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大悲咒

藏傳大悲咒

十一面觀音咒語
藏音大悲咒,或是藏傳大悲咒則是十一面觀音的咒語,這兩者本來就是不同的咒語,[1]稱之為藏音大悲咒原是出于商人的包裝。漢傳佛教,也就是我們一般熟知的大悲咒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咒語,來源是大藏經裡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觀世音菩薩不管是化身為十一面觀音或是千手千眼觀音,都是大悲觀世音,所以要将兩個咒語都稱為大悲咒,也不是不行,但是還是要知道不同之處。
  • 中文名:藏傳大悲咒
  • 外文名:Ekadasa-mukba
  • 别名:藏音大悲咒
  • 屬性:十一面觀音的咒語
  • 性質:咒語

藏傳原文

藏傳梵音-大悲咒

南摩惹納達拉雅雅

南摩阿裡雅佳納

薩嘎拉貝勒佳納

尤哈拉佳雅達他嘎達雅

阿啦哈帝桑雅桑布達雅

納摩薩噜哇達他嘎提呗

阿啦哈帝桑雅桑布提喂

南摩阿裡雅阿哇噜格帝

秀哇啦雅布地薩唾哇雅

瑪哈薩唾哇雅瑪哈嘎噜尼加雅

達地雅他嗡達啦達啦

提力提力杜噜杜噜易笛威

易笛加列加列不啦加列不啦加列

固蘇美固蘇瑪

哇疊易利密利積地作哈啦瑪巴納雅梭哈

咒語來曆

【十一面觀音】

十一面觀音(梵名Ekadasa-mukba),六觀音之一,在六道中主救度阿修羅道的一切衆生,全稱為十一面觀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梵名的意譯為十一最勝,或十一首,有時又稱為大光普照觀音。由于形像具有十一頭面,所以通稱為十一面觀音。

十一面觀音菩薩的名号,是由其神咒而來。該神咒為“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為十一億佛陀所說,威力甚大。

根據《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記載:“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名十一面。此心咒十一億諸佛所說,我今說之,為一切衆生故,欲令一切衆生念善法故,欲令一切衆生無憂惱故,欲除一切衆生病故,為一切障難災怪惡夢欲除滅故,欲除一切橫病故,欲除一切諸惡心者令調柔故,欲除一切諸魔鬼障難不起故。”由此可知此神咒之廣大功德勢力。

【十一面觀音(梵Ekadas/a-mukha,藏BCU-gcig-shal)】

六觀音之一,七觀音之一。全稱十一面觀音菩薩。系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梵名意譯為十一最勝,或十一首,有時又稱為大扒照觀音。由于形像具有十一頭面,所以通稱為十一面觀音。

此一觀音的著名,是由其神咒而來。該神咒名為‘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為十一億佛陀所說,威力甚大。依佛典所載(大正20·149a)︰‘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名十一面。此心咒十一億諸佛所說。我今說之,為一切衆生故,欲令一切衆生念善法故(中略)欲除一切諸魔鬼神障難不起故。’持這一神咒的人,現身可得十種功德(無病、常念佛、衣食充足等)及四種果報(臨終見佛、永不堕地獄、不為禽獸所害、命終生無量壽國)。由于神咒效驗如此,因此持誦該咒及尊崇該咒本尊十一面觀音者,曆代不乏其人。

此一觀音出現在漢譯經軌中,為時甚早,僅次于聖觀自在菩薩。依《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所說,其形像為(大正20·150c)︰

‘身長一尺三寸,作十一頭,當前三面作菩薩面,左廂三面作嗔面,右廂三面似菩薩面,狗牙上出,後有一面作大笑面,頂上一面作佛面,面悉向前,後着光。又,其十一面各戴花冠,其花冠中各有阿彌陀佛。觀世音左手把澡瓶,瓶口出蓮花;展其右手以串璎珞,施無畏手。’

然而,古來所見的圖像,未必皆如該經所載。其十一面的配置有種種不同,或有二臂、四臂、八臂之異。例如︰

(1)《十一面儀軌》出四臂說,謂右第一手是施無畏,第二手執念珠。左第一手執蓮花,第二手持軍持(即瓶)。

(2)印度孟買卡内利(Kanheri)石窟安置的四臂像,本面頂上有三重,各安三面,其上再安一面,合為十一面。

(3)山西省太原縣天龍山第九窟有二臂像,本面頂上的周圍刻十面,其上又安一佛面。左手屈而持缽,右手垂下作施無畏印。

(4)新疆省高昌出土的十一面像,本面頂上有五面,其上又有二面,更上有一面,本面的左右耳各安一面。

此外,敦煌千佛洞第一○二窟的壁畫像,及西藏所傳畫像皆有八臂像。前者是本面頂上安五面,其上又安二面,二面中間安化佛一體,其上更安一面,本面左右耳各安一面嗔怒相。八臂中,左第一手持蓮花,第二手持月珠,第三手執幢幡,第四手結施無畏印。右第一手執紅蓮花,第二手持日珠,第三手持錫杖,第四手則剝落不明。後者是本面頂上安三面,其上再安三面,更上又安一面,本面左右耳各安一面。八臂中,左右第一手于胸前合掌。左第二手持蓮花,第三手持弓矢,第四手持罥索。右第二手持數珠,第三手持法輪,第四手作與願印。

此一觀音的特殊形像──十一面,有其特殊的象征意義。十一面中,前三面為慈相,是菩薩見到行善衆生時生出慈心的大慈與樂相。左三面為嗔相,是見到行惡衆生時生出悲心的大悲救苦相。右三面白牙上出相,是見到淨業衆生時所發出的贊歎、勸進相。最後一面是暴笑面,是見到善惡雜穢衆生時,為使其改惡向道所生的怪笑相。

頂上的佛面,是為修習大乘的衆生所作的說法相。關于這十一面的配置,曆代佛徒所繪頗有不同。此外,或謂前左右各有三面,乃象征度化三有之衆生。或言寂靜相三面表示清淨行者的三毒,威怒的三面表示破除障礙善男善女正道正行的三障,利牙三面表破除惡魔惡人等左道的三障,後面的笑怒相表斷三毒等之後必得一切智。此十面為大悲方便之化儀。頂上佛面則為本地法身,即此十一面表因果一體本迹不二之義。

在密教胎藏現圖曼荼羅中,此觀音位列蘇悉地院北端,具四臂,趺坐于蓮花上。本面兩側各有一面,其上有五面,更上有三面,合本面而成十一面。右第一手結施無畏印,第二手執念珠。左第一手持蓮花,第二手持軍持。

蓋蓮花表衆生本具之自性清淨心,軍持瓶是長養此蓮花的大悲甘露水,數珠表精進義,對一切衆生施無畏故結施無畏印。或言念珠表大悲之德,施無畏表大慈之德,蓮花表三昧之理,澡瓶表大悲智之義。或謂念珠表根本智、大圓鏡智,智斷煩惱,故為調伏義。施無畏乃三業之化用,是成所作智,為息災義。蓮花表觀音之體,是妙觀察智,花為人所愛,故為敬愛義。澡瓶表以甘露之智水潤澤一切衆生,是平等性智,為增益之義。四智之總體為法界體性智,故此尊為蓮華部五智圓滿之尊。

十一面觀音之密号為變異金剛,或稱慈愍金剛。種子為‘迦’(ka)。以開敷蓮華或軍持為三昧耶形。印契是作金剛合掌,深叉十指,然後舉至頭上。此即行者觀十指為十面,加自己的一面而成十一面,自身即成十一面尊之身。

另外,有為除病而供養此尊之法,稱之為十一面法。有以十一面觀音為中尊而建立的曼荼羅,稱之為十一面觀音曼荼羅。

[參考資料]《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陀羅尼集經》卷一、卷二、卷四、卷十二;《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卷一;《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卷四;《佛祖統紀》卷三十七。

功德利益

據經文所載,十一面觀世音在無量劫以前,從「百蓮華眼頂無障礙功德光明王如來」受持此咒,即證無生法忍。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誠清淨如法持誦,必可與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願力感應,且獲得十種殊勝的利益:

一、身常無病

二、諸佛攝受

三、财寶衣食受用無盡

四、能伏怨敵而無所畏

五、能令衆生皆生慈心

六、蠱毒鬼魅不能中傷

七、一切刀杖所不能害

八、水不能溺

九、火不能燒

十、不受一切橫死

若能依教相應、如說修行,即能除滅重罪,所求如願,并積聚無量功德,由此可見本咒之大威神力。

早在千年以前,十一面觀世音的神咒已經傳入中國。在大藏經中,此咒有北周耶舍崛多譯《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唐玄奘譯《十一面神咒心經》,及唐不空譯《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三種不同的譯本。

「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約在西元561至577年間首先由耶舍崛多譯出,并開始流傳。當時,修行此咒且獲得法益的人非常多,其發展約在西元656年間,并由玄奘大師譯出《十一面神咒心經》達到頂峰之後,此咒在中土就漸漸沒落了。相傳梁武帝時期,寶志和尚(公元418至514年)即是十一面觀世音的化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