罍

漢語漢字
罍,漢語三級字,   讀作罍(léi),⒈ 古代一種盛酒的容器。小口,廣肩,深腹,圈足,有蓋,多用青銅或陶制成。⒉ 盥洗用的器皿。[1]
  • 拼音:léi
  • 部首:缶
  • 五筆:LLLM  
  • 倉颉:WWWU  
  • 鄭碼:KIEZ  
  • 名稱:罍
  • 筆畫:21
  • 部首筆劃:6
  • 四角号碼:60772  
  • UniCode:U 7F4D
  • 規範漢字編号:251212512125121311252  

現代釋義

〈名〉

象形,從缶,上面是花紋。

本義:酒樽,也可用來盛水。同“瓃 ” [a wooden drinking vessel]

古代用來盛酒的器具

罍而歌者 ——《滿井遊記》

我姑酌彼金罍。——《詩·周南·卷耳》

皆有罍。——《周禮·春官·司尊彜》

山罍,夏後氏之尊也。——《禮記·明堂位》。疏:“罍,猶雲雷也,畫有山雲之形也。 又如:罍洗(大杯,大樽)

令人愛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奕,可挈樽罍而飲。——明·宋濂《看松庵記》

ㄌㄟˊ

古代一種盛酒的容器。小口,廣肩,深腹,圈足,有蓋,多用青銅或陶制成。

盥洗用的器皿。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古文〕

又《周禮·春官·鬯人》凡祭祀社壝,用大罍。《注》大罍,瓦罍。

又《禮·明堂位》山罍,夏後氏之尊。《注》山罍,亦刻而畫之,為山雲之形。

又《集韻》倫追切,音纍。義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