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

夏朝開國君主
禹(生卒年不詳),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說法),字(高)密。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後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禹是黃帝的玄孫、颛顼的孫子(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颛顼六世孫)。其父名鲧,被帝堯封于崇,為伯爵,世稱“崇伯鲧”或“崇伯”,其母為有莘氏之女脩己。相傳,禹治理黃河有功,受舜禅讓而繼承帝位。在諸侯的擁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國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曆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後人稱他為大禹。[1]死亡時間不詳,禹死後安葬于會稽山上(今浙江紹興),仍存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啟開始曆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他。
    本名:姒文命 别名:禹、大禹、夏禹、帝禹、神禹、夏後禹 所處時代:夏朝 民族族群:華夏族 主要成就:大禹治水,建立夏朝 谥号:禹王 性别:男

人物生平

早期

禹是黃帝的玄孫、颛顼的孫子(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颛顼六世孫)。出生地有争議(一說在汶山石紐地區;一說在石坳。母親是有辛氏(今山東曹縣)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禹幼年随父親鲧東遷,來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堯封于崇。

帝堯時,中原洪水泛濫造成水患災禍,百姓愁苦不堪。帝堯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曆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接着禹被任命為司空,繼任治水之事。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正是他勞心勞力治水的最好證明。

禹立即與益和後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并檢讨鲧治水失敗的原因。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

治水期間,禹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着測量儀器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标杆,規劃水道。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标杆,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也不敢休息。他親自率領老百姓風餐露宿,過家門而不入,整天在泥水裡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經過年治理,終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濫的災禍。因為治洪水有功,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産等皆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規劃為九個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帝夏禹王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裡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裡叫侯服,再外五百裡叫綏服,再外五百裡叫要服,最外五百裡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隻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即位

《孟子·萬章上》載“禹避舜之子于陽城”,《古本竹書紀年》載“禹居陽城”,《世本·居篇》載“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史記·夏本記》則說“禹辭避舜之子商均于陽城”。從有關文獻看,夏禹與陽城、平陽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把天子位禅讓給禹。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喪結束,禹避居夏地的一個小邑陽城,将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王。在諸侯的擁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陽城,國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曆日稱為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正月。《說苑》記載大禹“卑小宮室,損薄飲食,土階三等,衣裳細布。”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曆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後人稱他為大禹。

逝世

禹在位的第十年東行,到了會稽後去世(竹書紀年載為四十五年),皇甫谧認為禹享年一百歲左右。禹去世後,其子啟繼夏朝天子位。

主要影響

相傳,禹治理黃河有功,受舜禅讓而繼承帝位。在諸侯的擁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國号夏。夏禹是為中華民族的曆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于治理洪水,發展國家生産,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态,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态。夏禹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社會代替野蠻社會,推動了中國帝王曆史沿革發展。

曆史評價

夏禹是為中華民族的曆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于治理洪水,發展國家生産,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态,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态。夏禹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社會代替野蠻社會,推動了中國帝王曆史沿革發展。

孔子: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緻孝乎鬼神,惡衣服而緻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季劄:“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

司馬遷:堯遭鴻水,黎人阻饑。禹勤溝洫,手足胼胝。言乘四載,動履四時。娶妻有日,過門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錫茲。

《太史公自序》:“維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際,德流苗裔。”

《史記·夏本紀》:禹為人敏給克勤;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

人際關系

父母

父親:鲧

母親:辛氏

子女

兒子:姒啟

轶事典故

三過家門而不入

傳說禹與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産,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但一想到開山導流刻不容緩,便顧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線。第三次經過家鄉的時候,其子啟正被母親抱在懷裡,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隻是向妻兒揮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

開鑿龍門

距今4000多年前,由于河洛地區是夏民族活動和興國的中心,夏朝的第一個帝王大禹,常領導人民“疏川導滞”、“合通四海”、“盡力乎溝洫”,所以相傳洛河、伊河也都是大禹疏浚開鑿的。

據說那時洪水泛濫,龍門山以南是一望無際的汪洋,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大禹深知遭受洪水的苦難。大禹治理洪水,率領人民疏九河、導百川,終于迫使洪水歸流大海,伊阙也就是這時開鑿的。

《越絕書》卷一載:“禹穴之時,以銅為兵,以鑿伊阙,通龍門。”

《水經注》雲:“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阙,伊水曆其間,故謂之伊阙矣。”

《漢書·溝洫志》賈讓奏道:“昔大禹治水,山陵當路者毀之,故鑿龍門,辟伊阙。”

塗山之會

夏建立後,大禹在塗山盡早召開諸侯大會,以檢讨自己的過失。這次塗山之會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到了正式大會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執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諸侯按着他國土的方向兩面分列,齊向大禹稽首為禮,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禮。

禮畢之後,夏禹大聲向諸侯說道:“我德薄能鮮,不足以服衆,召集大家開這個大會,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懇切的責備、規戒、勸喻,使我知過,使我改過。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雖略有微勞,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個驕字。先帝亦常以此來告誡我說:‘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争功’,如果我有驕傲矜伐之處,請大家當面告知,否則就是教我不仁啊!對大家的教誨,我将洗耳恭聽。”大家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對大禹有意見的諸侯看到大禹這種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慮。史書記載“禹會諸侯于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鑄造九鼎

塗山大會之後,為表示敬意,各方諸侯常來陽城獻金(即青銅),後來,九州所貢之銅年年增多,大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為了紀念塗山大會,就準備将各方諸侯進獻的金,鑄造成幾個大鼎。後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鑄成,鼎上鑄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借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

典籍記載

《史記·夏本紀》 

《竹書紀年·夏後氏》 

《帝王世紀·第三(夏)》

後世祭奠

陵寝

禹的陵寝位于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禹陵鄉禹陵村,是後人為頌揚和紀念中國古代第一位治水英雄和夏朝的奠基者大禹而修建的。主要包括禹陵、禹祠和禹廟三大部分。禹陵的建築主要是明、清和民國重建之物   。

在紹興禹陵村,夏禹姒姓後代世代為禹守陵至今,但倉修良直指此說絕不可信。

祭祀

夏桀滅後,商湯王封夏王室姒姓一支貴族于杞國,以奉祀宗廟祖先。“杞在商時,或封或絕”。周武王滅商為王後,封禹王的後裔東樓公于杞地,延續杞國國祚,主管對禹的祭祀。大禹王祭祀為國家祭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會稽,祭大禹”。公元960年,宋太祖頒诏保護禹陵,開始将祭禹正式列為國家常典。明清兩朝的祭禹儀式和制度最為完備,典禮也最為隆重,明清兩朝大祭禹陵各達20多次。清代康熙帝、乾隆帝都親臨紹興祭禹。1933年,禹廟再度修複并舉行了隆重的祭禹活動。  

道教中禹為水官大帝,誕日為十月十五日下元節。

禹王池

禹王池位于河南省洛陽市龍門石窟西山,長8.80米,寬6米。泉水自石穴中出,冬暖夏涼,中生水藻。池中立一巨石,稱石砭,或石筍、劍石,為太湖石質,相傳為大禹開鑿龍門時所用的工具。夏禹治水曾有“鑿伊阙,通龍門”之舉。相傳,那時洪水泛濫,龍門山以南是一片汪洋,百姓窮困不堪,溺死者甚多。為解決洪水給人帶來的災難,大禹率人治理洪水,疏通河流,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伊阙也就是那時開鑿的。  

禹王碑

禹王碑位于嶽麓山巅的蒼紫色石壁上,在蟒蛇洞南面。面東而立。碑文記述和歌頌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大禹繼父治水,“七年聞樂不聽,三過家門不入”的美談,流傳至今。

嶽麓禹王碑高1.7米,寬1.4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計77字,末行空四字。其文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鐘鼎,也不同于籀文蝌蚪,很難辨認,很可能是道家的一種符錄,也有說是道士們僞造的。但遠在1200多年前,即為韓愈所聞及,還親登南嶽岣嵝峰尋訪禹碑,并留有詩記。即使是唐宋時的赝品,作為紀念大禹治水之豐碑,也是十分珍貴的。全國有十風處镌立禹碑,據說皆由嶽麓禹碑模本複刻。

相關争議

故裡争議

關于大禹故裡有三說,分别為大禹出自中原、出自東夷、出自西戎   。

來源争議

與禹王同時代的出土文物及商朝甲骨文中尚未發現關于禹王的記載。所能找到的最早提到禹王的文物是約一千年以後西周的遂公盨,此外還有齊侯鐘、秦公簋   。

顧颉剛經過考證,認為“禹”這個字的字源與龍有一定的關系,但被人誇張成“禹是一條龍”。這種觀點在當時受到史學家柳翼謀等人的指誤。

開鑿龍門争議

伊阙龍門真的是禹開鑿的嗎?這在宋代已發出了疑問。

如司馬光在《溫國文正公文集》的《鑿龍門辨》中說:“或問禹鑿龍門,辟伊阙,有諸?迂雯日:‘龍門伊阙天所為也,禹治之耳。非山橫其前,北雍不流,禹始鑿而辟之,然後通也。”

這就是說,龍門伊阙乃天然形成,并非山橫其前,堵壅了北流的洪水,隻是由于水流不暢,大禹始鑿而辟之,然後河水才得暢通。這一說法似乎有些道理。試想距今約4000年前,人們使用的主要是石制工具,偌大一座堅硬的石山怎能辟開?即使用現代的設備去鑿,又談何容易。

現代的地質學告訴我們,龍門山約形成于距今20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其山體由中晚寒武紀的白雲岩和石灰岩所構成,内中喀斯特溶洞極多。這些縱橫交錯的溶洞長久被流水沖刷,發生劇烈變化,遂形成一道峽谷,将山體切割開來。伊河之水雖綿流受阻,但尚能通過,又經禹率衆開鑿。方為今伊阙龍門之勢。這種解釋既沒有否定禹的功績,又合乎自然發展的邏輯和規律,因而被世人所接受。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1988年電影《神州精魂》:杜振清飾演大禹

1995年電視劇《閻羅傳奇》:嚴華飾演禹

1996年戲曲電影《大禹治水》:周劍英飾大禹

2015年電視劇《大舜》:楊梓铎飾演禹

文學形象

長篇小說《堯舜禹》(高興宇著)

動畫形象

《小燈塔:講給孩子的山海經故事》(年份不詳)

1999年《中華五千年小太極》

2016年《中華治水故事》

2019年《大禹治水》

上一篇:張郗

下一篇:愛新覺羅·褚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