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葉

白背葉

大戟科野桐屬植物
白背葉,中藥名。為大戟科野桐屬植物白背葉Mallotus apelta(Lour.)Muell.-Arg.的根或葉。分布于雲南、廣西、湖南、江西、福建、廣東、海南等地。根具有柔肝活血,健脾化濕,收斂固脫之功效,常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子宮脫垂,脫肛,白帶,妊娠水腫。葉具有消炎止血之功效,常用于中耳炎,疖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種子含油,油脂植物,莖皮又提供纖維對大戟科植物白背葉Mallotusapelta的葉進行化學成分研究.方法原料的乙醇浸出物,用各種柱色譜進行分離和純化,所得化合物以理化性質和波譜數據進行鑒定.結果分得5個化合物,分别鑒定為蒲公英賽醇(Ⅰ)、β-谷甾醇(Ⅱ)、5,7-二羟基-6-異戊烯基-4'-甲氧基二氫黃酮(Ⅲ)、洋芹素(Ⅳ)、洋芹素-7-O-β-D-葡萄糖苷(Ⅴ).結論化合物Ⅲ為新化合物,命名為白背葉素(mallotusin),化合物Ⅰ、Ⅲ~Ⅴ為首次從白背葉中分得.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大戟目 亞目: 科:大戟科 亞科: 族:鐵苋菜族(Trib. Acalypheae) 亞族: 屬:野桐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白背葉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白背葉 别稱:白鶴草、葉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樸樹、白帽頂 中文别名:酒藥子樹(植物名實圖考),野桐(海南),白背桐、吊粟(廣東) 分布:産于雲南、廣西、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和海南。越南也有。

生長環境

生于海拔30-1000米山坡或山谷灌叢中。

基本資料

拼音名:BáiBèiYè

别名:野桐、葉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樸樹、白帽頂

來源:為大戟科野桐屬植物白背葉Mallotusapelta(Lour.)Muell.-Arg.以根及葉入藥。根全年可采,洗淨,切片,曬幹。葉多鮮用,或夏、秋采集,曬幹研粉。

性味:微苦、澀,平。

功能主治:根:柔肝活血,健脾化濕,收斂固脫。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子宮脫垂,脫肛,白帶,妊娠水腫。葉:消炎止血。外用治中耳炎,疖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根0.5~1兩;葉外用适量,鮮葉搗爛敷或幹葉研粉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原形态

灌木或小喬木,高1-3(-4)米;小枝、葉柄和花序均密被淡黃色星狀柔毛和散生橙黃色顆粒狀腺體。葉互生,卵形或闊卵形,稀心形,長和寬均6-16(-25)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截平或稍心形,邊緣具疏齒,上面幹後黃綠色或暗綠色,無毛或被疏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狀絨毛,散生橙黃色顆粒狀腺體;基出脈5條,最下一對常不明顯,側脈6-7對;基部近葉柄處有褐色斑狀腺體2個;葉柄長5-15厘米。花雌雄異株,雄花序為開展的圓錐花序或穗狀,長15-30厘米,苞片卵形,長約1.5毫米,雄花多朵簇生于苞腋;雄花:花梗長1-2.5毫米;花蕾卵形或球形,長約2.5毫米,花萼裂片4,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約3毫米,外面密生淡黃色星狀毛,内面散生顆粒狀腺體;雄蕊50-75枚,長約3毫米;雌花序穗狀,長15-30厘米,稀有分枝,花序梗長5-15厘米,苞片近三角形,長約2毫米;雌花:花梗極短;花萼裂片3-5枚,卵形或近三角形,長2.5-3毫米,外面密生灰白色星狀毛和顆粒狀腺體;花柱3-4枚,長約3毫米,基部合生,柱頭密生羽毛狀突起。蒴果近球形,密生被灰白色星狀毛的軟刺,軟刺線形,黃褐色或淺黃色,長5-10毫米;種子近球形,直徑約3.5毫米,褐色或黑色,具皺紋。花期6-9月,果期8-11月。n

産于雲南、廣西、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和海南。生于海拔30-1000米山坡或山谷灌叢中。分布于越南。模式标本采自廣東。n

本種為撂荒地的先鋒樹種;莖皮可供編織;種子含油率達36%,含α-粗糠柴酸,可供制油漆,或合成大環香料、殺菌劑、潤滑劑等原料。

化學成份

含紫花牡荊素(Castic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四羟基-甲氧基黃酮α-D-葡萄糖甙、5-羟基-3,6,7,3',4'-五甲氧基黃酮、對羟基苯甲酸、5-羟基異苯二酸、3,4-二羟基苯甲酸等。還含牧荊定堿(Nishindine)及維生素C等。葉含多種化學成分。

1.揮發油:幹葉含油約0.1%,油中含桉油精(cineole)3.2%及l-桧萜(l-sabinene)、莰烯、β-丁香烯及奧等。

2.黃酮類化合物:黃荊素(5,3′-dihydroxy-3,6,7,4′-tetramethoxyflavone,vitexicarpin,castic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艾黃素(5-hydroxy-3,6,7,3′,4′-pen-tamethoxyflavone,artemetin)、荭草素(orientin)、異荭草素(isoorientin)。

3.環烯醚萜甙類:桃葉珊瑚甙(aucubin)、淡紫花牡荊甙(agnuside)。

4.有機酸類:對羟基苯甲酸、5-羟基間苯二酸、3,4-二羟基苯甲酸、原兒茶酸、維生素C、5-氧-異酞酸(5-oxy-isophthalicacid)。

5.生物堿類:尼參定堿(nishindine)。此外,尚有β-谷甾醇、諾尼醇-葡萄糖(glucononitol)、胡蘿蔔烯(carotene)、三十一烷等。

根含熊果酸乙酸酯(ursolicacidacetate),古柯二醇-3-乙酸酯(erythrodiol-3-ace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2β,29-二羟基羽扇烷(2β,29-dihydroxylupane),白背葉氰堿(malloapeltine),白背葉腦甙(mallocerebroside),白背葉酰胺(mal-loceramide),4,5,4’-三甲基并沒食子酸(4,5,4’-trimethyl-ellagicacid),白背葉素(malloapeltin),胡蘿蔔甙(daucosterol)。果實含脂肪油36.5%。其脂肪酸組成:棕榈酸(palmiticacid)3.3%,硬脂酸(stearicacid)2.1%,油酸(oleicacid)13.8%,亞油酸(linoleicacid)10.7%,a-粗糠柴酸70.1%。

鑒别

葉:本品皺縮,邊緣多内卷,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圓卵形,長7-14cm,寬4-14cm,上表面綠色或黃綠色,下表面灰白色或白色,頂端漸尖,基部略呈心形或近平截,具2腺點,全緣或頂部微3裂,有鈍齒,上表面無毛,下表面被星狀毛;基出脈3條,葉脈于下表面隆起。葉基具2斑狀腺體。葉柄長5-15cm,質脆。氣微香,味微苦、辛。

附方

①治胃痛嘔水:白背葉草頭浸男子尿一星期,取起洗淨曬幹。每用二兩,雄雞一隻去腸雜頭肺,水适量炖服,每星期一次。(《閩南民間草藥》)

②治鵝口瘡:白背葉适量蒸水,用消毒棉卷蘸水拭抹患處,一日三次,連抹兩天。(《嶺南草藥志》)

③治外傷出血,潰瘍:白背葉曬幹,擦成棉絨樣收貯,出血時取适量貼上,外加繃帶固定。(《嶺南草藥志》)

④治皮膚濕癢:白背葉煎水洗。(《福建中草藥》)

⑤治産後風:白背葉、艾葉,酒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⑥治潰瘍:白背葉鮮葉搗爛,麻油或菜油凋敷。(江西《草藥手冊》)

⑦治跌打扭傷:鮮白背葉适量,搗敷。(蘇醫《中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中耳炎:取幹白背葉1兩研成粗末,加水半斤,置于加蓋的瓷盅内,隔水炖2小時以上,去渣,過濾,濾液内加适量防腐劑。用時先将患耳膿水洗淨,藥棉拭幹,再滴入藥液,每次3~4滴,每日3次。療程3~15天。77例經1~12個月随訪,痊愈32例,顯效24例,好轉21例。

其他

大戟科。小喬木或灌木,高2-3米,小枝,葉柄均被白色密毛。葉互生,寬卵形,長5-10厘米,寬3-9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圓形穗狀花序生枝頂,雄花在上,雌花在下。蒴果球形,密生軟刺,星狀柔毛,白色。種子黑色,近球形。種子含油,油脂植物,莖皮又提供纖維對大戟科植物白背葉Mallotusapelta的葉進行化學成分研究.方法原料的乙醇浸出物,用各種柱色譜進行分離和純化,所得化合物以理化性質和波譜數據進行鑒定.結果分得5個化合物,分别鑒定為蒲公英賽醇(Ⅰ)、β-谷甾醇(Ⅱ)、5,7-二羟基-6-異戊烯基-4'-甲氧基二氫黃酮(Ⅲ)、洋芹素(Ⅳ)、洋芹素-7-O-β-D-葡萄糖苷(Ⅴ).結論化合物Ⅲ為新化合物,命名為白背葉素(mallotusin),化合物Ⅰ、Ⅲ~Ⅴ為首次從白背葉中分得.

上一篇:古蘭經在中國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