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耿立

石耿立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石耿立,筆名耿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014年第五期《北京文學》封面人物;作品獲第四屆在場主義散文獎;第六屆老舍散文獎,《中國作家》第二屆“中山杯”華僑華人文學獎;散文集入圍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獲山東省第二屆泰山文藝獎”;《緬想的靈地》列《北京文學》評選“2010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悲哉,上将軍》2010年列《北京文學》評選“200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散文多次名列中國散文排行榜前列。[1]
    中文名:石耿立 外文名: 别名: 國籍:中國 籍貫:山東鄄城人 職業:作家 性别:男 民族:漢族 出生年月:1965年 政黨:中共黨員 代表作品:著有長詩《孔繁森之歌》(合作),專著《新藝術散文概論》、《新藝術散文美學論》(合作,執筆)等。

成就及作品

1997年他出版了《新藝術散文概論》。(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8年出版了《新藝術散文美學論》。(濟南出版社)(當年被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2005年探讨作文訓練體系的理論成果《寫作理論的創造性轉化》獲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

散文《緬想的靈地》榮登由《北京文學》月刊社主辦的“2010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并入選《2010年中國随筆精選》(“中國作協”編選),并被《散文選刊》、《中外文摘》等國内多家知名刊物和網站轉載。

散文《悲哉,上将軍》入選北京文學月刊社主辦的“200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并入選《散文選刊》2009年度華人優秀散文、華人優秀散文排行榜。

散文集《遮蔽與記憶》,新浪讀書網易讀書連載,新浪讀書跟帖近萬條,反響強烈。2010年9月入圍第五屆魯迅文學獎。

散文集《無法湮滅的悲怆》獲山東省政府“泰山文學獎”(2011年),散文《辛亥年的長調》獲“中國作家”“華人華僑文學獎”(2011年)

散文《趙登禹将軍的菊與刀》被《新華文摘》2007年第22期轉載;散文《悲哉,上将軍》被被《新華文摘》2009年13期選載。

散文《義士墓》“2006年中國散文排行榜”第六位;散文《趙登禹将軍的菊與刀》列“2007年中國随筆排行榜”第六位;散文《悲哉,上将軍》列“2009年中國散文排行榜”第二位;

《緻不孝之子》列“2011中國散文排行榜”第7位。

散文作品連續七年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編選的“21世紀年度散文選”,即《一頭來自異鄉的驢子》入選《2005散文》,《義士墓》入選《2006散文》;《趙登禹将軍的菊與刀》入選《2007散文》;《遮蔽與記憶:趙一曼》入選《2008散文》(此文又入選中國散文學會評選的《2008年中國随筆排行榜》);《木鎮的事物》入選《2009散文》;《一棵樹能站多久》入選《2010散文》,《風吹歪》入選《2011散文》。

2010年出版散文集《說人物誰是人物》《無法湮滅的悲怆》《繞不過的肉身》《藏在草間》

2009年7月出版《遮蔽與記憶》。(文彙出版社)。本書是耿立的曆史散文結集。作者挖掘以往被遮蔽或被遺忘的曆史細節,以兼具沉實凝重、詩意怏然的獨特風格,重寫抗戰中耳熟能詳的曆史人物,從趙登禹、張自忠、趙一曼、蕭紅,到汪精衛、梁鴻志、石友三、周作人等等,呈現國破家亡之際人性的高尚與卑瑣,堅守與遊移,超拔與堕落,逼近有血有肉、驚心動魄的曆史真實。

附:《遮蔽與記憶》目錄

趙登禹将軍的菊與刀

張自忠:悲哉,上将軍

帶血的頭顱

怎樣的文字配走近三道崴子?

遮蔽與記憶:趙一曼

遺落的細節

無法湮滅的悲怆

鐵馬幾曾人夢

書生意氣

文章将軍——吳佩孚

非涉風月何關色戒

黃花·夕陽·山外山

臨終的眼:蕭紅

汪精衛:龍種抑或跳蚤

堕落的快意

三姓家奴

前世出家今在家

繞不過的肉身

義士墓

遠來先生

回憶蝗蟲

無望的正義

生活

一頭來自異鄉的驢子《一頭來自異鄉的驢子》入選《21世紀年度散文選2005散文》,是耿立先生散文重新殺回文壇的标志。他以驢子為意象,描寫了他幼時生活在魯西平原———鄄城的經曆。大凡誕生作家的地方都有一定的文化底蘊,耿立的寫作也是從兒時開始積累的,苦與累的生活成為他後來作品中的珍寶。山東散文學會會長、著名作家許評在評耿立時就曾這樣說:他出生于六十年代末,家境的貧寒困頓,周圍人的白眼憑淩,使他的心靈受到擦傷。然而他卻從民間散存的書中覓到快樂的家園。他從《三國演義》插圖中一幅一幅地描繪下所有的繡像,還有一些别的雜書,他都千方百計搜尋,他愛好童話,富于幻想,有時一夜連一夜在老家堆草的土棚裡,“詩意地理解生活”正像康·巴烏斯托夫斯基所說,“詩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們周圍的一切———是我們從童年時代得到的最可寶貴的禮物”。要是一個人在成年之後的漫長冷靜的歲月中,沒有丢失這份禮物,那麼他就是詩人或者是個作家。在童貞少小時代,世界對人們來說,和成人的視域迥然有異,童年時代的太陽要紅得多,熾烈得多,野草要繁茂得多,風也狂得多,雨也暴得多,而且覺得天地與世界神秘朦胧,有趣好玩。

本在鄉村中學讀書的他,因為寫作優秀被縣教研室的一位老師看中而推薦上了鄄城一中。随後于1984年考上了原菏澤師專中文系,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他的寫作理論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壇活躍分子,如徐俊國、潘若松、王有尾等,他創立的黃河浪文學社也風霜雪雨曆時22年了。

課堂

好散文的味道05年秋,我從安徽桐城考入了菏澤學院,仰慕着耿立的大名,填報了中文系,當時在學校宣傳網頁上就看到了他的名字和他當年創立的黃河浪文學社二十年的曆史,我就特興奮。待到他教我們寫作學的時候,我就坐在第一排準備一睹他的風采。門開了,一個輕捷的身影一晃進來了,影子的主人高高的個頭兒,身上挎一個包,兩三步跨上講台。講台“咚咚”的呻吟聲還未停止,隻見這人身形一定,從背上取下挎包,掏出兩本書,擡起頭,在班裡掃了兩眼,轉過身在黑闆上“啪啪啪”寫下三個大字:石耿立。整個過程輕盈、潇灑而又不矯柔造作。

寫完字,把身體轉過來,我們看清楚了,這個人穿着很講究,看起來精神,有質感,特别是雄深厚重、粗犷的魯西南口音,夾雜着有點生硬的京腔,“我就像我的名字一樣,很硬氣。”筆挺地立在講台上,“石頭很硬,我姓石,耿立,耿直,挺立。”說到這裡,他用黑玻璃球一樣似的眼睛看了看我們,他說他向往的課堂是“開放式的、書院式的集市樣的來來往往”,是“大家的衆生喧嘩,不是老師的獨角戲”。或許是由于現在的學生太拘謹,教學規矩太多,他的“集市教學”一直沒有實現。可是,聽他的課你會有這樣一種感覺:一個池塘裡的魚王領着他的衆多遊魚在知識的池水裡遊走,時時探讨時時相濡以沫。他讓我們随意地提問,還可以用字條寫好傳遞到講台上,在提問的過程中,他讀懂了我們,我們也看到了“高産”背後的秘訣,但是就是無法模仿。

講台上的耿立老師骨子裡透出一種傲氣,第一節課就給我們開了一個大學必讀書目,他用他的創作經驗熏陶着我們,鼓勵我們多讀書,多寫文章,培養自己對文字的敏感度,讓我們把目光放遠,不要一心想成為少年寫手。真的,聽他的課,除了每周必有的檢查作業讓人揣揣不安外,其餘的時間是很輕松的。科研:散文是核心在散文創作和散文研究領域的辛勤耕耘,使他的散文多次入選年度散文選;其理論着作《新藝術散文概論》《新藝術散文美學論》等出版10餘年來,更是被多次征引,在學術界反響強烈。另外,山東省統編教材《大學基礎寫作》、《大學應用寫作》,其基本結構框架都是由耿立教授拟定的,還參與了《鐵流壯歌》、《何思源與他的時代》等着作的編寫,就在我們采訪結束的時候,他又接到了一個任務,主編山東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大學語文讀本》。

其實耿立先生不僅進行散文創作與研究,他還善于寫詩,特别是兒童詩。被載入《詩刊》、《兒童文學》等刊物的就有若幹篇。2006年菏澤學院新詩九十周年活動中,他就是以“菏澤學院詩群”成員的身份向外推廣的。

印象

從耿立先生的所有作品來看,其内容都是圍繞菏澤這片土地來寫的,作品中的人如大刀将軍趙登禹、何思源等等都是在寫菏澤人,都是在弘揚菏澤文化,用他自己的話說,“盡力挖掘這些被遮蔽或者被遺忘的東西,也算是為家鄉做點好事吧”,也的确是如此。蝸居在山東小城的一座學院裡,置一張書桌,伏案于文字,在蒼茫大野間,閉合了“滲透骨髓的家鄉話”,隻靜靜,靜靜傾聽散落在《詩經·曹風》裡的蜉蝣,傾聽魯西人物與風土的脈搏和心跳。

讀耿立其實更像在讀一本書,一本很厚的大百科全書。

上一篇:北邙

下一篇:心髒記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