同盟”插手。門羅接到來函,迅即與前總統傑斐遜和麥迪遜商議。兩位前總統都贊同與英國聯合采取行動,但遭到國務卿約翰·昆西·亞當斯的反對。門羅最後采納了亞當斯的意見,決定由美國單獨行動,反對歐洲列強幹涉美洲事務。  

門羅1823年在其向國會提出的國情咨文中,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在已經獲得,并維持自由獨立情況下的美洲大陸各國,今後不得被任何歐洲列強當做将來的殖民對象”,反對任何歐洲國家幹涉美洲事務,這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門羅主義”。“門羅主義”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成為美國對外,特别是對拉丁美洲外交的行動指南。

孤立主義

詹姆斯·門羅當政時的美國和平穩定、繁榮昌盛、版圖擴大,因而赢得了“和諧時代”的美名。同時,詹姆斯門羅也是一位卓越的外交家,對美利堅合衆國的外交事業主要體現于他的《就職演說辭》和《門羅宣言》中。作為傑斐遜的門徒,他承繼和發展前任者們主要是傑斐遜的的外交思想,孤立主義的外交思想。

詹姆斯·門羅的雕像

美國自獨立戰争以來實行的是孤立主義外交。它的核心思想是不卷入歐洲的政治紛争。詹姆斯·門羅繼承了這一外交準則,“我國與他國之間保持中立,是政府采取的最嚴謹公正明智的選擇。我們不向一方提供援助,更不會讓一方享有特權而對另一方有不平等的待遇。并且我們也盡政府的權利,執行各項法律,禁止以非法武裝對付另一敵對國家”。

孤立主義不卷入一切歐洲事務,不同任何國家結盟,這是從美國的國家利益出發作出的明智選擇,是從美國的國家利益考慮而制訂的外交策略。因此,孤立主義是與美國的國家實力和國家利益結合在一起的,具有很大的伸縮性。美國以後之所以從一個大西洋的濱海共和國發展成為一個橫貫大陸的“西洋國家”,之所以通過對墨西哥的戰争獲取得克薩斯等土地,都正是根據美國“安全的需要”所作出的“相應的改變”。

門羅奉行的孤立主義外交思想既使美國避免了卷入歐洲各國的軍事政治糾紛,同時又使美國不失時機地發展了該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尤其是門羅宣言中體現的“兩個世界”思想,更是把孤立主義向前推進了一步:在地域方面,它把整個美洲大陸作為獨立于歐洲之外的對象而不隻限于美國;在思想制度方面,把“将君主制度擴大到美洲看作是對美國的和平與安全的威脅”,也就是說,既不允許歐洲列強在美洲擴大其領地,也不允許歐洲列強在美洲擴大其制度。

當然,門羅宣言在反對歐洲幹涉美洲事務時,并沒有否定更沒有限制美國自身對美洲大陸領土的要求和對美洲大陸事務的幹預。《門羅宣言》中體現的領土擴張思想使愈來愈多的人相信北美大陸注定是美國的領土,美利堅應在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大陸領地上建立起一個民族國家。這一思想迅速發展成“天定命運”的擴張主義口号,更加速了大陸的領土的擴張。《門羅宣言》的宣布表現了上升時期美國資産階級的大無畏精神。

曆史評價

托馬斯·傑斐遜:剖析他的靈魂的深處,發現沒有一個污點。

約瑟夫·斯托裡法官:共和國的樸素的傳統觀念正迅速地消失,公衆的興趣越來越滿足于取悅他們的種種炫耀的行為,然而,門羅先生依然保持着他的簡樸而和藹的風格。從任何方面來看,他都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

記者、政治領袖卡爾·舒爾茨:門羅先生是衆多占據高公務職位的、可敬的平庸之才中的一個。

亨利·克萊:門羅先生當然以全票再次連任,但是他對國會的影響力微乎其微。

人際關系

父母

彭斯·門羅:詹姆斯·門羅的父親,他是一個比較富裕的種植園主,同時也學到了木匠的手藝。1766年,他與喬治·華盛頓等弗吉尼亞人一起号召抵制英國商品,保護殖民地的利益。1774年去世,那時詹姆斯·門羅才16歲。

伊麗莎白·瓊斯:詹姆斯·門羅的母親,她有威爾士人的血統,生于弗吉尼亞州的喬治王縣,受到過很好的教育。

同輩

伊麗莎白·巴克納夫人:詹姆斯·門羅的姐姐。

斯彭斯·門羅:詹姆斯·門羅的弟弟,年輕時夭折。

安德魯·門羅:詹姆斯·門羅的的弟弟,在弗吉尼亞州阿爾伯馬爾縣。

約瑟夫·瓊斯·門羅:詹姆斯·門羅的的弟弟,曾是弗吉尼亞州諾森伯蘭縣的地方法院的文員,在門羅任總統時,是門羅的私人秘書,在密蘇裡定居。

妻兒

伊麗莎白·科特萊特·門羅:詹姆斯·門羅的妻子。  

伊麗莎白·科特萊特·門羅·海:詹姆斯·門羅的長女,1786年12月出生于弗吉尼亞州,畢業于法國巴黎坎潘夫人女子學校,配偶為喬治·海,1835年去世,享年49歲。

J·S·門羅:詹姆斯:門羅的長子,1799年5月出生,1801年9月28日去世。

瑪麗亞·赫斯特·門羅·古文納:詹姆斯·門羅的次女,1803年出生于法國巴黎,畢業于華盛頓特區私立學校,配偶為塞缪爾·勞倫斯·古文納,1850年去世,享年47歲。

上一篇:理查德三世

下一篇:黃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