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

皇太極

清朝皇帝
皇太極(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生于明萬曆二十年十月廿五,為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第8子,母為孝慈高皇後葉赫那拉氏。他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極被漠南蒙古部落奉為“博格達·徹辰汗”,又稱天聰汗,同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在沈陽稱帝,建國号大清。在位17年(1626-1643年)。在位期間,發展生産,增強兵力,不斷對明朝作戰,為下階段清王朝迅速擴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廟号太宗,谥号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晚十時入關前夕突然病故,年52歲。葬于沈陽昭陵(今沈陽市北陵公園北)。廟号太宗。谥号: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Huang·Taiji
  • 姓名:皇太極
  • 民族:滿族
  • 王朝:清朝
  • 廟号:太宗
  • 谥号:應天興國弘德彰武
  • 陵墓:沈陽昭陵
  • 年号:天聰、崇德
  • 出生年月:1592年11月28日
  • 登基年月:1626年
  • 去世年月:1643年9月21日
  • 退位年月:1643年
  • 主要成就:大清帝國的實際建立者和開國皇帝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赫圖阿拉(今遼甯新賓縣西老城)
  • 前任:清太祖努爾哈赤
  • 後任:清世祖福臨
  • 代表作品:《車營扣答合編》
  • 妻子:孝端文皇後

個人檔案

姓名:愛新覺羅•皇太極

屬相:龍

父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即清太祖)

母親:葉赫納拉氏,後尊為孝慈高皇後

排行:清太祖第八子

初婚:22歲

配偶:皇後2人、妃5人、側妃2人、庶妃6人等等

子女:11子,14女

即位時間:天命十一年九月初一日(1626年10月20日)

即位年齡:35歲

在位年數:17年

享年:52歲

最得意:松錦之戰奪得勝利

最失意:兵敗甯錦

最不幸:生母早亡

最痛心:愛妃早死

最擅長:韬略

稱号

皇太極也以洪太極、黃台吉等名字在明末清初的文獻中出現。現代學者多認為皇太極并非其真實名字,而僅僅是其稱号,來源于蒙古貴族的稱号“渾台吉”。而皇太極的本名衆說紛纭。俄羅斯漢學家G.V.戈爾斯基認為“皇太極”的本名是“阿巴海”(Abakhai)。此說曾一度被西方學界廣泛接受,但這個名字并沒有在當時的漢文和滿文文獻中登場,因此被認為是錯誤的,很有可能系其稱号“天聰汗”的誤解。在《李朝實錄·仁祖大王實錄》中,皇太極以“黑還勃列”的名字登場。日本學者三田村泰助據此文獻,又參照了明代陳仁錫的《山海紀聞》等史料,提出皇太極的本名是“黑還”(hekan)的說法。三田村泰助将“黑還勃列”還原為滿語“hekan beile”:“黑還”(hekan)是皇太極的本名;“勃列”(beile)即“貝勒”,是滿洲貴族的一種稱号。

個人概述

皇太極于天命元年(1616年)封和碩貝勒。繼位後,順應曆史發展趨勢,促進了後金政權的封建化進程。他派人丈量土地,将“各處餘地”歸公,發給民戶耕種,不許旗主、貴族再立莊田。又把原來每13名壯丁編為一莊改為每8名壯丁編為一莊,“其餘漢人,分屯别居,編為民戶。”并下令編審壯丁,解放部分奴婢為編民。這些措施,使滿族貴族的特權受到一定制約,有利于發展農業生産。他極力學習漢族文化,命儒臣翻譯漢字書籍。天聰六年(1632年)正月,廢除“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舊制,改為自己“南面獨坐”,突出汗位獨尊地位。繼而尋機削除異已,鏟除了威脅汗位的三大貝勒勢力,使汗權得到鞏固。仿明制,設内三院,六部,“停王貝勒領部院事”,獨主政務。又設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備的國家機構。集中了汗權,加強了專制統治。為了擴大兵源,創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命人在老滿文的基礎上增加圈點,将老滿文改造成新滿文。為了聯絡蒙古和西藏,大力扶植和宣揚喇嘛教。他決意承襲父志,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統治。在即位後“邦家未固”時,一方面對明廷采取議和策略,同時又屢次入關,擄掠漢地大批人畜、财物。為解除後顧之憂,兩次出兵朝鮮,統一蒙古和黑龍江流域。在鞏固了内部統治,并基本上消除了來自朝鮮和内蒙的威脅後,于天聰十年(1636年)五月,稱帝,定國号“大清”,改元崇德,改女真為滿洲。其後将主要兵力用于對明戰争。崇德五年(1640年),指揮清軍取得松錦大捷,殲滅明軍五萬餘人。在降服松山、錦州後,清軍占領了除甯遠外的明朝關外全部城鎮。崇德七年(1642年),再次遣軍入關,連破遠至山東的八十餘城。

開科取士 招募人才

皇太極深知滿族要想入主中原,必須取得漢族地主階級的支持。因此,他十分重視漢族地主知識分子和明朝降官降将的作用,對他們采取招降收買政策。天聰三年,首次考試儒生,網羅了兩百名漢族文人。此後又多次舉行考試,分别優劣,量才錄用。五年,大淩河戰役後,對大批降将賜以莊田、奴仆、馬匹,并委以官職。天聰七、八年間,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沉志祥等明朝将領紛紛自願來投,皇太極對他們封王封侯,寵榮備至。随着蒙古的臣服,明朝将領的降順,皇太極逐步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大大增強了軍事力量。

沈陽稱帝 明将投降

天聰十年四月,皇太極在沈陽稱帝,從此全力以赴地對明朝發動侵略。是年秋,他命阿濟格統兵南侵,掠奪人畜十八萬。崇德三年,又命多爾衮、嶽托率軍南侵。攻破城池五十多處,虜獲人口四十六萬,金銀百餘萬兩。為了從正面打開山海關,自五年三月起,發動了錦州戰役。明廷派薊遼總督洪承疇率十三萬大軍往援錦州祖大壽。皇太極指揮作戰,後明軍因塔山糧草被奪而決定分成兩路突圍。承疇等人突圍未成,困守松山城,松山副将夏承德密約降清,以為内應。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洪承疇被俘,祖大壽在錦州投降。至此,明朝在關外僅剩甯遠一孤城。

猝然長逝 身後谥号

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在清甯宮中猝然病死(“端坐無疾而終”,應是心肌梗塞或腦溢血之類的疾病),葬沈陽昭陵(通稱沈陽北陵)。廟号太宗,谥号“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主要功績

繼位之初 加強集權

皇太極繼位之初,後金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由于多次對外掠奪,處境孤立,受到明朝、蒙古、朝鮮的包圍。内部由于貴族分權勢力的矛盾,沖突日益嚴重。他雖繼承了汗位,但實際上是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大貝勒“按月分值”政務。權力分散,事事掣肘,徒有“一汗虛名”。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推進封建化的改革,皇太極采取各個擊破的手段,打擊、削弱分權勢力,提高汗權。天聰四年,皇太極以阿敏棄守灤州、永平(今河北盧龍)、遷安、遵化四城的罪名,将其終身幽禁。五年,莽古爾泰同皇太極發生口角時,竟拔刀相向。皇太極借機以“禦前露刃”之罪,革去莽古爾泰大貝勒銜。至此,四大貝勒,僅剩他和代善兩人。六年,皇太極終于廢除了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政務的舊制,改成自己南面獨坐,取得了汗的獨尊地位。另外,皇太極仿照明制,逐步建立國家統治機構,以取代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國家權力。三年,建立了由滿漢文人組成的“文館”,職掌“翻譯漢字書籍”,“記注本朝政事”,為皇太極推行漢化運籌帷幄。五年,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掌國家行政事務。十年,又将“文館”擴充為内國史院、内秘書院、内弘文院,統稱“内三院”,負責撰拟诏令、編纂史書、掌管和起草對外文書與敕谕、講經注史、頒布制度等。稍後,又建立了都察院,改蒙古衙門為理藩院。皇太極通過這套政權機構,把權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

發展經濟 國内改革

在經濟上,由于努爾哈赤晚年在遼東實行“抗拒者被戮,俘取者為奴”的奴隸制政策,漢人紛紛逃亡和暴動,生産凋敝,後金社會動蕩不安。為了緩和社會矛盾,皇太極執政伊始,便提出“治國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針,把原先努爾哈赤所推行的漢人每十三壯丁編為一莊,按滿官品級分給為奴的政策改為每備禦止給壯丁八人、牛二頭、以備使令,其餘漢人分屯别居,用漢官管理,使大量漢族奴隸取得了”“民戶”地位,成為後金政權下的個體農民。天聰五年,皇太極頒布《離主條例》,其中規定“凡奴隸主犯有私行拓獵、擅殺人命、隐匿戰利品、奸污屬下婦女、冒功濫薦、壓制申訴等罪,許奴仆告發,準其離主”。這一條例,限制了滿洲貴族的某些特權,有利于奴仆争取改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為了促進農業生産,皇太極注意體恤民力,凡有妨農務的工程,一律不複興築,使百姓能“專勤南畝,以重本務”。經過幾年的努力,農業有了較大發展,糧食基本上能夠自給,社會矛盾得到緩和。

屢敗朝鮮 四面結盟

皇太極在國内大力實行改革時,并沒有放棄努爾哈赤對外進行侵略擴張的政策。他認為要戰勝明朝,首先要征服蒙古和朝鮮,這既可以解除後顧之懮,又可以利用他們的力量,共同對付明朝。天聰元年一月,皇太極不宣而戰,命阿敏、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率三萬大軍入侵朝鮮,迫使朝鮮簽訂《江都和約》。1636年,皇太極又以朝鮮“屢敗盟誓”,“助明害我”為由,親率十萬大軍入侵朝鮮,包圍南漢山城。國王李被迫投降,稱臣納貢,允諾與明朝斷絕往來,并将王子送沈陽為人質。對蒙古,皇太極采取“懾之以兵,懷之以德”的政策。首先争取與察哈爾林丹汗不和的科爾沁、喀喇沁等部的歸附。天聰二年,達成共同征讨林丹汗的協議。經過幾次征戰,林丹汗勢力大衰。八年,林丹汗在青海大草灘出痘病死。九年初,皇太極命多爾衮等率一萬人渡黃河西進,至托裡圖,俘獲了林丹汗子額哲及其部衆一千餘戶,統一了漠南蒙古。為了籠絡蒙古封建上層分子,皇太極用聯姻、賞賜、封王封爵、定外藩功臣襲職例、崇奉喇嘛教、與西藏僧俗頭領建立聯系等手段,取得了蒙古諸部的支持和效忠。

統一漠南

為了彌補女真,滿洲人數太少的根本弱點,清除北方、東北方向來的威脅,斬斷明朝右臂,皇太極加緊進行統一漠南蒙古各部的征撫工作。一方面屢派使者,招誘巴林等部歸附,另一方面,集中兵力對付察哈爾部林丹汗。

天聰六年(明崇祯五年,1632)四月初一,皇太極率軍離沈陽,西征林丹汗,适值遼河水漲,人馬浮水而過,兩晝夜始渡完。沿途蒙古各部貝勒紛紛遵奉率兵從征谕旨前來相會,到十二比來會者有喀喇沁、土默特、喀喇車裡克、伊蘇忒、紮魯特、敖漢、奈曼、阿祿、巴林、科爾沁等部及北邊蒙古諸部奧巴等數十位貝勒,均獻酒獻馬,汗設大宴相待。

四月十六日,金汗召集各貝勒,嘉獎踴躍遵命之貝勒,訓斥怠緩之人。皇太極谕:“朕以察哈爾不道,整旅往征,先期谕令爾等率本部兵來會。今爾等所領之兵,多寡不齊,遲速亦異,惟科爾沁部土謝圖額驸奧巴率來軍士甚多,又不惜所蓄馬匹,散給部衆,疾馳來會”,“足見立心誠意,憂樂相同,朕甚嘉之”。至于舅舅吳克善的行動,則使“朕心不甚歡樂”。紮魯特部諸貝勒,“尚屬實心效力”,敖漢、奈曼諸貝勒,亦“較優,然也未為盡善”。巴林諸貝勒似尚畏懼察哈爾,且“吝惜馬匹,怠緩不前”,阿祿諸貝勒“深受林丹汗之欺淩,乃此次并不思仗朕之力以複仇,而不多發兵馬”,“僅以一旅之師勉強應命”,“應俟班師日議罪”。各貝勒皆叩首受命。這次訓谕,對激勵和鞭策蒙古踴躍從征,起了很大作用。

皇太極下令,日夜兼程,直取林丹汗住地,一舉蕩平察哈爾。四月二十二日,大軍過興安嶺,行軍已達一千三百多裡(從沈陽算起)。但是,連一個察哈爾人也未看到,原來鑲黃旗固山額真達爾哈家的兩名舊蒙古人,于十八日夜間潛盜良馬六匹,飛奔察哈爾,通知金兵大舉來攻。“林丹汗聞之大懼,遍谕部衆,棄本土而奔,遣入赴歸化城(今年蒙呼和浩特),驅富民及牲畜盡渡黃河。察哈爾國人倉卒逃遁,一切辎重,皆委之而去。”皇太極知悉此情,谕領兵諸貝勒大臣:“察哈爾知我整旅而來,必不敢交鋒,追愈急,則彼遁愈遠,我軍馬疲糧竭,不如且赴歸化城暫住”。于是大軍向歸化城前進。五月二十三日,至木魯哈喇克沁,分兵兩翼,左翼以貝勒阿濟格為帥,率科爾沁土謝圖額驸奧巴及巴林、紮魯特、喀喇沁、土默特、阿祿等部兵一萬,往掠大同、宣府邊外一帶察哈爾部民;右翼命濟爾哈朗、嶽托、德格類、薩哈廉、多爾衮、多铎、豪格等貝勒領兵二萬,往掠歸化城黃河一帶部民;汗與大貝勒代善、貝勒莽古爾泰統大軍繼進。二十七日獲悉,林丹汗聞金兵入境,驚慌失措,“盡攜部民、牲畜、财物,渡黃河以遁,所遺止窮民耳”。這一天,大軍行馳七百裡,西至黃河木納漢山,東至宣府,自歸化城南及明國邊境,“所在居民逃匿者,悉俘之,歸附者,編為戶口”。

高明政策

對漢官

漢官原從屬滿洲大臣,自己的馬不能騎,自己的牲畜不能用,自己的田不能耕;官員病故,妻子要給貝勒家為奴。皇太極優禮漢官,以此作為籠絡漢族上層人物的一項重要政策。對歸降的漢官給予田地,分配馬匹,進行賞賜,委任官職。皇太極重用漢官,範文程是一個例子。“太宗即位,召直左右”,參與軍政大計。每逢議事,總問:“範章京知道嗎?”遇有奏事不當之處,總是說:“為什麼不和範章京商量呢?”大家說:“範章京也這麼說。”太宗就認可。有一次範文程在皇宮裡進食,看着滿桌佳肴美味,想起老父親,停箸不食。太宗明白他的心思,立即派人把這桌酒席快馬送到範文程家裡。後來,範文程做到内秘院大學士,這是清朝漢人任相之始。

對漢儒

他提出“治國之要,莫先安民”,強調滿洲、蒙古、漢人之間的關系“譬諸五味,調劑貴得其宜”。他決定:漢人壯丁,分屯别居;漢族降人,編為民戶;善待逃人,放寬懲治——“民皆大悅,逃者皆止”。 

“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誰占有更多的優秀人才,并發揮其才能智慧,誰就能戰勝對手。大明有人才卻不能用,大順沒有鴻儒俊彥,牛金星不過是個舉人,而決定大清能否在這場龍虎鬥中取勝的關鍵也在于能否大量地占有人才。努爾哈赤對明朝生員屠殺過多,對所謂通明者“盡行處死”,其中“隐匿得免者”約有300人,都淪為八旗包衣下的奴仆。皇太極下令對這些為奴的生員進行考試,各家主人,不得阻撓。這是後金科舉考《清太宗聖訓》試的開端,結果得中者共200人。他們從原來為奴的身份,盡被“拔出”,獲得自由,得到獎賞。後又舉行漢人生員考試,取中228人,從中錄取舉人,加以重用。這項舉措,反響強烈,“仁聲遠播”。 族名滿洲,建号大清。皇太極做了兩件大事,影響千古,史冊永存。一件是改族名女真為滿洲。天聰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天聰汗皇太極發布改族名為滿洲的命令,從此,滿洲族(簡稱滿族)的名稱正式出現在中華和世界的史冊上;另一件是改國号大金為大清。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在沈陽皇宮大政殿舉行即皇帝位的典禮,改國号“大金”為“大清”,改年号“天聰”為“崇德”。因為皇太極有兩個年号:一個是天聰,另一個是崇德,所以清朝出現十二帝十三朝的現象。皇太極為什麼改國号為“大清”呢?有一個傳說:努爾哈赤早年逃難時騎着一匹大青馬,慌急趕路,馬被累死。努爾哈赤難過地說:“大青啊,大青,将來我得了天下,國号就叫大清!”當然這是一個傳說故事,不必深究。皇太極改國号、稱皇帝意在表明:自己不僅是滿洲的大汗,而且是蒙古人、漢人以及所有人的大汗,是大清國臣民的皇帝。“南面獨坐”,完善體制。随着後金的發展,皇太極改革并完善政權機構。一是,除掉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又挾制大貝勒代善,廢除大汗同三大貝勒并坐制,改為皇太極“南面獨坐”,強化君主極權;二是,鞏固和完善八旗制度,逐步設立八旗漢軍,以管理漢軍及其眷屬的軍、政、民等事宜,并擴編八旗蒙古,加強對蒙古的統轄;三是,創設蒙古衙門(崇德三年改稱理藩院),以專門處理民族事務;四是,仿效明制,設立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形成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和理藩院所謂“三院六部二衙門”的政府架構,基本完善了政府組織的體制和架構。

強兵之路

努爾哈赤死後,按照他本人的意願,本來是安排九王多爾衮繼承汗位的,因其所幼,再以大貝勒代善(二子)攝政。但是中國的曆史向來如此,就是王位之争一向是非常之劇烈的,何況努爾哈赤是在戰鬥中意外中傷而死的,那麼他生前盡管有所安排,但是并未完全安排妥當。所以當他死後,諸位王子、貝勒并未能遵從他的遺命,所以多爾衮繼承汗位一事也就變得有點懸了。努爾哈赤的兒子們争奪汗位十分激烈,過程也就不再冗述,到了最後是以四王皇太極憑借自己手中的兵權,再加上大貝勒代善的支持,最終于1626年奪得汗位告終的。皇太極上台以後,雄心勃勃,決意承襲父志,把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統治,作為後金的基本"國策"。但是這時的後金還處在"邦家未固"、"事局未定"的動蕩之中,皇太極本人面臨着許多内部和外部的矛盾,要想進取中原,不把這些内憂、外患先解決掉是決定不行的,于是皇太極本人也就開始了他的"興王強兵"之路。本來,努爾哈赤創建八旗制度,命其子侄擔任各旗旗主,在旗内,各置官屬,各統兵民,旗主貝勒為了擴大利益,不斷發生明争暗鬥。努爾哈赤到了晚年,企圖用八旗旗主聯合共同主政,社會财富為其所有的辦法一協調他們之間的矛盾。

這種反映氏族社會軍事民主的合議制,把它移植到開始進入封建制的後金是根本行不通的。當皇太極繼承汗位之後,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大貝勒共理政務。當時實行的是"按月分值"制度,即"三大貝勒"加上皇太極四人每人值一個月的班,國中的一切事務,由當月的值班貝勒掌理,實際上就是四人輪流執政。所得人口、财産也由八旗平均分配,皇太極對這種"雖有一汗虛名"的地位,當然不能忍受,便努力集中權力,采用"漢法",更改舊制,實行改革。不改革就無以興國,他也把"改革開放"定為後金國策了,改革舊制,解放思想,吸取漢人的寶貴經驗,這一點深得當今的改革開放總工程師"鄧公"改革之深意也!

首先,當然得加強并鞏固汗權,也就是"興王權"。皇太極為了提高汗位,大力削弱諸王的權勢,狠狠打擊足以與自己争權的三大貝勒的勢力。

第二,既然要改革、要開放,那就要徹底一點,所以整頓和改革國家機構也就成了皇太極的第二要務。皇太極即位後,努力學習漢族文化,對國家機構進行了很大改革,使後金政權迅速地封建化。

第三,皇太極的所謂"改革及開放"政策無非就是要鞏固自己的汗位,既然要學習别人的東西,那麼第三要務就是要團結漢族官僚和知識分子了。這是為對抗明朝做好準備。要團結漢族的知識分子的最佳途徑就是開科取士了,這種措施不僅把一些漢族知識分子從被奴役的地位解放出來,而且在政治上赢得了他們的支持和擁護。

第四,在加強王權的基礎上,要強國,當然得擴大兵源了,所以皇太極的第四要務不是擴大兵源,以和兵力衆多的明王朝作戰,又為了平衡滿族八旗旗主和貝勒們的軍事勢力,創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的組成雖然與滿洲八旗相同,但是漢軍、蒙古八旗的固山額真都是由皇太極任命,不稱職的可以随時撤換,這點和滿洲八旗旗主世襲制不同。與此同時,皇太極為了加強八旗兵的戰鬥力,不斷頒布軍律和加緊制造火器。

這樣,皇太極不僅有了善于野戰的八旗騎兵,而且又有了能夠攻堅的炮兵,所以八旗兵的戰鬥力大大地增強。以上就是皇太極的興王強兵之路,正是有了這種準備,清兵才能夠踏足中原的。

繼位之迷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毒疽發作而死,皇太極繼承汗位。關于皇太極是如何繼位的問題,有不同的說法。據朝鮮史籍《魯庵文集》記載:“老汗(努爾哈赤)臨死曰:洪佗始(皇太極)能成吾志。終無所命而死。”因而皇太極得汗位,是符合努爾哈赤臨終之命的。

長期以來,一些明清史專家認為,皇太極汗位是從其幼弟多爾衮手中篡奪來的。清人蔣良骐的《東華錄》順治八年(1651)二月己亥诏内載,多爾衮聲稱“太宗文皇帝(皇太極)之位原系奪立”,暗示皇太極篡奪汗位。據說,努爾哈赤生前已立多爾衮為嗣子,而皇太極用陰謀狡詐的手段從其幼弟手中奪取了汗位,為去除篡位障礙,還逼迫多爾衮生母大妃納喇氏死殉。此說受到一些人懷疑,因為努爾哈赤痛恨多爾衮生母不忠,去世前特命她死殉。當時多爾衮才十五歲,既無功業,亦無威望,故不可能立多爾衮為嗣。皇太極即位後,對多爾衮“特加愛重”,大力培養提拔,多爾衮對皇太極的恩育萬分感念,盡心盡力輔佐皇太極,勳勞卓著,成為皇太極最得力的助手。

總之,皇太極與多爾衮兄弟感情較好,無法想像皇太極對多爾衮幹下篡位、殺母的勾當。有的則認為,皇太極的汗位是通過激烈争鬥,力克競争對手而得到的。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與諸貝勒争奪汗位的鬥争白熱化,最後皇太極擊敗對手自立為汗。其間,皇太極與代善的争鬥尤為激烈,代善有勳績,有聲望,也有勢力,長期以來一直是汗位的有力競争者,皇太極抓住一切機會打擊代善,如利用代善與大妃納喇氏的暧昧關系,推波助瀾,借助輿論,促使努爾哈赤罷黜大妃,代善威望遭受損害。

努爾哈赤死後,又逼大妃死殉,削弱代善的勢力,最後壓服代善,奪取汗位。還有學者認為,皇太極汗位并非奪立,而是由諸貝勒推舉産生。太祖努爾哈赤生前未立嗣子,而是确立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為汗者須請貝勒推舉産生。當時諸貝勒中,數皇太極實力最強,努爾哈赤死去當天,代善長子勸代善說:“四大貝勒(皇太極)才德冠世,深契先帝聖心,衆皆悅服,當速繼大位。”代善表示同意。次日,在諸貝勒大臣聚于朝時,代善提議舉皇太極為汗,請貝勒“皆喜曰善。議遂定,乃合詞請上即位”。《魯庵文集》所記更富戲劇性:代善表示,按努爾哈赤遺願,當立皇太極為汗。皇太極推辭,主張代善當立,并“相讓走避”。國不可一日無一君,大臣們一會兒去請代善,一會兒去拉皇太極,“号呼奔走于兩間者再三,凡三日”,最後還是代善使人“群擁”皇太極即位。這裡不見刀光劍影、不擇手段的權力争鬥,代之以和平友好的互相謙讓。這與貫串清朝特别是其前期血腥的最高權力之争,形成強烈反差,令人難以置信。

其中雖有言過其實之處,但按當時情況,民主推舉皇太極為汗,還是有可能的。因為,當時人們相當崇尚武功,而皇太極的武功遠遠超過才十幾歲的多爾表,與代善比也不相上下;此外,在政治識見、軍事才能和個人威望上,皇太極都高出請貝勒一籌,由于君主專制制度尚未發展完善,遇大事須協商辦理,因而推舉才能卓著的皇太極即位,是不足為怪的。

後妃與子女

後妃

孝端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名哲哲。正宮皇後。生三女,下嫁額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孝莊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宮莊妃,孝端文皇後侄女,海蘭珠之妹。生一子,順治帝。女三,下嫁弼爾塔哈爾、色布騰、铿吉爾格。敏惠恭和元妃,博爾濟吉特氏,名海蘭珠。關睢宮宸妃,孝端文皇後侄女。生一子,二歲而殇。她也是皇太極最寵愛的妃子。

懿靖大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名娜木鐘。麟趾宮貴妃。生一子,博穆博果爾。一女,下嫁噶爾瑪索諾木。

康惠淑妃,博爾濟吉特氏,名巴特瑪。衍慶宮淑妃。

元妃,鈕祜祿氏。弘毅公額亦都的女兒。生一子,洛博會。

繼妃,烏拉納拉氏。生二子,豪格,洛格。一女,下嫁旺第。

側妃,葉赫納拉氏。生一子,碩塞。

側妃,紮魯特博爾濟吉特氏。生兩女,下嫁誇紮,哈尚。

庶妃,納拉氏。生一子,高塞。二女,下嫁輝塞,拉哈。

庶妃,奇壘氏。察哈爾部人。生一女,下嫁吳應熊。

庶妃,顔紮氏。生一子,葉布舒。

庶妃,伊爾根覺羅氏。生一子,常舒。

庶妃,生一子,韬塞。

庶妃,生一女,下嫁班第。

皇子

愛新覺羅•豪格,長子,肅武親王。

愛新覺羅•洛格,早殇

愛新覺羅•洛博會,早殇。

愛新覺羅•葉布舒,四子,輔國公。

愛新覺羅•碩塞,五子,承澤裕親王。

愛新覺羅•高塞,六子,鎮國悫厚公。

愛新覺羅•常舒,七子,輔國公品級。

八子,早殇。

愛新覺羅•福臨,九子,清世祖,順治帝。

愛新覺羅•韬塞,十子,輔國公。

愛新覺羅•博穆博果爾,十一子,襄昭親王。

皇女

長女:固倫敖漢公主,母繼妃烏喇那拉氏,嫁蒙古敖漢部郡王班第。

次女:固倫溫莊長公主,名馬喀塔,母孝端文皇後,先嫁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之子額哲,再嫁額哲弟阿布奈。

三女:固倫端靖長公主,母孝端文皇後,嫁蒙古科爾沁部奇塔特。

四女:固倫雍穆長公主,名雅圖,母孝莊文皇後,嫁蒙古科爾沁部弼爾塔哈爾。

五女:固倫淑慧長公主,名阿圖,母孝莊文皇後,先嫁正黃滿洲旗人索爾哈,再嫁蒙古巴林部色布騰。

六女:固倫公主,母側妃博爾濟吉特氏,嫁滿洲旗旗人誇劄。

七女:固倫淑哲公主,母孝莊文皇後,嫁鑲黃滿洲旗旗人喇瑪思。

八女:固倫永安長公主,母孝端文皇後,嫁蒙古科爾沁部巴雅斯護朗。

九女:母側妃博爾濟吉特氏,嫁博爾濟吉特氏哈尚。

十女:縣君,母庶妃納喇氏,嫁滿洲旗人瓜爾佳氏輝塞。

十一女:固倫端順長公主,母懿靖大貴妃,嫁博爾濟吉特氏噶爾瑪索諾木。

十二女:鄉君品級,母氏阙,嫁博爾濟吉特氏班第。

十三女:母庶妃納喇氏,嫁滿洲旗人瓜爾佳氏哈拉。

十四女:和碩恪純長公主,母庶妃察哈爾奇壘氏,嫁吳三桂之子吳應熊。

兄弟姊妹

愛新覺羅·褚英,長子,皇太子(後來被廢,清太宗即位後封其為廣略貝勒)。

愛新覺羅·代善,次子,禮烈親王。

愛新覺羅·阿拜,三子,鎮國勤敏公。

愛新覺羅·湯古代,四子,鎮國克潔将軍。

愛新覺羅·莽古爾泰,五子,原封貝勒。

愛新覺羅·塔拜,六子,輔國悫厚公。

愛新覺羅·阿巴泰,七子,饒馀敏郡王。

愛新覺羅·皇太極,八子,清太宗。

愛新覺羅·巴布泰,九子,鎮國恪僖公。

愛新覺羅·德格類,十子。

愛新覺羅·巴布海,十一子,已革鎮國将軍 。

愛新覺羅·阿濟格,十二子,原封英親王。

愛新覺羅·賴慕布,十三子,輔國介直公。

愛新覺羅·多爾衮,十四子,睿忠親王,後被清世祖追溢為成宗。

愛新覺羅·多铎,十五子,豫通親王。

愛新覺羅·費揚果,十六子。

獵殺五虎

在沈陽故宮博物院館藏清初曆史文物中,有一件稀世珍品——鹿角椅。此椅的成造時間,距今已有300餘年的曆史了,為有清以來第二個開國皇帝,清太宗文皇帝,即皇太極的禦用之物。那麼,清初帝王的座椅為何要做成這樣的款式?我們可以從這個馬上得天下的皇族的狩獵習俗說起。 

鹿角椅兼備防護作用

鹿角椅,顧名思義,就是用鹿角制成的座椅。鹿角,在中國古代軍營中曾作為一種防禦設備。因此,皇太極乘坐的鹿角椅,既是一件做工精美的工藝品,又兼備防護作用的實用價值。

鹿角椅的外形有些像“太師椅”,是以鹿角的自然形态,巧妙地将鹿角反扣在方形底座上。而鹿角外展的四個支叉作為椅子的支柱,自然形成座椅的靠背和兩扶手。另在後靠正面和兩側各增加一個木靠背和兩根支柱,以支撐和加固椅圈;鹿角分出的每個尖狀的角枝,猶如一把把鋒利的刀劍,圍護在座椅的周圍。

皇太極鹿角椅的靠背正中,精心雕刻着乾隆皇帝禦制詩一首,是乾隆十九年(1754)第二次東巡盛京,拜谒祖宗山陵之後,瞻仰了太宗的乘椅後,不禁詩興大發,遂賦詩抒懷,其詩曰:“彎弧曾逐鹿,制器以乘龍;七寶何須羨,八叉良足供;庫藏常質古,山養勝新茸;那敢端然坐,千秋示儉恭。”落款為“乾隆甲戌秋九月禦筆”下方為乾隆連珠方印一枚。字為陰刻,工整秀麗,頗似乾隆皇帝的書體風格。所刻詩句均有貼金,顯得輝煌奪目古樸明朗。

滿族的狩獵習俗

居住在山區、河畔的滿族,多以漁獵、采集為生。滿族稱狩獵為打圍,打圍分大圍和小圍。春、夏、秋三季打小圍,獵人單獨外出打獵,多獵些黃羊、山兔、山雞等小獸。冬至之後行大圍,采取集體出獵的形式。由族長率領,帶上狗、海東青(獵鷹)、弓箭、紮槍、刀叉等獵具,出獵者按人數編成若幹隊,每隊選一有經驗的獵手為獵長,負責指揮。發現獸群後,獵人們按照獵長的命令,将獸群圍住并高聲呼喊、敲打樹木,驚吓野獸,并逐漸縮小包圍圈,将獵物趕到空曠易射的地帶,這叫“趕杖”。待獵物們進入有效射程後,獵長一聲令下,獵手們萬箭齊發,通常都會射殺大量野獸。每年打大圍都在冬至節後,一般20天左右出山,時間長的可達兩個月。每天打一圍和二三圍不等,每隔三至五天要遷一回營地。所獲獵物由族長平均分配,一戶戶堆放好,上插各戶之箭,人們認箭領物。對老人多、人口多的人家額外多分些。八旗制度建立後,圍獵按旗進行,并且各旗都有固定的圍獵山地,打圍通常在本旗的獵山進行。《柳邊紀略》載甯古塔地區滿族行圍:“十月,人皆臂鷹走狗,逐捕禽獸,名曰‘打圍’。按定旗分,不拘平原山谷,圍占一處,名曰‘圍場’。無論人數多寡,必分兩翼,由遠而近,漸近相逼,名曰‘合圍’。或日一合再合。所得禽獸,必饷親友。”

努爾哈赤父子都是神箭手

努爾哈赤是一個神箭手。萬曆十四年(1586)四月,他親迎哈達萬汗孫女阿敏為妃,在洞那個地方與東果部第一号射手紐妄肩較射,目标是百餘步外的一棵柳樹,紐妄肩“下馬挽弓射五矢,止中三矢,上下不一”,努爾哈赤連發五矢皆中,而且“五矢攢于一處,相去不過五寸”。努爾哈赤對箭法很有研究,曾教導衆人要使用“小而軟”的弓,體力強壯者便能射中目标。皇太極因從小就經常練習,箭法也很高明,有一次征伐蒙古察哈爾,在行幄中筵宴諸蒙古貝勒,他擡頭看見天空有一飛禽,執弓一箭而下,衆蒙古貝勒都贊歎不已。皇太極繼位之後,經常在皇宮内外舉行步射和騎射比賽:天聰九年(1635)五月,皇太極在大政殿接見出征黑龍江虎爾哈部落諸臣和歸降的頭人。由于軍事行動順利,投附者達兩千人,皇太極十分高興,命歸降軍士較射;崇德元年(1636)上尊号禮成,皇太極命人在盛京城南的祭壇前“樹鹄”,命善射者射之,“射畢,列儀仗作樂還宮”;崇德二年(1637)八月,關雎宮宸妃誕育皇嗣,諸事順遂,皇太極親率兩黃旗護軍在演武場上騎馬“較射,賜大宴”,又命“六旗諸王、貝勒、貝子等各率本旗護軍較射”;崇德二年(1637)八月癸醜,皇太極率“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于辰刻出懷遠門至演武場較射”。

圍獵活動實是練兵

随着後金疆域的擴大,八旗貴族的财富迅速增加,貪圖享受、好逸惡勞的風氣有所滋生。皇太極曾教訓貝勒阿巴泰:你總是說手疼,似覺不耐勞苦。豈不知人身血脈,勞則無滞,你等惟圖家居安樂,身不涉郊原,手不習弓矢,忽然行動,如何不痛苦?若是能努力奮勉,每日堅持騎射,何痛之有?崇德元年(1636)七月,皇太極在貴族們集會時慨歎:今子弟遇行兵出獵,或說妻子有病,或說家中有事,多是托詞。不思勇往奮發,而惟耽戀室家,偷安習玩,國勢能無衰乎?圍獵活動的另一個目的,是獵取生活資料。天聰六年(1632)五月,後金軍隊在從盛京到歸化城、遠征察哈爾的途中,在宣府塞外時已經絕糧斷炊,于是皇太極決定行圍。“(五月)丙辰,左右兩翼兵于啟行時,分道而獵,及合圍,見黃羊遍野,不可數計,遂殺死數萬,時軍中糧盡,因脯而食之。”

皇太極曾一人獵殺五虎

皇太極在行圍活動中,屢屢身先士卒,英勇無比。天聰二年(1628)二月,皇太極率領諸貝勒、群臣在盛京東北400裡外的三窪地方行獵,皇太極射殺了五隻老虎。天聰四年(1630)十一月,皇太極在劄木谷行獵,其時節候嚴寒,随獵之人,都苦寒瑟縮,垂帽護面及耳。皇太極戴一頂窄帽,手不入袖,控縱馳射,竟然像是不知道寒冷。漢人蒙古各官,都不禁從心底發出贊歎。天聰六年五月,皇太極在率大軍出征察哈爾途中,在宣府塞外行獵,連發二矢,每矢貫穿二羊,共計射羊五十八(頭)。天聰九年(1635)十一月,皇太極率諸貝勒及3000名甲士到長嶺等地行獵20天,射獵野獸加之四虎,共達一百二十八(頭)。他這種不畏嚴寒的精神和精湛的騎射技能,在滿蒙漢八旗将士中起到了振奮精神、激勵士氣的作用。

侍衛敢和皇太極争獵物

大規模狩獵之時,彼此争奪獵物的事情時有發生,旗主貝勒與屬下官兵之間也不例外。

天聰四年(1630)十一月行圍時,大貝勒莽古爾泰奪取了屬下的兩頭野獸,其仆人托特仗勢強占了他人射殺的一頭野豬,其幼子在他人射獵的鹿身上補射一箭,據為己有。皇太極十分憤怒,在他的嚴令下,莽古爾泰才不得不将獵物退還。有了皇太極的支持,八旗軍普通馬甲中的勇敢者也敢于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與貝勒抗争。天聰十年(1636)正月二十日,貝勒阿巴泰率兵步獵,鑲黃旗翁阿岱牛錄下勇士額木圖射傷一頭老虎,老虎逃奔時被阿巴泰所殺,額木圖認為老虎應歸自己,負責審驗的“質驗官”卻逢迎貝勒,将死虎斷給阿巴泰。額木圖不服,一直告到兵部,兵部官員将老虎判給了額木圖,并将阿巴泰和其他有關聯的七名八旗官員治罪。正因為皇太極“各取所得”的原則,有的侍衛竟鬥膽和皇太極争起獵物來。崇德四年(1639)十月八日,皇太極率諸福晉至東哈達路圍獵,侍衛巴哈射傷的鹿負箭逃走,巴哈卻一口咬定皇太極所獵之鹿為自己所射。在皇太極拿出證據後仍相争不已。皇太極不禁大怒,親自率領大家到射鹿現場驗視,大家一緻認為巴哈為無理取鬧。

諸王、貝勒将巴哈囚于城門,奏請誅殺。皇太極卻令免死釋罪。在皇太極執政的17年中,八旗軍每年都要行圍狩獵。這首先提高了八旗軍的軍事素質和實戰能力。八旗兵個個骁勇,但兩軍對壘要求隊伍整齊,進退有序,因此在行圍中,皇太極要求紀律嚴明,服從指揮。同時對隊伍的作戰能力,起到了鍛煉的作用。行圍時左、右兩翼迂回包抄的大規模騎兵運動,成為清軍實戰的主要戰術。其次,皇太極的行圍,對清入關後曆屆帝王有示範的作用。

順治元年(1644)清軍入關後,攝政王多爾衮曾多次在京東的熱河、遵化一帶行圍;福臨在位時,曾于順治四年(1647)、順治八年(1651)、順治十年(1653)多次在張家口、古北口塞外、遵化、北京南苑行圍;玄烨曾于康熙四年至康熙十五年(1665-1676)到南苑行圍23次。康熙十六年(1677),玄烨出巡内蒙古卓索圖盟、昭烏達盟,開始籌建木蘭圍場。康熙二十年(1681)正式設立木蘭圍場。康、乾、嘉三帝,在康熙二十年至嘉慶二十五年(1681-1820)間的140年,共赴木蘭圍場行圍達105次。嘉慶帝在《木蘭記》碑文中寫道:“夫逸習勞難,承平日久,漸恐陵替,守成之主,不可忘開創之艱,承家之子,豈可失祖考之志,木蘭秋狝,為億萬斯年世世子孫所當遵守勿忽之常經! ”可謂道出了皇帝行圍習武的真實目的。

曆史評價

《清史稿》:“上儀表奇偉,聰睿絕倫,顔如渥丹,嚴寒不栗。長益神勇,善騎射,性耽典籍,谘覽弗倦,仁孝寬惠,廓然有大度。”“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雖大勳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歸于統一,蓋帝之诒謀遠矣。明政不綱,盜賊憑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戰以剿民命,七緻書于明之将帥,屈意請和。明人不量強弱,自亡其國,無足論者。然帝交鄰之道,實與湯事葛、文王事昆夷無以異。嗚呼,聖矣哉!”《清太宗實錄》:“太祖以上(皇太極)為大貝勒,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共理機務,多所贊畫,統軍征讨,辄侍太祖,偕行,運籌帷幄,奮武戎行,誅攜服叛,所向奏功,諸貝勒皆不能及。又善撫億衆,體恤将卒,無論疏戚,一皆開誠布公以待之,自國中暨藩服,莫不欽仰。上凡遇勁敵,辄親冒矢石,而太祖深加愛護,每谕勿前往。時帝業肇興,大勳将集,聖心默注,人望攸歸。”

嶽托:“四大貝勒才德冠世。深契先帝聖心,衆皆悅服。”

鄭忠信:“洪太主雖英勇超人,内多猜忌。”

洪承疇:“真命世之主也!”

苗君稷:“攬辔秋風聽野歌,雄圖開辟太宗多。遙知王氣歸遼海,不戰中原自倒戈。”

康熙帝:“盛兼三代,威名定四方。文谟真顯赫,武烈實飛揚。包并收群國,虛謙集衆長。網羅來俊彥,締造群洪荒。蔔世周垂曆,開基漢啟疆。”

昭梿:“太宗天資敏捷,雖于軍旅之際,手不釋卷。”

蔡東藩:“滿洲太宗确系能手,觀其聲東擊西,征服朝鮮,其兵謀不亞乃父。”

格奧賽(RenéGrousset):“皇太極是蠻人中的一個天才,他把本族人民的軍事才能,和對文明生活的天生理解相結合起來。”

顧誠:“清廷統治者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到多爾衮,都以兇悍殘忍著稱于史冊。他們的做法通常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就是說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後不分軍民,不論參與抵抗或未參與抵抗,通通屠殺或掠取為奴婢。”

金庸:“皇太極的智謀武略,實是中國曆代帝皇中不可多見的人物,本身的才幹見識,不在劉邦、劉秀、李世民、朱元璋之下。中國曆史家大概因他是滿清皇帝,由于種族偏見,向來沒有給他以應得的極高評價。其實以他的知人善任、豁達大度、高瞻遠矚、明斷果決,自唐太宗以後,中國曆朝帝皇沒有幾個能及得上。皇太極的軍事天才雖不及父親,政治才能卻猶有過之。”

李鴻彬:“皇太極是滿族的傑出人物,他青年時代跟随父親努爾哈赤,彎弓躍馬,南征北戰,為統一女真各部進入遼沈地區立下了汗馬功勞。繼承後金汗位以後,銳意改革,勵精圖治,為清王朝的建立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位17年,最突出的特點是審時度勢,适當掌握時機,具有高度的應變能力。他繼承努爾哈赤要入主中原,消滅明王朝的遺願,不斷改變鬥争的策略。針對後金面臨的内憂外困,危機四伏的局面,毅然糾正努爾哈赤晚年一些政策的失誤,革除一些不利于後金發展的弊端,建立有助于後金進步的制度,進行一場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習俗等方面比較全面的改革,使汗權加強,滿族貴族之間和滿、漢之間的矛盾得到和緩,政局穩定,生産發展,兵力強盛,加速了後金封建化的過程。到他逝世的時候,整個形勢對清十分有利,‘從此燕京可得矣’。皇太極不愧為清朝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有為君主。當然,他前後多次派大軍進關伐明,攻城略地,燒殺搶掠,給廣大人民造成的災難也是極為深重的。”

孫文良:”清太宗皇太極是中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人物,他生于1592年(明萬曆二十年)11月28日,卒于1643年(清崇德八年)9月21日,享年五十二歲。半個世紀裡,他和父親努爾哈赤趁着明朝日益衰落的有利形勢,代表新興的滿、蒙貴族和部分漢族地主階級,在遼闊廣大的北中國,躍馬彎弓,縱橫馳騁,取得了驚人的勝利,為有清一代的創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治亭:“一代近三百年的清皇朝,是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朝代。清太宗是這個朝代第一個當皇帝的滿族人。他在開創這個皇朝的十七年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國家政治制度,發展了社會經濟,緩和了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他是英勇善戰的軍事家,也是治國有方的政治家。“

閻崇年:“皇太極的一生就是四面開拓的一生,用‘鷹揚天下’來形容是恰如其分的。其謀略包括精心謀劃,繼承汗位;一後四妃,籠絡蒙古;松錦用兵,精于謀略;設反間計,除袁崇煥等,皇太極心計之深、謀略之高、手段之辣,令人歎為觀止。”

陵墓

昭陵位于盛京古城北約10華裡(皇姑區北陵大街北端),俗稱北陵。是清朝關外3陵中最大的陵園。始建于1643年(清崇德八年),1651年(順治八年)竣工。昭陵保護區占地面積近48萬平方米,現存古建築38座(組),所有的建築以神道為中心軸線對稱分布,形成平面布局規整、禮制設施齊備的皇陵規制。自南向北依次有下馬碑、華表、神橋、石牌坊、正紅門、石像生、神功聖德碑亭、方城、隆恩門及門樓、角樓、隆恩殿、東西配殿、二柱門與石台,明樓、月牙城、寶城、寶頂等建築。

昭陵的建築風格保留了清初關外的某些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更多則是按中原王朝的陵寝規制建造。陵區莊嚴肅穆,主體建築設計精道,施工精細,造型華麗。建造在精雕細琢的月台之上的隆恩殿、城堡式的方城、高聳的隆恩門樓,造型别緻的角樓,充滿神秘色彩的地宮,氣勢非凡的神功聖德碑及碑亭等,皆為昭陵頗具特色的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精美傑作。清朝入主中原後的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朝皇帝曾10次親臨昭陵祭祀。

上一篇:朱浩

下一篇:雅格麗·巴裡奧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