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

漢語漢字
萍,漢語一級字,讀作píng,最早見于小篆(《說文解字》中),其本義為一年生水草,即《說文解字》所謂的“蘋也,水艸也”,後用于劍名、地名等。
  • 中文名:萍
  • 拼音:píng
  • 繁體:
  • 部首:艹
  • 字碼:
  • 五筆:
  • 倉颉:TEMJ
  • 鄭碼:EVAU
  • 筆順:一丨丨丶丶一一丶ノ一丨
  • 字級:一級字(2211)
  • 平水韻:下平九青
  • 注音:ㄆㄧㄥˊ
  • 總筆畫:11
  • 繁體部首:艸
  • 五筆編碼:aigh
  • 異體字:?、?、蓱、蘋、䓑
  • 結構:左右結構(一說上下結構)
  • 四角碼:44149
  • 86五筆:AIGH
  • 98五筆:AIGF

字源演變

萍,一說為會意兼形聲字,一說為形聲字。“萍”字最早見于《說文解字》中的小篆,尚未見于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上,小篆中的“萍”字(圖A)從水、從艸、平聲,即由“水”、“艸”和“平”三部分組成,本義為一年生水草(浮萍)。

其中,“水”和“艸”表示這種水草是浮生在水中的草本植物;“平”表聲,兼表這種水草是平浮于水面的草類植物。隸書中的“萍”字(圖B)将“水”寫作“氵”而“艸”寫作中間斷開的“艹”,楷書中的“萍”字(圖C)則中間斷開的“艹”連起來寫作“艹”。字義上,“萍”字的意義一直比較穩定,基本沒有變化。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萍píngㄆㄧㄥˊ

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水面,葉子扁平,表面綠色,背面紫紅色,葉下生須根,開白花,稱“浮萍”,亦稱“青萍”、“紫萍”,多用以喻不定的生活或行蹤:~泊。~蹤。~水相逢。

詳細字義

萍píng

〈名〉

(1)(會意兼形聲。從水,蘋,蘋亦聲。本義:浮萍)同本義[duckweed]

萍,蘋也。水草也。——《說文》

蓱始生。——《禮記·月令》。注:“蓱,萍也。其大者曰蘋。”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2)又如:萍合(浮萍易散,飄泊不定,故用以比喻暫時的聚合);萍浮(浮萍飄迹水面。比喻人行蹤飄泊不定);萍飄梗泛(蹤迹飄泊無定);萍迹(喻人四處飄流,行蹤無定);萍流(飄流)

常用詞組

萍泊、萍梗、萍寄、萍蓬、萍飄蓬轉、萍水相逢、萍蹤、萍蹤浪迹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第十一上二】【水部】

萍,蘋也,水艸也。從水、蘋,蘋亦聲。薄經切。

說文解字注

【卷十一】【水部】

萍,蘋也,

注:“蘋”、“蓱”二篆見【艸部】。篇、韻皆雲:“萍、蓱同字。”疑許書本有“萍”無“蓱”。《小正》、《毛詩》、《爾雅》皆作“蘋”。《爾雅》、《毛傳》皆曰:“蓱也。”“蓱”即“萍”之别字。《周禮》“萍氏”疑本作“蘋氏”。然則《說文》【艸部】“蘋”下曰“萍也”與【水部】“萍”下曰“蘋也”為轉注,不當有“蓱”篆。

水艸也。從水、蘋。

注:“水艸也”三字釋從水之意。

蘋亦聲。薄經切。

注:十一部。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部】萍

《唐韻》:薄經切,《集韻》:旁經切,并音瓶。《玉篇》:萍草。《本草注》:萍即楊花所化,一葉經宿即生數葉,葉下有微須,即其根也。《禮·月令》:萍始生。《周禮·萍氏注》:萍之草無根而浮,取名于其不沉溺。《後漢·鄭傳》(《後漢書·鄭玄傳》):萍浮南北。

又青萍,劍名。

又地名。《竹書紀年》:蒐于萍澤。《晉書·地理志》:萍鄉,屬安成郡。

又《集韻》、《正韻》:與“蘋”同。《韻會》:“蘋”、“萍”本是一物,字異而音義相同。

按:《詩》(《詩經·小雅·鹿鳴》):“食野之蘋。”毛氏傳雲:“蘋,也。”鄭氏箋雲:“蘋,藾蕭也。”疏雲:“萍是水中之草,非鹿所食。故鄭氏不從毛氏,觀下食蒿食芩,皆陸草可知,則蘋當依經疏藾蕭,萍是浮萍,絕然二物,字可通借,義不相通,《韻會》之說非。”

上一篇:烙鐵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