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

漢語漢字
耕(拼音:gē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見于戰國金文,古字形從耒從井。井代表井田,兼表音。耕的本義指犁田、翻地,泛指從事農業活動,又引申比喻為進行某種活動或緻力于某種事業。
  • 中文名:耕
  • 拼音:gēng
  • 繁體:
  • 部首:耒
  • 字碼:
  • 五筆:DIFJ
  • 倉颉:QDTT
  • 鄭碼:
  • 筆順:
  • 字級:一級(編号1766)
  • 平水韻:下平八庚
  • 注音字母:ㄍㄥ
  • 總筆畫:6+4
  • 造字法:會意字、形聲字
  • 結構:合體字,左右結構
  • 統一碼:基本區U+8015
  • 四角碼:55900
  • 異體字:畊、?、?、?、?
  • GBK:B8FB

字源演變

“耕”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還未有發現,但在先秦典籍中早有記載。如《管子·八觀》:“行其田野,視其耕芸,計其農事”;《山海經·海内經》:“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商君書·慎法》:“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害者非戰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務耕戰,而後得其所樂”等。

圖1和圖2的文字來源于郭店楚簡,有人認為圖1的字形為“男”,圖2的字形為“加”。也有人認為圖1和圖2是“耕”字初文,其字形像字形像手(又)持力(力為耕田農具的耜,用來翻松田土)以犁田。因為形近“男”的關系,篆文字形類化為左耒右井的“耕”,字形已與現代相似。“耒”表示犁田農具;“井”表示讀音;“井”字一說表示井田,此處也有表義的作用。從字形結構可知其本義,是用齒耙翻松土地,準備播種。隸書寫作圖4、5,将篆文簡化成“耒”。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gēngㄍㄥˉ

用犁把土翻松:~種(zhòng)。~作。~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勞動,如「着意~~,自有收獲」)。筆~(喻寫文章)。舌~(喻教書)。

詳細釋義

畊gēng

〈動〉

(形聲。從耒(lěi),井聲。從「耒」,表示與耕作有關。本義:犁田)

同本義。翻松田土[plough;till]

耕,治田也。——《正字通》

耕,犁也。從耒,井聲。一曰古者井田,謂從井,會意。——《說文》。按,人耕曰耕,牛耕曰犁。

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山海經•海内經》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淺,犁欲廉。——《齊民要術•耕田》

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上》

耕者忘其犁。——《樂府詩集•陌上桑》

長沮、桀溺耦而耕。——《論語•微子》

又如:耕食(依賴耕田為生);耕桑(耕田、種谷、植桑、養蠶。泛指農耕之事);耕垡(耕田翻土);耕植(耕田種植)

種田;播種[tilltheland;cultivate;sow]

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戰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務耕戰,而後得其所樂。——《商君書•慎法》

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于人者。——《孟子•公孫醜上》

又如:耕牧(耕種畜牧);耕戰(耕種與戰争);耕器(耕種的器具);耕藝(泛指耕植)

泛指緻力于某種工作或事業[devoteoneselfto]

耕道而得道,獵德而得德。——漢·揚雄《法言·學行》

又如:耕道(謂緻力于研求道之真谛);筆耕;舌耕;目耕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四】【耒部】古莖切(gēng)

犂也。從耒井聲。一曰古者井田。

說文解字注

?也。

段注:牛部曰:?,耕也。人用以發土。亦謂之耕。

從耒丼。

段注:會意包形聲。古莖切。十一部。

古者井田,故從井。

段注:此說從井之意也。以上十字依《韻會》所據锴本。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耒字部】耕·康熙筆畫:10·部外筆畫:4

古文:畊

《唐韻》古莖切。《韻會》古庚切。《正韻》古衡切,并音更。《說文》:犂也。古者井田,故從井。《易·無妄》:六二不耕獲,不葘畲,則利有攸往。《禮·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山海經》: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又《正字通》:凡緻力不怠,謂之耕。

又假它事代食,若力田然,亦曰耕。揚子《法言》:耕道得道,獵德得德,是獲飨也。吾不睹參辰之相比也。《拾遺記》:賈逵門徒來學,不遠千裡,獻粟盈倉。或雲:逵非力耕,所謂舌耕也。任彥昇《薦士表》:旣筆耕為養。《唐書·王勃傳》:心織而衣,筆耕而食。《宋史·王韶傳》:家酷貧,執卷不辍。家人诮其不耕。韶曰:我嘗目耕。

又人名。《史記·仲尼弟子傳》:司馬耕,字子牛。

又鬼名。《山海經》:東南三百裡曰豐山,神耕父處之。《張衡·東京賦》:囚耕父於淸冷。注:耕父,旱鬼。

又鳥名。《山海經》:西北一百裡,曰堇裡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鵲,靑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青耕,可以禦疫。

又琴曲名。張衡《思玄賦》:嘉曾氏之歸耕兮。注:琴操曰:歸耕者,曾子之所作也。

上一篇:戶樞不蠹

下一篇:風馳電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