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毒劑

神經性毒劑

破壞神經系統正常傳導功能的有毒性化學物質
神經性毒劑nerveagent,劑。破壞神經系統正常傳導功能的毒劑。最具代表性的四個神經性毒劑是塔崩(tabun)、沙林(sarin)、梭曼(soman)和維埃克斯(VX)。
    中文名:神經性毒劑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nerveagent 又稱:含磷毒 簡介:一類劇毒、高效、連殺性緻死劑

簡介

神經性毒劑(Nerveagent)是一類含磷的有機化學物質(有機磷酸鹽),可以破壞生物神經将信息傳遞到器官的機制。神經性毒劑借由阻斷乙酰膽堿酯酶,乙酰膽堿酯酶是降解(通過其水解活性)神經遞質乙酰膽堿成為膽堿和乙酸的酶。

破壞神經系統正常功能的毒劑。是劇毒的有機磷酸酯類毒劑,主要代表有塔崩、沙林、梭曼和維埃克斯。神經性毒劑是20世紀30年代從研制有機磷農藥中發展器來的。這類毒劑是無色液體,可裝填在炮彈、航彈或導彈等彈藥上使用,也可用布灑器布灑,施放後形成液滴、器溶膠或蒸氣狀态,染毒環境。

神經性毒劑是一種速殺緻死劑,相當低的劑量和濃度即可中毒死亡。人員中毒的主要症狀是縮瞳、流涎、惡心、嘔吐、肌顫、痙攣、呼吸困難以至麻痹。戴防毒面具、穿防毒衣或利用工事防化設施均可防護。

神經性毒劑屬有機磷或有機磷酸酯類化合物(organophosphoruscompounds,organoposphates)。這類毒劑特别對腦、膈肌和血液中乙酰膽堿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有強烈的抑制作用,緻使乙酰膽堿(acetylcholine,Ach)在體内過量蓄積,從而引起中樞和外周膽堿能神經系統功能嚴重紊亂。因其毒性強、作用快,能通過皮膚、粘膜、胃腸道及肺等途徑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加之性質穩定、生産容易、使用性能良好,因此成為外軍裝備的主要化學戰劑。

人體接觸後的主要中毒症狀有瞳孔縮小、流涎、惡心、嘔吐、肌顫、痙攣和神經麻痹、大小便失禁及死亡。防毒面具和皮膚防護器材能有效防護,通常用阿托品和吡啶醛肟類藥物作為解毒藥,急求時肌肉注射解磷針劑。

毒劑分類

美軍将含有P-CN鍵和P-F鍵的前三者稱為G類毒劑。代号分别為GA、GB和GD,将含有P-SCH2CH2N(R)2鍵的化合物稱為V類毒劑,如VX、VE、VG、VS及VR等。美軍裝備的V類毒劑是VX。

G類毒劑(G-agent),有氨基氰磷酸酯如塔崩,以及烷基氟膦酸酯如沙林、梭曼;V類毒劑(V-agent),有烷基硫代膦酸酯如維埃克斯。通稱有機磷毒劑(organophosphorusagent),均為無色油狀液體。

神經性毒劑的降解

目前國内某科學院院已經研制出一種有機磷降解酶,這種酶通過切斷有機磷的磷脂鍵,破壞有機磷大分子的分子結構,從而可以高效将有機磷降解為無毒的成份,目前在國内某些大城市的反恐特勤裝備中已經加入了此種洗消制劑,另外有機磷神經性毒劑跟有機磷農藥屬于同一性質,所以這種酶也可用來洗淨蔬菜中的殘留農藥,可以在家裡邊使用,所有有孩子的家庭可以用這種酶清洗蔬菜水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