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漢語成語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意思是說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裡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故事】:春秋時,晉國的公子夷吾求秦國幫他登上王位,并答應給五座城池。【典故】:有一年,魏國的東陽地方向國家交售的錢糧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為此,滿朝廷的大臣一齊向魏文侯表示祝賀。一天,他在路上見到一個人将羊皮統子反穿在身上,皮統子的毛向内皮朝外,那人還在背上背着一簍喂牲口的草。那人回答說:“我很愛惜這件皮衣,我怕把毛露在外面搞壞了,特别是背東西時,我怕毛被磨掉了。
    中文名: 外文名: 拼音: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 近義詞: 反義詞: 名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出處:《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釋義: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裡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用法:褒義,謂語 結構:偏正式 例句: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們不是也跟着家破人亡?~。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類屬:中國古代成語

成語概括

【成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拼音】: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

【釋義】: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裡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出處】:《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原文】:魏文侯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刍。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刍?”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裡盡而毛無所恃耶?”

【示例】: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們不是也跟着家破人亡?~。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近義詞】:相輔相成、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語法】:複句式;作補語;形容兩者的關系。

原文

【故事】:夷吾成為晉惠公後就違背諾言。後來秦國遇饑荒向晉國借糧,晉惠公也沒答應。大臣虢射對晉惠公說:“我們借糧也不能改善關系,就好比‘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典故】:有一年,魏國的東陽地方向國家交售的錢糧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為此,滿朝廷的大臣一齊向魏文侯表示祝賀。 魏文侯對這件事并不樂觀。他在思考:東陽這個地方土地沒有增加、人口也還是原來那麼多,怎麼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錢糧布帛呢?即使是豐收了,可是向國家上交也是有比例的呀。他分析這必定是各級官員向下面老百姓加重征收得來的。這件事使他想起了一年前他遇到的一件事。

一年前,魏文侯外出巡遊。一天,他在路上見到一個人将羊皮統子反穿在身上,皮統子的毛向内皮朝外,那人還在背上背着一簍喂牲口的草。

譯文

魏文侯感到很奇怪,便上前問那人道:“你為什麼要反穿着羊皮衣,把皮闆露在外面來背東西呢?”

那人回答說:“我很愛惜這件皮衣,我怕把毛露在外面搞壞了,特别是背東西時,我怕毛被磨掉了。”

魏文侯聽了,很認真地對那人說:“你知道嗎?其實皮闆更重要,如果皮闆磨破了,毛就沒有依附的地方了,那你想舍皮保毛不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嗎?”

那人依然執迷不悟地背着草走了。

如今,官吏們大肆征收老百姓的錢糧布帛而不顧老百姓的死活,這跟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行為不是一樣的嗎?

于是,魏文侯将朝廷大臣們召集起來,對他們講了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故事,并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老百姓不得安甯,國君的地位也難以鞏固。希望你們記住這個道理,不要被一點小利蒙蔽了眼光,看不到實質。”

衆大臣深受啟發。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道理,基礎是根本,是事物賴以存在的依據,如果本末颠倒,那将是得不償失的。

啟示

做事千萬不可本末倒置,事物得以存在的基礎受到了動搖是物業無法繼續存在,此所謂得不償失。

上一篇:艾利和E30

下一篇:甯波鼓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