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江夏學院

福建江夏學院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福建江夏學院(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是福建省人民政府舉辦的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于201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正式建立。學校校園規劃面積1388.4畝,主校區坐落在福州地區大學城新校區,校區建設得到世紀金源集團的慷慨捐助。學校面向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4852人,曆年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學校先後獲得省高校黨建工作示範校、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省級示範性應用型本科高校、省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首批省級“5A級平安校園”、省級“平安單位”、省級文明校園、省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稱号。[1]
    中文名:福建江夏學院 外文名: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簡稱:江夏學院 辦學性質:公立大學 學校類别:财經類 主管部門:福建省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鄭建岚黨委副書記、校長:陳國龍 本科專業:41個 校訓:博學于文、修身以德 現任校長:陳國龍 校址:福建省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溪源宮路2号 學校代碼:13763 主要院系:會計學院(資産評估與财務服務産業學院)、金融學院(财富管理學院)、法學院等 所屬地區:福建福州 郵政編碼:350108

校史發展

學校前身

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前身是1978年10月創建的福建銀行學校,1985年5月在此基礎上成立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面向全國招生。

1978年10月福建銀行學校創建。

1979年,為了加強對全國銀行中專的統一領導,人總行于9月4在江西廬山召開全國銀行中專工作會議。确定全國各省(自治區、市)銀行中專學校實行雙重管理的體制,即隸屬于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委托各省人行管理。

1980年5月,省人行黨組決定,銀行學校在面向社會招收中專學生的同時,也作為人行系統幹部培訓基地。至此,福建銀校初步奠定了雙重管理(總行和分行)的體制和兩個基地(培養中專人才和培訓幹部)的任務。

1981年,首山校舍建成。經過邊辦學、邊建校的發展,教學條件逐步改善,師資隊伍不斷充實,專業設置日趨齊全,招生規模相應擴大,學校工作逐步上了軌道。

1985年5月在此基礎上成立福建金融管理幹部學院。

2000年,根據國務院文件精神,學院從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劃轉福建省管理,直屬福建省教育廳領導。

2004年2月,經福建省政府批準,福建金融管理幹部學院更名為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從成人高校轉型為普通高校。

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1963年福建省工業交通幹部學校創建。

1968年學校撤銷。

1979年複校。

1982年福建省财貿幹部學校并入福建省工業交通幹部學校。

1983年福建省工業交通幹部學校升格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1995年福建行政學院創建(合署)。

2002年福建物資學校并入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2003年福建省直屬機關業餘大學并入(合署)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福建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1951年福建省政法幹部學校創建。

福建省政法幹部學校撤消。

1979年福建省政法幹部學校複校。

1985年福建省政法幹部學校升格為福建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福建财會管理幹部學院

1985年福建财會管理幹部學院創建。

合并建校

2003年12月28日,在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福建财會管理幹部學院、福建政法管理幹部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基礎上組建的江夏學院在閩侯大學城奠基。

2004年2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江夏學院(籌)。

2010年3月18日,經教育部批準,在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福建财會管理幹部學院、福建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和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基礎上建立福建江夏學院,同時撤消四所學校的建制。

2011年,福建江夏學院簽署《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高校聯盟協議書》,參與組建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高校聯盟(教育聯盟。

2013年11月增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2018年1月,學校獲批為省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1年6月,學校設會計學院(資産評估與财務服務産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聯發物業産業學院)、經濟貿易學院(數字經濟産業學院)、金融學院(财富管理學院)、法學院、公共事務學院(議和勞動人事學院)、電子信息科學學院、工程學院(裝配式建築産業學院)、外國語學院、設計與創意學院、海峽财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數理教研部、公共體育部(學生體質健康中心)等13個二級學院和2個教學部。

學科建設

學校現有13個二級學院和2個教學部,開設41個本科專業,涵蓋22個一級學科和經、管、法、文、理、工、藝等7個學科門類。2016年10月,學校高質量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與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聯合培養金融、會計、法律、建築與土木工程、集成電路工程、教育管理等6個專業碩士研究生。2018年1月,學校獲批為省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

教學建設

圖書館總建築面積23395平方米,設有普通閱覽座位2800席,網絡信息點1000個。圖書館擁有較為豐富的館藏資源,截止2018年9月1日有紙質藏書171.13萬冊,現報刊334種345份;電子圖書125.79萬冊;數據庫32個,包括CNKI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博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數據庫、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超星書世界、社科院皮書數據庫、兩岸關系數據庫、銀符考試數據庫和北大法寶數據庫等。圖書館現有員工34人,其中在編職工24人,編外職工10人,在編職工中高級職稱7人,碩士學位8人。

師資力量

現有專任教師總數767人,高級職稱379人占比47.33%,具有碩士學位及以上的教師678人占比88.4%,雙師雙能型教師占比60.1%。各類高層次拔尖人才37人次,全國優秀教師2人;獲省級表彰18人次。聘請48名知名大學和企業、行業精英為學校兼職教授、客座教授。

交流合作

學校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開展對外合作交流。高位嫁接,全面推進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與學校合作辦學的落實。加強與福州大學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積極推進國際化辦學,加大對外合作交流。先後與美國、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法國、白俄羅斯、馬來西亞、泰國、香港、台灣等國家或地區22所高校簽訂校際合作協議或合作備忘錄。2020年,我校與英國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合作舉辦動畫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獲教育部批準,是我省首個藝術類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同時與英國等高校開展師資學曆提升、學生短期訪學等合作,與CIMA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依托國際教育學院,引入英國高等教育文憑SQA-(HND)AD項目。依托海峽财經學院,與台灣地區東海大學、中原大學、萬能科技大學等高校實施閩台聯合培養人才“3+1”“4+0”項目,成立了“福建江夏學院與中原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省教育廳授牌在學校設立“海峽兩岸金融教育培訓基地”。2019年獲批招聘外籍教師和招收國際學生資格。2020年獲批華僑港澳台學生招生資格。

學術科研

科研條件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有院士專家工作站、省級“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省級社科研究基地、省級智庫、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研究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省地方立法評估與咨詢服務基地,擁有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5個、省級學會和研究會4個。海法與自貿港區建設促進中心獲批為福建高校首批9家特色新型智庫之一。 

2013年度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福建省環保節能型高性能混凝土協同創新中心 

省級研究機構:福建省台灣法律研究所

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新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與結構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有機光電子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省級學會:福建省國際法學會、福建省和諧社會研究會、福建省行為科學學會、福建省管理教育研究會

校級科研機構:高等教育研究所、資本市場财務與會計研究中心、現代營銷管理研究所、金融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工業技術研究所、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與結構研究所、電子信息與光電技術研究所、财稅法研究所、金融法研究中心、地方政府法治創新研究所、運動與健康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所、财務管理研究所、流通經濟研究所、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地方公共管理研究所、國際比較法研究院、社會心理研究所、海峽女性研究中心

校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培育)福建省承接台灣優勢産業轉移及産業升級協同創新中心、(培育)涉海法律與海洋深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财務與會計協同創新中心、海峽兩岸互聯網金融協同創新中心、福建省環保節能型高性能混凝土協同創新中心

科研成果

2015年,學校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并首次獲得1項面上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51項,廳局級項目75項。

全年學校科研經費合計1105.59萬元,到賬經費404.88萬元,其中社科項目到賬204.55萬元,自然科學項目到賬經費200.33萬元。科研平台建設到賬經費260萬元。學校自籌科研經費363萬元,其中10萬元設立專門的“福建江夏學院專利基金”,扶持學校專利申請工作。

全年共出版專著4本,編著3本;發表權威期刊27篇、核心期刊53篇;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4項;科研成果獲第七屆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1項,獲其他部級獎2 項。

學術資源

學報期刊

學校主辦《福建江夏學院學報》、《海峽法學》和《金融學報》等三個CN刊物,有多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 [1-2]  。

《福建江夏學院學報》是由福建江夏學院主辦的公立普通本科學報,刊号CN35-1310/C,2011年10月創刊,為雙月刊。學報創刊至2012年4月,共刊發來稿181篇。其中,國家級基金項目27篇,占比16%;省(部)廳級基金項目39篇,占比20%;高職稱論文116篇,占比64%。

館藏資源

截至2020年12月,福建江夏學院圖書館有紙質藏書181.69萬冊,現報刊269種273份;電子圖書125.79萬冊;數據庫38個,包括CNKI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博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數據庫、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超星書世界、社科院皮書數據庫、兩岸關系數據庫、銀符考試數據庫和北大法寶數據庫等。

校園文化

▪ 學校标志

校徽

校徽整體設計以鼎為主體,“鼎”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寓意着高等教育為立國之根本,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在形态上借用海鷗與書本外形組合成鼎的造型,海鷗意指福建江夏學院位屬沿海地區,同時海鷗具有勇敢拼搏、勇于創新的精神,展現了福建江夏學院廣博開放、常為新的姿态。鼎的上部銘文是由篆書書寫的校訓“博學于文,修身以德”,體現福建江夏學院進行之目标。鼎的中足,是一個鑰匙孔造型,寓意開啟真理的大門,向着美好的前程前進。校徽為藍色,代表永恒、發展、睿智,象征着福建江夏學院充滿活潑、盎然的生機。

校訓

博學于文,修身以德

校訓取自《論語》中的“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和《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及“克明德”等古訓。

▪ 校園活動

學校校園活動突出專業特點,把專業學習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學校組建大學生藝術團,通過校院兩級社團,組織校園十佳歌手、啦啦操等系列文體活動,學生獲得好聲音福州賽區第一名、全國啦啦操三金一銅的好成績。通過青年志願者活動、一學院一精品項目帶動、挑戰杯科技創新比賽,中國夢系列教育活動等等豐富學生第二課堂活動 。

現任領導

福建江夏學院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鄭建岚

黨委副書記

陳敏輝、王長勇、淩啟淡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練欣

黨委委員、副校長

程靈、林正遊、徐傑

副校長

劉慧宇

上一篇:南甯外國語學校

下一篇:三諾生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