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希雍

缪希雍

明朝江左遺民
缪希雍(1546年~1627年),字仲淳,号慕台,原籍海虞(今江蘇常熱)。師事司馬大複,與不少名醫來往。117歲患久瘧,自檢方書治愈,遂嗜醫。生平好遊,尋師訪友,旨在搜集方藥,切磋學問,探讨醫理。曾增益群方,幾經修訂,撰《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及多部醫學典籍。[1]後遷居江蘇金壇、與入室弟子司馬銘鞠為友讨論習醫,因身體疾病1627年去世,享年八十餘歲。有代表作《神農本草經疏》、《先醒齋醫學廣筆記》、《醫學傳心》、《本草單方》等,這些代表作為當時的醫學有着很大的影響,同時為後世的醫學也産生了很深遠的借鑒意義。其中《神農本草經疏》是繼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之後的又一本草學著作。
    本名:缪希雍 别名:江左遺民 字:仲淳、仲仁 号:慕台 所處時代:明代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江蘇常熟 主要作品:而通之療傷寒;創三要訣治吐血;重視脾胃善甘潤;真假内外辨中風;辛涼發散療痧疹 主要成就:而通之療傷寒;創三要訣治吐血;重視脾胃善甘潤;真假内外辨中風;辛涼發散療痧疹

人物生平

明醫學家(1546年—1627年)。字仲淳,号慕台,海虞(今江蘇常熟)人,寓居浙江長興,後遷居江蘇金壇,享年八十餘歲。父早殁,幼年孤苦。17歲患瘧疾,自閱醫書,遍檢方書而自己治療,遂至痊愈。遂立志從醫,搜求醫方,苦心研究藥道,博涉各種醫書,尤精本草之學,認為“神農本經,臂之六經,名醫增補别錄,譬之注疏,本經為經,别錄為緯”。于是鑽研其理。此外,缪氏生平好遊走四方,曾遊曆三吳,入闵,曆齊、魯、燕、趙等地,亦到過江西、湖北、湖南諸省。在周遊之時,到處為醫,尋師訪友,采藥搜方。

由于其真誠求教,故于民間經驗收集很多,豐富了自己的學識。其尋師訪友亦是為了切磋學問,提高業務水平。在王肯堂所著《靈蘭要覽》一書中,曾經記載缪氏遊至南京時,拜訪王肯堂,發表了精辟的學術見解,使王氏十分敬佩的相見過程。可見缪氏之學,在當時确有相當造詣,故能名噪一時。缪希雍醫德高尚,醫術精湛,行醫以“生死人,攘臂自決,不索謝”。時人搜集其醫案,成《先醒齋廣筆記》行世。墓在虞山北麓。

父早殁,幼年孤苦。17歲患瘧疾,自閱醫書,得方治愈。遂立志從醫,搜求醫方,研究藥道,博涉各種醫書,尤精本草之學,認為“神農本經,臂之六經,名醫增補别錄,譬之注疏,本經為經,别錄為緯”。于是鑽研其理,著《本草經疏》、《本草單方》等書。缪希雍醫德高尚,醫術精湛,行醫以“生死人,攘臂自決,不索謝”。時人搜集其醫案,成《先醒齋廣筆記》行世。墓在虞山北麓。

缪希雍從十七歲時便開始自學醫術,博涉各種醫書,廣交良師益友,以探讨學習醫術。作為一代著名醫學家,在學習醫術和行醫之餘,缪希雍也好撰寫醫書,積其三十年心血,終于撰成多本醫學著作,其中有代表作《神農本草經疏》、《先醒齋醫學廣筆記》、《醫學傳心》、《本草單方》等,這些代表作為當時的醫學有着很大的影響,同時為後世的醫學也産生了很深遠的借鑒意義。其中《神農本草經疏》是繼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之後的又一本草學著作。該書主要是論述藥物的性味主治等内容,全書三十卷,将藥物辯證結合論述,而《先醒齋醫學廣筆記》是本綜合性醫書,簡稱《醫學廣筆記》,共四卷,前三卷是介紹缪希雍的臨床心得,從中可以得出一些病症的治療規律,而卷四列述其常用藥和炮灸大法。全書分述了中風、痢、寒、暑、脾胃、瀉彙、虛弱、吐血、消渴等雜病症治,也有婦人、小兒、外科疾病的治療方法。

延醫療之久而不愈,檢《素問))“夏傷于暑秋必痎瘧,按感受暑邪治好了個人的小恙,且“方弱冠”,門戶衰落,世累糾纏,以是多見憤激,礙膺之事十常八九,數嬰疾病”,對岐黃之道産生興趣,乃同無錫高攀龍的入室弟子司馬銘鞠為友讨論習醫。他認為溫熱陽明證居多,善用清醇寒涼折之,以重用石膏偏于養陰而馳名、凡遇險、怪之證,“俗醫相顧卻走”,人們“必拱手質請缪先生”。缪氏一生交友甚廣,曾結識沈晉恒(字亮震)、張遂臣(字卿子)、王文祿(字世廉,即沂陽生)、唐不岩諸學者,不斷同任丘僧裴在澗(客居金壇西禅寺)、督學陳赤石、别駕于潤甫、铨部章衡陽、太學張旋浦、翰林史鶴亭、四明虞仰韶、中承沈少卿、金壇莊斂之相互禮尚往來。好搜集民間驗方,所開“刀匕湯液與俗醫左”(曲肱道人丁元薦《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序)。同王肯堂友誼較好,于南京無私地介紹了自己用酸棗仁補血的經驗,爾後又将桑白皮治鼻塞、健脾開胃消食止瀉的效方資生丸也傳給了他;“凡宇泰所輯諸書,仲淳皆參訂焉”(王宏翰《古今醫史》)。

主要作品

著有《先醒齋醫學廣筆記》、《醫學傳心》、《神農本草經疏》、《本草單方》等。

主要影響

缪希雍的學術思想對後世有很大影響。缪氏認為“傷寒”是多種感染性疾病的統稱,發于冬則正“傷寒”,發于春夏則為“溫病”、“熱病”,屬于“非時不正傷寒之謂”。不論“傷寒”、“溫病”,其“邪氣之人,必從口鼻”,

這是他的創見,對于明清時代溫疫、溫病學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是對形成溫病學派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在治療吐血方面,他提出了治療吐血三要訣;對于脾胃病的論治,缪氏善長甘潤清靈之法;缪仲淳治中風用藥甘潤清靈,為清葉天士臨床中風之治,開了門徑,亦為張山雷治中風八法奠定了基礎;在治療痧疹方面,其所著《痧疹論并治法》、《痧疹續論》二文,至今在臨床上還起着指導作用。

《神農本草經經疏》一書凡三十卷,集錄藥物1400餘種。該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目錄編次均一襲此作。卷一、卷二為“續序例上、下”。卷一載讀經疏引和“續序例上”,包括原本藥物氣味生成指歸、藥性主治參互指歸、藥性簡誤指歸、論七方本義、論十劑本義、五髒苦欲補瀉論、治法提綱、藥性差别論等三十三首醫論。

卷二載諸病應忌藥總例和“續序下”,包括陰陽表裡虛實、五髒六腑虛實、六淫、雜證、婦人、小兒、外科七門病證的病機和用藥宜忌。卷三至卷三十,則按《證類本草》将藥物分為玉石部、草部、木部、人部、獸部、禽部、蟲魚部、果部、米谷部、菜部等十類。

每味藥分别介紹其性味功效、疏、主治參互和簡誤。發其隐微、論其奧義,反映了缪氏尤精本草的醫學成就,實為研究藥學理論、指導臨證用藥的重要參考。

《本草單方》凡十九卷。書中記載内、外、婦、兒各科199種病證,錄方4005個,引用醫著400餘種。所載方劑均言其出處、處方配伍、藥物炮制、加減禁忌等。書中所載方劑,大都為古代和當時實用而有效的名方、單方、秘方,并有缪氏“得秘授,悟真訣”的秘方和驗方。是一部有很高臨床參考價值的方書。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共四卷。卷一至卷三彙集了缪氏對内、外、婦、兒等科常見病的治療心得、臨床驗案及所用效方。其中中風治法大略、傷寒治法大要、吐血三要法和甘寒滋潤滋陰治脾等,突出反映了缪氏的學術思想。

卷四收載的炮炙大法和用藥凡例,記述了439種常用藥物的炮炙方法、畏惡禁忌,以及丸散膏丹湯的制法、煎服法等。為一部切合實用的中醫臨床參考書。

曆史評價

缪氏之臨證立論深邃,構思靈巧,語簡法備,為後世衆多賢哲所稱道。自薛己以下,溫補之風盛行時,缪氏能大膽抒發已見,倡導清涼,值得贊賞和學習。行醫之餘,勤于筆耕,積三十年心血,終撰成多本著作,《神農本草經疏》和《先醒齋醫學廣筆記》為其代表作,豐富了祖國醫學寶庫,故在當時就聲譽卓著,與李時珍同列傳于明史。

氣血論

治血三法

血分之病亦三:即血虛、血滞、血熱妄行。對于血證,缪氏立補血、清血涼血與通血三法。補血之法适用于血虛之證,治宜甘寒、甘平、酸寒、酸溫之品,藥如熟地黃、白芍藥、牛膝、炙甘草、酸棗仁、龍眼肉、鹿角膠、肉苁蓉、甘杞子、甘菊花、人乳等。

血熱則宜清血分之熱,涼血,法當用酸寒、苦寒、鹹寒、辛涼之品,藥如童便、牡丹皮、赤芍藥、生地黃、黃芩、犀角、地榆、大小薊、茜草、黃連、山栀、大黃、青黛、天門冬、玄參、荊芥等,适應于由血熱而表現的痛腫、瘡腫、鼻衄、牙龈腫痛、舌上出血、舌腫、血崩、血淋、月事先期、熱入血室、赤遊丹、眼暴赤痛等。

瘀血内停則宜通之,須以辛溫、辛熱、辛平、辛寒、甘溫之品,或佐以鹹寒軟堅,藥如當歸、紅花、桃仁、蘇木、肉桂、五靈脂、蒲黃、姜黃、郁金、三棱、延胡索、花蕊石、沒藥、蟅蟲、幹漆、自然銅、韭汁、童便、牡蛎、芒硝等,适用于發熱、發黃、腫痛、結塊癖積等病症。

吐血三要

缪氏又十分重視氣血之間的關系,尤其重視氣逆、火升和血溢三者之間的聯系。其觀點突出反映于他的吐血三要之中。缪氏針對肝不藏血陰虛火旺引起的出血症提出吐血三要:

一為:宜行血而不宜止血,血不行經絡者,氣逆上湧也。行血則血循經絡,不止自止。

二為:宜補肝不宜伐肝,養肝則肝氣平而血有所歸,伐之則肝虛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

三為:宜降氣不宜降火,氣有餘,便是火,氣降火自降,火降則氣不上升,血随氣行,無溢出上竅之患矣。反對一派降火,苦寒傷脾,化源告竭,統血無權,後患無窮。

治氣三法

缪氏認為,氣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既不能虧虛、又不能留滞不行、更不能妄動、否認就會生病。故氣分之病,不出氣虛、氣滞、氣逆三端,治之之法及所主之藥,亦不外補氣、破氣和降氣調氣三法,不可混淆。

氣虛則用補氣法,藥如人參、黃芪、羊肉、小麥、糯米之屬。

氣滞則應用破氣法,适用于年壯氣實氣機壅滞之實證,藥如積實、青皮、枳殼、牽牛等。

氣機失和則宜調其氣,氣機上逆則宜降其氣,調氣藥如木香、沉香、白豆蔻、縮砂、香附、烏藥之屬;降氣如紫蘇子、橘皮、麥門冬、枇杷葉、蘆根汁、甘蔗,甚則降香、郁金、槟榔之類,适用于嘔吐、呃逆、咳喘、痰飲、血症等。

缪氏對于氣血病症的論治十分精辟,後人常常将其抄置案頭,以便背誦熟記。其獨特的經驗,至今對臨床仍有指導意義。

寒涼一派

缪氏學有淵源,一本經旨,對祖國醫學理論和實踐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其用藥擅長甘潤清靈,重視清熱養陰,主流屬于寒涼一派。在明代溫補之學盛行期間,别樹一幟,很有實際意義。對于當時糾偏防弊,起了積極作用。其治療傷寒病的方法及甘潤養脾之法,對後世醫家不無啟迪。

中藥炮制方法

明代·缪希雍、莊斂之的《炮制大法》(1622年),曾将古代炮炙方法歸納為《雷公炮炙十七法》,即1炮、2烘烤、3火上燒、4炙、5煨、6炒、7煅、8煉(長時間的火燒)、9制、10度(量藥之長短)、11飛(水飛)、12伏(潤藥或火制後貯存相當長時間稱伏山)、13鎊(削、刮、刨)、14擊碎、15煞(曬)、16曝(強烈日光下曙曬)、17露(将藥物日曬夜露;或溜水的提取)。此十七法長期以來,在中藥加工業中有深遠的影響,但由于曆史變遷,其實際涵義尚難闡明,僅供參考。

修制

修制是最簡單的一種炮制方法,也可以說是多種藥物進行炮制的準備階段,主要通過修治,以除去雜質,并将大塊段變為小塊小段,便于再加工。炮制。

修制的方法包括揀、摘、揉、擦、磨、刷,刮、鎊、刨、剝、切、搗、敲,碾、簸、籮、篩、劈、鋸、紮、榨等項目。

水制

将藥材用水洗、浸泡等方法加以處理,稱水制法,其目的是使藥物達到潔淨(除去雜質、異物、非藥用的鹽分、泥沙、穢惡氣味等),使植物類藥物變軟,便于切片;使礦物類藥物質地純淨,細膩、同時能降低毒性、減少副作用。水制法包括洗,淘、浸、潤、漬、腌、提、水飛等項目。

火制

凡将藥材直接或間接(或加入其他輔料)放置火上加熱處理的方法,統稱為火制法,本法使用廣泛,其目的除把質地堅硬的藥物,使之脆、酥便于制劑,使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藥物容易發揮藥效,防止藥物的黴蛀。此外,尚有少數藥物有毒或藥性猛烈者,火制後可降低或消除毒性和副作用。

火制法的适用範圍雖廣,然某些芳香性藥物如薄荷,香薷、白蔻仁、砂仁等不能應用,火制會使芳香的有效成分揮發,損失藥效,礦物中的雄黃、朱砂不能火制,見火便有毒成分砷、汞分解,加劇毒性。

根據藥物的性質,以及臨床的需要,使藥物幹燥、酥松、焦黃或炭化,主要采用炒(炙)煨、炮、煅、煉、烘、焙、烤、燎等火制方法。

水火共制

凡将藥物通過水、火共同加熱,由生變熱,由硬變軟,由堅變酥,以改變性能,減低毒性和烈性,增強療效,同時也起矯味作用的制法,統稱水火共制法。本法包括蒸、煮、蟬。

1、蒸:将藥材置于蒸罐或籠中隔水加熱的方法,能改變藥性,增強療效,便于加工切片,利于保存。如酒蒸熟地、酒蒸大黃等。

2、煮:将藥材置于水或藥液中加熱煮的方法,以消除藥物的毒性、刺激性或副作用,如醋煮芫花等。

3、蟬:藥物在沸水中短時間處理的方法,有助于除去非藥用部分,及破壞酶的活性,使有效成分得以保存,如杏仁、桃仁蟬後搓去皮尖,并破壞其苦杏仁甙酶,以保存有效成分甙。

其他

有些藥物的炮制,并不單純運用以上各種操作方法,有一些特殊品種,需用下列諸法:

1、發酵:将藥物加水加溫,在一定溫濕度條件下,使其發酵生上菌絲。如六神曲、半夏曲做成小塊後,用草或麻袋蓋緊,待其發酵生上菌絲後取出曬幹。此法在通過發酵,能增強藥物健脾胃,助消化、散風寒之作用。其它有豆豉亦通過發酵制造。

2、發芽:将燦稻、大夏、黑大豆等用水浸濕潤,在一定溫度下使其發芽。發芽之目的,主要在于增加藥物的健脾和胃,助消化,解表邪的作用。如谷芽、麥芽、大豆卷等。

3、制霜:将含油脂的藥物去殼研碎.用數層草紙紗布包裹、壓榨去其油脂,反複數次至無油為度,所得粉末稱“霜”。制霜的目的可減低毒性,緩和藥性,如巴豆霜、千金子霜、蒌仁霜、蘇子霜等。此外,鹿角熬膠後之殘角亦稱鹿角霜;西瓜去瓤,中置芒硝,将其封固于黃砂罐中,放陰涼通風處,數日後罐外有白色如霜的結晶物析出,掃下即稱西瓜霜。

4、染衣:藥物的外表,拌上另—種藥粉,以加強主藥的作用。如朱砂拌茯苓、茯神、朱砂拌燈芯、青黛拌燈芯,稱朱茯苓、朱茯神、朱燈芯、黛燈芯。

5、制曲:按曲方配全藥材,分别或混合加工研成粉末,用面粉調糊作粘合劑,做成方形小塊,再通過發酵法,以制成曲,如六神曲、采芸曲、範志曲、半夏曲等。

鐵事典故

(一)高存之鄰人賣腐者,傷寒發哕,兩日夜不醒人事。其子乞方,仲淳問曰:汝父當時曾頭痛身熱乎?曰:然。曰:曾服汗藥乎?曰:未也。曾吐下乎?曰:未也。仲淳因索傷寒書檢之,其方類用幹姜柿蒂丁香及附子等溫熱之藥,末條僅載白虎湯一方。

仲淳思之曰:傷寒頭痛身痛口渴,本屬陽明熱邪,傳裡故身涼發哕未經汗吐下,邪何從而出?第二其人年老多作勞,故于白虎湯中加人參三錢。二劑立起。

(二)姚平子傷寒,頭痛,身熱,舌上苔,胸膈飽悶,三四日熱不解,奄奄氣似不屬者。一醫以其體素弱,病久虛甚,意欲投參少許。仲淳叱曰:參一片入口死矣。亟以大黃一兩,栝樓兩枚,黃連枳實下之。主人驚疑,不得已減大黃之半。二劑便通,熱立解,遂愈。

兩案都為陽明變證。一為中虛外邪内陷:初病‘頭痛身熱’而後‘身涼發哕’為外邪入裡,又因未經汗吐下可按陽明病治之,處方白虎湯加人參以補中氣托邪外出。二為中焦邪實:‘舌上苔’苔厚為邪氣甚;‘胸膈飽悶奄奄氣似不屬者’為實邪阻滞氣機不得通降。故禁人參之助邪而以大黃下之,内含承氣湯之意。中醫治病辨證是關鍵,正邪虛實不分怎可開藥?慎之!慎之!!

人際關系

弟子、張選卿、李枝(字季虬)、榮之遷、徐鵰

後世紀念

缪希雍墓在興福寺前,舜過泉附近。“文化大革命”時曾嚴重破壞。近年多次維修,墓冢、羅城、拜台、墓道均已修複。墓碑镌:“明名醫仲醇缪公之墓”。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缪希雍,字仲醇,号幕台,明代名醫。缪希雍醫德高尚,醫術高明,尤精本草之學,著有《本草經疏》、《本草單方》等,對祖國醫學貢獻傑出。時人搜集其醫案,成《先醒者廣筆記》行世。系東林黨人,為人爽直,嫉惡如仇,議論朝政,抨擊宦官擅權,在《東林點将錄》中被稱為“神醫安道全”。

上一篇:寒春

下一篇:清華大學校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