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總骧

祝總骧

中國經絡學家
祝總骧(1923年-),江蘇吳縣人,畢業于北平中國大學,中國著名經絡學家。他準确地揭示人體經絡線的分布位置,證實了古典經絡圖譜的高度科學性和客觀存在,後又提出“經絡是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态立體結構的調控系統”的理論以及被國家體育總局推薦為科學健身法的“312經絡百歲健身法”。[1]
    中文名:祝總骧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漢族 籍貫: 畢業院校:北平中國大學 學曆: 教學職稱: 臨床職稱: 執業地點: 出生地:江蘇吳縣 職業:經絡學家 代表作品:《針灸經絡生物物理學-中國第一大發明的科學驗證》

媒體報道

國内報道

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新聞聯播》、《午間新聞》、《神奇中醫》、《兩岸萬事通》、《夕陽紅》等電視節目;《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參考消息》、《中國老年報》、《老年日報》、《老年生活報》、《當代健康報》、《健康時報》、《生活日報》等海内媒體;

國際報道

《國際時報》、《世界日報》、《國際日報》、《南洋商報》、《星洲日報》、《中國報》、《詩華日報》、《世界華人》《健康報》等海外報刊及媒體。

“312”經絡鍛煉法由祝總骧教授所創,他根據中醫學經絡理論和長期積累起來的中醫實踐及氣功、武術等經驗,提出并向社會推薦這一人人可行、行之有效、自我防病治病的經絡鍛煉方法。

報道評論

——2006年,《人民日報》受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儀的批示,推廣“312”經絡鍛煉法

祝總骧教授用現代科學方法介紹中國中醫的人體經絡方法,獲得很大成功。這不僅是臨床醫學,也是生物物理學的重要進步。

——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

312經絡鍛煉法”如果能普及,可以大大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可以大量節約醫療費,而且有中國特色、中西醫結合的醫療格局就會形成。

——前國家體育局局長、國際武聯主席伍紹祖

沒有祝總骧和郝金凱二位教授的全心治療,就沒有我陳景潤的今日。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

我屬牛,看起來身體還不賴。人家問我健康長壽的秘訣,我說是能吃能睡,沒心沒肺,現在還得加上一條:就是我練“312”。

——北京大學婦女兒童醫院名譽院長嚴仁英教授(89歲)

(呂老)快90歲了,耳不聾、眼不花,每天還能看幾個病人。呂老實踐證明“312”可以防病、治病,使大家身體健康。“312”是好東西,大家努力學習,天天鍛煉!

——前衛生部中醫局局長、中醫泰鬥呂炳奎夫人徐玉琴

我堅持經絡必有其物質基礎,現在果然得到了你們的證實,這是中國人的榮譽,人類的幸福。

——中國科技史權威、英國劍橋大學前校長李約瑟

您的貢獻在于,在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西方醫學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

——美國聖約翰大學生物物理和生物學教授理查德·康恩

祝總骧教授創編的“312經絡鍛煉法”是關乎全人類百歲健康的偉大事業,他一生為了這個偉大的事業,殚精竭慮、執着追求,其精神可以說是感天動地。

——“312”歐洲代表團團長、匈牙利針灸協會主席埃利博士

“炎黃312經絡鍛煉法”易學易懂,更能強身健體,深獲我國人民熱心學習,迅速深入民心,希望大家勤練,身強體壯,繼續為國家做貢獻!

——馬來西亞人力資源部部長及馬華副總會長馮鎮安博士

我經過鍛煉證明,确實對疾病有一定的療效。我相信,隻要有耐心鍛煉,肯定能達到有效治病,無病強身的效果

——馬來西亞砂拉古越市長田承凱

首創療法

首創“312”經絡鍛煉法,取得的療效。

鍛煉療效

國務院副總理吳儀親筆批示,前衛生部長崔月犁親自指導,前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伍紹祖親身推薦百歲健康法,所有人,随時随地,每天25分鐘,百歲健康不再是夢

火爆中國、美國、英國、法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全球數十個國家,超過3000萬練習者受益

3個穴位按摩,1種腹式呼吸,2腿下蹲鍛煉,歐盟連續11年派遣代表團來華學習

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健康之路》、《夕陽紅》、《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參考消息》、《中國老年報》、《老年日報》、《老年生活報》、《健康時報》、《生活日報》等國内外數十家媒體持續關注20馀年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北京大學兒童醫院名譽院長嚴仁英教授,劍橋大學前校長、中國科技史權威李約瑟,匈牙利針灸協會主席埃利博士,馬來西亞砂拉越市長田承凱等一緻推薦

◇新增“健康生活312”+“尋找自己的312”+“312健康問答”,更全面的指導,更便捷的方法,讓您輕松掌握

所有人,每天隻需25分鐘,随時随地均可練習,滿懷信心,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百歲健康從此不再是夢!

“312”經絡鍛煉法是根據《黃帝内經》中醫傳統經絡學說提出的百歲健康鍛煉法,通過穴位按摩、腹式呼吸和以兩腿下蹲為主的運動來激發人體經絡,從而達到經絡“行氣血、營陰陽、決生死、去百病”的作用,有病治病,無病強身。

治療範圍

按摩内關穴:

活躍手厥陰心包經,防治心髒病、哮喘、肺炎、咳嗽等病症。

按摩合谷穴:

活躍手陽明大腸經,防治腦中風、肩周炎、網球肘、頭疼、頸椎病等病症。

按摩足三裡穴:

活躍足陽明胃經,防治胃炎、胃潰瘍、高血壓、骨關節疼痛等病症。

腹式呼吸:

活躍腹部經絡,防治失眠、高血壓、糖尿病、膽囊炎、泌尿生殖系統等疾病。

兩腿下蹲:

激發全身經絡、促進氣血通暢、調節人體陰陽平衡。

治療特點

“312”經絡鍛煉法六大特點:

自治全治根治簡單易學費用低廉防治常見病、疑難病(癌症、中風等)

出席在倫敦舉行的國際經絡生物物理報告會

20世紀的1987年9月下旬,我國著名生理學專家、經絡學專家祝總骧教授應英國針灸學會之邀,出席了在倫敦舉行的國際經絡生物物理報告會。當他微笑地走向講台時,通過錄相帶和幻燈片等大量的圖像資料,用流利的英語繪聲繪色地作了關于經絡客觀存在的長達200分鐘的經絡學術報告。

祝總骧在經絡學術報告中,把與會的世界各國專家、學者引領進有着五千年燦爛文明曆史的古老的中國。他充滿了自信又審慎地向全世界發表自己作為中國一位經絡學專家的聲音:針灸經絡較指南針、印刷術、紙和火藥這四大發明更早一千馀年,作為中國對世界科學之貢獻的第一大發明,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當之無愧!

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在聽着這位來自中國經絡學專家的經絡學術報告後,報以雷鳴般的掌聲。此刻,他們被祝總骧教授的經絡學術報告深深折服。聞名世界的中國古代科學史專家、英國劍橋大學名譽校長、進入耄耋之年的李約瑟博士興奮地說:“我曾預言,經絡之謎,終将由中國人自己揭開,有幸言中,實是我馀生之幸!”

究竟什麼是經絡?祝總骧教授究竟是如何去對中國第一大發明——針灸經絡生物物理學進行艱苦卓絕的科學驗證的?祝總骧教授創編的“312經絡鍛煉法”究竟如何能使人們健康長壽?祝總骧教授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本文作者通過采訪祝總骧及其親友、工作人員,以翔實的史料、優美的筆融,帶您走進祖國傳統中醫的瑰麗而又神聖的殿堂,認識祝總骧、了解祝總骧,更重要的是向您叙述祝總骧教授鮮為人知的科學人生的傳奇故事。

周總理的矚托

我們在采訪祝總骧時,得知他在50~60年代從事西方醫學理論為基礎的生理學和基礎醫學研究。那時候西醫對《黃帝内經》中所認為的“決生死,處百病”的經絡,有一部份人固執已見地認為經絡屬于神經系統;一部份人對經絡不求甚解;更多的人既不中,亦不西地認為經絡研究純屬徒勞無益。

作為一位西醫的祝總骧在當時的有經絡學術思潮下,也認為經絡為“神經系統說”。當時他也壓根兒也不相信人體内存在經絡系統。他50~60年代一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從事高血壓的生理研究,取得了令人為之矚目的科研成果。他曾經解剖過上千隻老鼠,做了上萬次的老鼠尾巴的生理測試,終于人工地形成了高血壓老鼠,并從中發現老鼠大腦中某些活性物質的異常,證明了高血壓大白鼠是緊張素在頭腦裡面含量增加的結果;他曾經做了青蛙心髒離體後可存活168小時以上。

當我得知祝總骧曾經是一位頗有建樹的西醫,他是怎樣從一個“神經學派”轉變為一個經絡學派的捍衛者呢?我們心裡直犯嘀咕,一個又一個大大的疑問從我們的腦海裡迸發出來,急于想了解到這些答案。後來我們在采訪中,了解到有二件事促使祝總骧矢志不移地進行經絡研究:一是三○九醫院尋找經絡敏感人,一個是周總理的囑托。可以這樣說這二件事一舉改變了祝總骧的人生軌迹。

劉建新、倪如寬合着的《百歲不是夢》一書中叙述了這麼一件事:1971年的一天,一位重感冒患者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三0九醫院就診時,醫生給他紮合谷穴進行針灸治療。針剛紮下去不久,奇怪的事情便發生了:這位重感冒患者突然感覺到好像有什麼東西沿着體表在走,繼而有一種麻酥酥、熱乎乎、又酸又脹混合在一起的難以言狀的感覺。像流水一樣的一條線從針刺的合谷穴沿着食指,經過前臂的上緣,再向上從上臂外側一直走到肩上,最後上至頭部到達唇上方。

在中醫針灸科裡,有這種感覺的患者是常見現象的。大概是因為見多不怪的緣故,這一奇特的現象并沒有人去認真地想一想,一般的人也隻是從古書上略知是古代醫家稱之為“得氣”現象。至于為什麼紮下針就會産生得氣現象?為什麼有的人有“得氣”的感覺,有的人感覺不大,有的人感覺卻非常強烈?就無人深究了。而三○九醫院中醫科的醫生們抓住了這一現象。他們認為,這個得氣現象就與我們祖先所知而今被忽視了的經絡有關。

實際上,是經脈具有的“行血氣”的一種現象。由此,他們也得出針刺之所以能夠産生麻醉作用,除了神經、化學和電的作用外,再一個重要因素是由于經絡存在的結論。有感覺必有現象,有現象必有本質。要想搞清楚針刺麻醉的得氣現象,必須從研究經絡開始,于是他們開始了對針灸敏感人的調查。

他們到工廠、到農村、到機關、到商場調查了男女老少1000人,結果其中有13個經絡敏感人。這一下轟動了全國搞針灸經絡研究的人,掀起了一個尋找經絡敏感人的熱潮。在全國29個省市調查了二三十萬人,結果都和三0九醫院的調查測試結果差不多。可以講,現代經絡研究工作就是從這裡搞起來的……

第二件事是發生在20世紀的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時,周恩來總理陪同尼克松參觀了“針刺麻醉”。當一根又細又長的锃亮亮的銀針紮在病人手上,爾後再通上電流,就可以在甲狀腺切除手術過程中起到一種麻醉的作用,并且手術時病人面帶着笑容,沒有表現出一絲痛苦的表情。

面對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中醫,這位來自世界強國之首的美國總統在驚歎之馀,習慣性地聳了聳了肩膀,顯露出一副大惑不解的表情。我國醫生告訴他,這根銀針紮在手的合谷穴上,循經(絡)到達頭頸部,就可以起到麻醉作用,不僅可用于甲狀腺切除手術,而且用于拔牙手術也同樣有效。這種麻醉方法在我國古代醫學典籍中就有記載。

尼克松追問道:“什麼叫經絡?它有哪些功能和特點?那位醫師和他的同事們皆面面相觑,答非所問,很是窘迫不已。

尼克松訪華日程結束後,留給了有着五千年燦爛文明曆史的中國這麼一個沉甸甸的問題。周總理迅速召集在京的醫學院校、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等有關單位的專家、學者就尼克松提出的問題展開讨論,并指出“盡快将經絡的實質搞清楚!中醫的經絡理論,不要牆内開花牆外結果。”嗣後,國家科委(後改為科技部)将“經絡研究”列為國家重點科技研究項目,從“六五”計劃到“九五”計劃,組織了大量的人力、财力進行深入細緻的綜合研究,取得了令世界為之矚目的成果。

作為我國著名的生理學專家和經絡學專家的祝總骧教授為了完成周恩來總理的囑托,三十年如一日地浸淫在祖國那博大精深的經絡研究事業中,從此他的命運沉浮,莫不與經絡關聯。

破譯千古之謎

祝總骧1923年2月出生于江蘇吳縣。其父祝紀藩17時歲離開家鄉到北平(今北京)求學,畢業于京師學堂化學系(今北京大學的前身),早期在郁文中學、北洋政府陸軍部擔任化學教師;後期祝紀藩為全家老小生活着想改行做會計師,常為“同仁堂”、“瑞蚨祥”以及倒閉的銀行清算賬目。由于祝紀藩的改行,使得當時的家境還算殷實,不但在北京東四牌樓11條購置了一幢四合院,而且還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供養四個子女上大學。祝總骧和二個哥哥及一個姐姐深受父親的影響,皆注重理科,大哥曾畢業于北平大學工學院機械系,二哥畢業于中華大學化學系,姐姐畢業于北平大學數學系。

祝總骧在少年時代是個不太酷愛讀書的孩子,十分的貪玩,常常喜歡養鴿子呀、養鳥呀什麼的。而他的父親也常責備他玩物喪志。由于他的哥哥、姐姐們皆學有所成,父親因此對他不報什麼希望,任其我行我素。祝總骧就是這樣稀裡糊塗地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1939年,他考上了中國大學化學系。走進大學校園後,祝總骧這才深信“業精于勤,荒于嬉”(唐·韓愈《進學解》)的道理。他在大三時,得到了孟昭威、張子高、蔡餾生三位教授的諄諄教誨。其中孟昭威教授曾經告誡他道:“總骧,你要發憤讀書呀!到了中國大學要刻苦學習,掌握一門技術,才能在社會上有個立足之本呀!”

三位教授對他的諄諄教誨,使得他如醍醐灌頂一般受益匪淺,對他以後的成長及人生觀、世界觀和科學觀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那時候,祝總骧常思忖着這麼一個問題:人活着究竟是為了什麼?終于他經過三位教授的諄諄教誨,在加上自己對人生的理解,體悟出社會的進步是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技術能夠解決人類命運和前途的問題。為此在他的頭腦裡形成了人生觀、世界及科學觀的雛形,即緻力于科學研究,投身于科學救國,為國家、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科技進步貢獻自己畢生的智慧和力量。

1943年,祝總骧大學畢業後,日寇的鐵蹄踐踏北平這一方皇天厚土,北平遭到滄陷。在那兵荒馬亂的歲月裡,又豈能是草木皆兵,秋毫無犯?年輕的祝總骧不由得對自己當初的科學救國的思想感到滑稽可笑,他迷惘了……他背起行李,決意要到抗日戰争的大後方——重慶去,去尋找光明和真理。當時他對國民黨政府還報有一些幻想,認為國民黨政府能夠帶領勞苦大衆趕走日寇,讓勞苦大衆從此過上太平安樂的日子。在這樣的思想支配下,時年21歲的祝總骧跟着一位商人輾轉二個月才到了重慶。到了重慶後,他便開始在天廚味精廠工作,從事從澱粉提取出葡萄糖的科學研究。沒過多久,他又來到重慶煉油廠,從事植物油、桐油提煉成汽油科研工作。

1945年,中國人民經過8年的浴血奮戰,日本天皇裕仁在東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終于取得了抗日戰争的勝利。在這個時代的變遷下,祝總骧受國民黨政府的派遣,從重慶輾轉到上海,接收日本在上海開辦的煉油廠,嗣後,他又被派遣到台灣新竹研究所從事石油副産品的科研工作,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祝總骧認為自己能夠幸運地用自己在大學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産中并得已廣泛運用而從内心深處感到格外的欣慰,繼而感覺自己很适合從事科學研究工作。這一段人生經曆,對于培養祝總骧的創造性思維及獨立思考的科研能力打下了極為堅實的基礎。

1947年,祝總骧從台灣回歸到祖國的懷抱。對于自己今後的人生道路該如何去走,祝總骧并沒有迷惘和徬徨,而是決意改行,他認為從事石油科研工作既單調,又枯燥無味,于是他從化學轉到生理學科研領域,認為這個科研領域才是自己今後施展才華的理想天地。于是他來到北京醫學院生理系。對于自己的改行,祝總骧認為自己走這條路走得對,沒有選擇錯。在北京醫學院,他一方面教書益人,一方面從事生理學研究。

1954年至1955年,祝總骧調至中醫研究院從事生理研究,在這段曆史時期,毛主席提出“知識分子的思想需要加以改造”的号召。作為一位舊時代的知識分子的祝總骧還去過中南海的懷仁堂聆聽過周總理的報告。周總理在報告中嚴肅地批評當時的知識分子“科學救國論”及個人英雄主義的思想是錯誤的。讓祝總骧哭笑不得的是自己和其他的老師們作為老師還要接受學生們幫助思想改造,心理上一時還不能接受這個現實。但是知識分子需要改造思想是毛主席提出的,他和其他老師們也不得不放下老師的架子,更何況孔夫子曾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遺訓。

恩格斯有句名言:“凡是真的東西,都經得住火的考驗;一切假的東西,我們甘願與它們一刀二斷。”處于這個時候的祝總骧不得不對自己青年時代樹立起的人生觀、世界觀及科學觀,進行認真的審視。他是這樣對人生思考的:科學技術能夠決人類前途問題,然而卻僅僅局限在科學技術上;如果一個人失去科研工作的動力,也就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為了;單靠一個人的成就,又豈能夠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繼而,他為自己青年時代的“個人英雄主義,科學救國論等因素促成組合的人生觀、世界觀及科學觀産生了動搖,領悟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念隻有和祖國和民旅的興衰榮辱融合在一起,那麼人才活着有所價值。之後他的這種崇高的人生觀、世界觀及科學觀一直支配他的言行。

1954年至1955年,祝總骧又調至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所生理系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

1969年,祝總骧響應号召,與愛人、優秀的婦科教授朱篷第參加了醫療隊赴甘肅農村為那裡的人民群衆送醫送藥。

1972年,對于祝總骧來說是他難以忘卻的一年,這一年他正式參加并調到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經絡課題組。

追随祝總骧從事經絡研究事業達25年的徐瑞民副研究員娓娓地向我講述了祝總骧的鮮為人知的科學人生故事:“祝教授1972年從甘肅農村醫療隊回北京,調到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5室,沒過多久又從5室調到9室。那時候我在地處中關村的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上班。起初,我還不認識祝教授,隻是聽說咱們所裡有個名叫祝總骧的人搞經絡。

他從未在地處中關村的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上過班,他隻是一個人在位于北京北池子大街2号的宣仁廟裡上班。每個禮拜,祝教授總是要到中關村去一次,或參加所裡的會議,或領取一些辦公用品什麼的,一來二去我就認識他了。1980年初,我來到宣仁廟找到正在伏案工作的祝教授。‘祝教授,我想參加您的課題組,跟着您搞經絡,您看可以嗎?’我怯生生地對祝教授說。祝教授微笑地看着我,挺溫和地說:‘我看可以,隻要所裡面同意,我沒有什麼意見,你就來吧!’我回到所裡後跟我們的室主任一說,他也就爽快地批準了。

我剛來的時候,祝教授也就57歲至58歲的樣子,顯得特别有青春活力。他給我最初的印象是對科研工作很執着,很認真,可以這樣說所有科學家所具備的特點,他全都有。當時我正是被祝教授那種對科研工作執着追求精神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伴随着他走過了25年的風風雨雨的路……”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隻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在山路,不為觐見,隻為貼着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不為修來世,隻為途中與你相見。”據說這首詩是約在三百、四百年前一位藏族高憎寫的情詩,那纏綿悱恻的浪漫又熾熱如火的情懷至今還感動着塵世間的男男女女。實際上祝總骧也在胸腔内傾注自己一生所有的激情、智慧和動力唱着一種戀歌,這戀歌不是唱給他夫人的,而是唱給普天下所有的人們,他的歌是感天動地、融古爍今的濟世救人的戀歌。說是大音希聲也不為過,這個戀歌就是在北京北池子大街2号的宣仁廟裡飛飄出。

據北京史志載:位于北池子大街2号,是故宮“外八廟”之一的宣仁廟。宣仁廟百步之外,就是故宮高大的紅牆,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并在清嘉慶九年[1804年]重修,迄今已有200年的曆史。據《清史稿》記載,宣仁廟作為道教建築,其規格仿制了中南海的建築,是仿制中南海時應工作規格設計的,前殿供奉的是風伯,後殿供奉是八大風神,以在祈求神靈保佑,不使國家遭受風災。

明代及清初順治、康熙年間,每年祭祀雲雨風雷四神都是統一在天壇祈年殿舉行。到了雍正年間,為了更好的進行祭祀儀式,表示更大的誠心,就修建了宣仁廟、昭現廟、凝河廟、福佑寺,用來分别祭祀雲雨風雷四神。

2001年9月,因宣仁廟建在故宮附近,有人将其與凝和廟、普渡寺、照顯廟、萬壽興隆寺、靜默寺和福佑寺統稱為“故宮外八廟”。這四座廟宇和真武廟,昭顯廟、萬壽興隆寺、普渡寺、靜默寺統成為故宮外八廟,這八間廟宇建築都有嚴格的規制,皇帝每年定期祭祀,祈求上天保佑風調雨順、萬民安居、勵精圖治,百戰功成。

就是在這宣仁廟裡,祝總骧為了周總理的囑托:“要把針刺得氣的現象搞清楚,不要讓中國的針灸針麻在中國開花外國結果。”30多年了,他一直在那裡一生無悔地對經絡進行艱苦卓絕的研究工作。

祝總骧調到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經絡課題組時,正逢上這場全國尋找經絡敏感人的調查高潮。他知道人群中有經絡敏感人并非是空穴來風,發現經絡敏感人對于深層次地探索經絡這個中國傳統中醫的瑰寶有着彌足珍貴的意義。

初到經絡課題組時,祝總骧也隻是對經絡有所了解,然而他從内心裡還不大相信人體中有經絡的存在。但是他相信科學,相信科學的鑰匙會打開一扇扇未知領域之門。祝總骧曾經驗證過經絡敏感人,他相信發生在經絡敏感人身上奇特的現象的确是真實的。他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思索:100個人裡隻有1個經絡敏感人。對于證實經絡的客觀存在,理由太不充分了,能站住腳嗎?

既然《黃帝内經》裡記載着經絡有“決死生,處百病”的作用,又為什麼100人當中隻有1個人呢?人數之少,也就沒有普遍性。為此,他剛一參加經絡的研究就提出:經絡是少數人有,是多數人有,還是人人都有的問題。有經絡敏感人這個現象,是否可以從這個現象着手,在不敏感人的身上也能測出經絡線來。當時全國正掀起尋找經絡敏感人的調查高潮,而祝總骧卻不随波逐流,而是逆流而上,顯示出他科學的叛逆性思維。于是他開始着手對經絡不敏感人的研究工作。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說:“萬事開頭難,每門科學都是如此。”祝總骧在對經絡研究時莫不于此。劉建新和倪如寬合着的《百歲不是夢》一書裡精彩地叙述了祝總骧進行經絡研究的故事:“祝總骧教授着手研究工作,是先請敏感人來。按照針刺針麻原理:紮上針後,開刀的部位出現痛阈上升,不覺疼。祝總骧教授也用這個原理研究經絡敏感人。他考慮到,痛阈上升,是不是一片都上升,經絡線上的痛阈是不是更深、更麻一些,經絡線外差一些。

祝總骧教授在敏感人的足三裡穴位上紮1針,然後用一個5克重、直徑7毫米、尖端2毫米的圓錐狀硬橡膠小叩錘兒,在紮針的地方敲。一敲,敏感人就說麻,橫着敲這一片,他也說麻。祝總骧教授一點一點地敲,邊敲邊問:‘這點兒麻不麻?這點兒……’敏感人說:‘你敲的時候,有的地方麻,有的地方就不麻,不麻的地方還特别敏感,有明顯串的感覺。’‘什麼地方敏感?’祝教授似乎預感到有什麼奇迹要發生。

他急切地問敏感人。敏感人指出了感覺敏感的地方,祝總骧教授為之一振。他在這些敏感的地方點上點兒做了記号。‘串了,串了’,敏感人不由自主地叫了起來。‘往哪兒串?’‘上下串。’祝總骧教授眼睛一亮,小橡膠錘兒向敏感人的肚子、上身敲去,都有麻脹的感覺,面且都敲出了‘串’的點,祝總骧把這些密密麻麻的點連起來。不可思議的是,上身的這條線和腿上的那條線居然可以連起來。更令人驚喜的是,這條線的走向與古典經絡圖上的足陽明胃經相吻合。祝總骧教授精神大振,他馬上想到,對不敏感的人用小橡膠錘敲,會是什麼結果呢?

1976年,祝總骧教授的實驗室來了10名自願接受實驗的人。在他們手指或腳趾端的井穴上,放置一個小電極,再把大電極主在對側的大腿上,通脈充電。當然,電流是很微弱的。通脈充電後,井穴處就會有酸、麻、脹的感覺。這時用小叩診錘兒敲,沿着古典經脈垂直向下叩擊。隻要小錘兒一敲到這條經脈線的中心約1毫米處,受試者就會産生上下串的感覺。祝總骧教授在這條線上反複地敲,注明這是一個高度敏感的點,用筆點上一個記号,然後再敲另一處,又敲出一個敏感點,把這些點連起來看,不偏不斜暗合了古典經絡圖經脈線的走向。這一發現越是驚人,祝總骧就越慎重,僅這10個人是不夠的。祝總骧教授要證實的是:人人身上都有經絡線。

從此祝總骧教授和他的同事們不分白天黑夜,不管是節日、假日,不停地工作着,他們敲呀,敲呀,一點點一寸寸,像篦頭發一樣,将人全身的肌體一一敲遍。先後有5000多人接受了測試。他們所測出的14條經脈幾乎人人都有,位置常年固定不變,尤其令人興奮的是與宋代銅人身上的14條經脈線有驚人的符合。祝總骧教授把用這種方法測出的經脈線定名為隐性循經感傳線,得到國際的公認。現在已在國際上通用。這個重大發現在祝總骧教授看來很重要,它表明,人身體上的經絡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長期沒有被人測出來。

既然經絡人人都有,那麼就有研究的價值了。經絡研究小組的人大多數是搞生物物理學的和生物學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看法,感覺是靠不住的。祝總骧教授又想,五十年代有個叫中谷義雄的日本人是個針灸學家,他用皮膚電子儀測出了經穴的低電阻現象。他測出了幾百個低電阻點,他把這些低電阻點用虛線連起來,發現低電阻點的分布形式和中國的古典經絡圖非常相似。他着文說,把這些低電阻點連接起來,就成為一條和中國經絡類似的走形。

中谷義雄的研究啟發了祝總骧教授。祝總骧教授想得更深更遠,更具有膽略。他想,有點與點之間,中谷義雄是用虛線連起來的,那麼,虛線以下是不是也有低電阻現象呢?能不能用實線把這些點連起來。在實驗室裡主要靠的是動手做,不是憑想像。結果是在實驗裡摸索出來的。不做,誰也想不到敏感線會連在一起,會延長。在顯微境下看是一條細細的線。要讓别人相信,首先得自己相信,要使自己相信,就必須親自去做。祝總骧教授又開始向新的高峰攀登。借助日本人和我國許多人用現代科學方法探讨經絡的經驗,他決定用電來測經絡。

用一個特制的皮膚電阻測試儀,受試者一隻手攥着一個參考電極,試驗者祝教授拿着另一個探測電極,在經脈的垂直線處掃描。後來發現,掃描到經脈線上的時候,儀表指針大幅度擺動,說明當電極碰到經脈線時,電阻突然下降,指針就有波動,産生了低電阻現象。電針在儀表上反應出的這種經絡線上的低電阻現象是連續不斷的,低電阻總能連起一條實線來。也就是說,兩個低電阻點之間的任何一點都有低電阻現象。

中谷義雄實驗的結果是人工把點連成虛線,而祝總骧教授測試的結果是客觀地證實了這條低電阻線是實線,其寬度約1毫米。這客觀的驗證在祝總骧教授是第一次,在整個經絡學界也是第一次。為了反複論證,不斷積累數據,祝總骧教授與他的合作者們每星期六向社會公開這項工作。來一個測一個,測一個成功一個。測出了前身的經脈線,測出了後身的經脈線,人體全身14條經脈線漸漸顯形。這項實驗太重要了,它的重要在于第一次證明了人的整個經絡都能用客觀的、科學的方法來測定。同時也證實了經絡線的全過程都具有連續的、均一的、較兩側皮膚阻抗低的特性,寬度僅為1毫米,亦具有高度的定位性、連續性、重複性和普遍性。

過去,人們一直以經絡看不見摸不着來否定經絡的客觀存在。在祝總骧教授的實驗室裡,他們摸到了經絡的脈搏。在經絡線上紮一根針,有了得氣的感覺後,把手放在這條敏感線上,就摸得出來它在活動,它和脈搏的頻率不一樣,有時快,有時慢。後與中日醫院針灸科合作,祝總骧教授測出一條經脈線來,紮上針,然後讓針灸科的同志摸。一摸,不但穴位,整條線有微小的搏動。有搏動就會有聲波,聲音也是一種振動。經絡會不會有聲音呢?祝總骧教授又給自己出了一道實驗題。

要說經絡有聲音,根據是什麼呢?在古今文獻中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論述,振動一下經絡,它就會發出一種聲音。到祝總骧教授這裡來的一位進修大夫有一種想法,他覺得經絡很像是淋巴。他設想把藥注射到穴位裡,他希望藥力能沿着經絡線走。要注射藥,得先把這條經絡線找到。

祝總骧教授敲出一條經脈線後,進修大夫在這條經脈線上的一個穴位紮上針注射藥,針頭還沒拔出來的時候,祝總骧教授還在敲,他要把這條線的全過程都測出來。每當他敲到經絡線時,針就振動。受到這偶然發現的啟發,祝總骧教授在這條經絡線上先紮上針,然後用小叩診錘兒敲,出現振動!但是不好精确記錄,也不能同時紮好多針,祝總骧教授想出這麼一個簡單的辦法把聽診器放到經絡線上聽,用小叩診錘兒沿古典經絡線的垂直線上叩擊,叩擊到經絡線時,從聽診器裡傳出了高昂洪亮的聲調,如即擊在空洞地方的那種‘空空’聲。祝總骧教授叫它高振動聲點,這些高振動聲點連成一條線後會發現這條線與低電阻點連成的線互相重合。經濟原來也會發聲,經絡是聽得見的!

至此,祝總骧教授用生物物理方法,準确地測定出經絡線的分布位置與走向。經絡原來是可以聽到的,而且還可以摸到它的跳動,這難以辯駁的事實填補了人體科學的一項空白。第一次證明出了人體14條經脈寬度僅1毫米,人人具有,位置終生不變,被西方視為神秘莫測的中華民族的經絡學說,終于用現代科學的方法測試出來,讓人們認識了。從此,祝總骧教授的測試一發而不可收拾,他與他的合作者用高電位、同位素、二氧化碳等手段在動、植物上、在斷肢上同樣測出了經脈線,以不容置疑的實例顯示了經絡不依賴神經和血液循環系統而獨立存在。

衛生部原部長崔月犁緻信向祝總骧教授表示:‘祝賀您發現經絡的存在,這一發現解決了我國二十多年來研究中的争論,并給國際科學界在研究、應用針灸進行臨床治療方面以科學的根據,使針灸的臨床應用更容易普及到全世界所有國家,給世界各國人民群衆的健康做出貢獻。祝您獲得更大成績。’”

“宜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宋·蘇轼《賜太師文彥博乞緻仕不允斷來章批答》)祝總骧以對經絡研究事業的執着,迎來了科學的春天。1976年,祝總骧和他的同事們首次發現了人類存在隐性循經感傳線(祝氏命名而為國際公認稱LPSC線)。這一發現是人類第一次揭示人體體表普遍(人群中95%以上)存在十四條和古典經脈線相吻合的、連續而均一的、能夠重複而确切定位的、高度敏感的線,其寬度僅為1~3毫米,其位置穩定不變。這一發現首次發表于1977年《針刺研究》雜志上,該成果多次在國内外針灸經絡大會上宣讀,經專家簽定,被北京市科委授予“三等科學技術成果”。

1978年,祝總骧和劉亦鳴、傅辛民高級工程師等首次發現并證明了LPSC線的全程都具有連續的、均一的、較兩側皮膚阻抗為低的特性,祝氏特命為循經低阻線(CLIP線)。這是人類第一次證明了人體的經脈線的全程不僅是高度敏感的線,而且是十四條低阻抗線。LIP線的寬度僅為1毫米,亦具有高度的定位線、連續性、重複性和普遍性。LIP線的發現首次發表于1978年的《中醫藥研究參考》,又多次發表于《針刺研究》和《美洲中醫雜志》等國内外刊物。經多次國内外針灸大會宣布,國内外許多單位重複驗證,又經專家論證并鑒定,被衛生部授予“部(乙)部科學技術成果獎”。

上一篇:死亡使者薩魯法爾

下一篇:王成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