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腦

菊花腦

菊科菊屬植物
菊花腦(學名:Chrysanthemum indicum 'Nankingense' )是菊科、菊屬野菊的近緣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米,有地下長或短匍匐莖。莖直立,半木質化,稍有細茸毛,株高可達90厘米;葉片寬大,卵圓形,互生,葉面綠色,葉緣有鋸齒或呈羽狀分裂;葉基稍收縮成葉柄,綠色或帶紫色。枝頂有頭狀花序,種子為度果。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疏松的傘房圓錐花序或少數在莖頂排成傘房花序。總苞片外層卵形或卵狀三角形,中層卵形,黃色小花。全株有獨特清涼香氣,10-12月開花結果。菊花菜種子在4℃以上就能發芽,幼苗生長适溫為15-20℃。原産中國,江蘇、湖南和貴州等省都有野生種。菊花腦适應性強,性耐寒,地下部宿根能安全越冬,忌高溫、耐貧瘠和幹旱,忌澇。菊花腦是一種無公害蔬菜。營養豐富,含有菊苷、氨基酸、膽堿、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其莖、葉性苦、辛、涼,具有清熱解毒、調中開目、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壓之功效,并且對多種細菌、病毒及其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 中文名:菊花腦
  • 拉丁學名:
  • 别名:
  • 界:植物界
  • 亞界:
  • 總門:
  • 門:被子植物門
  • 亞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超目:
  • 目:桔梗目
  • 亞目:
  • 科:菊科
  • 亞科:管狀花亞科
  • 族:春黃菊族
  • 亞族:菊亞族
  • 屬:菊屬
  • 亞屬:
  • 組:菊組
  • 亞組:
  • 種:野菊
  • 亞種:
  • 變種:
  • 品種:菊花腦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中文學名:Chrysanthemum indicum'Nankingense'

形态特征

菊花腦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獨特清涼香氣,莖稈纖細,半木質化,直立或半匍匐生長,株高30-90厘米,莖杆較纖細,半木質化,分枝性極強,無毛或近上部有細毛。葉片互生,長卵型,葉面綠色,葉緣具粗大的複鋸齒或二回羽狀深裂,葉基稍收縮成葉柄,具窄翼,綠色或帶紫色。秋季抽生側枝。

頭狀花序着生于枝頂,花小、黃色。瘦果,種子小,灰褐色,千粒重0.16克。

産地生境

原産中國,江蘇、湖南和貴州等省都有野生種。菊花腦适應性強,性耐寒,地下部宿根能安全越冬,忌高溫、耐貧瘠和幹旱,忌澇。

生長習性

菊花腦10-12月開花結籽,強光照有利于其莖葉生長,短日照有利于其花芽形成和抽薹開花。菊花菜種子在4℃以上就能發芽,幼苗生長适溫為15-20℃。

繁殖方法

選地整地:以選用肥沃的沙壤土為好。播種前或移栽前,施足基肥,精細整地,做成寬1.2-1.5米,高約20-30厘米的畦。

培苗狀苗:菊花腦容易栽培。零星種植可采用分株繁殖,成片種植則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也可進行多年栽培。采取多年生栽培的,3-4年後植株衰老,需要更新。

菊花腦可用種子繁殖、分株繁殖和扡插繁殖。以扡插繁殖為好,其方法是:在5-6月份,選取長約5-6厘米的嫩梢,摘去莖部2-3葉,把嫩梢扡插于苗床,深度為嫩梢長度的1/3,插後保持土壤濕潤,并用遮陽網遮蔭,半個月左右成活。栽種密度為30厘米×30厘米。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首先要施足基肥,勤施“長腦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2500千克左右。定植時結合澆定根水施一次稀薄人畜糞,每667平方米約1500千克,以利成活。每采收一次結合澆水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每次追施腐熟人畜糞2000千克左右。如果實行多年生栽培,在地上部莖葉完全幹枯後,于霜凍前割去莖稈,重施一次過冬肥,培土5厘米左右,有利于安全越冬和早春萌發。其次做好中耕除草,還應注意病蟲害防治。

采收和留種:保護地栽培可提早在3月份采收,露地栽培一般在4-5月份開始采收。采收盛期為5-8月份,每隔半個月采收1次,直到10-11月份現蕾開花為止。采收次數越多,分枝越旺盛,采收标準以莖梢嫩,用手折即斷為度,紮成小捆上市。連片種植每667平方米一次可收獲150-200千克,年産4500-5000千克。采收初期用手摘或用剪刀剪下,後期植株長大,可用鐮刀割取。采摘時,注意留茬高度,以保持足夠的芽數,有利于保持後期高産,春季留茬3-5厘米,秋冬季留茬6-10厘米,春夏季可采4-5次,秋冬季可采3-4次。

病蟲防治

菊花腦很少發生病蟲害,多年生菊花腦主要應防治蚜蟲,其方法是定期進行葉面噴水。勤采摘也可避免蚜蟲危害。

主要價值

菊花腦是一種有發展潛力的保健無公害蔬菜。菊花腦營養豐富,含有菊苷、氨基酸、膽堿、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其莖、葉性苦、辛、涼,具有清熱解毒、調中開目、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壓之功效,并且對多種細菌、病毒及其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