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立礎

範立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
範立礎(1933年6月8日—2016年5月3日)橋梁結構工程與橋梁抗震專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鎮海縣人。1955年7月畢業于同濟大學路橋系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現為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他40餘年來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在橋梁結構設計理論和橋梁抗震領域内獲得了多項重大研究成果,主編教材與科研專著十餘本,1990年以來發表論文近150篇,培養博士後、博士、碩士40餘名。在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了橋梁抗震研究室,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穩定的學科研究隊伍。創造性提出三水準設防三階段設計的橋梁抗震設計理論,率先系統研究大跨度橋梁抗震設計理論、方法,并主持編制大型應用軟件,已在全國20餘座重大橋梁工程上應用。他主編了公路和城市的多部抗震指南和規範及有關的理論和應用叢書。在國内,七五、八五、九五都參加大型國家級研究課題。先後獲得茅以升橋梁大獎(個人成就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等各類重要獎項十餘項。2016年5月3日上午,中國橋梁抗震學科的開拓者和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範立礎因病去世,享年83歲。[1]
    中文名:範立礎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出生地:上海市 畢業院校:同濟大學 職業:橋梁結構工程與橋梁抗震專家 代表作品: 主要成就: 籍貫:浙江鎮海縣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33年6月8日 去世年月:2016年5月3日

人物簡介

範立礎,男,1933年生,浙江鎮海人,1951年9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1952年9月全國院系調整,轉入同濟大學路橋系攻讀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1955年7月畢業後留校任教,曆任同濟大學教務處副處長,結構工程學院副院長、院長,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曾兼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分會理事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橋協常務理事及中國團組主席,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結構振動控制分會副理事長,《土木工程學報》編委會副主任委員等職。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範立礎教授四十餘年來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在橋梁結構設計理論和橋梁抗震領域内獲得了多項重大研究成果,主編教材與科研專著十餘本,90年以來發表論文近150篇,培養博士後、博士、碩士四十餘名。在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了橋梁抗震研究室,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穩定的學科研究隊伍。創造性提出三水準設防三階段設計的橋梁抗震設計理論,率先系統研究大跨度橋梁抗震設計理論、方法,并主持編制大型應用軟件,已在全國二十餘座重大橋梁工程上應用。已編成二本抗震設計指南,并主編我國首部摮鞘星帕嚎拐鹕杓乒娣稊。在國内,七五、八五、九五都參加大型國家級研究課題。先後獲得茅以升橋梁大獎(個人成就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等各類重要獎項十餘項。為國内公認的橋梁抗震學科的開拓者和帶頭人。

範立礎教授現任國際橋協常設委員會委員、中國小組主席,積極開展國際學術活動,與美國、加拿大、德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現美國國家地震中心又邀請範立礎教授建立長期的學術聯系機構,每年開展學術讨論,論題是特殊橋梁的抗震設計。鑒于他在橋梁抗震學科上的成就,在國際上享有聲譽。

人物經曆

1952年9月,19歲的範立礎到同濟大學就讀。從此,他的命運就與這所名師雲集的著名高等學府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他成了同濟大學的一個細胞,一條脈絡。他常說,沒有同濟大學,就沒有今天的範立礎。

逆境中的範立礎用沉靜與反思戰勝了厄運帶來的不幸和怨氣。他一方面認真勞動,一方面偷偷四處找書看。對專業的積極探索從未中斷,這也為他日後的厚積薄發積攢了巨大的能量。

最早在70年代末,唐山地震以後範立礎就成立了學術團隊,一直堅持了近三十年。對範立礎來說,他就是這個團隊學術的帶頭人,總的學術的指導和方向的把握。從80年代初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沒有幾個人沒有看過他的書,整個橋梁界絕大部分人都是讀了他的一本叫《橋梁工程》的書。 學術上的絕對平等和自由,是範立礎團隊成員的共同感受。範立礎覺得一個團隊能搞得好,簡單的一句話:發揮人家的優點,容忍别人的缺點。而範立礎的淡泊名利,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他的整個團隊,使得大家能夠保持一種非常平和的心态,去專心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三十年來,範立礎帶領研究團隊堅持抗震理論和應用技術的創新研究,為我國的大跨度橋梁建設支撐起堅強的科技脊梁! 蘇通長江大橋,跨徑1088米,是世界跨徑最大的斜拉橋。其5000米長的引橋共105個橋墩,應用“大噸位雙曲面全鋼減隔震支座”400多套,直接節約工程造價約3.9億元。這種減震支座正是範立礎團隊研發出的産品。

據統計,中國正在建設的400米以上大跨度橋梁有23座,範立礎團隊的研究成果直接應用于其中的16座,占70%。解決了我國重大橋梁抗震設計的關鍵技術難題,取得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走近年近八旬的範立礎院士,我們被他的求索人生深深吸引……

2010年1月11日,“2009年度中國國家科技獎勵大會”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同濟大學範立礎院士擔綱的“大跨、高墩橋梁抗震設計關鍵技術”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該成果已被國家行業标準《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采用,并分别應用于(世界最大跨度拱橋)上海盧浦大橋、(國内第一座跨海大橋)東海大橋、(世界最大跨度雙層斜拉橋)武漢天興洲公鐵兩用大橋等30餘座國家重大橋梁工程中,突破了經濟合理地保證大橋抗震安全的關鍵技術難題。

範立礎教授四十餘年來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主編教材與科研專著十餘本,1990年以來發表論文近150篇,培養博士後、博士、碩士四十餘名。在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了橋梁抗震研究室,形成了一支業務水平高、團隊穩定性強的學科研究隊伍。2001年,範立礎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物事迹

範立礎是著名橋梁和結構工程專家。男,1933年6月出生于上海,浙江鎮海人。

1951年9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1952年9月全國院系調整,轉入同濟大學路橋系,攻讀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于1955年7月畢業,分配留校工作。曆任助教、教員(1955.8-1978.2);講師、副教授,任橋梁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和土木建築試點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1978年2月-1986年5月);教授,任教務處副處長(1986年5月-1987年5月);後任結構工程學院副院長、院長(1987年6月-1997年9月)。現任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1997年9月至今),并兼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橋協(IABSE)常委會交替委員及中國國家團組主席。2001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自1955年以來從事橋梁工程教學和研究工作。在橋梁空間計算理論、荷載橫向分布、混凝土徐變、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體系性能的研究中取得了多項成果。1980年以後主編了《橋梁工程》統編教材一、二版,被全國十三所高校所使用,最新編寫的《橋梁工程》上冊已于2002年初出版。

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開始大量修建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T構和連續梁橋。範立礎院士及時彙集了國内外設計施工經驗,總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1988年編寫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 ,出版後在橋梁界受到高度評價,并列入優秀圖書。

唐山地震後,在李國豪院士領導下建立了橋梁抗震理論研究課題組,他攻關橋梁抗震理論,國内首次編寫了橋梁平面杆系非線性地震反應分析程序。領先研究了橡膠支座減隔震設計理論,并對規範中結構綜合影響系數的合理取值進行了理論分析,被《公路工程抗震規範》1989年版所采用。

1990年以後,迫切需要建立大跨度橋梁的抗震設計方法,首次提出二水準設防、二階段設計準則,率先建立了大跨度橋梁空間非線性地震反應分析理論和計算方法,開發了軟件在上海南浦大橋、東海大橋等近30餘座大跨度斜拉橋、懸索橋和連續剛構、拱橋的抗震性能研究中得到應用,受到國内外專家高度評價和贊揚。上海楊浦大橋抗震研究中對錨墩地震力影響及時提出意見,采用沖擊 銷減隔震原理改善了設計,這一結論意見的正确性被1995年日本神戶地震中斜拉橋的錨墩支座破壞的震害所證實。結合重大工程抗震研究成果,編寫了懸索橋抗震指南。

20世紀90年代後,我國城市高架和複雜立交工程日益增多,根據近代20年來美國和日本的震害教訓,首創複雜立交空間耦連抗震設計方法(以往,國内外分離為獨立高架橋作抗震分析),應用于上海市成都路三層獨柱式立交橋的抗震設計和亞洲最大的莘莊立交工程抗震評估。研制的一、二代橡膠抗震支座和緩沖擋塊都已獲得國家專利,目前正研究大型高阻尼橡膠抗震支座;抗震支座與緩沖擋塊已在汕頭海灣二橋和天津新永定橋等工程中得到應用。

1998年,對上海将修建城市高架道路與地鐵軌道交通合用的雙層高架系統的抗震性能進行了理論和拟動力試驗研究。首次在橋梁抗震設計中引入了三水準設防三階段設計準則,研制了軌道系統的單元計算模式,應用了延性抗震設計方法和能力保護等準則,并編寫了雙層高架橋抗震設計指南。

經過20年在橋梁抗震學科上系統和長期的研究,獲得了系列科研成果已有充分的理論儲備,在兩本指南的基礎上,于2001年初編寫了我國首部《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範》的征求意見稿,2003年完成第三稿。它将是國内外适用範圍最廣的橋梁抗震設計規範,首次引入三水準設防三階段設計和基于性能的準則,強調結構動力概念設計,增加延性抗震設計和減隔震設計準則,加強構造措施,它可以應用于梁橋、高架與立交橋、拱橋、斜拉橋和懸索橋的抗震設計。

範立礎院士在橋梁抗震領域中系統和持續的工作獲得豐碩的理論與應用成果,他率領學科組成員編寫《橋梁抗震》,獲得華東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為配合新規範的推行,特編寫了《橋梁抗震理論及應用叢書》(一套四冊),已于2002年初出版。獲得(主持或參加)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

1992年起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八五”重點項目“建築結構抗震抗風的振動控制研究”,1993年承擔了國家攀登B計劃研究項目“重大水利及土木工程安全性與耐久性設置标準基礎研究”中的大跨度斜拉橋、懸索橋工程控制和有關大型橋梁結構可靠性與耐久性設置标準基礎研究,1998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大型複雜體系的關鍵科學問題與設計理論”中“特大跨度橋梁結構體系和抗風抗震研究”子課題。

積極組織國際學術活動,如組織中、美國家基金會支持的中、美、日結構控制讨論會(1993);組織兩項中、美合作科研項目;參與發起和組織EASEC的系列國際會議(1986年至今已召開了9屆);1995年開始組織中、加、埃三國結構抗震的學術讨論會。2002年建立中、美特殊橋梁抗震設計合作研究和四年系列學術讨論會(2002—2004),促進了國際合作研究,繼後,又鑒定中美橋梁抗震有關項目的合作研究意向(2005-2008)。

範立礎院士作為我國橋梁抗震學術帶頭人,其研究成果奠定了在國内橋梁抗震領域的領先地位,在國際地震工程界有一定影響。1988年被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國家級專家稱号。由于他在橋梁工程上的成就和擔任國内十幾座大橋的技術顧問,作出了重大貢獻,1999年獲得茅以升橋梁大獎(個人成就獎)。他培養了40餘名博士後、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人物成就

範立礎院士領銜大跨高墩橋梁抗震設計關鍵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我校的曆史性突破,也是上海唯一的一等獎。“喜報”赫然置頂于同濟大學校園網,師生們無不為之振奮。這邊,一襲暗格條紋西裝的範立礎走在校園的林陰路上,依然中氣十足,聲音洪亮,隔着一段距離,記者仍能聽到他與同事的對話,談論的依然是大橋。大橋,是他全部的工作,也是他全部的生命。77歲的範立礎淡泊名利,他說:“我期待着學生們快快成長,我願做後生們的‘人生例題’。”

30年實現橋梁大震不倒小震不壞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敲響了建築防震的警鐘,也開啟了同濟大學的抗震研究。範立礎告訴記者,當時他們去災區調研,發現房屋構件根本不防震,才會導緻如此重大的損失。他的恩師、時任同濟大學校長的李國豪院士立刻意識到,随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建築物防震,尤其是大型橋梁、公路的防震将越來越重要。李國豪院士當即給範立礎布置了一個課題:研究橋梁抗震技術。沒想到,這個課題一接手就是30年。30年來,課題組不斷追趕國際同行的先進水平,引領國内的橋梁抗震研究。如今,這個研究團隊已擁有11位專職研究員,培養博士、碩士100餘人,還為社會培訓了300多名高級技術管理人員。

在橋梁壽命期内,破壞性地震發生概率非常小,要求結構所有構件都能抵禦極端地震而不發生損傷,既不經濟又不現實。範立礎院士經過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壽命期與性能的大跨橋梁抗震設計方法,用盡可能少的投入,實現橋梁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突破了如何經濟合理地保證大橋抗震安全性的關鍵技術難題。如今,“大跨高墩橋梁抗震設計關鍵技術”已在國家行業标準《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中得到體現,并成功應用于多座世界頂級大橋的抗震設計中。據統計,我國正在建設的400米以上大跨度橋梁有23座,其中16座采用了範立礎團隊的成果。他因此被譽為“彩虹的脊梁”。

多方奔走,呼籲重大工程強制裝強震儀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奪去了數萬同胞的生命,不少橋梁瞬時垮塌。範立礎團隊的技術成果應用于四川雅泸高速公路的30餘座橋梁都完好無損。作為一位橋梁抗震專家,範立礎多次參加相關研讨、講座,為災後重建工作獻言獻策,并向公衆普及科學知識。範立礎認為,國内強震記錄台站偏少,在重大工程建築物上安裝強震儀、風速儀,記錄和觀察地震期間的相關數據,非常有必要。但由于強震儀價格不下10萬元,比較昂貴,範立礎就建議在地震區的新建高層建築中強制安裝,費用由開發商承擔。

針對地震後不少人以房屋是否倒塌來判斷其建築質量優劣的狀況,範立礎呼籲,中國要引入“工程法醫”制度,通過多種檢測手段綜合确定建築毀損的原因。他說,地震中建築倒塌的原因不僅涉及地震本身的因素,還要從建築設計、出圖紙、施工等多個環節進行嚴密細緻的評估。範立礎希望,“工程法醫”對災區建築進行全面細緻的“體檢”,為形成适用于我國的強震區建築标準提供科學依據,并對建築設計、施工單位實行問責制。從北京領獎歸來,當記者向範立礎表示祝賀時,他語重心長地說:“與得獎相比,我更希望防震意識深入人心。一次地震災難,可能毀了幾十年的建設啊!”他還透露,在國家“985”平台二期項目的支持下,一個世界首創的四線台震動台正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建造,屆時可以完成全球最先進的地震模拟試驗。

願做橋梁,讓學生踩着肩膀成長

問起範立礎,為什麼會與橋結下不解之緣?範院士飽含詩意地告訴記者:“橋是人類發展的使者和幫手。沒有橋的發展是艱難的,曆史上曾經有過多少名城,因為沒有橋而水運式微,日漸衰落。橋讓城市與城市相連,讓信息與信息交彙。”“我要做一座橋,我就是一座橋。”恩師李國豪院士的這句話,範立礎記憶猶新,“沒有李國豪老師,就沒有我的今天,所以我要像他那樣成為一座橋,讓更多的學生踩着肩膀成長。” “是座橋就得有無私的胸懷。”範立礎說,“教師就應該有教無類。”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範立礎始終恪守這個信條。他認為,教書育人不能按最差的水平來教,這樣的話,好學生就學不到東西;人才劃分的标準應該多元化,更不要去要求每個人都變成精英,但每個人都應該通過教育成為人格健全的人。

學生們都非常喜歡聽範先生的演講,因為它充滿智慧與想象力。一名學生告訴記者,範老師曾經向他們講起開着汽車環遊世界的故事:“說不定哪一天大家就能開着汽車從南美洲,經巴拿馬運河到北美洲,過白令海峽到亞洲,然後到歐洲。現在北歐好幾個地方都有了跨海大橋,一路開呀開,開到非洲,繞着非洲大陸,到亞洲,再回到中國。”範先生娓娓道來,學生們聽得如癡如醉,笑聲、掌聲響成一片……

人物榮譽

五十年來,在橋梁結構理論方面獲得多項研究成果,應用于實踐。唐山地震後,在國内開創了大跨度橋梁抗震設計及非線性地震反應分析方法的研究,在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了橋梁抗震學科,對橋梁減震、延性及特異橋梁抗震設計作出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已應用于三十多座橋梁,如上海楊浦大橋、長江江陰公路大橋、上海雙層高架、立交橋等。

其成果曾獲省部級特等獎(1999,排名11)一項和省部級一等獎(1999、1986、2001,排名1、4及7)三項等各類獎項共十一項。1990年以來國内外發表論文180餘篇,中文專著10本,英文專著1本。在國家七五、八五、九五,主持或參加了重大科研項目,成果被評為國際先進水平,現正負責編寫我國首部《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範》。

 範立礎教授四十餘年來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在橋梁結構設計理論和橋梁抗震領域内獲得了多項重大研究成果,主編教材與科研專著十餘本,90年以來發表論文近150篇,培養博士後、博士、碩士四十餘名。

在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了橋梁抗震研究室,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穩定的學科研究隊伍。創造性提出三水準設防三階段設計的橋梁抗震設計理論,率先系統研究大跨度橋梁抗震設計理論、方法,并主持編制大型應用軟件,已在全國二十餘座重大橋梁工程上應用。他主編了公路和城市的多部抗震指南和規範及有關的理論和應用叢書。在國内,七五、八五、九五都參加大型國家級研究課題。先後獲得茅以升橋梁大獎(個人成就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等各類重要獎項十餘項。

國際影響

為國内公認的橋梁抗震學科的開拓者和帶頭人。 範立礎教授現任國際橋協常設委員會委員、中國小組主席,積極開展國際學術活動,與美國、加拿大、德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現美國國家地震中心又邀請範立礎教授建立長期的學術聯系機構,每年開展學術讨論,論題是特殊橋梁的抗震設計。

著作

論文180多篇,中文專著10本,英文專著1本。 

負責編寫中國首部《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範》。

人物逝世

2016年5月3日上午,中國橋梁抗震學科的開拓者和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範立礎因病去世,享年83歲。

上一篇:馬朝梅

下一篇:罪木蜜柑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