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翹

董志翹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董志翹,男,1950 年 8 月生,浙江嘉興市人,文學博士。[1]主要研究方向:漢語史、訓诂學。
    中文名:董志翹 民族:漢族 出生地: 畢業院校: 學位/學曆:博士 職業: 專業方向: 職務: 學術代表作: 主要成就:

人物經曆

1973—1976 江蘇師範學院中文系 學習

1976—1991 蘇州大學中文系(文學院) 古代漢語/講師、副教授

1992—1994 日本京都花園大學 中國文化/客座教授

1995—1997 四川大學中文系 在職攻讀"漢語史"博士學位

1997—2000 四川大學文學新聞學院漢語史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

文科研究基地--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副所長、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0—— 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漢語言文字學學科學術帶頭人/中文系主任/“漢語言文字學”研究中心主任、文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校學位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論著譯著

《五對照檢字手冊》(江蘇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38.6萬字)

《古今同形異義詞語彙釋》兩人合著,排名第一(江蘇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29萬字)《中古虛詞語法例釋》兩人合著,排名第一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54萬字)

《訓诂類稿》(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30萬字)

《中古文獻語言論集》 (巴蜀書社,2000年版,30萬字)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詞彙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40萬字)

《坐禅如斯》(山西師大出版社,1998年版,共45萬字,董志翹等三人譯,排名第二)

《中古近代漢語探微》中華書局2007年版,ISBN:978-7-101-05840-6;獲教育部第五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中古文獻語言論集》巴蜀書社2000年版,ISBN:7-80659-071-4,獲第四屆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觀世音應驗記三種〉譯注》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ISBN:7-8-643-575-1,獲第五屆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參加編著

《文獻學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實用古漢語大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論文

董志翹教授在國内外重要刊物發表論文160馀篇,計120萬字;翻譯論文7篇,計7.5萬字。現舉其要目如下(未特别注明者,均獨立完成):

《郭璞訓釋中的“輕重”“聲轉”“語轉”》 (《中國語文》1980年6期)

《試論郭璞注釋的成就》(《江蘇師院學報》1980年4期)

《〈範文正公集〉讀後》 (《書評》1980年4期)

《從“通感”談到“歌台暖響,舞殿冷袖”》 (《教學與研究》1980年6期)

《也談“旋其面目”》 (《學術研究》1981年3期)

《“君既若見錄”考》 (《中學語文教學》1981年9期)

《〈漢書〉舊訓考辨略例》(一) (《江蘇師院學報》1981年4期)

《〈漢書〉舊訓考辨略例》(二) (《蘇州大學學報》1982年1期)

《釋“兮”》(《學術研究》1982年5期)

《“名詞動用”今譯時的對應規律》 (《中學語文教學》1982年6期)

《再說“很如羊”》(《語言文學》1983年4期)

《〈漢書〉舊訓考辨略例》(三) (《社會科學戰線》1983年4期)

《“狗馬病”辨》 (《學術研究》1984年1期)

《〈漢書〉拾诂》 (《活頁文史叢刊》總171期)

《高師協編本〈古代漢語〉有關問題的商榷》 (《蘇州大學學報》1984年2期)

《“然疑”釋義》 (《中國語文》1984年4期)

《名詞使動用法的兩種情況》 (《中學語文》1984年1期)

《釋“可得”“可得而”》 (《中學語文》1984年8期)

《略論古籍整理中訓诂學知識的運用》 (《蘇州大學學報》1985年3期)

《“腳”有“足”義始于何時》 (《中國語文》1985年5期)

《“歎惋”新解》 (《中學語文教學》1985年12期)

《“揮霍”釋義》 (《學術研究》1986年6期)

《“舍皆取諸宮中而用之”别解》 (《語文知識》1986年4期)

《〈漢書〉舊注辨證》 (《貴州文史叢刊》1986年4期)

《借物表意--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 (《修辭學習》1986年5期)

《中世漢語的三類特殊句式》 (《中國語文》1986年6期)

《訓诂三題》 (《訓诂教學與研究》1987年1期)

《也說“治”》 (《中國語文》1987年3期)

《讀書瑣記》 (《中學語文教學》1987年1期)

《從出土戰國文字材料看“隸變”》 (《淮北煤師院學報》1987年4期)

《〈資治通鑒〉标點疑誤》 (《古漢語研究》1988年1期)

《古文獻中多音節同義複詞》 (《訓诂教學與研究》1988年1期)

《〈鹽鐵論〉诂訓拾疑》 (《訓诂教學與研究》1988年2期)

《〈史記〉校點疑誤》 (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1988年5期)

《訓诂劄記》 (《訓诂教學與研究》1988年3期)

《〈漢書〉舊注辨證》(續)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8年2期)

《“〈莊子.雜篇〉舊注辨證”之辨證》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8年3期)

《〈太平廣記選〉語詞訓釋商兌》 (《蘇州大學學報》1988年3期)

《“而棄規矩”臆解》 (《文學遺産》1989年1期)

《中世漢語“被”字句的發展及衍變》 (《河南師大學報》1989年1期)

《校點本〈漢書〉标點舉誤》 (《古漢語研究》1989年3期)

《〈漢書〉校點疑誤》 (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1989年1期)

《魏晉南北朝詞語溯源》 (《中國語文天地》1989年6期)

《“佝偻承蜩”與古人的食蟬習俗》 (中華書局《文史知識》1989年7期)

《〈五燈會元〉語詞考釋》 (《中國語文》1990年1期)

《〈漢書〉校點贅議》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0年2期)

《〈史記〉校點疑誤》(續) (《貴州文史叢刊》1990年2期)

《〈辭源〉(修訂本)書證刍議》 (《辭書研究》1990年4期)

《中華版古籍标點獻疑》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1年1期)

《中古漢語虛詞選釋》 (《古漢語研究》1992年1期)

《〈宋高僧傳〉語詞劄記》 (日本白帝社《中國語研究》1993年第35号)

《試論古漢語詞彙與日本語詞彙的比較研究》(日本《花園大學社會福利學部研究紀要》創刊号1993年)

《〈太平廣記〉語詞拾诂》 (日本《俗語言研究》創刊号,1993年)

《〈宋高僧傳〉标點獻疑》(日本《花園大學研究紀要》1993年第25号。全文收入日本《中國關系論說資料》第35号,1993年版)

《無著道忠的學術貢獻》(譯) (日本《俗語言研究》創刊号,1993年)

《中日友好千家詩》叙、後記(譯) (學林出版社 1993年10月版)

《〈太平廣記〉語詞考釋》 (日本白帝社《中國語研究》1994年第36号)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の言語》(日本《佛教史研究》1994年第37卷第1号。全文收入《日本史學年次别論文集》1994年版)

《明代拟話本小說〈型世言〉語詞例釋》 (《古漢語研究》1995年第4期)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語言研究》 (日本《俗語言研究》第2号,1995年)

《白居易詩的口語表達》(譯)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6年第4期)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商兌》(一) (日本《俗語言研究》第3号,1996年)

《關于近代漢語詞語的幾點思考》 (日本白帝社《中國語研究》1996年第38号)

《〈觀世音應驗記三種〉校點舉誤》(上)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6年第5期)

《評介兩部研究〈往五天竺國傳〉的新著》 (《學術集林》 總第9卷,1996年)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商兌》(二) (日本《俗語言研究》第4号,1997年)

《〈觀世音應驗記三種〉校點舉誤》(下)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7年第2期)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疑難詞語考釋》 (北京大學《唐研究》第3卷,1997年)

《近代漢語指代詞劄記》 (《中國語文》1997年第5期)

《敦煌文書詞語考釋》 (《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

《再論“進”對“入”的曆時替換》 (《中國語文》1998年第2期)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商兌》(三) (日本《俗語言研究》第5号,1998年)

《評〈行曆抄校注〉》 (《學術集林》總第13卷,1998年)

《也論中古漢語詞彙的溯源問題》 (四川大學《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一輯,1998年)

《〈洛陽伽藍記〉在中古漢語詞彙研究中的語料價值》 (《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2期)

《〈漢語大詞典〉閱讀散記》 (《語言研究》1998年第2期)

《〈高僧傳〉校點商榷》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1期)

《試論〈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的詞彙特點 及其在中古漢語詞彙史研究上的地位》

(《中國語文》1999年第2期)

《〈切韻〉音系性質諸家說之我見》 (《川東學刊》1999年第1期)

《說“椅”、“椅子”》 (《語文建設》1999年第3期)

《“指的”“指适”“指實”“詣實”探義》 (《辭書研究》1999年第3期)

《讀李維琦先生近作〈佛經續釋詞〉》(董志翹、陳文傑) (《古漢語研究》1999年第2期)

《〈唐五代語言詞典〉讀後》(張永言、董志翹) (《中國語文》1999年第3期)

《敦煌文書語詞雜考》 (日本白帝社《中國語研究》1999年第41号)

《〈高僧傳〉語詞通釋》 (四川大學)《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二輯,1999年)

《敦煌文書詞語瑣記》 (《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

《評〈宋語言詞典〉》 (《辭書研究》2000年第1期)

《〈高僧傳〉校點商榷(續)》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年第1期)

科研項目

《太平廣記》詞彙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箋 國家教委古籍整理基金項目

《高僧傳》校注 國家重點學科點211工程項目

中古漢語語料庫 國家重點學科點211工程項目

中古漢語研究型語料庫” (08BYY054)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國家哲學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課題“漢語史語料庫建設研究”項目

榮譽表彰

2001 年專著《〈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詞彙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 年版)獲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2 年專著《〈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詞彙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 年版)獲全國高校哲學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2 年專著《中古文獻語言論集》(巴蜀書社 2000 年版)獲第四屆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3 年專著《〈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詞彙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 年版)獲第十屆王力語言學獎二等獎

2006 年專著《〈觀世音應驗記三種〉譯注》(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獲第五屆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7 年獲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 5)

2008 年論文《〈世說新語〉疑難詞語考索》獲第六屆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9 年專著《中古近代漢語探微》(中華書局 2007 年版)獲全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9 年,獲“江蘇省教學名師”獎。

2011 年,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2012 年,獲南京師範大學“首屆奕熙精英教師獎”。

2012 年論文《同源詞研究與語文辭書編纂》,獲江蘇省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14 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稱号。

2016 年,所主持《古代漢語》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共享課程”。

2018 年,論文《〈日本書紀〉中特殊語言文字現象考察》獲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社會任職

曾任蘇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漢語史”專業博士生導師,“漢語史研究所”所長、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長。2000 年起受聘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漢語言文字學研究中心”主任,文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兼任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兼職教授、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兼職教授,蘇州大學“漢語及漢語應用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訓诂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曆史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文獻語言學與文化傳承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江蘇省語言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

上一篇:Elliott Yamin

下一篇:沈丁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