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的花朵

祖國的花朵

1955年嚴恭導演的電影
《祖國的花朵》是新中國第一部正面反映校園生活的影片,影片通過一所小學五年級學生之間共同進步的故事,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兒童形象,展示了50年代早期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友愛之情,充滿清新的時代感。它既是新時代小主人幸福生活的畫卷,更是社會主義新中國道德風貌的頌歌。片中的主題曲《讓我們蕩起雙漿》是一首優美抒情的童聲合唱,它描繪了新中國的花朵們在灑滿陽光的湖面上,劃着小船盡情遊玩,愉快歌唱的歡樂景象。此歌曲至今傳唱不衰,家喻戶曉。該片曾獲中國第二次(1954-1979)兒童文藝獎故事片一等獎。
  • 中文名:祖國的花朵
  • 外文名:Flowers of Our Motherland
  • 其他譯名:
  • 類型:劇情
  •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制片廠
  • 制片地區:中國大陸
  • 拍攝地點:
  • 發行公司:
  • 導演:嚴恭
  • 編劇:林藍
  • 制片人:
  • 主演:趙維勤,李錫祥,張筠英,張園
  • 片長:
  • 票房:
  •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
  • 色彩:黑白
  • 電影分級:
  • imdb編碼:
  • 主要獎項: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故事片一等獎
  • 在線播放平台:

内容簡介

新中國建立以來,讓許多孩子獲得了珍貴的學習機會。位于首都的北京小學,五年甲班的四十多個孩子展露着純真無邪的笑臉,度過快樂、健康、積極的每一天。當然,這些孩子中間總有一兩個與衆不同的。比如江林(李錫祥 飾),他學習成績差又不努力,梁惠明(趙維勤 飾)耐心幫他補課,江林卻裝肚子疼跑出去玩。還有一個楊永麗(張筠英 飾),小小年紀高傲自大,目中無人,跟每個人都不能友好相處。

當然一個好老師不會放棄每一個學生,一個團結的班集體也不會拉下任何一個夥伴。祖國的花朵,都将在明媚的陽光下自由盛開……

演職員

導演:嚴恭

編劇:林蘭

演員:張筠英、張圓、郭允泰、李錫祥、黃素影、呂大渝、柳青、陳克然、趙維勤、史林

幕後故事

在影片中扮演中隊長梁惠明的趙維勤,是影片中年齡最大的兒童演員,時年12歲。1964年趙維勤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同年考取原子能研究所研究生。她繼承了父親——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趙忠堯先生的事業,成為了一名高能物理學家。

劉菊的扮演者呂大渝10歲時拍攝了《祖國的花朵》。後來,她在衆多候選人中獨占鳌頭,叩開了中央電視台大門,與沈力、趙忠祥一起成為我國第一代電視播音員。

楊永麗的扮演者張筠英是這部電影的主演,她1965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曾在話劇<青松嶺>、<霓虹燈下的哨兵>、<楊開慧>等戲中擔任主要演員,她還為中央及各地廣播電台錄制了近千餘篇文學作品。

孩子們拍戲像過家家

孩子們的世界總是單純和快樂的,他們并不懂什麼是表演。對拍兒童片有着豐富經驗的嚴老,多年來也總結出一套讓孩子進入角色的方法,那就是給孩子們一個真實的環境,“演電影就是如何引孩子們進入遊戲。就像過家家一樣。”嚴老的兒子陳德賽先生對記者回憶說,在電影中,嚴老盡量還原小演員們的真實生活,“比如主演之一的趙維勤,生活中是個大隊長,電影裡就安排她演中隊長,還有個别的孩子在電影中就用了他們真實的名字,比如王玲、江林,就是讓他們覺得電影是真實的。”

不過盡管如此,在拍攝時還是常會出現一些有趣的事情。有一次要拍學生們在課堂上的一些鏡頭,在片中扮演老師的張圓并不需要出鏡,因此沒化妝,也沒穿戲服,換了一件非常漂亮的毛衣,站在攝影機的後面,幫孩子們搭戲。正式開拍時,嚴恭導演突然發現,孩子們總是不能入戲,總是有人竊竊私語。原來,是孩子們看到“煥然一新”的張老師,怎麼也找不到上課的感覺,反倒是在私底下悄悄議論起張圓的毛衣來了。于是嚴導趕緊讓張圓重新化妝、換衣服。看到老師重新出現,孩子們這才進入了狀态。

主動剪掉大辮子

當年電影《祖國的花朵》裡的少先隊員,如今都已是兩鬓斑白的半百老人,可是回想這部電影,回憶起在拍攝中與嚴恭導演的朝夕相處,往事仍曆曆在目。

1955年,嚴恭應<大衆電影>之邀,寫了一篇題為<花兒朵朵>的文章,回憶當年拍攝《祖國的花朵》的情景,其中記錄的第一個小故事便是“剪掉辮子的好姑娘王玲”。王玲是電影中以真名出演的小演員之一,拍攝電影時她隻有10歲。

在對記者舊事重提時,王玲說,解放初期,女孩子們都時興留大辮子,“二尺多長的辮子,編成兩股,一邊紮個大蝴蝶結,多漂亮呀。”“可是在電影裡一個班的學生全是大辮子,太單調了,所以劇裡的叔叔阿姨們就提出來,女孩子裡一定要有一個人剪掉辮子。”“當時大家都不願意,我想反正總得有人剪辮子,總不能為了這事拖着不拍電影了吧,所以我就主動站出來說,我剪吧。”

在電影中扮演接受幫助的愛漂亮的楊永麗的小演員,叫張筠英。别看張筠英愛漂亮愛表現,可是對于拍攝卻是特别認真。11月份的北京寒風刺骨,可張筠英卻要穿着裙子拍一場跳舞的鏡頭。怕她冷,管服裝的阿姨給張筠英在裙子裡穿了條羊毛褲。按要求,張筠英要穿着裙子在原地轉圈,然後往地上一蹲,裙子便像蘑菇一樣散開。

可是正式開拍時,張筠英的裙子怎麼也散開不了。“平時練得好好的,怎麼一拍就不行了。”那個年代膠片都還很貴,懂事的張筠英眼看着自己拍了一條又一條總過不了關,急得差點哭了。就在這時,管服裝的阿姨想起來了,“可能是裙子裡的羊毛褲帶靜電,總是吸住裙子。”聽了這話,張筠英二話不說,馬上脫掉羊毛褲,結果這個鏡頭一次過關。

祖國花朵今何在

《祖國的花朵》中的幾位小主演,在拍完影片後,各自回到所在的學校,繼續讀書。這段演戲的經曆,在他們每個人的成長中,成為永遠的記憶。此後,他們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崗位,并都成為優秀的人才。

在劇中扮演少先隊中隊長梁惠明的趙維勤,父親趙忠堯是我國第一台加速器的研制者,為中國揭開原子核的秘密提供了重要的設備。女承父業,身為二女兒的趙維勤後來也成為一名科學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扮演楊永麗的張筠英,後來緻力于廣播演播事業,貢獻卓着,曾在話劇<青松嶺>、《霓虹燈下的哨兵》、《楊開慧》等戲中擔任主要演員,現在是中央戲劇學院的教師。

可以說,這些演員是真正從童星走上了演藝的道路,而且還在培養着新的力量。在電影中使用真名出演的王玲,雖然沒走上明星的道路,但卻成為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特級教師。

拍攝難度——一個鏡頭最多隻拍三四次

中國的電影事業在新中國成立後面臨着舉步維艱的局面。設備陳舊落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資金又十分匮乏。拍攝每一部影片時,每一個攝制組都要精打細算,絕對不能浪費一分錢。

楊文浩記得,拍攝《祖國的花朵》這部影片時,攝制組要求,一個鏡頭最多隻能拍3至4個畫面。多拍不行,因為當時的膠片都是用外彙買來的,膠片對于攝制組來說彌足珍貴,浪費不得。

在拍攝過程中,攝制組成員不但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每個人都要義務做勤雜工。幾十公斤重的電瓶、放聲器每天都要從卡車上搬上搬下。為了使孩子們一邊劃船一邊唱歌時的聲音達到理想效果,大家還要把放聲器搬到船上隐蔽起來。這樣做,孩子們唱起歌來,口型和歌曲才能對上拍。

幕後制作

當時電影廠成立了兒童片攝制組。導演嚴恭、副導演蘇裡和攝制組的全體成員都準備就緒了,于是就商量着籌拍第一部校園題材影片,大夥兒各抒己見。确定了劇本和拍攝地點後,攝制組分成幾個小組,全都跑到北京市的小學裡選拔小演員。挑選小演員的條件要求十分苛刻,因為要代表中國兒童的形象,不但形象要好,學習成績也要優異。攝制組的同志們幾乎跑遍了北京市的所有小學,精挑細選出了幾十個孩子。

小演員的人選确定後,影片緊鑼密鼓地拍攝了。除了在室内取景外,攝制組還跑到北京的中山公園、北海公園拍攝畫面。

但就在北海公園的一次拍攝過程中,一個小女孩突然從船上掉進水裡,幸虧工作人員反應迅速,及時把她救了上來。因為這事兒,落水女孩的父母不讓孩子參加影片的拍攝了。攝制組的同志們好說歹說,做孩子家長工作,他們才好不容易同意。

中國的電影事業在新中國成立後面臨着舉步維艱的局面。設備陳舊落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資金又十分匮乏。拍攝《祖國的花朵》時,攝制組要求,一個鏡頭最多隻能拍3至4個畫面。多拍不行,因為當時的膠片都是用外彙買來的,膠片對于攝制組來說彌足珍貴,浪費不得。

影片評價

作為新中國早期的兒童電影,《祖國的花朵》具有相當意義上的代表性。其代表性還在于它已經顯現出頗具時代性的一些思維模式,包括故事情節和人物的設置。以至于在此後相當長的時期内,一些兒童片和兒童小說中依然延續着這種模式。影片樹立的“好孩子幫助有缺點的孩子”、“先進生幫助後進生”的“轉變型”的創作思路,成為後來許多少年兒童電影效仿的榜樣。

上一篇:雪天使

下一篇:戀曲1980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