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姓

章姓

中華姓氏
章姓,中華姓氏,在《百家姓鯠》中冄排頭第4樤0位。章姓一般出自于姜姓,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以國名為氏,始祖蓋為姜子牙、出自妊姓,為黃帝賜封的十二個基本姓氏之一、也因他姓而改姓、因他族而改姓,當代章姓人口已達15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0.12%,為排行一百一十八位的大姓。尊齊太公為其得姓始祖。
    中文名:章姓 外文名:Zhang 得姓方式: 得姓始祖:姜子牙 主要郡望:武都郡 主要堂号:武都堂

姓氏源流

章(Zhā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n

章姓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以國名為氏,始祖蓋為姜子牙。據《姓氏辨證》、《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所載,章姓的孕育地在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鄣城村(現屬章丘縣),商朝時為鄣國;章姓的誕生地為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周武王姬發滅殷商建立西周王朝之後,鄣國依然存在。到了周成王姬誦執政時期(公元前1103~前1081年待考),賜封西周巨勳姜太公于齊地,建立了著名的齊國。之後,鄣國即被姜太公收為附庸國。後姜太公将齊國留封給嫡子,而将鄣國分封給庶子。到了姜太公之曾孫、齊侯姜伋之孫、姜隐之子姜虎時,被正式封于鄣國,史稱鄣穆公。n

鄣國本是姜姓紀國的附庸國,春秋時期的周莊王姬佗七年(齊襄公姜諸兒八年,公元前690年),紀國被齊國所滅,鄣國轉為齊國的附庸。姜韅輾轉數年,遂定居于武都,因恥同室操戈,遂摒姜姓不用,于鄣字去邑為章,吾章姓自此始矣。率軍抵禦齊國虎狼之師結果兵敗自刎,其弟姜韅倉皇出逃至楚國(今湖北荊州境内)所以章氏的發源地為荊州,随後以故國名去邑,改稱章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章氏正宗。n

2、出自任姓n

為黃帝賜封的十二個基本姓氏之一。據《元和姓纂》記載,任姓是黃帝賜封的十二個基本姓氏之一,黃帝最小兒子與禺陽分封在任地,因此得姓。令據史籍《左傳》記載,任姓出自風姓,是太昊伏羲氏的後裔。黃帝二十五子,得姓十二,其一為任姓。

3、源于土家族n

出自元、明時期湘西土家族姜加氏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土家族,在宋、元時期有姜加氏族部落,分有姜加孔氏、姜加阿寅勒氏兩大支系,世居湘西地區。後有蒙古族人在元、明之際引為姓氏者。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農曆2月壬子,明太祖朱元璋下嚴诏禁用胡姓,土家族、蒙古族姜加孔氏、姜加阿寅勒氏族皆改為漢姓章氏,世代相傳至今。n

4、出自他姓改姓n

①漢代章弇原為仇氏者,因避仇而始改之為章姓。n

②元朝人章卿孫原姓劉,因由章姓人撫養長大,也以章為姓。n

③據《元史·孝友傳》所載,章卿孫,本姓劉,幼為章姓養子,遂姓章。n

④據《蔣經國傳》所載,蔣經國金屋藏嬌,與章姓一胎産下二子,一曰章孝嚴,一曰章孝慈。

得姓始祖

齊太公。名尚,字子牙(一說字望),又可稱呂尚、呂望、姜太公,号太公望,又号太師尚父,是周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輔佐文王興周,幫助武王滅纣,是周朝第一開國功臣。成王時封于齊。後來,姜尚将其支庶封于鄣。春秋時鄣國被同姓的齊國吞并,鄣國子孫恥于同室操戈,就以失國為氏,後去掉邑旁,稱章姓。他們尊齊太公為其得姓始祖。

家譜文獻

• 江蘇江陰章氏支譜十六卷,(清)章仁基等編,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南京市圖書館、蘇州大學圖書館(缺兩卷)。n

• 江蘇江陰章氏支譜十六卷,首一卷,(清)章錫彭等修,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南京市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n

• 江蘇江陰章氏支譜五卷,首一卷,(清)章锺穎、章錫彭等修,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n

• 浙江富陽長春章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n

• 浙江湖州荻溪章氏三修家乘十四卷,(清)章文熊等修,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n

• 浙江湖州吳興荻溪章氏四修家乘十五卷,(民國)章祖佑等纂,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鉛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殘)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圖書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遼甯省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江蘇省南京市圖書館。n

• 浙江長興章氏宗譜十卷,(清)章桐生纂,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啟佑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長興縣博物館。n

• 浙江諸暨暨陽章氏宗譜四卷,(清)章佳信等纂修,章氏族人增補,清光緒年間敦倫堂補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n

• 浙江諸暨暨陽青山章氏宗譜五十六卷,(民國)姚作鋆纂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n

• 浙江上虞古虞章氏宗譜四卷,(清)章衢、章克升等補修,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聚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南開大學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n

• 浙江上虞古虞章氏宗譜五卷,(民國)章可貞纂修,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聚桂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n

• 浙江嵊縣剡西章氏宗譜三卷,(清)章正桂等修,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忠愛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n

• 浙江金華章氏宗譜三十卷,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高潮鄉。n

• 浙江蘭溪湯溪章氏宗譜,(清)章金聲等修,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n•浙江缙雲章氏宗譜五卷,(清)章陳昌譜,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缙雲縣檔案館。n

• 安徽績溪西開章氏族譜五卷,(明)章喬纂修,明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n

• 安徽績溪西關章氏族譜四十卷,首二卷,(清)章維烈等重修,江澤纂,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安徽省績溪縣文物管理局(有兩部)。n

• 安徽績溪西關章氏族譜四十卷,首二卷,附一卷,(民國)章尚志編輯,章必訓等主修,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二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n

•安徽績溪章氏宗譜,(清)景星堂纂修,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安徽省績溪縣石門外。n

• 安徽績溪章氏宗譜,(民國)章正揚主修,民國初期石印本。現被收藏在安徽省績溪縣北村。n

•安徽桐城章氏宗譜十五卷,末一卷,(清)章衛武、章汝調纂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館。n

•安徽懷甯章氏宗譜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章慶堂等修,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39年)培根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n

• 福建浦城章氏世譜,(清)章良桂等修,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n

• 福建浦城章氏族譜,(清)章懋橘修,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台灣省。n

• 福建浦城章氏家譜四卷,(清)章濬修,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n

• 福建浦城全城章氏世家宗譜一卷,(清)章紹淵輯,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n

• 福建浦城章氏譜志,(清)章錦等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文源堂石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院大學圖書館。n

•江西豐城章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年間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二卷。現被收藏在江西省檔案館。n

• 章氏重修會譜八卷,(清)辛瑄等纂修,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三卷。現被收藏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n

• 甘肅全城章氏支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章琢其等纂,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光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n

• 甘肅全城章氏續修宗譜二十二卷,(清)章秀椿纂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禮法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現被收藏在湖北省圖書館。n

• 甘肅全城章氏宗譜十八卷,(民國)章秋華、瞿震吉等彙修,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哈爾濱師範大學圖書館。n

• 章氏家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n

•安徽歙縣章家氏譜,(清)章移德修,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遂安洙氏章氏宗譜,(民國)章人智等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積笏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永康練漳村史志(章氏),(現代)岩城等修,1999年排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浙江永康章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缙雲章氏宗譜,(現代)章建軍明、章子純等修,1996年排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永康程氏章掖房志,(現代)程人綱等修,1996年排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章氏支譜十六卷,(清)章仁基纂修,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缺第十三~十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茲水乾溪章氏宗譜十卷,(清)章元粲纂修,清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夢笏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茲水乾溪章氏重修譜六卷,(清)章琳纂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夢笏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山西章氏家乘六卷,(清)章贻賢纂修,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山西古虞章氏宗譜五卷,(民國)章可賢纂修,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聚桂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吳興獲溪章氏四修家乘十五卷,(民國)章祖佑纂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鉛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茲水乾溪章氏宗譜十二卷,(民國)章美成纂修,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夢笏堂鉛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績溪西關章氏族譜四十卷,首兩卷、附一卷,(民國)章尚志纂修,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陝西商南全城章氏續修宗譜二十二卷,(清)章秀春纂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禮法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章氏宗譜二十五卷,(清)章甫纂修,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章氏三修支譜七卷,首三卷、末一卷,(清)章世琳、章光岐,清光緒三十二年河間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今缺卷末上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n

• 章氏會譜初編三十卷,二編四卷,三編十二卷,四編十卷,(民國)章鶴汀修,民國八年鉛印本二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茲溪章橋葛氏家乘,(清)葛惟率纂修,清道光年間明德堂手寫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章氏會譜四編六十卷民國八年,德慶初編三十卷,二編四卷,三編十六卷,四編十卷,(民國)章贻賢輯撰,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鉛印本二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上虞雁埠章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閏集二卷,(民國)章廷玉編,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星聚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永康章氏宗譜,(清)章協端等修,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一卷、第六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永康章氏宗譜,著者待考,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永康章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永康章氏宗譜,著者待考,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冊,今僅存第三~四卷、第六~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永康章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江陰全城分支青陽章氏宗譜十四卷,(民國)章富昌、章鐘桂纂,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思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江陰全城章氏彙修宗譜十八卷,(民國)章秋華修,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江陰全城章氏宗譜二卷,(民國)章诒編,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安徽浦城章氏重修宗譜二卷,(清)章桂編,清乾隆年間刻朱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吳興荻溪章氏宗乘補編,(民國)章乃炜等編,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湖南東安章氏宗譜六卷,(清)章榮等修,清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一~二卷、第六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湖南東安章氏宗譜,(清)章師善等修,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積慶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湖南長沙章氏族譜八卷,(民國)章士钊等修,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河間堂稿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湖南湘鄉黃田章氏支譜三卷,(民國)章錦甲纂,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明達公房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安徽遂安河間郡章氏宗譜四卷,(清)章啟昆編,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一~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安徽遂安全城章氏宗譜八卷,(清)章可久主修,清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五卷。n

• 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安徽遂安貂山章氏宗譜,著者待考。n

• 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三~四卷、第八卷。n

• 安徽遂安貂山章氏宗譜,著者待考。n

• 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一卷、第四卷、第八~九卷、第十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安徽遂安洙水章氏家譜,民國年間稿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安徽遂安章氏分房約譜圖,(清)章啟乾撰,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稿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富陽章氏家乘,著者待考,清康熙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富陽長春章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鄞西高橋章氏宗譜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汪培經纂,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有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冊,今僅存第一~二十一卷、卷首、卷末。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鄞縣班竹系章氏宗譜二卷,(現代)章登悌,倪承燦修,1950年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會稽偁山章氏家乘初集二卷,(明)章冠編,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會稽偁章前宅宗祠志、偁章前宅義田志一卷,著者待考,清道光元年~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21~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會稽浦城章氏一線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新昌班竹章氏宗譜十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四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三~九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慈溪慈水乾溪章氏宗譜十二卷,(民國)章美輯,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夢笏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慈溪慈水乾溪章氏重修宗譜六卷,(清)章琳編,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夢笏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暨陽青山章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忠烈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六~七卷、第十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暨陽青山章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忠烈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暨陽青山章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忠烈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冊,今僅存第二~三卷、第五~十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暨陽青山章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忠烈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九~十一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暨陽姜山章氏宗譜四卷,(清)章紫龍等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暨陽姜山章氏宗譜六卷,(民國)章國鼎纂,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冊,今僅存第一~五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暨陽湖東章氏宗譜十卷,(清)章尚賢纂,清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敬愛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暨陽湖東章氏宗譜十卷,(清)章五美纂,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敬愛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暨陽凰山章氏宗譜十卷,(清)章姚賓纂,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暨陽章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複初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今僅存第一~三卷、第五卷、第七卷、第九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暨陽章氏宗譜四卷,(民國)章春樵等修,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敦倫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安徽績溪西關章氏族譜四十卷,首二卷,(民國)章尚志編,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常州龍嚴章氏族譜十卷,(清)章京等修,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瞻依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江蘇蘇州問心堂章氏本支錄十卷,(清)章偉業等纂,清嘉慶年間稿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甘肅蘭州章氏宗譜,(清)章瑞等修,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浙江蘭溪章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遼甯滿族章佳氏族譜二卷,(民國)車文魁、車世榮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石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n

• 湖南長沙長沙章氏支譜十二卷,(民國)章世享修,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河間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遷徙分布

公元前664年,鄣國被其同宗齊國消滅,章姓始散居齊地,如戰國時齊(今屬山東省)有将領章子。西漢初,有秦将章邯、章平兄弟,其後有豫章(今江西省南昌)人章文(太公之裔),甘泉(今江蘇省揚州)人章贛,匈奴單于近臣章渠,匈奴降漢者章尼,東漢時有揚州(今屬江蘇省)人章河,這些史實表明,秦漢之際,章姓已北入蒙古,西入陝西,南及蘇、贛。魏晉南北朝時期,姜太公的後裔,在豫章繁衍成為大族,由此形成了章姓豫章郡望,南北朝時期享譽青史的吳興章姓即由此分衍而出。

此期有資料表明,河間(今屬河北省)之章姓亦發展迅速,後逐漸昌盛并形成了章姓河間郡望。隋唐之際,已有章姓人落籍梓州(治今四川省三台),而且今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均有了章姓人家。五代十國時,已有章姓人落籍福建,如章仔鈞其先祖由福建泉州徙居浦城。

兩宋時,見諸史冊之章姓更勝,可謂名家輩出。由于北方動蕩,此際章姓遷徙以南方為主,如章父章俞由福建浦城徙江蘇蘇州,章岷由浦城徙居江蘇鎮江,章甫由鄱陽(今江西省波陽)徙居真州(今江蘇省儀征),章琰由甯國太平徙潤州(今江蘇省鎮江),章憲由建州浦城遷蘇州……。此際,由于章得象、章惇、章鑒入朝為相,更使得江南之章姓名噪一時。明初,山西章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湖南、湖北、陝西、河北、北京等地。明清之際,章姓分布更廣,并有沿海之章姓遷居台灣,以及東南亞和歐美等地。

1949年,蔣介石敗居台灣,時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的章姓人随從者甚衆。如今,章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湖北、浙江、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章姓約占全國漢族章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章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二。

曆史名人

章  邯:秦朝将領。鎮壓陳勝、項梁起義軍戰功赫赫,後在巨鹿為項羽所敗。不久投降項羽,被封為雍王,建都廢丘(今陝西省興平南)。前二零五年,被韓信擊敗後自殺。

章  惇:字子厚(1035-1105),建州浦城(今福建省)人,北宋大臣。進士出身,曾被王安石派去處理少數民族問題。哲宗親政後,被任為宰相,由于改變對西夏的政策,導緻戰争再起,與哲宗議立嗣問題時,認為徽宗輕佻不可立,又嚴厲打擊守舊派。徽宗即位後,屢被貶黜。

章  衡:章惇族侄,北宋大臣。仁宗年間高中狀元,曆經仁宗、神宗、哲宗三朝,久任地方官而頻繁轉換,其敢于指摘時弊,曾任赴遼使臣,其文韬武略令遼人驚歎。

章  悅:北宋大臣。王安石實行新政,是宋代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當時以博學善文見稱的福建浦城才子章悅,就曾在這件大事中擔任過重要的角色。

章  鑒:隆興府分甯(今江西省修水)人,南宋大臣。鹹淳十年,累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其為人寬厚,凡事無所不可,人稱“滿朝歡”。居官清廉,家貧如洗。

章  溢:浙江省龍泉人,明初大臣。與劉基、宋濂、葉琛并稱四先生,為朱元璋所敬重。累官至禦史中丞兼贊善大夫。

章  潢:明代經學家,字本清,南昌人,廬山白鹿洞書院洞主、順天府(今北京市)儒學訓導。他品行高潔,學問也好,與利瑪窦相識之後,時有往來。有一天,利瑪窦生了病,但是來拜訪他的朋友依舊絡繹不絕,章潢眼見他應接不暇,對身體的康複不利,出于善意的關心,因此要利瑪窦“告訴傭人對來訪的客人就說我不在家”,利瑪窦說:“我們一般不說假話,且不能撒謊。”此言一出,更是赢得了衆多朋友對他的尊敬。

章  镳:清代學者,章學誠之父。據《章氏遺書》載:“少孤,先祖遺書散失,家貧不能購書,則借讀于人……孜孜不倦。”經過多年的苦學,終于考中了進士。然而,考中進士的章镳因為為人耿介,不善鑽營,朝廷并未授予他一官半職。直到九年後的乾隆十六年(1751年),因朝廷同鄉舉薦,章镳才被授予湖北應城縣縣令,開始了他在應城、天門等地長達十年的為官、任教生涯

章  煦: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朝大臣。乾隆年間進士,曆任内閣中書、陝甘學政、湖北布政使、湖北巡撫、禮部尚書等職。累官至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

章  鋆:鄞縣(今浙江省甯波)人,清代大臣、詩人。鹹豐壬子恩科狀元,累官至國子祭酒。著有《望雲館詩稿》等。

章昭達:吳興武康(今屬浙江省)人,南朝陳将領。其心情嚴刻,善于将兵,因軍功曆任定州刺史、都督、鎮軍将軍、車騎将軍等職。

章全益:唐代東蜀涪城人。他從小喪父,由哥哥章全啟撫養。他母親病了,章全啟割下大腿上的肉給母親吃,母親的病果然好了。過後章全啟出門旅遊,死在旅店裡。章全益感激哥哥的恩情,制作了喪服,又因為章全啟曾割自己的肉給母親吃,他便用火燒自己的手指,以重複體驗哥哥的疼痛。他還用銀字書寫《法華經》一部,早晚閱讀朗誦。領會其中的道理。後來他在成都的府樓巷,建造了一座房屋,裡面設置一座煉丹的爐子。他不用仆人,獨自住在這間屋子裡,煉丹得錢。數目達到一兩金子,便刻一座佛像。

章成緬:字道正,章忠祥子,生、卒無考。唐代浙江省桐廬人,為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富陽市)章氏始祖。以孝行稱,人稱孝标先生。一日,遊東節度李紳幕中,恰值天雪,興而賦詩,為紳所賞。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舉進士及第,授校書郎。唐文宗太和中(約831年左右),官唐山東南道從事,試大理評事,仕終秘書正字。著有詩集《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章得象:浦城(今屬福建省)人,章仔鈞玄孫,北宋大臣。進士出身,仁宗時任相八年,對于宗黨親戚一概不用,而對範仲淹等推行的改革持緘默态度,以至無所建樹。

章卿孫:元代蜀人,本姓劉氏。幼為章提刑養子,遂姓章。與母富氏相失三十八年,輾轉遍訪于江西諸郡,迎歸養之。

章學誠:字實齋(1738-1801),會稽(今浙江省紹興)人,清朝著名思想家、史學理論家、方志學家。乾隆進士,曾官國子監典籍,主講定州定武、保定蓮池、歸德文正等書院。後人湖廣總督畢沅幕府,協助編纂《續資治通鑒》等書。著有《文史通義》、《史籍考》等。

章炳麟:号太炎,浙江省餘杭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學者。曾參加維新運動,二次革命和護法運動。并參與組建光複會,後參加同盟會。其對中國近代哲學、文學、曆史學和語言學均有較高造詣。有《章氏叢書》、《章書叢書續編》、《章氏叢書三編》等。

章士钊:湖南省長沙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學者。早期辦報鼓吹革命,與黃興組建華興會。後參加二次革命、護國、護法運動。曾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司法總長等職。解放後任文史館館長、全國政協委員。有《甲寅雜志存稿》、《名家小說》、《邏輯指要》等。

章孝慈:浙江省奉化人,蔣經國之子,章孝嚴孿生兄弟。不到半年,其母章亞若早逝,由外婆撫養。為了不損害蔣家的名聲,章氏兄弟未能正式進入蔣家,姓氏隻能冠以母姓。雖不能姓蔣,但蔣介石卻親賜名孝嚴、孝慈,排在第三代“孝”字輩中。1994年10月,章孝慈在回大陸參加學術讨論會時,不幸突發腦溢血,于1995年在台北病逝。1997年,時任台灣“外交部長”的章孝嚴收到了浙江老家三位蔣家族長給他的聯名信,承認他和章孝慈是蔣氏後代。但是,章孝慈已不在人間,成為遺憾。

章孝嚴:浙江省奉化人,生于廣西桂林,蔣經國之子。1949年被攜渡海赴台,定居于新竹。東吳大學外文系畢業,派往"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任政戰預備官。退役後執教于虎尾中學。1968年通過“外交領事人員乙等特種考試”,進入“外交部”。一年後赴法國魯汶大學進修法文,回台後,供職于"外交部"檔案資料室,曆任科員、駐美“大使館”秘書。

1977年調任“北美司第一科”科長,1978年通過“外交領事人員甲等特考”,任“外交部”專門委員。1979年升任“北美司”副司長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副秘書長,1982年擢升為司長,4年後又擢“外交部”常務次長。1989年12月調派國民黨中央海外工作會主任,兼《中外畫刊》發行人,推動海外黨務。任内,國民黨旅美黨員成立“海外興中會”,1990年8月重返“外交部”,任政務次長。1993年3月調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國民黨十三屆中央委員。

郡望堂号

1、郡望

武都郡:公元前664年,齊國伐鄣。七月,國君胡公祥陳亡,城池失落,鄣國被滅。韅因兄亡邑,不得已逃至梁州定居。鄣國和齊國都為齊太公的後裔,鄣國的後人本以國名“鄣”為氏,今國已不複存在,為不忘同宗相殘之悲劇、牢記亡國之屈辱,因而去邑為章,自立章姓,謂章韅。章氏自此始也。梁州(今陝西省漢中東),春秋時置武都郡,戰國楚置梁州郡。武都郡梁州,乃章氏第一個郡望。

京兆郡:至韅公十八世,秦末大将章邯,任少府,為秦朝的軍事支柱。為保秦皇朝安定,征戰沙場。但秦二世胡亥聽信奸臣趙高的讒言,欲置章邯于死地。章邯不得已棄秦降楚,歸順項羽。項羽滅了秦國以後,把秦國的土地分為三部分,封立三個王,名叫雍王、塞王、翟王,号稱三秦。章邯駐軍地雍州,封章邯為雍王,稱王于鹹陽以西,建都廢丘(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南)。雍州(九州之一。今陝西省中部、甘肅省東南部及甯夏、青海各一部),漢以前置京兆郡。京兆郡雍州,乃章氏第二個郡望。

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南昌,轄境相當今江西省。章平,章邯之弟,秦末将軍,随兄降楚後,仕楚為上大夫,領兵守大散關。劉邦圍攻廢丘,章邯命章平支援,章平被韓信大敗而被俘。赦後遷居豫章。在豫章生息繁衍,人口集聚增多,形成望族。洪州(今江西省南昌),漢置豫章郡,唐以後改洪州。豫章郡洪州,乃章氏第三個郡望。

河間郡:北魏時治所在樂城(今河北省獻縣),古治在今河北河間西南。章自得姓,曆周、秦、漢,至西晉,有章巖者,韅公三十七世,章平二十世,任兵部尚書,領兵四十萬收大散關有功。因功高而封為河間侯,從而在河間形成名門望族。瀛州(今河北省河間),漢有河間郡(或河間國,今河北省獻縣)。河間郡瀛州,乃章氏第四個郡望。

2、堂号

複生堂:源出宋代章王容,追思懷念其亡母,其摯情感動萬物,連枯竹亦複蘇,于是章姓遂有“複生”堂号。

此外,章姓的主要堂号還有:“思绮堂”、“萊山堂”、“豫章堂”、“式訓堂”、“此洗堂”、“河間堂”、“虛受堂”等。

五、宗族特征

1、章姓人才濟濟。如《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收錄章姓名人一百三十五例,在一百位以後的姓氏中,獨占鳌頭。

2、章姓多孝子。唐代章全益人稱章孝子,同期章成緬亦稱章孝子。宋代章王容,追思懷念其亡母,其摯情感動萬物,連枯竹亦複蘇,于是章姓遂有複生堂号。元代章卿孫,輾轉走訪三十八年不怠,終見其母。明代章衡民、清代章藻功、章謙存等均為名載史冊之大孝子。

章氏家訓

〖太傅仔鈞公家訓〗(原文)

傳家兩字曰耕與讀,興家兩字曰儉與勤。

安家兩字曰讓與忍,防家兩字曰盜與賊。

亡家兩字曰嫖與賤,敗家兩字曰暴與兇。

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忿之事,休專公共之利。

吃系在盡本求實,切要在潛消未形。子孫不患少而患不才,

産業不患貧而患非正,門戶不患衰而患無志,交遊不患寡而患從邪。

不肖子孫眼底無幾句詩書,胸中無一段道理,神昏如醉,禮懈如癡,

意縱如狂,行畀如丐,敗祖宗之成業,辱父母之家聲,鄉黨為之羞,

妻妾為之泣,豈可立于世而名人類乎哉?格言具在,朝夕誦思。

譯文:

“耕”、“讀”兩字是為傳家之寶,“儉”、“勤”兩字是為發家之道,

“讓”、“忍”兩字是為安家之本,“盜”、“賊”兩字是為居家必防,

“嫖”、“賤”兩字是為亡家之路,“暴”、“兇”兩字是為敗家之源。

不可存懷疑别人的心,不要聽不利團結的話,不能幹引起公憤的事,

不要有貪圖公衆利益的行為。不良行為在萌生意念時就應當及早遏制,

切不可發展養成惡習慣,最要緊的實事求是,萬事以誠為本。

子孫雖多而庸碌無才,是最大的不幸;家産雖富而來路不正,是最大的恥辱;

門庭雖鬧而調理無度,是最大的敗落;交際雖廣而結惡從邪,是最大的罪行。

不肖子孫眼底無幾句詩書,胸中無一段道理,精神萎靡不振,

為人的禮儀如癡人一般茫然不知,卻縱欲如狂,氣度如乞丐一樣狹小,

敗祖宗家業,辱父母名聲,鄉鄰為之羞恥,妻妾為之哭泣,

象這種人怎麼還能夠被稱為“人”而活在世上呢?

以上安家處世格言,應日夜誦讀,切記在心。

章姓宗祠通用對聯

〖章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望居冀贛;源自炎黃 

 ——佚名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章姓源流和郡望。

琅玡世澤;渤海家聲。

 ——佚名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

營丘遺緒;渭水流芳

 ——佚名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周武王封姜子牙于齊,建都宮丘。下聯典指章氏系出姜姓,姜太公之後。

灌園養母;斷指報兄。 

——佚名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章慥,隐華子崗,灌園養母。下聯典指唐章全益,少孤,為兄全啟所鞠。兄亡,服斬衰,斷手一指以報。

詩成歸燕;佩賜銀魚

——佚名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章孝标,工詩,有《歸燕詩》。下聯典指宋·章彀,入為著作郎,賜绯衣銀魚。

望孚遼海;節凜秋霜

——佚名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章樵,知遼海,遇賊大至,郡縣官多遭禍,獨樵率諸生盛坐堂上、講誦,賊至,斂刃而退。下聯典指南宋·章穎,夙持風節,不為窮達所移,猶如秋霜烈日之不可犯。

望居冀贛;源自炎黃

——佚名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出章姓郡望堂号。章姓盡管來源複雜,在發展中則以出自炎帝之後的章姓人為主體,以及以河間(今河北省獻縣)、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等為郡望,以“弘邦興泰,譯運嗣昌”等為字輩。

〖章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耕硯善士女;随筆描真容

 ——佚名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畫家章榕,字幻廬,吳人。精醫、審音律、工書畫,其畫士女及花卉,鈎勒、傅色釣妍雅。下聯典指清代畫家章谷,幼時從塾師學。師出,有友訪之。群兒忘其姓氏。師怒。谷即以其筆畫顴額須眉,惟妙惟肖。師笑曰:“某也。”叩之,果然。見《杭州府志》等。

守台驅法寇;賦詩壓元白

——佚名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清代将領章高元,字鼎丞,合肥人。光緒間随劉傳銘、孫開華防守台灣,法軍犯基隆,力戰有功,授總兵。宋代天聖進士章岷,字伯鎮,蒲城人,徙鎮江。與範仲淹同賦詩,岷詩先就。仲淹覽曰:“此詩真可壓倒元白矣!”官兩浙轉運使,終光祿卿。

〖章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實踐檢驗真理;時間解決問題

 ——章乃器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章乃器(1898-1977)自題聯。章氏為“七君子事件”受害者之一。

〖章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父子一門精書畫;兄弟兩窯号龍泉

 ——佚名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書畫家章谷,字言在,号古愚,仁和人。善八分隸體,畫尤工絕,其子皆能紹谷藝。下聯典指南宋陶瓷家章生一,處州人。他主持的哥窯和其弟主持的弟窯,又稱權泉窯,為我國古代名窯。産品以青瓷為主,暢銷國内及世界各地。

子厚尚書左仆射;鼎丞重慶鎮總兵

 ——佚名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嘉佑進士章敦(1035-1105),字子厚,蒲城人,徙居蘇州。博學善文。王安石悅其才,用為編修三司條例官。後黜知汝州。高太後崩,起敦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下聯典指清代将領章高元,官至重慶鎮總兵。

三月暧時花競發;兩溪分處水分流

——章八元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在曆六年進士章八元《歸桐盧舊居寄嚴長史》詩句聯。

野水不知何處去;遊人卻是等閑來

——章碣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詩人、進士章碣《城志偶題》詩聯句。

立地枯天懷大志;早春催人兆豐年

 ——佚名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鶴頂格析字、嵌“章”字的析字聯。

〖章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釋将活建州之民命;夢象兆郇國之祥徵

 ——佚名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五代章仔鈞。下聯典指北宋·章得象。

文武兼優,是父是子;友恭盡美,難弟難兄

 ——佚名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章質夫父子進士第一。下聯典指唐孝子章全益,涪城人。少孤,為兄全啟所鞠。母病,全啟割股膳母而愈。及全啟亡,全益守孝服,斷手一指以報。以賣藥為業,居成都四十年,人号章孝子。

風格如夏日秋霜,洵矣中興良佐;标持以孤松勁柏,允矣開國名臣

——佚名撰章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分别典指南宋·章穎、明·章綸。下聯分别典指北宋·章得象、明·章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