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處

生活在别處

小說作品
《生活在别處》是捷克小說家米蘭·昆德拉的一本小說,描繪了一個年輕詩人充滿激情而又短暫的一生。“生活在别處”,這句話在法國詩人蘭波的筆下,是一句躍紙欲出的響亮口号,是19世紀一個法國天才詩人拿出一生的時間去為之努力争取的夢想。“生活在别處”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句子。蘭波以它作為詩句,米蘭昆德拉以其作為小說的書名。
    中文名: 别名: 作者:米蘭昆德拉 類型: 連載平台: 最新章節: 是否出版: 書名:《生活在别處》 類别:小說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1月1日 開本:32開

内容梗概

《生活在别處》是一個年輕藝術家的肖像畫。昆德拉以其獨到的筆觸塑造出雅羅米爾這樣一個形象,描繪了這個年輕詩人充滿激情而又短暫的一生,具有“發展小說”的許多特點。就其題材而言,表現一個藝術家(或知識分子)是本世紀文學的一個重要領域,因為展示我們這個複雜的時代也隻有複雜的人物才能承擔。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對詩人創作過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細的。創作過程當然不僅指下筆寫作的過程,而且更廣義地指一個詩人的全部成長過程。

用作者自己的話說,這部小說是“對我所稱之為抒情态度的一個分析。”正是在這樣的創作意圖下,這部書最初曾被題名為《抒情時代》。作者所要表現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靈所具有的激情,它的産生和它的結果。因而這本書又是一本現代心理小說,表現了一個詩人的藝術感覺的成長。書中每一章 節的名稱都展示了詩人生命曆程的一個階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他怎樣讀書。

作品目錄

第一部詩人誕生

第二部克薩維爾

第三部詩人自渎

第四部詩人在奔跑

第五部詩人嫉妒了

第六部四十來歲的男人

第七部詩人死去

撒旦的視角弗朗索爾·裡卡爾

點評鑒賞

開玩笑的說,蘭波創造了這句話,寫在巴黎大學的牆壁上,然後米蘭昆德拉把這句話弄得世人皆知了。

米蘭·昆德拉1975年流亡法國後創作了《生活在别處》這部充滿了現代主義色彩的傑作,在作品中他把主人公一個敏感的年輕詩人雅羅米爾的内心世界刻畫的細緻入微,在描寫手法上也獨具個性,尤其是手法寫的出神入化,很好的表達了現代派小說的精髓。其中還大量涉及了象征主義詩歌,雖然人們未曾接觸到他的先鋒電影,但從他作品中,人們無時不刻感到如同攝影機般捕捉着事件的運動感。

“生活在别處”本身就是一個美麗、充滿生命活力的句子。蘭波以它作為詩句,米蘭昆德拉以其作為小說的書名,而人們,則希望把它變為美麗的理想生活。永遠的流芳百世!

作者簡介

米蘭·昆德拉,捷克小說家,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市。父親為鋼琴家、音樂藝術學院的教授。生長于一個小國在他看來實在是一種優勢,因為身處小國,“要麼做一個可憐的、眼光狹窄的人”,要麼成為一個廣聞博識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時代,他便學過作曲,受過良好的音樂熏陶和教育。少年時代,開始廣泛閱讀世界文藝名着。青年時代,寫過詩和劇本,畫過畫,搞過音樂并從事過電影教學,《雅克和它的主人》系作者戲劇代表作。

總之,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曾在藝術領域裡四處摸索,試圖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為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獨白》(1957)以及《最後一個五月》等詩集。但詩歌創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最後,當他在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後,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了小說創作之路。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三版,印數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内售馨。

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确定。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後,《玩笑》被列為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于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移居法國後,他很快便成為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

學獎,并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除小說外,昆德拉還出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1936)以及《被叛賣的遺囑》(1993)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昆德拉善于以反諷手法,用幽默的語調描繪人類境況。他的作品表面輕松,實質沉重;表面随意,實質精緻;表面通俗,實質深邃而又機智,充滿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許多國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熱”。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語進行創作。他開始嘗試用法語寫作,已出版了《緩慢》(1995)和《身份》(1997)兩部小說。

《米蘭·昆德拉作品系列:生活在别處》是昆德拉的一部重要作品,這部作品使他于1976年首次獲得一項重要的外國文學獎——法國梅迪西斯獎。

作者語錄

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實。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遠離大地,變成一個半真的存在。

生命屬于我們隻有一次,時間不會為我們的歡笑或淚水停留。在這樣一個瞬時性組構的世界裡,一切選擇都失去了充足的理由,一切結果都變得十分的合理。幸福何堪?苦難何重?或許生活早已注定了無所謂幸與不幸。我們隻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地生活,苦樂自知。就像每一個繁花似錦的地方,總會有一些傷感的蝴蝶從那裡飛過。

真的英雄,其實不問出處。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後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為什麼上帝看到思考的人會笑?那是因為人在思考,卻又抓不住真理。因為人越思考,一個人的思想就越跟另一個人的思想相隔萬裡。

永遠不要認為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着最後的結局,我們的腳正在走向我們自己選定的終點。

人類一思索,上帝就發笑。

因為人們愈思索,真理離他越遠。

因為人們從來就跟他想像中的自己不一樣。

思考從來就不是阻礙自己進步的原因。

思考的目的在找出自身的弱點并實踐改。

想太多而不做,或是不想而假裝接受,

這才是上帝發笑的原因,

因為這種思考,叫做自己騙自己。

我也同樣清楚,一旦越過那條界線,我就不再是我了,我會變成另外一個人,一個不知什麼樣的人。這種可怕的變化使我膽戰心驚,所以我一直在強烈的失落感中拼命尋求愛情。這種愛情,應該讓我能繼續生活在往昔與今日一緻的愛情憧憬、愛情理想之中,因為我不願意把我的生活從中間分割,我要它自始至終貫穿如一。

生命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為自我的存在。

人是為了反抗過去才成就未來的。

因為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預先被原諒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許了。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都有無數次的重複,我們就會像耶稣釘于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恒上。這個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歸的世界裡,無法承受的責任重荷,沉沉壓着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這就是尼采說永劫回歸觀是最沉重的負擔的原因吧。

媚俗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種大衆可以分享的東西,就是把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麗的語言和情感把它喬裝打扮,甚至自己都為這種平庸的思想和感情灑淚。

生活給我極大的快樂,但隻需有一點兒風吹草動、一丁點兒的東西,我們就會落到邊界的另一端,在那裡,沒有什麼東西是有意義的。人的生命的所有的秘密就在于,一切都發生在離這條邊界非常之近甚至有直接接觸的地方,它們之間的距離不是以公裡計,而是以毫米計的。

追求的終極是虛幻。

隻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價值!

再也無法明白自己要什麼。因為人的生命隻有一次,我們既不能把它與我們以前的生活相比較,也無法使其完美之後再來度過。

清淨就是不被人注視的那種溫馨感覺。人的眼光是沉重的負擔,是吸人膏血的吻。

詩歌的使命不是用一種出人意料的思想來迷惑我們,而是使生存的某一瞬間成為永恒,并且值得成為難以承受的思念之痛。

我思故我在是低估牙痛的知識分子的話。我覺故我在是一個具有普遍得多的意義的真理,它涉及到每一個活着的人。

假如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麼我們至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着。

在忘卻速度時,也許我們正一步一步地走向速度。

生活的本來面目與時間的本來面目相撞擊,我們就把這種撞擊稱做無聊。

年輕無知時結了婚,有了第一個孩子選擇了自己的職業。後來有一天,發現也明白了很多事情,但是一切都太遲了,因為人的整個一生已經在一個我們一無所知的年代被決定了。

一個男人愛上一個女人,源于将她以隐喻的形式,留在大腦詩化記憶的一刻。

碰巧的另一種說法,就是命運。

最糟糕的不在于這個世界不夠自由,而是在于人類已經忘記自由。

如果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就讓我們按照獨特的方式去生活吧,抛卻所有的舊事物。

自由并不始于雙親被棄或埋葬之處,而是始于他們不存在之處:

在此,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卻不知是誰把他帶來。

在此,人由一個被扔入森林的蛋來到人間。

在此,人被上天啐到地上,全無感恩之心踏入這塵世。

溫情,是想建立一個人造的空間的企圖,在這個人造的空間裡,将他人當孩子來對待。

但是如果我們突然意識到了自己的卑賤,逃到哪裡才能避開呢?隻有逃向崇高借以逃避堕落!

就像在這塵世之中,自打一開始,除了背叛就沒有别的東西!

人類的時間不是循環轉動的,而是直線前進。這就是為什麼人類不可能幸福的緣故,因為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望。

記住自己的過去,一直将它藏在身上,這可能是保持人們所說的自我的一貫性的必要條件。為了使自我不至于萎縮,為了使自我保持住它的體積大小,就必須時時澆灌記憶,就像澆灌盆裡的花兒一樣,而這種灌需要跟一些過去的見證人,也就是說跟朋友們保持固定而有規律的接觸。

我們惟一的自由是在苦澀與快樂之間選擇,既然我們的命運就是一切的毫無意義,那就不能作為一種污點帶着它,而是要善于因之而快樂。

人從來就想重寫自己的傳記,改變過去,抹去痕迹,抹去自己的,也抹去别人的,想遺忘遠不是那麼簡單。

在這個世界,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被控制和記錄。

我們每個人都生存在自我與現實的對立之中,我們都需要在現實環境中實現自我。

我們常常痛感生活的艱辛與沉重,無數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種重壓下的扭曲與變形,“平凡”一時間成了人們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們卻在不經意間遺漏了另外一種恐懼——沒有期待、無需付出的平靜,其實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與精神。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不能成為自我。

同名電影

簡介

2006年

外文名稱Vraievieestailleurs,La

導演:FrédéricChoffat

編劇:

FrédéricChoffat....writer

JulieGilbert....writer

影片類型:劇情/喜劇

片長:Switzerland:84min

國家/地區:瑞士

對白語言:英語/法語/意大利語/德語

色彩:彩色彩色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DolbySR

級别:Switzerland:12(cantonofVaud)/(cantonofGeneva)

主要演員

SandraAmodio....WomaninMarseille

VincentBonillo....ManindirectionMarseille

DorianRossel....ManindirectionBerlin

制作人

PhilippeBerthet....co-producer

FrédéricChoffat....co-producer

PaulineKarliGygax....producer

MaxKarli....producer

原創音樂OriginalMusic:PierreAudetat

攝影Cinematography:SéverineBarde

剪輯FilmEditing:CécileDubois

制作公司:TélévisionSuisse-Romande(TSR)[瑞士]

劇情簡介

日内瓦火車站。一個将要去馬賽舉行講座的女人。一個急着去柏林找孩子的男人。一個要去那不勒斯生活的少婦。當另一個人被邀請坐在對面的座位上時,将展開一場新的故事。三場會面,三個生活故事交織上演在火車站台。如果說真正的生活在别處?

圖書信息

書名:生活在别處

作者:秦旭

出版社:中國商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7-1

ISBN:9787504468925

開本:16開

定價:28.00元

圖書目錄

第一輯你,花魂一樣

第二輯忘卻的花瓣

第三輯凋謝的文明

上一篇:向日葵的約定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