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

筷子

餐具
筷子古稱箸,是中國、韓國、日本、緬甸等東亞國家普遍使用的飲食工具。《韓非子·喻老》言:“昔者纣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見早在公元前11世紀中國已出現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說中國有史記載的用筷曆史已有3000多年。筷子是由漢族人民發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進食工具。民間關于筷子的傳說不少,一說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一說妲己為讨纣王歡心而發明用玉簪作筷,還有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傳說。當今社會,筷子的稱呼已習以為常,但專家學者在書法、詩詞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稱筷子為箸或筯,并沒有如《推蓬寤語》所言“忘其始也”。[1]
    中文名:筷子 外文名:Chopsticks 别名: 用途: 分類: 類别:餐具 原材料:竹、木、象牙、金屬、塑料、陶瓷 發源地:中國 古代名稱:箸、莇

詞典解釋

名詞解釋

筷子[Chopsticks] ,是指用竹、木、金屬或陶瓷等材質制做的夾取食物的細棍兒。

持放在手指中夾取食物或其他東西的細長形條棍,多用作 餐具。其材料或竹木或牙、骨、金屬等,形狀或方或圓各異。

名字由來

筷子的“筷”字是怎麼發展演變過來的呢?這個稱謂起自明代,明人 陸容所着《 菽園雜記》一書記載:“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原來,“箸”和“住”同音,船家最怕船抛錨停住,因此改稱“箸”為“快兒”,意為讓船快行。今因流傳已久,至有士大夫間亦呼箸為快子者,忘其始也。”日本人沒有這種忌諱,因此日本把筷子叫作“箸”。筷子乃竹木所制,久而久之,後人就把“快”加了個竹字頭,稱作“筷子”了。

用法忌諱

中國人使用筷子用餐是從遠古流傳下來的,古時又稱其為“箸”,日常生活當中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有講究的。一般我們在使用筷子時,正确的使用方法講究得是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在使用過程當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擺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後則一定要整齊的豎向擺放在飯碗的正中。但這要絕對禁忌以下十二種筷子的使用方法。

·1.三長兩短

這意思就是說在用餐前或用餐過程當中,将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桌子上。這種做法 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們管它叫“三長兩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為中國人過去認為人死以後是要裝進棺材的,在人裝進去以後,還沒有蓋棺材蓋的時候,棺材的組成部分是前後兩塊短木闆,兩旁加底部共三塊長木闆,五塊木闆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長兩短,所以說這是極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

這種做法也是極為不能被人接受的,這種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這在北京人眼裡叫“罵大街”。因為在吃飯時食指伸出,總在不停的指别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對方時,大都帶有指責的意思。所以說,吃飯用筷子時用手指人,無異于指責别人,這同罵人是一樣的,是不能夠允許的。還有一種情況也是這種意思,那就是吃飯時同别人交談并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聲

這種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裡,用嘴來回去嘬,并不時的 發出咝咝聲響。這種行為被視為是一種下賤的做法。因為在吃飯時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種無禮的行為,再加上配以聲音,更是令人生厭。所以一般出現這種做法都會被認為是缺少家教,同樣不能夠允許。

·4.擊盞敲盅

這種行為被看作是乞丐要飯,其做法是在用餐時用筷子敲擊盤碗。因為過去隻有要飯的才用筷子擊打要飯盆,其發出的聲響配上嘴裡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給與施舍。這種做法被視為極其下賤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齒。俗話說“敲碗敲筷子,讨吃一輩子。”

·5.執箸巡城

這種做法是手裡拿着筷子,做旁若無人狀,用筷子來回在桌子上的菜盤裡巡找,知從哪裡下筷為好。此種行為是典型的缺乏修養的表現,且目中無人極其令人反感。

·6.迷箸刨墳

這是指手裡拿着筷子在菜盤裡不住的扒拉,以求尋找獵物,就像盜墓刨墳的一般。這種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屬于缺乏教養的做法,令人生厭。

·7.淚箸遺珠

實際上這是用筷子往自己盤子裡夾菜時,手裡不利落,将菜湯流落到其它菜裡或桌子上。這種做法被視為嚴重失禮,同樣是不可取的。

·8.颠倒乾坤

這就是說用餐時将筷子颠倒使用,這種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謂饑不擇食,以至于都不顧臉面了,将筷子使倒,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9.定海神針

在用餐時用一隻筷子去插盤子裡的菜品,這也是不行的,這是被認為對同桌用餐人 員的一種羞辱。在吃飯時作出這種舉動,無異于在歐洲當衆對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樣的,這也是不行的。

·10.當衆上香

則往往是出于好心幫别人盛飯時,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飯中遞給對方。被會人視為大不敬,因為北京的傳統是為死人上香時才這樣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飯中,無異是被視同于給死人上香一樣,所以說,把筷子插在碗裡是決不被接受的。

·11.交叉十字

這一點往往不被人們所注意,在用餐時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這是不對的,為北京人認為在飯桌上打叉子,是對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學生寫錯作業,被老師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質一樣,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這種做法也是對自己的不尊敬,因為過去吃官司畫供時才打叉子,這也就無疑是在否定自己,這也是不行的。

·12.落地驚神

所謂“落地驚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這是嚴重失禮的一種表現。因為北京人認為,祖先們全部長眠在地下,不應當受到打攪,筷子落地就等于驚動了地下的祖先,這是大不孝,所以這種行為也是不被允許的。但這有破法,一旦筷子落地,就應當趕緊用落地的筷子根據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畫出十字。其方向為先東西後南北。意思是我不是東西,不該驚動祖先,然後再将起筷子,嘴裡同時說自己該死。

筷子的材質

《 韓非子·喻老》稱筷為“箸”,這再次佐證筷最初是以木竹為材質。因北方多木,而南方多竹,我們祖先便就地取材,故竹木是我國最原始的箸之原料。

漢代 許慎的《 說文解字》說:箸“從竹者聲”,古人雲:“箸為挾提”而挾從木,這又一次旁證先民最早以細樹杆或竹為挾食工具。不過用樹枝、細竹從陶鍋中挾取燙食到箸之形成,這是一個數百年甚至更遠的漫長時間。

筷子的發展

人類的曆史,是進化的曆史,随着飲食烹調方法改進,其飲食器具也随之不斷發展。原始社會,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進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燒成多汁的羹,食粥用上匕,從羹中撈取菜肉用餐匙極不方便,而以箸挾取菜葉食之卻得心應手,所以《禮記·曲禮》說,“羹之有菜 用挾,其無菜者不用挾。”鄭玄注“挾,猶箸也。”由此可知,新石器時代羹為副主流,食羹用匙極不方便,以手來抓滾燙稀薄的羹,更是不可能的,于是箸便成了最理想的餐具。

總而言之,箸的出現,并不是孤立的。遠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在仰韶文化遺址中,已發現了匕匙。當曆史推進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發展,生活條件也有所改善,單以匕匙進食已不能适應烹饪的進化,箸也就順乎潮流而出現。不過四千年前的夏代,箸還處于雛形,後又經過數百年的不斷演化,至商湯時代也就漸漸形成比虎口長一些的兩根長短相同的小棍棍。繼而發展到商代末期,纣為滿足于自己君王奢侈的高貴生活需要,而下令獵象鋸牙而制成象箸。

因箸的誕生史無記載,隻能根據一些專家的種種推論和旁證來追溯占箸的産生,但我們認為箸的如此出現是曆史推衍的必然結果。

我們的祖先發明筷子與食物有關。漢民族很早就開始了農耕生活方式,主要作物是适應性強的谷子(黍)。黍類糧食有兩大特點,一是顆粒小,二是粗糙的外皮不易被除去。在最初的時候,我們祖先可能是将谷粒(小米)搗碎煮粥食用的,往往還要摻雜一些野菜、樹葉之類一起煮,以便改善口味,并節約糧食。據有人研究,“茶”字的原始意義是摻有野菜和樹葉的粥狀食物。至今在西北地區還有一種叫做“油茶”的食物,用羊油把面粉炒熟,再摻上一些甜杏仁之類的東西,食用時用熱水一沖即可。

在這裡,“油茶”一詞中的“茶”就是使用的它最原始的意義。廣東人至今把吃早點叫做“吃早茶”,實際上也是使用的“茶”比較接近原始的意義。在湖南口音中,“吃”字讀作“恰”,很接近“茶”字讀音。在華北一些地區,把“熬玉米粥”稱為“擦黏粥”,同樣,“擦”與“茶”同音。這些現象都說明“茶”原本是一種食物。茶吃起來比較費事,其中的野菜和樹葉之類會妨礙茶的流動,而不容易把茶喝進口中。這是我們的祖先發明筷子的關鍵所在。

西方人最早是 遊牧民族,食物是烤熟煮熟的肉塊,可以切成小塊拿在手中進食。印度人的主要食物是稻米,容易去殼,可以蒸煮成團,同樣可以用手抓着是進食。我們祖先的日常食物是茶,是一種粘稠的半流質食物,不能用手抓着吃,也不能用手撈食影響其中的野菜和樹葉。可能有一個聰明的古人順手取來小木棍兒之類的東西試着把野菜或樹葉撥入口中,這就是筷子的最初形式。筷子最早的稱呼是“箸”,箸字的繁體寫法是“筯”。

從讀音和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幫助進食,并非必不可少的進餐工具。但那時的小木棍兒之類還不能稱之為筷子,筷子之所以稱筷子,主要在于人們必需具有使用筷子的技術,而用筷技術則需經過刻苦練習才能掌握。我們的祖先發現用小木棍兒之類 撥食茶中野菜樹葉的方法之後,就會紛紛模仿,最後把小木棍兒的數量固定為兩根。熟能生巧,古人們使用小木棍兒的技藝越來越高,直到把兩根小木棍兒使得上下翻飛,巧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樣靈活自如,筷子就誕生了。在這裡,本人把筷子定義為兩根小木棍及其使用技巧,兩者缺一不可。

考古發現

出土文物

據《文物》1980年8期記載:“安徽貴池裡山徽家沖窖藏出土,青銅箸一雙。由于歲月的腐蝕兩支銅箸長短不齊,但相差無幾,平均為20公分,經考證為春秋晚期之物。”

最著名的為湖南長沙馬王堆一号墓1973年出土的三幹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雙 竹箸,長17公分,直徑0.3公分。這雙二幹一百多年前的西漢圓箸實物,現藏于湖南博物館,可謂彌足珍貴。漢代箸之形狀大多為首粗下足略細的圓形。而春秋時代的箸,多為上下一般粗細的圓柱體。

隋代長安李靜訓墓出土一雙銀箸,迄今為止是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銀箸。

古名醫陳藏器說:“銅器上汗有毒,令人發惡瘡内疽”。事實證明,銅氧化就會産生銅腥氣,鐵氧化鏽迹斑斑,都難以進餐,故鐵箸銅箸漸漸為銀箸所替代。

和陪葬習俗也有很大關系。但從唐代出土大量的銀箸來看,筷箸在魏晉南北朝的階段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魏晉以前出土的多為竹木箸、牙骨箸和銅箸,而隋代長安李靜訓墓出土的一雙銀箸。長29公分,兩頭細、中間粗,這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我國最早銀箸。

《開元天寶遺事》雲:“ 宋璟為宰相,朝野人心歸美焉,時春 禦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内臣賜璟。”當年黃金餐具器皿為皇宮所壟斷,北魏時,曾規定上自王公下至百姓,不許 私養廠“金銀工巧之人”,私造金器者是犯法的。所以當宋璟聽說皇上賜他金箸,這位宰相十分惶恐,愣在恫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見狀說:“非賜汝金,蓋賜卿以箸,表卿之直耳。”當宋璟知道是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樣耿直剛正時,這才受寵若驚地接過金箸。但是這位“守法持正”的老臣,并不敢以金箸進餐,僅僅是把金箸供在相府而已。但是以唐代出土的銀箸來看,銀箸卻為達宮貴族及士大夫階層所寵愛,現将唐代出土銀箸列表于下:

綜觀以上唐代出土銀箸,不但數量多,箸也長,最長者竟有33.1公分,可春秋兩漢間出土的各種筷箸中,多在17一18公分之間,最長5l公分,乃木質,銀為貴重金屬,其價格僅次于金,當年鑄造如此長的大量銀箸,亦反應出唐代的繁榮昌盛,國富民強。

宋遼夏元也有不少筷箸出土,質地多為銀制和銅鑄。若與唐代相比,相對較短,約在25公分左右,最短者僅15公分。根據材料看,沒超過20公分以上者。

江西鄱陽東湖出土的兩雙北宋銀箸,長23公分,箸上部有了新突破,改圓柱形為六棱形,其下端還是細圓柱形。

在四川阆中絲綢廠出土的南末銅箸數量之多大大出乎意外,竟有244支,也就是122雙,這批銅箸粗粗細細不一,直徑0.3—0.6公分,箸長25公分,器形首粗足細,中部有弦紋。遼甯遼陽三道壕出土的金代銅箸1雙,長26.8公分,上部為六棱形,箸身有竹節紋飾。到了元代,箸形又有新的變化,安徽合肥孔廟出土的110根銀箸,首部呈八角形,長度為26.5公分。

我們從宋、遼、金、元朝代出土的銅箸、銀箸來看,其最大特征是器形多變,不像唐代以前的箸,多為素面圓柱體,甚為單調。

鄱陽東湖出土2雙北宋銀箸,對傳統的圓柱形作了革新,改圓形為六棱形,而四川阆中出土的南末銅箸,箸上也出現了紋飾,可以說從末代起,筷箸不僅僅隻注意它的實用性,進而開始向工藝品方向發展。

造箸的工匠們懂得,墨守成規難以有出路,他們需要顯示自己的才華。在江蘇無錫幸福水庫出土的元代4支銀箸上,工匠竟然大膽地鑲上了自己的姓名。

文獻資料

到了明代,箸的發展特别明顯的一點,首方足圓。所謂“首方”,即是上部為方形;“足圓”,即箸的下半部為圓形。明代以前無論是銀、銅、竹、木、牙箸等,大多為圓柱體,也有六棱形,但四方形極少,可是明代箸卻以首方足圓為特征。由前代的首粗足圓柱形箸改為首方足圓體,看起來變化并不大,但這一小小的改革有三大好處:

1、首先圓柱體筷箸容易滾動,而民間稱之為四楞箸的首方足圓箸,不會滾動,設宴待客放在桌上很穩重。

2、四楞箸比圓形箸更穩當的?]縱,如吃拔絲類菜,方頭筷握在手中用力撥菜也不易打滑, 吃面條更得心應手。

3、四楞方箸為能工巧匠在箸上題詩刻字雕花提供了藝術發展良好條件。圓柱體筷箸難以表現繪畫刻字,方箸不但可以兩筷相應拼組成畫幅,也可十雙筷箸排列組成更大的畫面。所以說箸首由圓體發展為方體,為生産更精美的工藝筷奠定了廣寬的基礎。方箸既可以單面刻,也可雙面刻,還可以四面刻,圓箸為此 相形見绌。

據1980年為7期《文物》載,四川珙縣 洛表公社的懸棺内,清理出一支明代紅漆 竹箸,箸長28公分,首方足圓,四楞上部刻有“ 江山口高曰月口長五子口阿旦休”草書體十四字,其中三字腐蝕難以辨認,由此可以說明,有了方箸也有了箸上詩詞。

另在河南甯陵花岡明代的一艘木船中發現一支木箸,長達3l公分:無獨有偶,也是方首 圓足,還有北京定陵為明代神宗朱翊鈞的陵墓,在1956年發掘的地宮中,除了出土有寶石金钗、金壺、 金爵、金冠、金匙、箸瓶架等,瓶架上還插有烏木鑲金箸。筆者曾慕名參觀定陵,欣賞了陳列的明神宗陪葬品兩雙烏木鑲金箸,此禦箸也是首方足圓,不過四楞箸頂端鑲有方金帽。經專家研究,方首圓足款式為明代箸的流行樣式。

清代的筷箸,其特點為制作工藝精巧美觀。而竹木筷鑲銀者特别多。如上海民間民俗藏筷館所收藏清代筷箸,就有象牙鑲銀箸,湘妃竹鑲銀箸、烏木鑲銀箸、紅木鑲銀箸等。這些鑲銀筷,不但頂鑲銀帽,下鑲6—7公分銀套,還在帽頂鑲有7—8公分銀鍊,使兩筷相系不離。這不僅僅是為了裝飾性,給人以美感:還有它的實用性,兩筷配對,易于保管,不會因遺失其一而失去作用。

清代筷箸既有上下雙鑲箸,也有三鑲箸。《紅樓夢》四十回中寫道:“鳳姐手裡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烏木三鑲銀箸,按席擺下。”所謂《三鑲》就是頂鑲銀帽,足鑲銀套,中部鑲銀環。不過到了清代末期,“ 中環”不再時興,式樣以環鑲銀鍊為多。(來源:中國筷子網)

關聯易理

筷子直而長,兩根為一雙。用筷子夾菜不是兩根同時動,而是一根主動,一根從動;一根在上,一根在下。兩根筷子的組合成為一個太極,主動的一根為陽,從動的那根為陰;在上的那根為陽,在下的那根為陰,這就是兩儀之象。陰陽互動,可得用矣;陰陽分離,此太極不存。這就是對立統一,陰陽互根。兩根筷子可以互換,主動的不是永遠主動,在下的不是永遠在下,此為陰陽可變。

看筷子,一頭方一頭圓。方的象征着地,圓的象征着天。方形屬坤卦,圓形為幹卦,如此乾坤之象現矣。坤卦有柄象,柄,把手的意思;幹卦象征着天,象征着第一,常言民以食為天,大概言由此出。手拿筷柄,用筷頭夾菜,坤在上而幹在下,這就是《地天泰》卦,和順暢達,當然吉祥;手拿筷頭,用筷柄夾菜,幹在上而坤在下,這就是《天地否(pǐ)》卦,否,閉塞不通,如此用法豈不可笑?

用筷子時筷子很自然的把我們的五指分成三部分,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這樣天、地、人三才之象成矣,天、地、人三才之道存于中矣。

無名指、小指在下象征着地道。無名指、小指較弱,其位又在下,須相互依倚,象征着廣大民衆,無職無權,須互敬互愛,彼此扶持,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象征着為人處世,孤木難支,人無輔助難以成功。

拇指、食指在上象征着天道。五指之中食指為要,曲伸開合屬它最巧,把握方向屬它最妙。其象征着官、長,發号施令,作威作福,然肆意妄為,終招大禍,須拇指管之方可成事。拇指象征着什麼?象征着監管、象征着法律、象征着民心、象征着自然規律……這是從不同層面講的,不可執之一理。食指靈巧,拇指粗笨,靈巧為用,粗笨制約。故天道尚變,但不可亂變。天本健行,但天道不言。

五指之中中指最長,其在人位,象征着人為主體,為萬物之靈長。然居于兩筷之間其位尴尬,象征着中層領導,下有民怨,上有官威;象征着人在中年,上有高堂應盡孝,下有弱子要奶吃……總歸一句話:做人難!但隻有做人才最長。中年雖不易,中年最輝煌。

筷子很簡單,就是兩根棍,随處可見,這就是簡易。筷子亦多樣,有木也有竹,有金又有銀,筷子的種類多樣就是變易。盡管筷子多變化,但筷子直而長,兩根為一雙的情況始終未變,這就是事物的本質屬性不易。簡易、變易、不易這就是《易經》的三易之理。比如一個人,隻用一個名字來代表,簡易嘛;但他的容顔、命運、情緒……是始終變化的,這就是變易;可他呢,是男就是男是女就是女,都有七情六欲,都有生老病死,這就是不易。推而廣之靡不如此。

易經與筷子

易道含弘無所不包,太極陰陽無限可分,其大無外,其小無内。易理又是人性的,就在我們身邊,隻“百姓日用而不知”。以筷子小談或有所益。

易卦解民以食為天:兩根筷子,二數先天卦為兌。兌,為口,為吃。筷形直長,為巽卦。巽,為木、為入。組合在一起,就是用筷子吃東西。入口的是什麼?是筷頭。筷頭圓,為幹卦,幹為天。這樣吃的豈不是“天”?因此認為“民以食為天”是由這兒來的。

漢族人使用筷子用餐是從遠古流傳下來的,古時又稱其為“箸”,日常生活當中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有講究的。一般我們在使用筷子時,正确的使用方法講究得是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在使用過程當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擺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後則一定要整齊的豎向擺放在飯碗的正中。

購筷常識

不可選購塗彩漆的筷子,因為塗料中的重金屬鉛及有機溶劑苯等物質有緻癌性,會随使用的磨損而脫落,井随食物進入人體。

塑料筷子的質感較脆,受熱後容易變形.熔化,從而産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骨筷質感好,但容易變色,而且且價格也比較昂貴。

銀質、不鏽鋼等金屬筷子太重,手感不好,而且導熱性強,進食過熱食物容易燙傷嘴。

竹筷無毒無害,非常環保,因多數人無法判斷油漆是否健康,建議盡量選擇本色無油漆筷子。木筷盡量選擇密度較高紋理細緻的。但由于材質原因,竹筷、木筷不容易清洗,會被病微生物污染,應經常消毒。

世界之最

筷子是漢民族飲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上最長的筷子是以百年以上的老紅松木為原料,曆時一年制作完成,其長度為6.295米,方頭寬11厘米,圓頭直徑7.5厘米,重達53.7千克,現保存在沈陽的中華飲食文化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