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園

花果園

貴陽市中心住宅與辦公區
花果園項目是全國最大的棚戶區改造項目,位于貴陽市中心。項目總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總拆遷戶數20000餘戶,涉及拆遷人口10多萬人,拆遷面積400餘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000億元,總建築面積1830萬平方米,是集住宅、商業、藝術文化、商務辦公、旅遊、智能生活服務為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花果園按照“公共交通優先+道路快速通行”的模式進行交通規劃,打造涵蓋城市軌道系統、城市公交系統、城市快速公交BRT系統、城市道路系統、公共立體交通人行慢行系統、地下交通系統等為一體的綜合交通體系。縱貫貴陽市南北向的軌道交通3号線,在花果園區域共設松花路站、花果園東站、花果園西站3個站點。2019年4月20日零時起,3号線花果園西站正式開始施工。城市公交樞紐2個、公交始發站3個、BRT車站3個;建設“六橫六縱”12條市政一級主幹道,總長約31.7公裡;規劃有隧道8座,橋梁17座,公鐵立交橋梁、棚洞14座。交通體系以公交優先為原則,通過人車分流提升道路通行能力。2019年6月底,據最新統計,花果園已入住人口達14.3萬戶,共計43萬餘人。此外,入駐的企業、商戶達到20000餘家,日均人流量提高至100萬人次。 [1]
    中文名:花果園 建築面積:1830萬平方米 綠化率:58% 物業類别:住宅、寫字樓、商鋪 所在城市:貴陽

名稱由來

花果園名稱的由來,還得從700多年前說起。據史料記載:元朝中統三年至元十六年(公元1260年至1279年)在貴州設置八番順元都元帥府,當時是土城。元帥府在今花果園貴州省建築木業公司所在地建有帥府花園。明洪武初(1368年),總兵官傅友德在獅子山上(今花果園立交橋附近的大、小獅子山之間)築台閱武,稱獅峰将台,是貴陽的老八景之一。(獅峰将台20世紀50年代因修路将山腰劈斷,将台遺址已不存在)。明朝正統年間(公元1436年至1449年),按察副使李睿複重修帥府花園,園中舊有的芳菲堂、罨盡亭被廢。從元朝年間始,在帥府花園前面和左側,是良田;住帥府花園附近的農戶,在花園圍牆周圍和土坎邊種植果樹、花卉、蔬菜,尤以夢花、玉蘭花特别出名,所以又稱花果園。随着帥府花園的消失,花果園的名稱就取代了帥府花園。

曆史變遷

解放前的花果園

解放(1949年11月15日)前,聞名築城的花果園,位于市中心西南。當時人們所稱的花果園實際是指東起西舍(今瑞花巷口)至小團坡(今省工會),南鄰貴惠路至窄口灘(今解放橋),西抵山王廟(今貴州省财經學院宿舍),北至大、小獅子山腳、香獅村(今花香村)的一片地方,面積約1.5平方公裡。

民國28年(1939年)2月4日,日本飛機對貴陽轟炸後,貴陽縣政府撥款在花果園的上寨、下寨之間修建了疏散房6幢120間草房,供市内市民疏散使用,民衆稱此地為疏散區。“二·四”轟炸後,貴陽縣政府動員各中學學生,在大、小獅子山腳修了6個防空洞。日本投降後,防空洞住了乞丐,俗稱“叫化洞”。1945年5月9日發生火災,上下寨和疏散區200餘間草房被燒毀。

中華民國33年(1944年)11月至解放,花果園屬貴陽市第六區公所第五保沙山村建置,沙山村(又名沙山路)轄花果園、彭家灣、五裡關自然村,分為9甲,955人。花果園有5甲。1949年11月15日以前,花果園的門牌從西舍1号起,經關關上、過下寨、到上寨158号止,住有居民、農民160多戶,500多人。

景觀

花果園西接花溪大道北段,從貴黃公路可通安順、黃果樹,從太慈橋可通花溪、惠水、羅甸;東接花溪大道北段,可通都司路上東出口一級公路與龍洞堡機場相通;南接解放路,可通服務大樓、火車站、郵電大樓、省軍區至油炸街;北往浣沙路至貴陽汽車中心站,可通噴水池、三橋、修文。在交通上呈“X”型交叉,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上一篇:三點水

下一篇:天湖郦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