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

秋千

遊戲用具
秋千(Swing),用途遊戲用具,将長繩系在架子上,下挂蹬闆,人随蹬闆來回擺動。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因其設備簡單,容易學習,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漢代以後,秋千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習俗活動并流傳。[1]1986年2月,中國國家體委制定了《秋千競争規則》(起草),同年被列為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2019年5月11日,世界橫梁最長的秋千在日本福岡縣北九州市完工。100名當地小學生參與并見證了新世界紀錄的誕生。
  • 中文名:秋千
  • 外文名:Swing
  • 類型:體育器材

起源

蕩秋千是中華大地上很多民族共有的遊藝競技項目。據現有文獻記載,它源自先秦。

曆史發展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十萬年前的上古時代,祖先為了謀生,需要上樹采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往往抓住粗壯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條的搖蕩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秋千最原始的雛形。至于後來繩索懸挂于木架、下拴踏闆的秋千,春秋時期在中國北方就有了。

《藝文類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為戲”的記載。當時拴秋千的繩索為結實起見,通常多以獸皮制成,故秋千兩字繁寫均以“革”字為偏旁。

蕩秋千,日後主要為宮中、閨中女子的遊戲或傳統節日廣場狂歡内容。

漢武帝時宮中盛行蕩秋千;唐人高無際《漢武帝後庭秋千賦》雲:“秋千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秋千之樂。”蕩秋千在當時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

唐代宮廷把蕩秋千稱為“半仙戲”,五代王仁裕在其筆記《開元天寶遺事》中說:“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秋千,令宮嫔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市民因而呼之。”

宋代出現了“水秋千”。據南宋吳自牧《夢粱錄》等書的記載,不管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還是在南宋都城臨安的西湖、錢塘江,都舉行過這種雜技表演。每逢夏季舉行水秋千表演時,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競相觀看。表演之前,先在水中置兩艘雕畫精美的大船,船頭豎起高高的秋千架。表演時,船上鼓聲大作,船尾上雜耍藝人先耍練上竿,然後表演者按次序登上秋千,奮力悠來蕩去。當秋千悠到和秋千架的橫梁相平之時,他們雙手脫繩,借秋千回蕩之力躍入空中,在空中翻個跟鬥,然後投身入水。因表演者姿勢各異,看上去驚險優美而又變化無窮。“水秋千”類似現代跳水運動,是宋代雜技的新發展,在中國雜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後世頗有影響。

唐宋之後,蕩秋千習俗普及全國,盛況空前。

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還流行有磨秋、風車秋千等秋千形式。

磨秋又可分成兩種,一種叫轉磨秋,另一種叫磨擔秋。轉磨秋在中間有一立柱,其頂有軸,上系四繩,繩末各有一環,由四人抱環旋躍為戲,狀如推磨,故曰轉磨秋。

《古今藝術圖》上說:“此(蕩秋千)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敏捷)者。”(見清翟灏《通俗編》卷三一)山戎是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屬地在北京市及其周圍地區,秋千原是其進行軍事訓練的工具。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帶兵打敗山戎後,将其國土劃歸燕國,秋千也随之向南流傳,後來逐漸演變成遊戲的用具。

磨擔秋的玩法是,取一根長1~2米,直徑約15厘米的硬木固定豎于場地上,頂端削細作軸;另選一根長約10米、直徑與木柱相當的木杆,中間鑿凹,橫置于立柱頂上,即搭成磨擔秋。木杆兩端騎坐對等人數,騎坐者用腳蹬地略跑數步後,即迅速騎上木杆或匍匐杆頭,木杆即磨一般旋轉,兩端上下升沉,又似挑擔時扁擔的上下起伏,故稱磨擔秋。随着木杆的旋轉起伏,落地的一方用腳蹬地,增加動力,使杆彈起,這樣,木杆兩端交替上下,旋轉不止。

磨擔秋以雲南、貴州、廣西等地區的傣、景頗、苗、壯、哈尼、布依、仡佬族為盛,其中哈尼族最為典型。

哈尼人打磨秋主要在農曆的五月或六月。五月份在戌日或亥日舉行,稱“五月年”;六月份選其中間的3~5日舉行,稱“六月年”,哈尼人叫“苦紮紮”節。“五月年”、“六月年”均為磨秋節。關于“五月年”的來曆,當地有一則傳說:遠古時,太陽、月亮出沒不定,危害莊稼,阿朗和阿昌兄妹倆決定要救助鄉鄰。他們砍來栗樹支起磨秋,磨秋飛轉,載他們飛上太陽和月亮。他們費盡心機說服它們有規律地晝夜出沒。理想實現了,兄妹倆卻分别被烤死、凍死在太陽和月亮上。人們為了紀念他們,演變為節日。

風車秋千又叫車秋、轉秋、轉轉秋、轉秋千、紡車秋,因其形狀略似紡車,故名。風車秋千的結構比吊秋、磨秋都要複雜。在場地中立兩根約3米高的木柱,相距約3米,柱頂架一橫梁,橫梁中央套一寬約1米的木制十字形滾軸,如車輪狀。滾軸上有各長約2米的4對平行足,足端系短繩,繩端拴一木闆,形如秋千。玩時,4人各坐一木闆上,使滾軸轉動,上下升降。各人腳觸地時用力蹬地,再加上空中三人下坐、下拉的力量,秋千作圓形旋轉,轉速快時,如飛旋的大風車,煞是好看。

在黔東南苗族地區,風車秋千的每塊坐闆上可坐兩人,4塊坐闆坐8人,這樣的風車秋千叫作“八人秋”。風車秋千在苗、阿昌、傈僳等民族中盛行,其中傈僳族最為典型。傈僳族轉風車秋千的多為女子,節日裡,她們着盛裝前來比賽。比賽時分成若幹小組,每組4人,依次參賽。參賽者臉朝外坐在秋千闆上,裁判一聲号令,秋千像紡車一樣開始轉動,越轉越快,如同轉起一個缤紛的彩球。

1991年,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将“蕩秋千”列為表演項目,後來吊秋又被列為比賽項目。

秋千這種有着幾千年曆史的民俗活動,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它活躍了人們的生活,也為民俗工作者提供了蘊涵豐富内容的标本。

漢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後,秋千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體育活動。新中國成立後,随着各種現代體育項目的興起,秋千運動除在少數地區仍廣為流行外,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已成為兒童的專項活動。

1986年2月,國家體委制訂了《秋千競賽規則》(草案),同年,秋千被列為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到1999年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秋千已發展為包括6個單項的較大項目。

秋千比賽規定,隻限女子參加,分設單人、雙人和團體賽,項目分高度比賽和觸鈴比賽。高度比賽以在規定的試蕩次數内蕩達的最高點來計算成績,觸鈴比賽是以在規定的高度上和時間内運動員觸鈴的次數來計算成績。比賽場地為20米×8米的長方形平坦地面,秋千架高12米,起蕩台高1.3米。在高度比賽中,選手均有6次試蕩機會,而在觸鈴比賽中則隻限1次。

秋千運動不僅是一項精彩的競賽運動,更能夠鍛煉人的意志,培養勇敢精神。同時,它對人體生理機能的健康發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蕩秋千可以使人心曠神怡,鍛煉身體和意志,培養勇敢精神,已成為兒童的專項活動,常見于幼兒園、小學的操場旁,或公園、遊樂園中。

各民族秋千

當然,蕩秋千流變花樣最多的是我國的民族地區。

朝鮮族最喜愛蕩秋千這一傳統競技遊藝活動了,這一活動常在節日舉行,有時還進行比賽。節日裡,姑娘們身穿色調豔麗的彩裙,圍在秋千旁,争試高低,隻有挑選出來的能手,才能參加運動會的比賽。比賽時,在高空的彩帶上懸挂一串金黃色的銅鈴,比賽選手蕩起秋千,看誰能碰響銅鈴,碰到的次數越多,成績越高。飄逸的長裙,叮當悅耳的鈴聲,驚險的擺蕩,令人歎為觀止。

台灣高山族人稱蕩秋千為“渺綿”,是“飛天”的意思,這與漢族人對秋千的傳統認識是相同的。

雲南西北及川南納西族的蕩秋千習俗俗稱“秋千會”。納西族東部的秋千會多在每年夏曆正月初一至初四舉行,西部則于正月初六開始,曆時4~5天不等。清代《鹽源竹枝詞》雲:“高懸彩架接雲天,共慶新年勝舊年;姊妹豔裝争奇麗,倩郎抛索送秋千。”麗江白沙村一帶,當年結婚的新娘常以紅繩系秋千扶手,用點心、瓜子等招待蕩秋千者,以此讨得平安吉利。永甯等地于“秋千會”的最後一天由女青年備辦酒席款待前來賽秋千的男青年。席間男子用鍋煙抹女子臉,互相追逐嬉戲,以抹黑為吉。傳說古時“秋千會”期間有魔鬼來捉拿美女,後因以此法遮顔,防遭鬼害,成為會中的又一習俗。

變種

除了最為常見的吊秋之外,一些民族還有許多秋千的變種。

新疆柯爾克孜族的蕩秋千遊藝,當地人稱“阿拉提巴坎謝裡欽吉克”。在空地上選一點,用3根木頭搭一座三角架,在3~5米外的另一點也搭一座同樣的架子,然後在兩個三角架中間架一橫梁,離地大約3米,橫梁上懸挂6根“U”形的牛毛繩,構成秋千。玩時一男一女面對面,兩人皆雙腳交錯蹬在較長的兩根牛毛繩上,伸開雙臂各抓兩根牛毛繩,背部靠在繩上,雙腳蹬動,越蕩越高。

青海土族蕩秋千用的是輪子秋。土族稱輪子秋為“蔔日熱”,意為“旋轉、轉輪”。輪子秋根據當地條件,就地取材制作。如拆下大闆車柱輪,将車柱豎起,下輪壓重物固定重心;上輪綁一架梯,在梯兩端拴上等長皮繩(似秋千)即成,故謂之“輪子秋”。

維吾爾族玩的秋千更為奇特,叫“沙哈爾地”,意為“空中轉輪”,每逢春秋季節和舉辦婚禮時蕩玩。在場地上牢固豎起一根高約10米的圓木作軸,軸頂裝一木輪,輪上裝兩根橫木,各拴上繩索,如秋千狀。豎軸底部另裝一根橫木,以繩與頂部木輪相連接。遊戲時,繩索秋千上各站一人,然後底部橫木兩邊,各有數人相向而立,雙方等速推動橫木,帶動頂部木輪旋轉。站在繩索上的遊戲者即随着轉輪的加速慢慢升上高空,轉速越快,遊戲者飛得越高。

文化習俗

蕩秋千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桠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闆的秋千。

古代蕩秋千是在清明、寒食節前後才有所見,而且僅僅局限于豪門貴族家的紅男綠女遊戲之用。

蕩秋千一方面可“擺疥”(醫治疾病),另一方面可以“釋閨悶”。《金瓶梅詞話》第二十五回開頭寫吳月娘、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等在花園裡蕩秋千的場面,并引用了據說是出自唐伯虎之手的《秋千詩》。詩雲:

二女嬌娥美少年,綠楊影裡戲秋千。/ 兩雙玉腕挽複挽,四隻金蓮颠倒颠。/ 紅粉面對紅粉面,玉酥肩共玉酥肩。/ 遊春公子遙鞭指,一對飛下九重天。

李清照亦填有一首《點绛唇·蹴罷秋千》。一時間,蕩秋千幾乎成了女性的專利品。

大概在唐宋以後,随着城市經濟的發達,市民階層的大量湧現,蕩秋千才演變成節日中廣場的狂歡節目。杜甫有詩雲:“十年蹴鞠将雛遠,萬裡秋千習俗同。”劉禹錫亦有:“秋千争次第,牽掩彩繩斜。”可見蕩秋千習俗流傳之廣之盛。

宋代詩僧惠洪也有一首題為《秋千》的詩:

畫架雙裁翠絡偏,佳人春戲小樓前。/ 飄揚血色裙拖地,斷送玉容人上天。/ 花報潤沾紅杏雨,彩繩斜挂綠楊煙。/ 下來閑處從容立,疑是蟾宮谪降仙。

從以上描述蕩秋千習俗的詩作中,我們便可窺見當時這種習俗的全民性。也許人們對傳統秋千玩膩了,尋求新花樣,秋千習俗開始變化。

清代鄭闆橋賦“秋千”、風筝詩

清代,鄭闆橋知濰縣(今山東濰坊市)縣令,曾賦詩一首,描寫春天三月民間“蕩秋千”、“放風筝”等歡樂場面:“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秋千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将蝴蝶鬥春歸”。

相關詩句

秋千

——僧惠洪

畫架雙裁翠絡偏,佳人春戲小樓前。

飄揚血色裙拖地,斷送玉容人上天。

花闆潤沾紅杏雨,彩繩斜挂綠楊煙。

下來閑處從容立,疑是蟾宮谪降仙。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