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

盱眙:

江蘇省淮安市下轄縣
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18.56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其中,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68.66億元,增長4.8%;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159.05億元,增長8.1%;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190.85億元,增長6.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産總值63756元。盱眙擁有衆多文化旅遊資源,曾獲“中國旅遊強縣”等榮譽稱号。2016年盱眙被國家旅遊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盱眙漢代建州,為唐宋名城——古泗州州府所在地,曾孕育一代開國帝王朱元璋。境内古迹衆多,境内出土過世界最早的彗星運行圖和戰國時期的陳璋圓壺。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 中文名:盱眙
  • 外文名:XuyiCounty
  • 别名:盱台,都梁
  • 國家/地區:中國/華東
  • 郵政編碼:211700
  • 特 産:龍蝦
  • 行政區劃代碼:320830

曆史沿革

春秋時,盱眙名“善道”,屬吳國,曾是諸侯會盟的地方;戰國時,後楚國東侵擴地至泗上,盱眙為楚邑,名曰都梁。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度時,盱眙建縣,縣名初為“盱台”,後為“盱眙”。建縣時間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間。盱眙縣先屬泅水郡,後屬東海郡。n楚漢之際(前208—前202年),盱眙屬西楚東陽郡。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反秦義軍領袖項梁擁立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熊心為王,以号召天下,仍稱楚懷王(後尊為楚義帝),建都于盱眙。九月遷都彭城(今徐州市境)。n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在廣陵置荊國,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廢荊國,置吳國,盱眙先後屬荊、吳兩國。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廢吳國,盱眙改屬沛郡。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臨淮郡,盱眙屬之,為臨淮都尉治所。新王莽時期(9—23年),盱眙改名“武匡”。n東漢,光武帝年間(25—57年),臨淮郡并入東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從東海郡劃出臨淮郡故地置下邳國,盱眙先後屬東海郡和下邳國。n三國時(220—265年),盱眙入魏國,屬徐州下邳郡,後期,盱眙為棄地。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以下邳郡的淮南地區置臨淮郡;永甯元年(301年),臨淮郡更名為臨淮國,盱眙均為屬縣,且是臨淮郡治所。永嘉年間(307—312年),石勒起兵攻晉,盱眙曾為石氏短暫占據,仍屬臨淮郡。東晉,義熙七年(411年),盱眙從臨淮郡分出,以縣置郡,屬徐州。此時無盱眙縣建置,盱眙郡轄考城、直渎、陽城三縣。n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加徐州曰南徐州,盱眙仍為屬郡,郡轄考城、直渎、陽城三縣。元嘉八年(431年)割江淮之間的地區為南兖州,盱眙郡改屬南兖州。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南兖州從廣陵移治盱眙。元嘉三十年(453年),廢南兖州,後複置,州治仍遷至廣陵。宋末,盱眙郡增轄信都、睢陵兩縣。n齊,複置盱眙縣,屬南兖州盱眙郡。郡轄考城、盱眙、陽城、直渎、長樂五縣。建元四年(482年),北兖州州治由淮陰遷至盱眙,盱眙郡改屬北兖州。n梁,盱眙郡初屬北兖州,後屬淮州。武帝末(549年),淮南地區為東魏占領,于縣治置盱眙郡,屬淮州,郡轄盱眙、陽城、直渎三縣”。後入北齊,盱眙郡仍屬淮州,郡轄考城、盱眙、陽城、直渎四縣。n陳,太建五年(573年)八月,盱眙入于陳,九月改屬谯州,盱眙郡仍轄考城、盱眙、陽城、直渎四縣。太建七年(575年),盱眙郡改屬南兖州。後在盱眙郡治置北谯州,不久裁撤。太建十一年(579年),盱眙郡入于周,改屬揚州,郡仍轄考城、盱眙、直渎、陽城四縣。n隋,開皇三年(583年),廢盱眙郡,考城、直渎、陽城三縣并入盱眙縣,屬江都郡。n唐,武德四年(621年),于縣治置西楚州,轄盱眙一縣。武德八年(625年)廢西楚州,盱眙改屬楚州。光宅元年(684年),改屬泗州臨淮郡,隸河南道。五代時,盱眙入于吳。大和三年(931年),吳國升盱眙縣為招信軍。後入南唐,盱眙屬楚州。周顯德中(954—959年之間),盱眙入于周。n宋,盱眙初屬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區)。乾德元年(963年),改屬泅州。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縣升為軍,隸淮南東路。次年九月廢軍為縣,屬濠州(今安徽省鳳陽縣)。紹興二年(1132年)複屬泗州。紹興十二年(1142年)正月,升天長縣為天長軍,盱眙為其屬縣。五月廢天長軍,複升盱眙縣為軍,隸淮南東路,盱眙軍轄天長、招信兩縣。乾道初(1165—1168年),盱眙入于金,仍為盱眙軍。金宣宗南渡(1214年)後,盱眙軍改為鎮淮府,不久棄去,盱眙歸末。

寶慶三年門227年),盱眙再次入于金。紹定五年(1232年),金将以盱眙降宋,宋诏改盱擡軍為招信軍,轄天長、招信兩縣,隸屬于淮南東路。n元,盱眙初為招信軍治。至元十三年(1276年),行招信路安撫司事,轄盱眙、天長、招信、五河四縣。次年,在盱眙縣。治立招信路總管府。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為臨淮府。至元十七年¨280年),五河縣劃歸泗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廢招信縣,其地并入盱眙縣。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廢臨淮府,盱眙縣歸屬泗州。n明,盱眙為縣,屬泗州。泗州,洪武元年(1368年)屬臨濠府(今安徽省鳳陽縣),次年直屬中書省,洪武四年(1371年),改屬鳳陽府(今安徽省鳳陽縣)。n清,盱眙初屬鳳陽府泗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泗州城沉沒水中,泗州州治移置盱眙。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為直隸州,隸安徽布政使司,盱眙仍為屬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裁鳳陽府虹縣為泗州,州治由盱眙移至虹縣(今泗縣)。n民國,盱眙開始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年)6月,屬安徽省淮泗道(治鳳陽縣)。

民國十七年(1928年),再次直屬安徽省。民國二十年(1932年)5月,安徽省分區設首席縣長,盱眙屬第七區。同年10月,改首席縣長區為行政督察區,盱眙屬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0月,盱眙改屬第五行政督察區。n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7月,改第六行政督察區為第四行政督察區,盱眙屬之。民國三十年(1941年)初,盱眙改屬新設立的第九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裁撤第九行政督察區,盱眙改屬第五行政督察區。n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7月,新四軍淮南主力北撤山東,盱眙為遊擊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複建人民政權,成立泗盱邊防辦事處,11月又成立盱嘉辦事處,盱眙縣政府(三個名稱,一個機構),先後隸屬于淮南津浦路東專員公署和江淮第一行政區。n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盱眙、嘉山、來安、六合四縣合并,成立盱嘉來六縣政府。12月,盱眙全境解放,成立盱眙縣政府(民主政府),仍隸屬江淮第一行政區。n新中國建立後,皖南、皖北合并為安徽省,盱眙屬安徽省滁縣專區。n1952年底江蘇省成立,為加強洪澤湖管理,盱眙于1955年劃歸江蘇省,屬淮陰專區。n1966年,改屬新設置的六合專區(現南京市六合區)。n1971年六合專區撤銷,盱眙又屬淮陰地區。n1983年,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盱眙縣屬淮陰市。n2001年三淮一體,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盱眙隸屬于淮安市。n2015年5月18日,江蘇省政府批複同意調整盱眙縣部分行政區劃,撤銷盱城鎮、古桑鄉、王店鄉,設立盱城街道、太和街道、古桑街道、天泉湖鎮。

地理環境

盱眙,是江蘇省淮安市下轄縣,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位于淮安西南部,淮河下遊,洪澤湖南岸,江淮平原中東部;東與金湖縣、滁州天長市相鄰,南、西分别與滁州市天長市、滁州市來安縣和明光市交界,北至東北與分别泗洪縣、洪澤區接壤。n盱眙縣地處北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區域,屬季風性濕潤氣候。地勢西南高,多丘陵;東北低、多平原;呈階梯狀傾斜,高差懸殊220多米。淮河流經境内,東、北部瀕臨洪澤湖,有低山、丘崗、平原、河湖圩區等多種地貌。

基本内容

盱眙:

xūyí

1.張目上視。

盱眙,秦時建縣,當時名叫都梁後來改為"盱眙",意思是張目為盱,直視為眙所以每年的龍蝦節都是叫做"登高望遠",意思是盱眙人眼光放的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