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卓英

羅卓英

國民黨陸軍上将
羅卓英(1896年—1961年),字尤青,号慈威,國民黨陸軍上将。1896年3月19日生于廣東省大埔縣百侯鎮。7歲入鄉私塾讀書,1914年畢業于該縣官學,次年入大埔中學。1922年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炮科。[1]早年參加東征與北伐等役,由下級軍官升至國軍第11師師長及第18軍軍長,并積極參與江西剿共。抗日戰争時期,率部先後參加了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南昌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平滿納會戰等重大戰役。抗戰勝利後,被任命為廣東省政府主席。1961年11月6日,因患糖尿病逝于台北。
    本名:羅卓英 字:尤青 号:慈威 出生地:廣東省大埔縣 主要成就:國民黨陸軍上将 中文名:羅卓英 籍貫:中國廣東 性别:男 民族:漢族 國籍:中國 畢業院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政黨:國民黨

人物生平

羅卓英出身農家,幼年既耕且讀,7歲入私塾啟蒙,後入大埔官學和大埔中學。

1918年中學畢業後北上,報考保定軍校不第,次年考上該校第八期炮科,與同學陳誠結為莫逆之交。因而他後來成為陳誠派系的主要骨幹和智囊人物。

1922年6月軍校畢業回到家鄉,先後任大埔中學教務主任、湖山官學校長。并倡辦湖山中學。

1923年,羅卓英曾受鄒魯推薦,任湖梅軍少校參謀,但旋即辭職。

1925年東征軍回師廣州,進行大改編,羅卓英正式投身于軍界,并參加了讨伐劉、楊之役。第二次東征時,任第一師炮兵連連長,在惠州攻城戰中指揮炮兵準确地摧毀城樓,打開缺口,使持續兩天、屢攻不下的惠州城得以迅速攻破,立了戰功。随後率部隊由河婆入揭陽、黃崗,升任炮兵副營長,參加了1926年10月殲滅孫傳芳、周蔭人部的戰役。接着随軍由閩、浙入蘇。此後曆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師參謀處長、參謀長(師長陳誠)、浙江警備師上校團長、第十一師參謀長、第三十三旅旅長、第十一師副師長、第十一師師長。

1928年秋,因其“整軍經武,屢建殊勳”,提升為第18軍副軍長。嗣後,曆任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軍長、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軍長、駐贛綏靖預備軍總指揮、粵漢鐵路警備司令、國民黨廣東省黨部特派員。先後參加蔣介石發動的對革命根據地中央蘇區第一、二、三、四、五次圍剿,晉銜陸軍中将。羅卓英是頗有文學修養的儒将。從軍期間,在炮火弭漫,戰況緊張之際,也從不辍筆。

抗日戰争時期,曆任第十六軍團司令、國民革命軍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南京衛戍副司令長官、第九戰區前敵總司令、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國民革命軍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太平洋戰區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國民黨最高軍事委員會軍令部次長、青年軍總監、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國民大會代表。

抗戰勝利後,1945年8月底被任命為廣東省政府主席。1946年晉升為陸軍上将。1947年8月赴沈陽,任東北行轅副主任(主任陳誠)。1948年2月,随陳誠離職南下,任東南軍政副長官,協助陳誠經營台灣,改編整訓敗逃的國民黨軍隊。不久,長官公署撤銷,改任台灣政權“總統府”戰略顧問、國防研究院副主任等職。1961年11月6日,因患糖尿病逝于台北。

主要影響

凇滬會戰

1937年“八·一三”凇滬會戰,羅店為雙方必争之地。羅卓英軍長親率中央軍主力第18軍,開撥淞滬會戰前線,把守最緊要陣地,抵死抗争,有進無退。羅店争奪戰自8月23日清晨起,至9月18日止,曆時27日。戰至酣時,每小時傷亡上千人。日冦為之膽寒,稱之為“血肉磨坊”,“一寸山河一寸血”之說即由此得來。

據其部下王楚英少将回憶,總指揮羅卓英不避矢石,親臨督戰,幾為日寇機槍擊中,幸被部屬及時按倒,始免于難。其時有人進言:“敵人火力旺盛,不如退守昆山,以避其鋒。”羅卓英憤然答曰:“羅店者,乃我家之店也。此正吾人摧敵破陣之地,何懼焉!”

羅卓英指揮堅守東戰場長達83天,幾與會戰全程相始終。直至淞滬會戰結束,日軍始終未能跨越浏河、嘉定之線一步。痛殲倭奴,威震敵國,乃至“扶桑童稚知名姓”。

武漢會戰

1938年,首都南京已失陷,武漢為臨時首都,故日本大本營認為,攻占武漢即可迫使中國屈服。為求速戰速決,結束對華作戰,本次大會戰,日方先後投入兵力多達40餘萬人,超過在華總兵力三分之一。

縱觀整個武漢會戰,羅卓英每每臨危受命,知難而進,力挽狂瀾,獨支殘局。始則馬當失守,奉命抵死反攻;繼而信陽陷敵,領銜北上阻敵;終則武漢撤退,請纓掩護轉移。自始至終,參與其役。其所跨越戰區,先由第3戰區到第9戰區,後到武漢衛戍區,再到第5戰區作戰;地域則由長江沿岸、大别山麓至鄂湘邊界,軍職則由第19集團軍總司令、武漢衛戍總司令到第5兵團總司令。可謂馬不停蹄,人不下鞍,軍内“救火隊”之譽由此得來。而最後放棄武漢,也全仗羅率部死守半月,始得從容不迫,全身而退,不至重蹈南京覆轍。

上高大捷

被何應欽譽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的上高戰役,總指揮即是羅卓英。上高戰役,是台兒莊戰役之後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二次偉大的勝利,以傷亡兩萬餘人的代價,消滅了日軍1.5萬餘人,在整個抗戰史上也是非常少見的。“此役俘虜之多,為八一三以來所未有”。從而更“樹立了中國成為亞洲反侵略勢力中的地位”。戰後,總參謀長何應欽給羅卓英發賀電:“捷音遠播,舉國騰歡,收贛北空前未有之戰果,作戰國最後勝利之先聲。”蔣介石也高興地稱贊此戰“空前勝利”,“勝利之年開勝利之先河”。

勝利之得來,實與總指揮羅卓英及主要将領參謀之果敢決策密不可分。會戰至第三天,實為危急關頭,其時是守是撤,争議激烈。副參謀長黃華國力主“撤離上高,不予決戰”,附和者過半。羅卓英力排衆議,堅持決戰,曰:“上高以西,無陣地可守!”時某軍參謀長來電反對固守上高,羅即予大聲呵斥,而戰局亦為之扭轉。

出國遠征

在抗戰史上,中國遠征軍的意義非常重要,為了配合美英的太平洋作戰,蔣介石派出幾十萬軍隊,遠征印度緬甸,打出了國威。而遠征軍的總指揮,就是羅卓英。在羅卓英的帳下,有杜聿明、孫立人、戴安瀾、鄭洞國、廖耀湘、宋希濂等名将。

1942年4月19日,羅卓英上将命令孫立人師長馳援仁安羌被困英軍,以一千兵士,救出七倍于己之盟軍,轟動國際。時羅将軍賦詩一首,以婉謝國際記者宣傳其事:“救人從井吾何惜,急難鸰原正此時。四海一家須共喻,乾坤大道不為私。”此詩經記者傳播,遠揚國際,深入人心。

抗戰詩作

羅卓英身經百戰,馬上英姿早已載入史冊。少為人知的,是他文采風流,精擅律絕。戎馬倥偬之際,幾乎無役不詩。抗戰勝利後,他出版有《呼江吸海樓詩集》,收入183題共593首詩,皆創作于1937年7月至1946年11月,涵蓋整個抗戰時期,時羅卓英在四十二至五十一歲之間。其中多數篇章,如《蘆溝曲》、《羅店》、《吊寶山殉城姚營官兵》、《上高會戰奏捷四首》、《遠征軍賀捷詩三首》等,經戰地記者轉載傳播,一時脍炙人口,乃至蜚聲國際。

熱心教育

羅卓英熱心教育,曾先後在家鄉與鄉人倡辦虎山中學,在江西贛州創辦卓英學校、宜山小學。

個人作品

《呼江吸海樓詩集》二冊、《正氣歌注》一冊及《從政言論集》、《抗戰言論集》、《贛行吟草》等。

藝術形象

2009年電視劇《解放》,王樸飾演羅卓英。

2009年電視劇《葉挺将軍》,張傑飾演羅卓英。

2011年電視劇《中國遠征軍》,劉伯英飾演羅卓英。

2014年電視劇《長沙保衛戰》,曹克難飾演羅卓英。

2016年電影《我的上高》,易勇銘飾演羅卓英。

2016年電視劇《東方戰場》,楊猛飾演羅卓英。

曆史評價

蔣介石授予他忠貞為國,殊堪旌揚的旌忠狀。陳誠親撰祭文《哭尤兄》曰:“假令論及昔年報國,與其謂誠稍有貢獻,毋甯悉以屬之于兄。”情雖謙抑,譽非過實。民國元老于右任曾盛贊羅卓英“行三萬裡程,打二百回仗”,看看羅卓英八年抗戰參與過的戰役,确實如此,單以集團軍總司令的身份參與過的大型會戰,就多達8次,轉戰于全國5個戰區,甚至遠征國外,論作戰次數之頻繁,戰區跨度之大,戰績之輝煌,不愧為奇才也。所有将領中,實難有人能超過羅卓英。“

人物紀念

後世紀念

羅卓英故居——位于廣東省大埔縣湖寮鎮嶺下村的村東頭,有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圍龍屋-“江東小築”。

“江東小築”是外門樓的屋名,進入外大門有一個外天井,外大門坐北向南。主體建築名為“曉亭公祠”,座東向西,背山面水,直面是風景秀麗的梅潭河。該建築屬磚木結構,規模雄偉,氣勢宏大;布局合理,左右對稱;前低後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為上、下二堂,中間有一大天井,兩邊各有一排橫屋,橫屋亦有内外天井。屋内梁架拱鬥雕有龍獅花鳥等圖案,工藝精美,屋脊中間和兩端用灰沙塑有鯉魚含草,頗為美觀。大門兩側壁畫彩繪甚多,古樸典雅。整個建築進深34.2米,面寬41米,占地面積1402.2平方米,建築面積1091平方米。

2005年,羅卓英故居江東小築被大埔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20年3月13日,羅卓英故居江東小築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孫睿琦

下一篇:黃垂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