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紙

糯米紙

可食薄膜
糯米紙是一種可食薄膜。透明,無味,厚度0.02~0.025mm,入口即化,是用澱粉加工制作而成,其主要營養成分即澱粉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能夠提供熱量,是構成機體的重要物質。[1]做法是由澱粉、明膠和少量卵磷脂混合,流延成膜,烘幹而成。主要用于糖果、糕點或藥品等的内層包裝,以防其與外包裝紙相粘,也可防潮。
  • 中文名:糯米紙
  • 外文名:oblatum
  • 主要原料:澱粉,明膠,卵磷脂
  • 主要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
  • 主要功效:防粘,防潮

營養成分

碳水化合物:糯米紙是用澱粉加工制作而成,其主要營養成分即澱粉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能夠提供熱量,是構成機體的重要物質。

生産制作

工藝流程

澱粉乳化→過篩→調糊(加熱水磷脂乳液)→蒸汽保溫→抄膜→卷及→切膜→包裝→成品

制作方法

主要設備是糊化鍋及抄膜機。

1.過篩:原料澱粉要經過100目篩選,加50~55℃的溫水使之乳化,水用量為澱粉的2.5~3倍,配制後濃度為濃美度15~17度,不斷攪拌,使澱粉全部均勻分散在水中,然後過100目銅篩,用注射泵打至糊化鍋中。

2.磷脂乳液的配制:磷脂是生産糯米紙不可缺少的原料,在抄膜過程中,它有助于薄膜與銅帶剝離,同時還可防止膜與膜之間的粘結。将1~2%燒堿溶液加熱至85~100℃在攪拌情況下加入磷脂,并加熱使之全部溶于堿液中,冷至30~40℃,過100目篩,配成濃度為1~2%的磷脂溶液,燒堿用量為磷脂的0.8~1.8%,磷脂乳液的酸堿度pH值為8~9,顯弱堿性。

3.糊化澱粉:将澱粉乳液送入糊化鍋加熱到50℃時開動攪拌,加入84~90℃熱水,保溫1~2小時。攪拌速度以每分鐘40轉為宜,濃度控制在7~8%。

4.抄膜:抄膜機是由兩個直徑600毫米的鋁制烘缸和一條長13米、寬400毫米、厚0.7毫米的紫銅帶聯成一個整體,由蒸汽加熱烘缸,同時以每分鐘1轉的速度帶動紫銅帶前進。澱粉糊經一個寬為0.14~0.15毫米的狹縫流向銅帶上(供料糟高度8~10厘米),刮成均勻薄膜,膜厚為7~10微米,烘幹後繞在卷紙筒上。

抄紙機本身構成一個密封體系,控制一定的溫度與濕度。烘缸中的蒸汽壓力控制在0.15~0.25公斤/厘米2(表壓),壓力不可過高,否則會使膜産生很多氣孔,壓力太小則膜不幹。機内要噴入蒸汽調濕,氣大操作困難,氣小使膜發脆。成品糯米紙含水不要低于10%。為提高糯米紙的強度,可在澱粉糊化前加入1%的褐藻膠,抗拉強度能提高10%左右

食用指南

食用方法

1,普通糯米紙,用法:直接包裹在糖果、糕點或藥品之上,可直接食用。包裹糖果和糕點用普通的糯米紙即可,因為不影響被包裹食物的口感所以要入口即化(易碎)。普通糯米紙可以用來包裹冷菜、熟食、甜品、零食等等,比如:花生糖,小酥糖,奶糖,糖葫蘆串,沙拉蝦卷,金沙蛋黃卷,香草冰淇淋,巧克力,蛋黃水晶蝦,油炸冰淇淋,高檔茶葉,脆皮哈密瓜卷,松子烤鴨卷等。

2,包藥片糯米紙,用法:服用藥片、藥丸、藥粉等苦味異味的固态藥物則需要特制的糯米紙包裹,因為要使糯米紙包裹住藥物放入口中并喝水之後不破損、無苦味異味滲出、且變潤滑易吞服直到吞入胃中為止,就必須加強包藥片糯米紙的柔韌性、隔離性、潤滑性。所以普通的糯米紙無法勝任,需要專門特制的包藥片糯米紙。

注意事項

糯米紙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其主要營養成分為碳水化合物。攝取過量的碳水化合物會使人體血糖和胰島素激增,從而引起肥胖,甚至導緻糖尿病和心髒病。

糯米紙前景

用糯米紙包裝食品,特别是用于食品内包裝最符合衛生的要求。但是,糯米紙的強度很有限,不耐潮、不耐熱,不能廣泛用于包裝各種食品。如果用大豆蛋白及可食性纖維素改善糯米紙的理化特性,加強其強度、耐濕、耐熱性能,并且使之有相當的彈性、伸縮性和可折疊性,将形成用途廣泛而且清潔衛生的環保型可食用新型包裝紙。有人用大豆蛋白紡絲并制成了布料,用其制食用包裝紙就更不成問題了。面對現在和未來市場,大豆糯米紙頗具開發前景。多數糯米紙是用番薯、玉米或小麥粉等澱粉做成的,其制作過程是:澱粉過100目篩

→乳化→攪拌→加入磷脂→配成濃度為1%-2%的磷脂乳液→調糊→用薄膜機制膜、幹燥→成紙。在這個過程中,再引用大豆蛋白“紡絲”技術,并加入适量的可食纖維素甚至天然果蔬漿(可食性纖維素),就可形成所謂的“大豆蛋白糯米紙”。制普通糯米紙需要将澱粉配制成磷脂乳液。有研究報告将大豆蛋白制紙膜,也需要配制磷脂乳液的過程,因此可将二者用同一工藝來進行研發。制普通糯米紙時配制磷脂乳液,通常是首先配好1%-2%的燒堿溶液,加熱至85℃-100℃,邊攪拌邊加入磷脂,然後冷卻至30℃-40℃,過100目篩,調制成濃度為1%-2%的磷脂乳液。為了使大豆蛋白纖維達到一定的彈性和延展性,可将燒堿的濃度增加至1.5%-3.0%,甚至更高一些,使其盡可能的發生膠凝又不影響制紙膜的物理性質。在成膜允許的前提下,可将其磷脂乳液的PH值調至8.5-10,必要時使用碳酸鈣或“碳酸鈣+燒堿”來調PH值。制普通糯米紙用燒堿量多數為磷脂的0.8%-1.8%,加大用堿量可能對澱粉磷脂乳液的性質有影響,但因有纖維素、大豆蛋白而形成紙膜,略微增加用堿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根據紡織科學研究大豆蛋白織布的報告顯示,其堿化的力度是較大的。隻要在成膜的工藝過程中不發生嚴重的粘滞和阻礙,除了酌情加大用堿量之外,還可根據成本和所制紙質的要求,适當加多纖維素和大豆蛋白的分量。其纖維素以用天然果蔬或其它可食纖維為好,也可用其它分子量較大的市售食用纖維素,在這方面有不少品種可以選用。有資料報道,将大豆清雜、脫殼後磨漿,再按類似于制糯米紙的工藝來制紙膜。其實,大豆蛋自的新産品很多,選用大豆組織蛋白作原料來開發“大豆蛋白糯米紙”,可能有助于減少生産設備的投資,而且形成的制品物理性能更好。

制糯米紙的工藝相當成熟,在其磷脂乳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纖維素和大豆蛋白,可使其包裝性能提高。應研究和探讨的是,加入這些成分之後,用成膜機制膜,特别是其幹燥過程有待技術改造。此間,首先要使用阻止物質粘滞的技術,如脫膜劑、納米材料碾軋輥等等;另外,可增加微波幹燥環節,加強幹燥過程。微波幹燥過程有助于蛋白膠凝或膠聯,還可能對澱粉、纖維素、蛋白之間的“締合”有促進作用。這些都有利于紙膜質量的提高。交聯物質、明膠等成膜促進物質。在配方原料方面有許多可以選配,隻要從上述原理及工藝改造上努力,“大豆蛋白糯米紙”就有開發出來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新型大豆糯米紙産品的研發不僅可以形成新型包裝材料,還可以用其從包裝、衛生、環保、保鮮(科學預包裝)等方面開發食品。這兩個方面的市場和經濟效益都非同小可。這些制品的科學性、實用性具有創新的意義,很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