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台兒莊

血戰台兒莊

楊光遠,翟俊傑執導的電影
《血戰台兒莊》是由楊光遠和翟俊傑聯合導演,邵宏來,初國良等主演戰争電影。該片講述了1938年春,國民黨軍在台兒莊與日軍正面對戰,最終告捷的曆史。
    中文名:血戰台兒莊 外文名:Battle of Taierzhuang 其他譯名: 類型: 出品公司:廣西電影制片廠 制片地區:中國大陸、台灣、菲律賓 拍攝地點:大陸 發行公司: 導演: 編劇: 制片人: 主演: 片長: 票房: 對白語言:普通話、日語 色彩: 電影分級: imdb編碼: 主要獎項:劇本獎 在線播放平台:央視網 其它譯名:血戦台の村 出品時間:1985年 導 演:楊光遠 翟俊傑 編 劇:田軍利 費林軍 類 型:戰争 主 演:邵宏來,初國良,江化霖,翟俊傑,趙恒多 色 彩:彩色

劇情簡介

1938年,日寇占領民國首府南京之後,計劃由南北兩面包抄津浦路遇隴海路的樞紐——華東重鎮徐州,以實現對華東的全面占領。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邰宏來飾)臨危受命,指揮保衛徐州、抵抗日寇。日寇入侵山東,陸軍上将韓複榘畏戰逃跑,将濟南拱手讓與日軍,蔣介石(趙恒多飾)整饬軍紀将韓某槍決。為了增強作戰實力,李宗仁将四處受排擠的川軍将士納入麾下,又力勸蔣介石恢複張自忠指揮權,構築了強有力的抗日統一戰線。與此同時,日寇矶谷師團南下臨沂,屠殺當地百姓,張自忠為一雪前恥,率部奔赴臨沂,與龐炳勳部死戰日軍,拉開了台兒莊大捷的序幕。

影片評價

兩岸隻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電影《血戰台兒莊》拍攝和上映的台後幕前丁曉平江蘇徐州曆來為兵家要塞。侵華日軍在1937年12月分别占領南京、濟南以後,為了打通津浦路,使南北日軍聯成一片,先後集中8個師團、5個旅團約24萬人,于1938年1月下旬開始南北對進,夾擊徐州。在1月至5月間,中國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12個集團軍和軍團約60萬人防守徐州,阻止南北日軍會合,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與侵華日軍進行了抗戰以來曆時最長的一次會戰。其中台兒莊戰役是這次聞名中外的大會戰的關鍵環節,這就是著名的“台兒莊大捷”。而台兒莊這個彈丸之地也因為經曆了這場驚人血戰,聞名世界。1986年因為一部名叫《血戰台兒莊》的影片再次把台兒莊推向世界。然而誰也不會想到,電影《血戰台兒莊》的上映,竟然對改變海峽兩岸同胞的交往和溝通起到了意料不到的促進作用。日前,著名電影編導、紀實文學作家陳敦德先生作為電影《血戰台兒莊》當年拍攝的具體組織者,向筆者講述了電影《血戰台兒莊》背後鮮為人知的往事。1965年李宗仁海外歸根。周恩來在歡迎宴會上給大導演成蔭敬酒,說起拍“台兒莊”在抗日戰争勝利40周年的1985年,一部名叫《血戰台兒莊》的電影轟動海内外。這部具有恢弘史詩般氣勢的大片,不僅獲得了“金雞獎”的數項大獎,還獲得了一個由中國政府授予的特别獎——“抗戰獎”,并被評為新中國“百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之一。

據陳敦德先生介紹,早在1965年李宗仁先生從海外歸來時,周恩來總理不僅親自到機場迎接,而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在這次歡迎李宗仁歸國的宴會上,有一桌嘉賓是周恩來總理請來的新中國電影界人士。宴會時,周恩來總理特此來給電影界的同志們敬酒,并對著名導演、時任北京電影學院院長的成蔭同志說:“成蔭同志,你拍過《西安事變》,今天李先生從海外回來,我看他有兩件事今後可以拍電影。一是1938年李先生指揮國民黨雜牌軍在徐州會戰中的台兒莊大捷,一個就是今天李先生歸根。”成蔭始終牢記周恩來總理的囑托,但因為“文化大革命”的爆發,拍攝“台兒莊大捷”的事情不得不束之高閣。1982年,成蔭對來自廣西電影制片廠正在電影學院進修的陳敦德說起了這件事。因為李宗仁是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屬于國民黨桂系,所以成蔭希望陳敦德将來回廣西電影制片廠後能配合他拍攝“台兒莊大捷”這部電影。可是,成蔭不久突然辭世,遺願未能實現。

1985年就任廣西電影制片廠文學部主任的陳敦德就接過重擔,并取得了廣西自治區政府老主席韋純束及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大力支持。但是在電影界,當時的廣西電影制片廠是個小廠,很難完成這樣一部戰争大片,陳敦德就北上請八一電影制片廠的著名導演楊光遠執導。兩人一拍即合,楊光遠還向陳敦德推薦了田軍利和費林軍在《八一電影》上發表的電影劇本《血戰台兒莊》。

但該劇原作是以抗日名将張自忠将軍為原型的,根據成蔭院長生前所述的周恩來總理的囑托,結合改革開放形勢及廣西的情況,陳敦德決定重新創作,将田軍利和費林軍請到廣西,提出讓他們将劇本改為以李宗仁将軍指揮台兒莊戰役為主線,并得到了時任國家電影局局長石方禹和總編室主任鄒士明等人的鼎力支持,以及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和當年參戰的黃埔将領鄭洞國、鄭庭笈、覃異之等将軍的熱情協助,李宗仁原秘書程思遠先生也出任顧問給予積極指導。這樣,《血戰台兒莊》的電影劇本在經過多方研讨,前前後後十七次修改定稿之後,終于投拍。影片震動海内外,因此也獲得了空缺多年的“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在長達一年多的攝制工作中,沒有拍過戰争片的廣西電影制片廠得到了八一電影制片廠的大力支持。時任八一電影制片廠的肖穆廠長還應廣西電影制片廠的要求,派出優秀戰争片導演楊光遠執導,還同意楊導點将帶去各方面優秀主創人員。同時,拍攝工作還得到了台兒莊當地老百姓的巨大支持,時任濟南軍區政治委員的遲浩田将軍。還派出了在全軍都響當當的優秀部隊參加拍攝,使敵我兩軍拼刺刀的戲,拍得真實動人。當時的文化部顧問、曾以新聞記者身份親曆“台兒莊大捷”的荷蘭籍世界著名新聞紀錄片電影大師伊文思,也提供了當年戰場的紀錄片《四萬萬中國人民》作為參考文獻,《血戰台兒莊》中諸如“人梯渡橋”、“運河鏖戰”等許多動人的場景都取材于這部著名紀錄片的真實鏡頭。如今,當年拍攝的外景地已經建成了“台兒莊戰役紀念館”,張愛萍将軍題寫了碑名,啟功先生題寫了館名。當年有名的德國式火車站,近年已經重修作為“李宗仁将軍紀念館”。蔣經國在台灣看到《血戰台兒莊》後,說:“這個影片沒有給我父親臉上抹黑。”不久,台灣老兵赴大陸探親。

1985年夏末,李宗仁将軍唯一的兒子李幼鄰在美國得知中國大陸拍攝《血戰台兒莊》的消息後,馬上從美國趕回祖國探親。飛機一落地,李幼鄰先生就向來機場迎接他的陳敦德說:“我先不去賓館,你現在就帶我去看《血戰台兒莊》。”陳敦德告訴他:“電影正在最後制作之中,音樂還沒有最後合成。”李幼鄰急不可待地要求說:“沒關系,我就想馬上看到。”拗不過李幼鄰的執著和迫切,陳敦德隻好請示國家電影局的領導石方禹。在得到同意之後,李幼鄰就在陳敦德的陪同下觀看了《血戰台兒莊》的“台詞雙片”(即沒有音樂剪輯合成的樣片)。看了不到十分鐘,李幼鄰的眼淚就嘩嘩地流下來了。

1986年4月,《血戰台兒莊》在香港舉行了首映式。萬民争看,轟動香港。台灣中央社在香港的負責人謝忠侯先生在看完影片後,當晚就給蔣經國打電話說:“我剛才看了中共在香港上映的一個抗戰影片,講的是國軍抗戰打勝仗的,名叫《血戰台兒莊》,裡面出現了先總統(指蔣介石,筆者注)的形象,跟他們以前的影片形象不同,這次形象是正面的。”在電影《血戰台兒莊》中,蔣介石的這個正面形象最主要的就是這樣一個情節:國民黨師長王銘章在戰鬥中英勇犧牲後,蔣介石親自主持了追悼會,這時候天空上有日本侵略者的戰機飛來掃射轟炸,面對危險,蔣介石臨危不亂,發表講話,鎮定自若。陳敦德介紹,這場戲是根據曆史檔案拍攝的。而這個經典的鏡頭畫面,與大陸此前反映國民黨、蔣介石的影片确實有着顯著的不同。

蔣經國聽說後,很是震驚,馬上對謝忠侯說:“找一個拷貝來看看。”

于是,謝忠侯就找到新華社香港分社的負責人。新華社有關負責人立即報告了中共中央,并很快得到了中共中央和胡耀邦總書記的批示同意。于是,廣西電影制片廠就複制了一盤錄影帶,通過新華社送給謝忠侯。這樣,謝忠侯馬上帶着《血戰台兒莊》的錄影帶飛回台北。

一年後的1987年,程思遠先生在其家中告訴陳敦德,台灣方面反饋說:收到《血戰台兒莊》拷貝後,宋美齡和蔣經國都很快地觀看了影片《血戰台兒莊》,并請國民黨中常委的全體人員觀看。看完後,蔣經國說:“從這個影片看來,大陸已經承認我們抗戰了。這個影片沒有往我父親臉上抹黑。看來,大陸(對台灣)的政策有所調整,我們相應也要作些調整。”不久後,蔣經國終于決定同意開放國民黨部隊老兵回大陸探親,海峽兩岸同胞在骨肉分離了37年後,終于把苦苦的鄉愁化作了喜悅的重逢,從而揭開了海峽兩岸公開互動往來的序幕。程思遠先生談起此事時非常激動,也贊賞陳敦德為該片所作的貢獻,欣然為其題字:“精心策劃,促進統一”。

《血戰台兒莊》上映後,深受海内外華人的普遍贊譽。白崇禧将軍兒子、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于1995年7月在台北《中央日報》發表長文論述抗日戰争和徐州大會戰,文中也專門談到“《血戰台兒莊》影片肯定國(民黨)軍将領貢獻”,說:“抗日戰争八年,是全中國軍民,犧牲慘重,抵禦外侮,保衛國家的一場民族聖戰,這一段20世紀的中國痛史,所有的中國人都應銘記于心,汲取教訓。而台兒莊之役,又是八年抗戰中最具關鍵性的一場罕有勝利,中國兩岸的政府,不論其政治立場,理應大書特書,載入史冊。但因為蔣中正氏與廣西将領李、白之間的矛盾,尤其1965年李宗仁返回中國大陸,台灣國民黨政府對抗戰史台兒莊大捷這一章,一向低調處理,台灣媒體對淞滬戰争等役都曾大肆宣揚,反而對抗戰中最重要的一役台兒莊會戰則有意忽略,因為這一仗是李宗仁指揮得勝的,大肆贊揚李宗仁,國府立場尴尬……80年代後,中共對待民國史已逐漸走向實事求是,1987年(應為1986年,筆者注)廣西電影廠攝制《血戰台兒莊》巨型戰争影片,相當合符史實,對李宗仁、父親以及其他國(民黨)軍将領抗日的貢獻,都持肯定态度。此片在大陸上映,造成巨大震撼,那是自1949年以來,中國(大陸)人民頭一次在銀幕上看到了國(民黨)軍抗日的真相,以及國(民黨)軍将士英勇犧牲的形象。1987年此片上映,筆者正在上海,看到廣西電影廠攝制的《血戰台兒莊》,不禁感慨萬千,國民黨自己軍隊打的一個大勝仗,竟讓中共越俎代庖拍成電影,大肆宣傳。抗戰勝利迄今已有50年,國共兩岸政府都應該抛棄政治立場,嚴正對待中日戰争這段中國軍民傷亡1000多萬的慘痛曆史了。”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海峽兩岸和平發展并最終實現和平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而二十年前,故事片《血戰台兒莊》為打破因曆史和政治緣故所導緻兩岸同胞“老死不相往來”的樊籬,起到了意料不到的促進作用,也為海内外所有的中國人找到了一個共同的語言——“愛國”。因為兩岸隻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

上一篇:不痛

下一篇:奇迹魔術師:戴納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