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

蝴蝶

鱗翅目錘角亞目動物
蝶,通稱為“蝴蝶”,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動物的統稱。全世界大約有14000多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蝴蝶在全世界大約有14000多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中國有1200種[1]。蝴蝶一般色彩鮮豔,身上有好多條紋,色彩較豐富,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隻有0.7厘米左右。蝴蝶和蛾類的主要區别是蝴蝶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蛾的觸角形狀多樣。
    中文名:蝴蝶 拉丁學名:Rhopalocera 别名:蛱蝶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亞門: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亞綱:有翅亞綱 目:鱗翅目 亞目:錘角亞目 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粉蝶、蛱蝶、鳳蝶等 亞種: 分布區域:美洲、亞馬遜河流域、亞洲、中國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物種學史

蝴蝶被歸類為鱗翅目,世界上有數以萬計的物種都歸在這類下。蝴蝶從白垩紀起随着作為食物的顯花植物而演進,并為之授粉,是昆蟲演進中最後一類生物。

英文名字由來

蝴蝶之所以叫butterfly的原因

butterfly一詞源自古英文buterfleoge,由butere(butter)加fleoge(flyingcreature)構成。

有一種流傳比較久遠的說法,因為蝴蝶喜歡偷吃奶油和牛奶,人們把它說成是長着彩色翅膀、喜歡偷吃奶油的精靈,所以叫它butterfly。以上傳說也反映在蝴蝶的德語名稱之一milchdieb,該詞相當于英文milk-thief(偷奶賊)。

另有一種解釋說,其中butter是指蝴蝶的顔色;fly這個本來就是泛指能飛行的昆蟲,而butterfly一詞最先可能指的是源自南歐冬季過後,出現的一種帶着硫磺色(合翅時較近于奶油色)的粉蝶。雄蝶前翅色澤澄黃,飛行時帶起一道溫暖的光線,被人們稱為butter-coloredfly。這個詞漸漸演變成butterfly,并用來指涉所有種類的蝴蝶。

形态特征

蝴蝶體形大多在5~10cm之間,身體分為頭、胸、腹;兩對翅;三對足。在頭部有一對錘狀的觸角,觸角端部加粗,翅寬大,停歇時翅豎立于背上。蝶類觸角為棒形,觸角端部各節粗壯,成棒錘狀。體和翅被扁平的鱗狀毛。腹部瘦長。最大的是新幾内亞東部的亞曆山大女皇鳥翼鳳蝶,雌性翼展可達31厘米;最小的是阿富汗的渺灰蝶,展翅隻有7毫米。口器是下口式;足是步行足;翅是鱗翅;屬于全變态。

蝴蝶翅膀上的鱗片不僅能使蝴蝶豔麗無比、還像是蝴蝶的一件雨衣。因為蝴蝶翅膀的鱗片裡含有豐富的脂肪,能把蝴蝶保護起來,所以即使下小雨時,蝴蝶也能飛行。

栖息環境

有些蝶類的幼蟲常有綴葉為巢而隐居其中的習性,綴葉的方法因蟲種各有不同,有綴一葉的,有綴數葉的,各有各的式樣或技巧。香蕉弄蝶幼蟲能将香蕉葉的邊緣褶黏成巢而隐居其中,稻弄蝶則常綴聯數葉而巢居其中。有巢居習性或結網群栖習性的幼蟲,它們都在栖息處的近旁取食,絕不遠出,一有驚動,立即退入巢内躲藏,這與一般蝶類的栖息習性完全不同。

水是生物有機體在新陳代謝作用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成分。因此我們常常能看到蝴蝶停在潮濕的地上吸水,尤其是稍含鹹味的水,最能吸引它們來飲。每當烈日臨空的炎夏正午,在窪陷的山路上,在溪邊,就有各式各樣的蝴蝶成群聚集在那裡吸水。

生活習性

取食

蝶類幼蟲咬破卵殼孵化外出以後,有些種類略事休息,就直接啃食寄主植物;有些種類(例如紅眼竹弄蝶)則先行取食卵殼,然後取食植物;更有一些種類還需取食每次蛻皮時所蛻下來的舊表皮,例如菜粉蝶和斑緣豆粉蝶等。

蝶類幼蟲的取食對象,因蟲種而各有不同,大多數幼蟲嗜食葉片;有些種類,例如花粉蝶、橙斑襟粉蝶等嗜食花蕾;還有一些種類蛀食嫩莢或幼果,例如豆莢灰蝶蛀食嫩豆莢,栀子灰蝶蛀食栀子幼果。此外在灰蝶科中,有少數種類的幼蟲是肉食性的,例如,蚧灰蝶嗜食咖啡蚧,竹蚜灰蝶專以竹蚜為食,這種肉食性的種類在蝶類中是并不多見的益蟲。

取食植物葉子的幼蟲,如是第一齡的初期,常在葉背啃食葉肉,殘留上表皮,形成玻璃窗樣的透明斑,以後幼蟲食葉穿孔,或自葉緣向内蠶食;随着蟲體長大,食量也越來越大。在一株植物上蟲口密度大的時候全株被啃食一空。

大部分蝴蝶吸食花蜜,就吸食花蜜的蝴蝶來說,它們不僅隻吸花蜜,而且愛好吸食某些特定植物的花蜜,例如藍鳳蝶嗜吸百合科植物的花蜜;菜粉蝶嗜吸十字花科的植物的花蜜;而豹蛱蝶則嗜吸菊科植物的花蜜等等;部分不吸食花蜜的蝴蝶有竹眼蝶吸食無花果汁液;淡紫蛱蝶吸食病栎、楊樹的酸漿;還有一部分蝴蝶會吸食葡萄的肉,在葡萄地中常見蝴蝶吸食。

活動栖息

蝶類幼蟲的活動和栖息的習性,也因蟲種而各不相同。從活動時間來看,一般種類都是在早晚日光斜射時出來活動。但是,有些種類(如菜青蟲等)是在白天活動的,也有一些種類(如許多弄蝶幼蟲)是夜出活動的。

活動規律

從活動的規律性來看,許多群栖性種類的初齡幼蟲,取食和栖息的活動是一緻的(Ⅰ、Ⅱ齡比較明顯),集中在一起取食或栖息,中華虎鳳蝶就是一例。更有一些蝶類如荨麻蛱蝶的幼蟲經常數十成群地在荨麻枝葉間吐絲作成亂網,猶如蜘蛛那樣匿居其中,借以防禦外敵,而且同時取食和栖息,頗有規律。蝶類幼蟲的栖息場所,一般都很隐蔽,因此,在野外不很容易找到個别幼蟲。

分布範圍

美洲、亞馬遜河流域、亞洲、中國。

繁殖方式

繁殖過程

蝴蝶是完全變态的昆蟲,即一生會經過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

蝴蝶的卵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表面有蠟質殼,防止水分蒸發,一端有細孔,是精子進入的通路。不同品種的蝴蝶,其卵的大小差别很大。蝴蝶一般将卵産于幼蟲喜食的植物葉面上,為幼蟲準備好食物。

幼蟲

幼蟲孵化出後,主要就是進食,要吃掉大量植物葉子,幼蟲的形狀多樣,多為肉蟲,少數為毛蟲。蝴蝶危害農業主要在幼蟲階段。随着幼蟲生長,一般要經過幾次蛻皮。

幼蟲成熟後要變成蛹,幼蟲一般在植物葉子背面隐蔽的地方,用幾條絲将自己固定住,之後直接化蛹,無繭。

成蟲

蛹成熟後,從蛹中破殼鑽出,但需要一定的時間使翅膀幹燥變硬,這時的蝴蝶無法躲避天敵,屬于危險期。翅膀舒展開後,蝴蝶就可以飛翔了,蝴蝶的前後翅不同步扇動,因此蝴蝶飛翔時波動很大,姿勢優美,所謂“翩翩起舞”,來源于蝴蝶的飛翔。一般蝴蝶成蟲交配産卵後就在冬季到來之前死亡,但也有的品種會遷徙到南方過冬。

交尾繁殖

一般蝶類的雄蝶比雌蝶要早些羽化。之後,雄蝶到處飛翔,根據雌蝶散發的性信息素覓尋羽化不久的雌蝶追逐交尾。

在交尾之前,需要經過一個求婚過程,其中雌蝶的花紋和顔色及其信息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外生殖器結構必須相配。一隻栖息在葉上的雌蝶,如果是已經交尾過的,當雄蝶飛臨時,它就平展四翅而将腹部高高翹起,絕不起飛,那是雌蝶不接受交尾的表示,因此雄蝶繞飛一陣,然後飛離;反之即行交尾。

有時一隻不需要交尾的雌蝶,當其在空中飛翔時,可能遇到好幾隻雄蝶追逐求愛,緊逼和繞圈飛舞,難解難分,一起上升到高空,此時雌蝶突然挾翅而下,急速降落,此種逃遁使雄蝶如墜迷途,不知雌蝶所在,因而雌蝶得以脫身。

雌蝶的該種“逃婚”本能頗為有趣。還有一些蝶類如絹蝶科的大部分種類,雌蝶在交尾之後,在交尾囊開口處的基部,生長出各種各樣的交配後衍生物一枚,成為阻止再交尾的障礙物,是鑒别種的一大特征。

最美品種

88多渦蛱蝶(學名:Eighty-eightbutterfly)

屬于鳳蝶科的一個物種,分布于南美洲,約有150餘種品種。因下層翅膀上的“8”字型圖案而得名。曾被評選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八種蝴蝶”之一。

紅帶袖蝶(學名:Heliconiusmelpomene)

屬于鳳蝶科的一個物種。世界著名”有毒“蝴蝶,主要分布在巴西一帶,該物種已有數百萬年的曆史。1886年巴西帶郵差蝴蝶在中國昆明展出,獲得中國觀衆認可、喜愛。由于其體表顔色很像當時葡萄牙國内郵差制服的顔色,故而得名郵差蝴蝶。

貓頭鷹環蝶(學名:Caligoeurilochus)

又名貓頭鷹蝶,取名自後翅翅底大而仿真的眼斑。屬于貓頭鷹環蝶屬的一個物種,是一種熱帶雨林蝴蝶,體型較大。由于此蝶幼蟲所寄主的植物是竹或鳳梨科植物,所以被視為害蟲。此蝶受到蝴蝶收藏家珍視。

枯葉蛱蝶(學名:KALLIAMINACHUSBoisduval)

屬鱗翅目蛱蝶科,是世界著名拟态的種類,自然僞裝的典型例子。枯葉蛱蝶前翅頂角和後翅臀角向前後延伸,呈葉柄和葉尖形狀,翅褐色或紫褐色,有藏青光澤,翅中部有一暗黃色寬斜帶,兩側分布有白點,兩翅亞緣各有一條深色波線。翅反面呈枯葉色,靜息時從前翅頂角到後翅臀角處有一條深褐色的橫線,加上幾條斜線,酷似葉脈。翅裡間雜有深淺不一的灰褐色斑,很象葉片上的病斑。當兩翅并攏停息在樹木枝條上時,很難與将要凋謝的闊葉樹的枯葉相區别。

多尾鳳蛾(學名:Uraniaripheus)

屬于毒蛾科的一個物種,此蝶有劇毒的;而且越是豔麗的地方越毒。常被認為是所有蛾類中最壯觀的種類,色彩曾流行于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當時的人們用此蛾的翅做首飾,幼蟲成黃色及黑色,生有棒形端的長毛,取食藤本植物的葉。有毒食料和鮮明的顔色表明對鳥類和動物有害。

寬紋黑脈绡蝶(學名:Gretaoto)

又名玻璃翼蝶,屬于蛱蝶科的一個物種,是一種熱帶蝴蝶。在圈養環境下,如果得到很好的照料,寬紋黑脈绡蝶的壽命至少可達到6周。翼展在5.6厘米到6.1厘米之間,身體顔色暗淡,翅膀邊緣并不透明,主要有紅色、橙色和深褐色三種顔色。透明的翅膀為它們提供了有效的僞裝。它們的翅膀呈透明狀,是一種有效的防禦機制。飛行過程中,寬紋黑脈绡蝶很難被捕食者發現,最大飛行速度可達到每小時130公裡。該蝶可承受48倍于自身體重的重量。

老豹蛱蝶(學名:Argyronomelaodice)

蛱蝶科豹紋類蝴蝶的總稱。大部分蝴蝶的進化動機都是為了隐藏自己,逃避攻擊。但是,有的時候它們也需要表現自己,讓自己成為關注的焦點。在交配季節,蝴蝶就要通過表現自己來吸引異性的青睐。老豹蛱蝶具有兩性異形的特點。

藍閃蝶(學名:Morphomenelaus)

又名藍摩爾福蝶,蛱蝶科閃蝶屬中最大的一個物種,是一種熱帶蝴蝶。科名來自希臘詞“Morph”,為美神維納斯的名字,意味着美麗、美觀。藍色的翅膀十分絢麗,長約15厘米。成年雌蝶的翅膀上表面呈藍色,下表面與樹葉十分相似,呈現斑駁的棕色,灰色,黑色或紅色。幼蟲的毛會引起人類皮膚的不适。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包括巴西,哥達加斯加和委内瑞拉。它是巴西的國蝶。其碩大的翅膀使它們能夠快速地在天空翺翔。日夜活動,飛翔敏捷。

分布範圍

全球有記錄的蝴蝶總數大約有20000種,中國約占2153種,在鱗翅目158科中,蝶類有18科。蝴蝶的數量以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出産最多,其次是東南亞一帶。世界上最美麗、最有觀賞價值的蝴蝶,也多出産于南美巴西、秘魯等國。而受到國際保護的種類,多分布在東南亞,如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内亞等國。在同一地區、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溫度環境和不同的植物群落,也相應形成很多不同的蝴蝶種群。

蝴蝶有5種視錐細胞,比人類多兩種,也就是可以感受除紅光、藍光、綠光外其他兩種我們無法命名的顔色。

蝶與飛蛾

區别之處

蝶類特點

(1)多數蝶類翅膀正面的鱗粉色澤亮麗,翅表面不被毛絨。少數蛱蝶科的蝶類後翅根部被有較明顯的毛絨。

(2)多數蝶類有頂端膨大的棒狀觸角。

(3)蝶類四翅合攏豎立于背上休息的方式。

(4)蝶類軀幹上被毛稀疏(需與蛾類比較)。

(5)蝶類腹面可見的後翅根部呈弧形(貼接式),無翅缰。有助于飛行的速度提升,是因為蝶類在白天活動普遍飛行速度快于蛾類。

(6)蝶的蛹赤裸,無繭。

(7)蝴蝶的活動時間嚴格定義在白天。

飛蛾類特點

(1)蛾子不分晝夜地飛,大多數都是棕色或者黑色,很少有幾種顔色與蝴蝶一樣鮮豔。

(2)多數蛾類觸角頂端呈針尖樣彎曲或整個觸角呈羽毛狀,少數蛾類(天蛾科、斑蛾科)由于白天活動所以觸角與蝶類相似。

(3)蛾類多數都是将四翅平鋪休息。

(4)蛾類軀幹部被毛一般都很濃密,就像天蛾科的蛾類飛行期間很容易與蜂鳥混為一談。

(5)大多數蛾類的腹面後翅根部是平滑的,弧度很小,這跟蛾類在夜間飛行速度慢有關。

(6)蛾的蛹有繭。例如,蠶絲就是從蠶蛾的繭提取的。

相同之處

成蟲體表及翅上被有鱗片,口器虹吸式。

幼蟲大都是植食性,頗多為農業害蟲。

完全變态。

都有三對足。

物種天敵

蝴蝶的天敵主要有:螞蟻、甲蟲、鳥、蠅、蜥蜴、蛙、蟾蜍、螳螂、蜘蛛、黃蜂、寄生蜂等。

自衛方式

警戒色

郵差蝴蝶,翅膀紅黑相間,其豔麗的斑紋明顯表示,這種蝴蝶是有毒的,捕食者應該遠離它們。而其實際無毒。

拟态

枯葉蛱蝶(Kallimainachis),屬于蛱蝶科。世界著名的拟态蝴蝶。分布于中國的西南部和中部,喜馬拉雅的低海拔地區。停息時,兩面三刀翅緊緊收豎立,将身子深深地隐藏着,展示出翅膀的腹面。腹面全主古銅色,秋天酷似枯葉,也常常随着季節變化,色彩和形态都和葉色無異。一條縱貫前後翅中部的黑色條紋和細紋,很像樹葉的中脈和支脈;後翅的末端拖着的條和葉柄十分相似的“尾巴”,枯葉蛱蝶靜止在樹枝上,很難分辨出是蝶還是葉來。

蝶類為了避害求存,除了前述的警戒色和拟态之外,尚有采取種種自衛方式用以吓退外敵的本能,例如:

線紋紫斑蝶雄蝶在被捉時,能在其腹端翻出一對排攘腺迅即散發惡臭,使食蟲鳥類等天敵不得已而舍棄,得免于害。

鳳蝶幼蟲在其前胸前緣背面中央,具有臭角一枚,當其受驚時,叉形臭角立即向外翻出,臭液揮發,惡臭難聞,使敵厭棄而免其害。

又如寬尾鳳蝶的Ⅴ齡大幼蟲在受驚而翻出臭角時,還使三胸節鼓凸呈特大的三角形,配合其上的三大黑斑,形成毒蛇樣的威吓姿态,籍以自衛。

更如紅角大粉蝶的Ⅴ齡大幼蟲在受驚時,能擡舉起蟲體前五節,配合其腹面特有的斑紋,酷似攻擊前的眼鏡蛇的姿态,恐吓外敵,籍以自衛,耐人尋味。

翅膀用途

蝴蝶翅膀就像飛機的兩翼,讓蝴蝶利用氣流向前飛進;蝴蝶翅膀上豐富多彩的圖案,令人贊歎不已。但是,它們多彩的翅膀不僅僅是為了讓人們大飽眼福。五彩缤紛的顔色是用來隐藏、僞裝和吸引配偶的。由哈羅德·範因斯坦(HaroldFeinstein)撰寫的新書《100種蝴蝶》,向人們展示了非常漂亮的蝴蝶、飛蛾的圖片。

美麗翅膀

美麗翅膀被稱為“88蝶(Eighty-eightbutterfly)”,分布在南美,約有40餘種。其特點是後翅有醒目的“88”字樣。不少昆蟲的斑紋變化無常,有時會出現一些驚人的圖案。

禦敵

貓頭鷹蝶(owlbutterfly)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它們翅膀上巨大的眼狀斑紋。它的功能是顯而易見的-模仿瞪大的貓頭鷹臉來恐吓附近的掠食者。事實上,生物學家還沒有證實這些眼狀斑紋是不是為了吓跑那些掠食者。它也可能是作為誘餌讓獵食者襲擊它們的翅膀而不是它們易受傷的身體。

絢麗日落

原産地是馬達加斯加的“日落蛾(sunsetmoth)”,它們翅膀上的絢麗顔色也是用來警告捕食者它們的毒性。蝴蝶和飛蛾都屬于鱗翅目昆蟲,它們翅膀上都有大量鱗片。它們的翅膀是由細微的斑點組成-為昆蟲提供防潮保護,并構成優雅的彩色圖案。一些顔色是鱗片的色素造成的,但是彩虹般的色調則是由微小鱗片的散射産生的。

藍色幻影

藍色大閃蝶(bluemorpho)翅膀泛着淡藍色熒光。它們的這種钴藍色并非來自色素,而是其翅膀上成千上萬的半透明鱗片,這些鱗片可以濾出可見光中的藍光,并使之從翅膀上散發出來。它能在天敵接近的時候,快速的拍動翅膀産生一道閃光,然後把天敵吓跑。這種熱帶蝴蝶不吃花蜜,而是汲取腐爛水果的果汁。它最喜歡的是芒果汁、猕猴桃汁和荔枝果汁。光明女神蝶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蝴蝶。

隐身術

這種透翅蝶(GlasswingButterfly)有着獨一無二的夢幻色彩。其翅脈間的組織是透明的,看上去象玻璃一樣,因此得名。像其他透明翅膀的蝴蝶和飛蛾一樣,它的翅膀薄膜沒有色彩也沒有鱗片覆蓋,這使得它們是透明的。這種透明度有助于這種原産于南美熱帶雨林的透翅蝶輕易地逃離捕食者的視線。雖然透明蝴蝶對人們來說很稀奇,但其實它在原生地的數量并不少,未被列入稀有物種。

豹紋誘惑

許多蝴蝶都設法隐藏起來,以避開注意力。但有一個情況例外,那就是在交配的季節昆蟲都希望得到異性的注意。雄性的豹紋蛱蝶(leopardlacewingbutterfly)喜歡炫耀它們華麗的橙色,這可能在向雌性發出這樣的信号:這樣顯眼的目标物還活着,那他必須有良好的基因。豹紋蛱蝶是雌雄二形,這意味着雌性不會很引人注目。因為它們無需給交配對象留下深刻印象,雌性翅膀的顔色是褐色、黑色和白色。

科屬分類

粉蝶科(Pieridae),如白粉蝶或黃蝶,以群集遷飛著名。

鳳蝶科(Papilionidae),如鳳蝶和絹蝶(絹蝶有時被單劃為絹蝶科【Parnassiidae】)。

灰蝶科(Lycaenidae),包括藍灰蝶、銅色蝶、燕灰蝶、灰蝶和蚬蝶(蚬蝶多見于熱帶美洲,有時被歸為蚬蝶科【Riodinidae】)。

蛱蝶科(Nymphalidae),如毛刷足蝴蝶。最大且種類最多的一科,有些專家再把它細分為幾科。這種毛刷足蝴蝶包括一些普通的蝶類,如海軍上将蛱蝶、蛱蝶、王蝶、斑蝶和赤蛱蝶。

弄蝶科(Hesperiidae),如長尾弄蝶、鸾褐弄蝶。一個低等的大類,多為黑褐色,相當容易辨認。

根據蝴蝶的特征、親緣關系(系統發育)及進化程度,全世界的蝴蝶可分為4總科、17科、分列如下:

弄蝶總科【Hesperoidea】-最原始系統,物種二觸角基部遠離,前翅中室外脈紋無分叉。分類包括:

弄蝶科(Hesperiidae);

缰弄蝶科(Euschemonidae);

大弄蝶科(Megathymidae)。

鳳蝶總科【Papilionoidea】-原始系統:物種二觸角基部接近,前翅中室外的脈紋有分叉,雌雄蝶前足發達。分類包括:

鳳蝶科(Papilionidae);

絹蝶科(Parnassiidae);

粉蝶科(Pieridae)。

灰蝶總科【Lycaenoidea】-進化系統:雌蝶前足正常,或無爪,後翅肩脈無或有。分類包括:

灰蝶科(Lycaenidae);

蚬蝶科(Riodinidae);

喙蝶科(Libytheidae)。

蛱蝶總科【Nymphaloidea】-最進化系統:雌蝶前足退化,無爪,後翅有肩脈。分類包括:

斑蝶科(Danaidae);

绡蝶科(Ithomiidae);

眼蝶科(Satyrldae);

環蝶科(Amathusiidae);

閃蝶科(Morphidae);

蛱蝶科(Nymphalidae);

珍蝶科(Acraeidae);

袖蝶科(Heliconiidae)。

上述分類中,大弄蝶、绡蝶、閃蝶、袖蝶、缰弄蝶五科中國均無分布。鳳蝶科和閃蝶科是最有美學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蝴蝶,其次為蛱蝶科、粉蝶科、絹蝶科、斑蝶科、環蝶科等。

按照生态環境來劃分,還可将蝴蝶分為以下類型:森林蝶類、沼澤蝶類、森林草原蝶類、農業植物蝶類。

中國種類

中國蝴蝶種類豐富,尤其是在亞熱帶地區。常見的科有12科:

鳳蝶科

本科蝴蝶屬中型至大型的美麗蝶種。常以黑、黃、白色為基調,飾有紅、藍、綠、黃等色彩的斑紋,部分種類更具有燦爛耀目的藍、綠、黃等色的金屬光澤。

後翅一般有尾帶,更增娉妍。多産于熱帶、亞熱帶地區。幼蟲光滑無毛,多取食芸香科、傘形科植物,有時成害,如黃鳳蝶、玉帶鳳蝶等。亦有專以馬兜鈴為食的種類。

多數鳳蝶成蟲下唇須退化(喙鳳蝶屬例外);觸角端部逐漸加粗。前足胫節内側具有大形中刺,端部具有對稱的爪1對。

前後翅近似三角形;兩翅中室均為閉式。前翅R脈5分支;R4與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大多數種類具有基橫脈(cu-a),A脈有2條(2A及3A)。後翅肩區具鈎狀肩橫脈(h);外緣呈波紋狀;内緣收縮,靜止時側面明顯露出腹部,A脈隻有1條(2A);多數種類M3脈延伸為尾突,部分種類有2條以上尾突或者無尾突。

粉蝶科

本科蝴蝶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常以白、黃色為基調,飾有黑、紅、黃等色彩的斑紋,多數種類的翅膀表面如被粉狀。粉蝶科成蟲的前足端部兩爪間具有一個中墊(吸盤),因此它們能夠停留在豎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體表面。

前後翅近似隋圓形,兩翅中室均為閉式。前翅R脈3~5分支,多數種類前翅的R2與R3常合并,部分種類的R4與R5也有合并;M1與R脈共柄;A脈隻有1條(2A)。後翅具有肩橫脈(h);兩翅外緣較鈍圓;靜止時側面看不見腹部,後翅内緣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其中,菜粉蝶是害蟲。白粉蝶和暗脈菜粉蝶均為害十字花科蔬菜,樹粉蝶為害果樹。

蛱蝶科

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少數為大型種,已知5000種以上,是蝶類中為數最多的一科。色彩豐富,形态各異。前足退化,無爪,翅疊于背上。易于識别。稻眼蝶幼蟲為害稻和竹,前翅有2眼紋,如日月,故又名日月蝶。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少數為大型種。色彩豐富,形态各異。

蛱蝶科成蟲的下唇須特别粗壯;觸角端部明顯加粗;部分種類的中胸特别粗壯發達;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為一跗節,雌性4至5跗節,爪全退化。幼蟲無毛但常有肉質枝刺,常被誤認為“毛蟲”,但不蜇人,可用手觸摸。

本科蝴蝶的翅形豐富多變,屬間的差别較大。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為開式或閉式;R脈5分支,R2~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A脈隻有1條(2A)。後翅近圓形或近三角形;部分種類邊緣呈鋸齒狀;中室開式或閉式;肩區具有較發達的肩橫脈(h);内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灰蝶科

本科蝴蝶屬小型蝶種。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為主,部分種類兩翅表面具有燦爛耀目的紫、藍、綠等色的金屬光澤,且兩翅正反面的顔色及斑紋截然不同,反面的顔色豐富多彩,斑紋變化也很多樣。

灰蝶科成蟲的觸角具多數白環;前足退化,但仍能用于步行,雄性前足多為一跗節,一爪,極少分節;雌性前足為2~5跗節。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為閉式或開式;R脈3~4分支,R4~R5共柄;M1與R脈共柄;A脈基部有或無分叉(3A并入2A或無)。後翅近卵圓形形;中室為閉式或開式;肩區無肩橫脈;内緣的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幼蟲大都植食性,少數能捕食蚧或蚜。

絹蝶科

多數為中等大小,白色或蠟黃色。絹蝶成蟲觸角短,端部膨大呈棒狀;下唇須短;體被密毛。翅近圓形,翅面鱗片稀少(鱗片種子狀),半透明,有黑色、紅色或黃色的斑紋,斑紋多呈環狀。前翅R脈隻4條,A脈2條,無臀橫脈;後翅無尾突,A脈1條。

本科種類均産于高山上,耐寒力強,有的在雪線上下緊貼地面飛翔,行動緩慢,容易捕捉。

環蝶科

本科蝴蝶多屬中型至大型的蝶種。常以灰褐、黃褐色為基調,飾有黑、白色彩的斑紋。色暗多呈黃色,灰色,棕色,暗褐色,也有少數暗紫色。翅膀上有大型斑點。末端部分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為一跗節,雌性4~5跗節,爪全退化。

兩翅面積較大,蟲體較小;前翅近似三角形;中室為閉式,後角向外突出;前翅R脈4~5分支,R2~R5共長柄;M1與R脈不共柄;A脈隻有1條(2A)。後翅近圓形;中室為開式;肩區具肩橫脈(h);内緣臀區很發達,A脈有2條(2A及3A),兩翅反面近亞外緣常具多數環狀斑紋。

斑蝶科

中型或大型的種類,體多黑色,頭部和腹部有白色的小點,翅膀多色彩豔麗有群栖習性。斑蝶成蟲觸角端部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前足為一跗節,雌性4~5跗節,爪全退化;胸部側面常具有多數白斑;雄性腹部末端有可伸縮的長毛撮。

前後翅近似三角形;兩翅中室均為閉式。前翅R脈5分支,R3~R5共柄;M1與R脈共短柄;前翅A脈基部呈分叉狀(3A并入2A)。後翅圓三角形,肩區具短小肩橫脈(h);A脈有2條(2A及3A);部分種類的雄蝶有香鱗斑或突出的香鱗囊。幼蟲光滑無毛,取食夾竹桃科或蘿藦科的有毒植物。

眼蝶科

本科蝴蝶多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常以灰褐、黑褐色為基調,飾有黑、白色彩的斑紋。

眼蝶成蟲觸角端部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隻有一跗節,雌性4~5跗節,爪全退化。前翅呈圓三角形;中室為閉式;前翅Sc脈基部常膨大,部分種類的Cu脈及A脈的基部也有膨大;R脈5分支,R3~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A脈隻有1條(2A)。後翅近圓形;中室為閉式;肩區具較發達的肩橫脈(h);内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兩翅反面近亞外緣常具多數眼狀的環形斑紋。

珍蝶科

本科從蛱蝶科分出,成蟲近似斑蝶科種類,因此又稱班蛱蝶科。成蟲屬中小型蝶種,呈褐色或紅色,飾有黑、白色彩的斑紋。

珍蝶成蟲觸角端部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隻有一跗節,雌性5跗節,爪全退化,中後足的爪不對稱;雌性交尾後,腹部末端有三角形的臀套。成蟲前翅呈窄長卵圓形,明顯長于後翅;中室為閉式;R脈5分支,R2~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A脈隻有1條(2A)。後翅近卵圓形;中室為閉式;肩區具肩橫脈(h);M1與Rs共短柄;内緣臀區的A脈有2條(2A及3A)。

喙蝶科

本科蝴蝶的種類較少,全世界隻有十種。屬中小型的蝶種,是至今發現在地球出現最早的蝶種。

喙蝶科成蟲的下唇須特别長,達頭長的兩倍以上;雄性前足退化,收縮不用,端部為一跗節,爪全退化;雌性的前足正常。前翅呈三角形;中室端部為弱的橫脈封閉;R脈5分支,R3~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M2脈明顯突出,超過頂角;A脈基部有分叉(3A并入2A)。後翅呈多邊形;中室端部為弱橫脈封閉;肩區具肩橫脈(h);内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蚬蝶科

本科蝴蝶屬小型蝶種。

以紅、褐、黑色為主,飾有白色斑紋,且兩翅正反面的顔色及斑紋對應相似。成蟲的觸角具多數白環;雄性前足退化,收縮不用,端部為一跗節,爪全退化;雌性前足正常。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為閉式;R脈5分支,R3~R5共柄;M1與R脈共柄;A脈基部有分叉(3A并入2A)。後翅近卵圓形形;中室為閉式;肩區具較發達的肩橫脈(h);内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弄蝶科

本科蝴蝶種類較多。成蟲屬于小型蝶種,是蝶類中形态及生活習性最特殊的種類。

弄蝶科成蟲的觸角端部呈尖鈎狀;雌雄成蟲的前足均正常。成蟲前翅呈窄長三角形;中室開式或閉式;R脈5分支,各支均直接自中室平行伸出;A脈有2條(2A及3A)。後翅多呈三角形;中室開式或閉式;M脈2~3條;肩區具肩橫脈(h);内緣臀區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外國種類

閃蝶科

大型華麗的蝶種,翅膀寬大,翅展75~200毫米。常以黑、白色為基調,飾有紅、青、藍等色彩的斑紋,部分種類更具有燦爛耀目的紫色金屬光澤。腹部特别短粗。幼蟲常有毛。隻分布于南美洲。

袖蝶科

從蛱蝶科分出,又叫長翅蝶科,因體内含有毒素,也叫毒蝶科。

中型的種類。頭大,觸角細長,腹部細長,翅狹長,前翅長是寬的兩倍,翅膀展開的寬度60~100mm。後翅肩脈向基部彎曲。多數種類為黑色,有紅、黃、白色斑紋,色彩絢麗;少數種類為橙色,有黑、黃、白色斑紋,反差鮮明。外形拟似有毒的斑蛾。很多種類有不同的亞種和型,并常模拟不同屬或不同科的種類,造成鑒定上的困難。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少數分布于美國南部。

绡蝶科

又名透翅蝶科,因其在血緣上接近斑蝶科,有的學者将其包括在斑蝶科内。

該科包括一些小到中型的蝴蝶,翅膀展開的寬度30~115mm。體極細長,觸角細長,翅狹(參看翅脈圖)。一些種類翅上鱗片稀少,黃白色半透明如绡帕,另一些種類紅褐色,有黑色或黃色斑紋,拟似有毒的斑蛾。後翅無發香鱗。成蟲飛翔緩慢,多數生活在林區,一些翅透明的種類生活在開闊地帶,常在城市出現。

該科種類常有惡臭的體液保護自己,有些種類外形近似袖蝶科的種類,鑒定上相當困難,但從绡蝶後翅的中室閉式,雄蝶後翅有長毛撮可以區别。分布在中南美洲,從墨西哥到亞馬孫河,巴西到阿根廷。

大弄蝶科

隸屬于弄蝶總科,也有學者将其包含在弄蝶科内。

體型較大而毛多,翅黑褐色飾有獨特的黃色和白色圖案。翅膀展開的寬度超過40mm,最大可達80mm。雄蝶比雌蝶小得多。頭部明顯比胸部窄,觸角有特殊的椿狀端部,不呈明顯的鈎狀。後足胫節隻有一個距。飛翔力很強。分布在美洲中部,包括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部。

缰蝶科

也叫澳弄蝶科,隸屬于弄蝶總科,也有學者将其包含在弄蝶科内。

缰蝶體型較大,翅膀展開的寬度45~65mm。缰蝶科最突出的特征是雄蝶後翅具有翅缰,和前翅的抱缰器相連接,以便在飛行時前後翅保持一緻,而其他蝶類均不具翅缰,但蛾類具翅缰。

缰蝶飛行姿态很特殊,也很敏捷。喜訪花,常在馬纓丹上取食。在葉片上休息時四翅外展象蛾類一樣。分布在澳大利亞北部。

越冬形态

卵越冬

以卵的形式越冬是昆蟲最常見的越冬方式,一些種類的蝴蝶以卵越冬。如灰蝶和線灰蝶,它們以山杏為寄主。越冬卵産在休眠芽的基部,這可是一舉兩得的聰明辦法。首先是很好地隐藏了卵,再有就是幼蟲春天孵化出來幾乎原地不動就可以大吃鮮美的嫩芽。

幼蟲越冬

以幼蟲越冬的蝴蝶也不少見,其方式有三種:

大部分的蝴蝶在冬天都停止進食直接鑽到土裡,這樣即使下了雪也凍不死它們。

躲入“房子”。銀條小弄蝶和山珠蝶都是其代表。弄蝶是做巢的高手,剛從卵裡出來不久的它們就會用絲線一點點地把葉片兩端拉緊,葉片就變成了一個卷起來的葉筒然後住在裡邊。

什麼也不幹。蛇眼蝶的幼蟲在馬上入冬的時候從卵裡鑽出來,然後不吃不喝,趴在草葉上忍受寒冷,直到春暖花開。

化蛹越冬

化蛹了的蝴蝶完全可以忍受嚴寒,可移動也不會被捕食者發現。鳳蝶是以蛹越冬的良好代表。

成蟲越冬

有些南方的蝴蝶是以成蟲越冬的,隻是存活期要視蝴蝶的品種而定。它們收緊翅膀躲在避風處,在有太陽時還有出來享受日光浴。更有些蝴蝶如帝王蝶會以遷徙的方式過冬。

養殖采集

飼養

從野外采集來的優質蝴蝶的幼蟲、成蟲、卵和蛹均可移入室内飼養。蝴蝶飼養室通常采用木制或竹制,用16~18目的銅紗、鐵紗或尼龍紗蓋籠室,以防外逃,如采用養蟲籠,籠高1.8~2米。由于飼養蝴蝶要經幼蟲、蛹、成蟲和卵四個階段,其形态和習性完全不同,飼養方法也各不同,從田間采回成蟲準備繁育時,必須是雌雄配對交配産卵。

蝴蝶習慣在飛行中交配,故要準備較大的空間。交配後的雌蟲,喜歡在葉面、果面、平滑的枝幹或粗糙的縫隙等處産卵。室内飼養時應根據各處蝴蝶的不同習慣準備産卵場,如折的紙條、谷草、幹枝、紗布等。卵期要注意保濕,過于幹燥會降低卵的孵化率,用濕紗布圍在卵面上、效果較好、卵孵化為幼種後,大多數以葉片、莖杆、花果為食,田間采回即可。為了保持飼料新鮮度,可将植物莖部插入盛水器中。

或用濕棉球包裹,飼養密度每10平方厘米0.5~2隻,具有相互殘殺性的蟲種,蟲口密度應更少或單獨飼養。幼蟲發育到5、6齡老熟後即化蛹,可飼養室内,可用人工制作折疊的紙條。皺縮的紙團。禾稈及在木闆上刻上若在小适應的凹陷小室等均可滿足幼蟲化蛹。應将它們放在黑暗的保濕土壤中。蝴蝶就是蛹羽化的成蟲,需要供給吃的,包括天然食料和人工飼料兩大類、水、蜜汁、糖漿、牛奶等是常用的液體食料。

供蝴蝶取食的糖水或蜜汁的濃度為1~10%,可直接把液體食料裝入供食杯蝶等容器中。也可采用吸收性弱的脫脂棉。脫脂紗布等浸入供食液體後再放入瓶中,再将瓶倒置于底部朝有吸水紙或脫脂棉的玻璃器皿中,由外凸的脫脂棉等供給蝴蝶取食。還可自制适合不同蝴蝶"口味"的人工飼料。如:鳳蝶類采用醋糖、葡萄糖、幹酵母、高蛋白、濾紙粉末、甘桔葉等。添加防腐劑。

野外采集

野外采集蝴蝶需備有捕蟲網、毒瓶、鑷子和三角紙袋等。捕蟲網可以自制,形狀是鐵絲彎成的直徑33厘米的網圈,兩端留出适當一段,彎成直角,固定在網柄上。風柄為長60~100厘米,粗1.5厘米的木棒,網袋可采用白色細眼珠羅紗。白蚊帳布或粗紗布及尼龍蚊帳等。

由2片縫合而成,口部用白布包邊,穿套在網上。毒瓶是以毒氣裝氫化鉀5~10克或敵敵畏作毒餾,上蓋一層木屑壓緊後灌一層石膏即可,用熱石膏粉加清水制成石膏,糊時不宜過稠過稀以不下流為即。土法也可采集桃樹葉,攪料後每瓶放入0.5公斤,壓實約占瓶高的1/2~2/3,後撒一層熱石膏粉壓平,并均勻噴水使之結成硬塊,再用剪圓牛皮紙蓋住石膏粉即成,在桃樹葉上滴1~2滴敵敵畏效果更好。

如果在野外發現珍稀蝴蝶,迅速将網口張開,套住蝴蝶,随即将網口向下翻,揮動網袋下部連蝴蝶一同甩到網圈上來。如大型蝴蝶則可以從網外捏住其胸部,輕輕放入預備的三角袋裡并注明采集地點和日期。如無毒瓶時,可用手指直接捏一蝴蝶的胸部,使之失去活動能力後再用鑷子輕輕夾入三角袋中。切忌用手觸摸翅膀,以保持自然美态。否則,受損蝴蝶售價降低。

标本制作

要制作蝴蝶标本,首先要準備以下用具:

昆蟲針:昆蟲針是制作針插昆蟲标本的必備用品。因昆蟲蟲體大小不同,采用昆蟲針的粗細各異。昆蟲針通常長為38毫米,粗細有00、0、1、2、3、4、5、6、7等号碼,00号的直徑為0.3毫米,依次加粗,品質以彈性優良的不鏽鋼制品為最佳。針插蝶類标本,常購置5、3、1三種号碼。

三級台:三級台可用一塊木闆做成長12cm、寬4cm、高2.4cm的三級台,第一級高0.8cm,第二級高1.6cm,第三級高2.4cm,每一級中間有一個和5号昆蟲針一樣粗細的小孔,以便插針。三級台是用來針插标本的,它可以使所有制作的标本及其标簽的高度統一。

展翅闆:展翅闆選用較軟的木材制成。闆中鋪一軟木的溝槽。溝槽旁兩塊闆中的一塊是可以活動的,以便根據蟲體大小調整溝槽的寬度。如沒有這樣的展翅闆,也可以用硬泡沫挖槽制成。

還軟器:在制作貯藏中的标本時,由于蟲體已極幹脆,一觸即碎,必須使其還軟,才能展翅和整姿。還軟器是制作幹标本的必備工具。在大量制作時,合适的還軟器可利用玻璃質幹燥器來改裝,即在器底放一層洗淨的濕砂子,加幾滴石碳酸液以防發黴,在砂子上放一張吸水紙,再将三角紙袋豎放器中。在室溫下數天左右(夏天時間短些),蝶體可還軟,此時須抓緊展翅和整姿。放置時間過長,标本會發黑,影響色澤。如無幹燥器,各種有蓋的容器都可替代。

此外,還需要标簽、壓條紙、大頭針、鑷子等。

接下來我們要正式制作标本了。

首先,根據蟲體大小,選擇适當的昆蟲針,自蝴蝶胸背中央插入,并留有8mm長度。接着,将針對準展翅闆槽的中間垂直插下,使蟲體背面與展翅面闆平行。再用小号昆蟲針或鑷子拉住或捏住左右前翅較粗的翅脈向前拉,直拉至前翅的後緣和身體相垂直。

然後,壓上事先折疊過的透明的壓翅條,使其前翅後緣與壓翅條上的折痕重合。為了使标木呈自然狀,可用昆蟲針在翅基部翅脈處撥弄整形蝶翅,并把足、觸角和觸部稍加整理。最後,檢查标本制作是否正确,有無差錯,若無差錯,可把标本放進40℃的烘箱内烘于或放在通風幹燥處約兩周,使其自行幹燥。在制作好标本後,要認真做原始記錄。

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蝴蝶:産于太平洋西南部的所羅門群島和巴布亞新幾内亞,叫做亞曆山大鳥翼鳳蝶,最大的從左翼到右翼可達360毫米。

最漂亮的蝴蝶:光明女神蝶(海倫娜閃蝶、藍色多瑙河蝶)。

最詭異的蝴蝶:卡申夫鬼美人鳳蝶(其詭異在于它是文學碼字工人造出來的,大抵其原型就是陰陽蝶。出于蔡駿驚悚懸疑小說《蝴蝶公墓》)。

最稀有的蝴蝶:皇蛾陰陽蝶。

飛行無聲

我們之所以能聽到聲音,是它們的翅振動引起的,在空氣中傳播的振動波對耳朵的作用。我們的耳朵能覺察到每秒16~20000次振動的波,在這個範圍内我們就感覺到了聲音。高于或低于這個範圍的波我們就感覺不到聲音。

蝴蝶每秒振翅僅有4~10次,蝴蝶飛行振翅的頻率低,通過空氣傳播到我們耳中,我們不能感覺到,我們也就聽不到它們飛行的聲音了。

滅絕種類

葡萄牙馬德拉群島的溫帶雨林中的大峽谷中發現了馬德拉大白蝴蝶,這個發現令世人震驚。與這種蝴蝶物種最為相近的是大白蝶,它們遍布于歐洲、非洲和亞洲。2007年,專家宣布馬德拉大白鳳蝶已經滅絕。

滅絕原因:因建築用地引起栖息地的減少和農業灌溉引起的污染是導緻這個物種滅絕的兩大主因。

阿爾康藍蝶主要生活在荷蘭的大草原。據說,最後一次見到荷蘭阿爾康藍蝶是在1979年。

滅絕的原因:農業和建築用地的增加對阿爾康藍蝶的栖息地有負面影響,導緻它失去主要食物來源。

上一篇:爺爺和小樹

下一篇:國際商務單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